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杜若若迅速否認:「沒有!很好看,沒討厭你!」

  得到這個回答,季衡不知道信了還是沒信,摸了摸尾巴上的魚鱗,沒說話。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河華的回答可以稱得上非常光棍,直截了當說自己也不知道原因。

  不過,他還是給一種猜測——

  「他身上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有點像過去的祭司,不過我的記憶並不齊全,所以我也不太確定,祭司,已經消失很多年了。」河華語氣有些不確定。

  聽到祭司這兩個字,杜若若又想起之前她打算剝奪季衡祭司的身份,但是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她對河華說道:「確實是祭司,我的祭司。」

  「原來如此,」河華沒有太驚訝,點點頭,繼續往下說,「祭司可以借用神靈的力量,所以我才會覺得可以將自己的力量借給他。

  我說過,我的記憶不全,從前的我有沒有這麼做過我不記得,但能記得的記憶里,我是第一次這麼做。」

  因此,他也不能完全確定季衡什麼時候才可以恢復人類的樣子,也不清楚為什麼力量全部收回來之後,季衡仍舊沒有恢復。

  好在,曹林來接他之前,河華還是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時間——一個月。

  季衡這種狀態,可能還要持續一個月左右。

  ※

  一個月後,萬山療養基地。

  杜若若消耗過度變色的眼睛早就恢復了正常。

  她推著季衡的輪椅,走到風景最好的一處觀景台。

  這一個月來,十萬大山的變化可謂是天翻地覆,她和季衡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首先是全新選址的萬山療養基地,竣工了。

  杜若若只用半個晚上的時間,就救了河華,救河華等同於救下百水村全體精怪,感激之下,作為回報,他們自費送走了那幾個人類工匠,然後自帶乾糧,還自費出資購買材料,日夜趕工,一個月時間,完美竣工。

  其次是蛛嬸,她接的新訂單完成了,和那天幫了她一把的七人村村民葉子一起。

  蛛嬸的審美很好,弱點在於沒有自信,信息也比較落後,對於人類最近流行的喜好也沒有那麼了解。

  村民葉子設計上是個沒入門的新手,但是審美也不錯,喜歡看時尚雜質,會欣賞美,和時下年輕人一樣經常追劇、刷短視頻,對當下人類中的流行趨勢比較了解。

  有了葉子的鼓勵和幫助,蛛嬸設計出的裙子效果美得驚人。

  而這份訂單其實來自杜若若去S市參加直播活動的那位女隊友。

  女隊友打算從演員轉行成單口相聲演員,轉行前最後一次去參加一個電影節,她參演的最後一部電影意外入圍了該電影節,以此對自己的演員生涯做出一個好的告別。

  恰好蛛嬸的蛛絲布做成的枕頭救人一命的視頻火了,她想著正好可以照顧一下朋友說生意,還能在入場接收媒體採訪時用這種布料抖個包袱,逗大家笑一笑,給自己的單口相聲事業正式開啟開個好頭。

  沒想到,電影節上,女隊友出乎意料地獲獎翻紅了。

  單口相聲的事業就此夭折,當了影后的女隊友帶著蛛嬸設計出的衣服,火遍全國,甚至有些奢侈品服裝大牌聯繫上蛛嬸,想邀請她去工作。

  蛛嬸拒絕了這些品牌的工作邀約,成了新鮮出爐的獨立設計師,然後通過女隊友,接了很多富婆和業界大牌女明星的禮服訂單,收入源源不斷。

  這些收入,一部分投進杜若若的修路資金中,一部分用來擴張七人村的小作坊。

  小作坊不再是縫紉枕頭的小作坊,村民們有的利用村子後面位於內圍的坡地,種植起枕頭原材料之一的綠毛毛草。

  當然,這種舒適透氣的布料如今也不只是用來製作枕頭了,還會用來製作睡衣或者居家服等貼身衣物。

  其他村民有的負責將綠毛毛草炮製成可以織布的纖維,有的專門織布,蛛嬸會將自己的蛛絲簡單處理一番,交給葉子帶回村里,摻進綠毛毛草纖維中。

  這些工作僅僅只有七人村那麼一點點人手根本不夠用,即使將仍在外務工的村民們全部叫回來,也不夠用。

  另外,網店的訂單越來越多,青梅酒的酒坊,花菇的種植、採摘和晾曬,熊叔、熊嬸家的養蜂場,猴爺爺的竹編、藤編等,全都需要更多人手。

  於是,開始大量招其他人類村子的村民們工作。

  剛開始招到的人不多,年紀也偏大,基本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家,後來有在城裡務工卻一直關注家鄉消息的人按捺不住,率先回山,接著更多人從城市返回。

  萬山村和七人村放不下那麼多人,乾脆將各個可以拆分出去的工序全都拆分出去。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返回十萬大山,長期居住,以及村里生意一日日的水漲船高,杜若若的神力再次上漲。

  這一次,隨著神力的再度增強,十萬大山內圍和外圍的界限終於消失了。

  外圍的靈氣變得和內圍一樣充足,有些從前只能在萬山村周圍和內圍更深處生長、棲息的動植物,漸漸出現在外圍。

  那些因為原材料問題困在萬山村的部分工序,可以更加放心的拆分出來了。

  例如花菇到處可以種,每個有意願種花菇的村子都從夢叔這裡領到了菌種,帶回各自村子附近種植、採摘、晾曬和打包。

  這麼多的產量,光靠伊膳的酒店消耗不完,杜若若和他商量過後改了雙方先前簽訂的合同,以後優先供應伊膳那邊花菇,剩下的會上架到萬山網店。

  恰好伊膳用萬山村產出的花菇做出新菜品,參加某個廚師大賽,得了金獎,同行們知道他用的花菇產自萬山村,紛紛前來購買。

  其他會做菜的、不會做菜但是家裡有人做菜的顧客,看到新上架的花菇銷量這麼好,又有店裡其他高品質土特產打底,很快,花菇成了萬山網店又一暢銷土特產。

  參大夫除了接手新竣工的萬山療養基地,還著手研究如何開一個藥材種植基地,這是杜若若要求的。

  十萬大山靈氣豐富,生長的藥材藥性絕對好,野生藥材數量有限,長期大量採摘不合適,不如像參大夫之前做的那樣,半野生或者純種植藥材,藥性不會相差太多,但是可以長期大量的穩定供貨,賣出去又是一大筆收入。

  陸嬸也開始正式加入杜若若的茶葉事業,照顧茶樹和大量採茶、制茶、炒茶都需要人工,豹子梁的村民們都喜歡自家炒茶葉泡著喝,有經驗,被杜若若打包全都招了,制茶的小工坊也直接放在了陸嬸家裡。

  拆分出去的工序多了,很多村裡有負責不同工作的小工坊,需要運輸的次數和運出的貨物數量同樣大大增加。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增加了兩輛小貨車,運貨小哥從單打獨鬥的運貨小哥升級成了三人運輸小隊的隊長。

  時間太短,那些工坊才剛剛開始準備工作,可以預見,之後的運輸量會更大,山里、山外都需要。

  車多、人多,路也不夠用了。

  所以,修路這件計劃許久的事情,必須立刻正式提上日程。

  短短一個月內耗費大量資金飛速拓展生產規模,杜若若的心和錢包一樣,仿佛被擠出最後一滴血,掏空了。

  如果不是蛛嬸搞回來一部分收入填補,她之前存的修路資金,差點都要倒貼一些進這一個月的發展中。

  這些差點讓她錢包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發展並不是沒有意義,就像杜若若曾經設想過的那樣,萬山村的生意擴大後,不想離開家人外出務工的人之後可以在家門口掙錢,不用再讓家裡的老人孩子們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

  當地政府不是不想給山里修路,發展本地經濟,脫貧致富,讓大家過上好日子,不必背井離鄉,只是苦於種種原因,實在沒辦法罷了。

  修路——

  第一,地勢複雜多變,修路難,耗費資金巨大;第二,十萬大山內外圍之間有無形屏障,其他人想進內圍,必須有萬山村村民帶路,否則百分百迷路,山民們內心敬畏,覺得那裡是山神的地方,不敢輕易踏入,修路的人手都不好招。

  發展經濟,脫貧致富——

  其他村子的扶貧政策,之前修了一段水泥路的好辦,官方出本錢和技術,教大家養殖家禽家畜,為民眾們創收;沒有修到水泥路的那些村子,也可以養一些方便背出來賣,沒那麼重的家禽,蚊子腿再少也是肉;偏偏萬山村這個奇怪的地方,竟然什麼家禽家畜都養不活。

  負責扶貧的幹部們愁得頭髮都薄了一層,將網店這個項目嘗試性地交給杜若若這個年輕的新村長。

  萬萬沒想到,萬山村真的就此發展出了名堂。

  而且,似乎真的「如有神助」,那層一直以來橫在內外圍之間的無形屏障,居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萬山村的崛起帶領整個十萬大山都活泛了起來,其他人再去內圍,沒有萬山村村民帶路也不會迷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