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陌生”的。正因為這種海洋價值和民族海洋觀、海洋大國與海洋實力的不相適應,

  使中華民族從中世紀開始,不斷遭受外敵來自海洋的入侵,而且幾經亡國的危險。

  碧海怒潮一次又一次昭示中國人:中國興衰存亡與海洋緊密相關,“重陸輕海”的

  陳舊觀念,是中國落後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人說:“強大的中國北洋艦隊,就

  是葬送在經營者落後的海洋觀手上。”這話確有一定道理。

  面對來自海洋的百年憂患, 1953 年毛澤東主席視察人民海軍艦艇部隊時,一

  連五次寫下:“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1958 年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國領海為12 海里。一切外

  國飛機、艦船未經許可不得進入中國的領海和領海上空。

  有史以來,中國第一次擁有了法律上的藍色版圖。

  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把目光投向海洋。

  但是,事物是發展的,就在中國政府宣布12 海里領海權的同一年,聯合國又

  通過了4 個公約,其中有:《領海及毗連公約》和《大陸架公約》。這些公約產生

  了新的海權觀念,國家的海洋權益延伸到200 海里。這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又

  是“陌生”的觀念。

  現實和未來,海洋新觀念對中國人到底有多重要呢?

  有識之士早已看到,隨著高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海洋的開發利用,早已突破了

  “魚鹽之利”、“舟揖之便”的傳統觀念,進入了海洋石油、海水利用、海洋農牧

  開發、深海採礦的新時代。

  中國是海洋大國,海岸線長達1.8 萬公里;面積在500 平方米以上的島嶼就有

  6500 多個,島岸總長度為1.4 萬多公里。面積達10 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海灣有150

  余個,其中深水岸線約400 余公里。但是以人口平均來計算,我國又是一個海洋最

  小的國家。全世界大陸架沉積盆地,平均每人0.052 平方公里,而我國人均只有0.00054

  平方公里;世界海洋漁業資源,人均0.12噸,而我國人均只有0.004 噸;世界占有

  可采的海洋石油人均22—27 噸,而我國人均不足10 噸;我國享有資源主權的海

  域,只有300 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海洋國家中最少的國家之一。而且,我國瀕臨的

  邊緣海,多被周邊鄰國島鏈包圍,在海洋交通和其他海洋權利方面,均屬於國際海

  洋法公約中所謂“地理不利國家”,也就是說,是是非較多的海域。從北到南,至

  今島嶼爭端從未停止過,一些國家蠶食中國海域,鬥爭相當尖銳而複雜。

  美國海軍宣布,他們要控制世界16 個海峽的航海安全,其中有兩個海峽跟中

  國海域聯接;日本人宣布,他們的安全護航線是1000 海里,把中國的大片海域也

  劃了進去;越南等國聲稱,西沙和南沙群島是他們的領土。所有這一切,都告訴中

  國人,居安要思危,維護國家領土和海洋權益,決不能忘記國防現代化,尤其是要

  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科學家已經作過預測,陸地面積在不斷減少,而人口在猛增,每5 秒鐘就增加

  5 個人,每5 天就增加100 萬人。如果繼續增長下去,到公元2300年,整個地球表

  面,包括海洋,每平方米就有一個人。人類需要生存空間,除向太空其它星球上尋

  找出路外,更重要而現實的方向,是向人類身邊占地球71%的海洋發展,這是一塊

  尚未真正開墾的處女地,是一個取之不盡的藍色寶庫。因此,21 世紀爭奪和鬥爭

  的焦點將是海洋。

  眾所周知,海軍是海洋戰略的支柱和後盾。沒有強大的海軍,藍色國土、藍色

  寶庫都會失去。中華民族曾有過有海無防的悲哀,也有過值得自豪的輝煌。歷代先

  人建立強大海軍的夙願,激勵人民海軍振起新翼,開始起飛。中國人民海軍的航跡

  開始向遠海大洋伸延,引起世界注目,這是中華民族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國作為航海歷史悠久的大國,作為太平洋區域一個主要的瀕海大國,作為百

  餘年來對帝國主義從海上入侵有著切膚之痛的第三世界國家,理所當然地要建立一

  支足以與本國相稱的強大的海軍。為了維護中國的海洋權益,開發和利用海洋;為

  了反對霸權主義、擴張主義,伸張正義、保衛和平;為了尋求友誼,促進中國與世

  界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國人民海軍完全應該到公海和遠洋取得活動的自由

  權,使自己成為執行國家和平外交政策和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有力工具。

  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中國人民海軍現代化的程度跟世界上一些強國相比,還

  有很大的差距,跟周邊的一些鄰國相比,其發展速度也不如人家,我們沒有任何理

  由高枕無憂。

  歷史、現實、未來都在呼喚中國人民海軍更快地強大起來。

  世界不會等待!歷史也不會等待!

  編者

  1995 年12 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