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這些工人來自四海八方,他們性格各異,裡面就有些重男輕女重災區來的,前些年還好,自從木黑子幸運的娶到了阮惜珍之後,那些人知道木月的孩子不是木黑子的,便開始在後面說閒話。
木月和楚席江的那點兒事業被這些人拿出來說,甚至連兩個孩子在學校里都聽到了閒話。當面肯定是不敢的,但背地裡的蘑菇和那些異樣的眼神誰也沒辦法。
楚家老爺子想得沒錯,如果楚家不拿出態度,只說同意兩個人結婚的話,別說木年,就是白露也不會讓木月這樣委屈。
木月依偎進白露懷裡:「露露,能遇見你,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
如果沒有遇見白露,她可能還是那個天真的木家堡小當家,木家堡會和以前一樣,以打獵為生,與世隔絕。這樣的他們,在柳正馳回來之後,怕是都抵擋不住對方那些齷齪手段。
畢竟,時代不一樣了啊,武力值在這個安穩和平的年代用處不大。一想到木家堡最後會分崩離析,木月就接受不了。
「能遇見你們,也是我的幸運。」
沒有木年和木月的支持,白露在那十年裡不會有機會把廠子發展得那樣大,抓住先機,成就如今龐大的集團。
他們之間,本就是互相成就的,而薛承曦,就是那根把他們連起來變成一家人的紐帶。
這一天在之後的很多年裡都被京城的百姓們津津樂道,十里紅妝這個詞大家都曉得,他們這代人基本就只是聽聽,根本沒見過啊。在能有一輛自行車接親就算不錯的年代,整個東風車隊來接親,這和古代大家閨秀出嫁有什麼區別。
好事者一打聽,喲,木家堡來的車隊,那不稀奇了,白氏製藥廠的藥品越來越多,效果好價格便宜。如今誰不曉得木家堡有錢。再打聽,這竟然還是來招贅的,被提親的就是楚家二公子,提起這人,大家可就不困了。
楚席江和木月兩人以一種比感冒病毒更快的傳播盡頭成了京城大街小巷的談資。
陳如華這人往日裡最看不上「沒有婦德」,不把丈夫當老爺的女人,明里暗裡的諷刺過不少人,如今報應來了。斷絕關係的時候就被人議論過一回,如今更是,街坊鄰居都上門來打聽消息。
聽著那一句句「怎麼捨得兒子去入贅」「你不是說男人去入贅還不如去死」「席江這是不是沒人要了才如此啊」「楚家可真是好手段,竟然想到這樣的辦法和白家聯姻」陳如華心中暴怒,竟然直接給氣暈了。
比起她的激動,楚爺爺和楚奶奶就淡定多了,兒媳婦不理事,兒子不明理,大孫子也是個棒槌,好在孫媳婦是個好的。兩人把楚席江的大嫂叫回來操辦訂婚禮。
「孩子,這些年是我們楚家對不住你和孩子。搭上了那樣一個媽,席江也是命苦的,不過你放心,以後她都影響不到你們了,這些東西是我們給席江準備的,你們以後好好過日子。奶奶也沒有其他要求,只是我們老人,沒多少日子了,想見見兩個孩子。」
楚奶奶笑著遞過一張紅色的禮單,老爺子看著花團錦簇,但他不少戰友都犧牲在戰場上,要顧著這些兄弟的家人,根本沒有多少盈餘。好在她嫁妝還算豐厚,老爺子明理,再困難的時候都不願動這些,她便留下來,小部分給了大孫子生的重孫重孫女,大部分給了楚席江。
「等忙完這陣,我帶著兩個孩子過來迎親。」木月本就是個心軟的人。她知道在過去的這些年,眼前的兩位老人其實也不太希望楚席江和她在一起,他們也接受不了入贅,不然單靠一個陳如華,哪怕她以死相逼也折騰不了這麼久。
但這兩位老人確實對楚席江很好,既然決定繼續在一起,木月也能放下這些恩怨。
婚禮過後,楚席江徹底成了木家堡的人。他畢業後本就在白氏集團工作,婚後,白露把他調回來,負責木家堡這邊的部分事宜,這對分別多年的苦命鴛鴦,終於能夠好好在一起。
也是這一年,薛奶奶在一個溫暖的冬天去世。遺憾的是她沒有等到薛承曦,慶幸的是,木月和孩子終於不再是一個人,她是傳統的老人,很看重這點。
木月楚席江和白露帶著孩子們送老人上山,不到半年,痛失老伴後精神一直不好的薛爺爺也與世長辭。
九十高齡的木年送走兩位親家後消沉了很久,白露和木月不得不放下手裡的事情陪伴這她,生怕她撐不住。
第160章 得罪所有商人也要做的事
木年熬過了這個坎。
病了一場後,她又好起來,因為習武鍛鍊和養身丸的關係,脫離了疾病的木年又變成一個精神抖擻的老太太,每天提著鞭子領著四個孩子在木家堡遛彎,偶爾後面還跟著一隻白虎。
白露也沒有一直待在木家堡,九個省的製藥廠都有人負責,運行起來之後白露便沒有去看過,如今有了時間,她便開始了巡查之路。廠里的運作要看,種植基地要看,一個縣要停留大半個月愣是花了兩年時間,才完成這次巡視。
好在結果還行,雖然有少數幾個人,在獨自掌權後沉迷於利益,觸碰到了白露的底線,被她處理了,但大部分跟著她的老人,還是信得過的。
等睿瑜兄妹上三年級的時候,木家堡學校培養出來的中醫類專業生越來越多,木家堡名下的幾處醫院醫療資源過甚。
這個時候,國內並不太平,國有工廠的弊端在那裡,成為了這個國家的負擔。
比如說白露出生的紡織廠,一個廠從上到下都在混日子。生產出來的布料花樣老舊競爭不過新建的私人工廠,單子被一筆筆搶走,接到單子後工人也不上心,廠里用的都是老機器,這種機器在漏線跳線的時候並不會停下來,需要工人時時刻刻盯著,一旦有瑕疵便主動暫停機器。一筆訂單要生產出來大量的瑕疵品。
以前大家買布買衣裳要靠著布票,只能去供銷社,瑕疵品也能賣,只是價格低些。但如今票證取消了,各種布店裁縫店如雨後春筍般開起來,外企工廠的機器能生產出更低廉更精美的布料,紡織廠完全競爭不過。
如果廠里領導有魄力些,願意開拓創新,願意轉型,那廠子還有路走。但紡織廠不是,現任石廠長搞陰謀詭計是一把好手,實際能力卻不及老廠長一半。
廠里收入一天天減少,工人們的工資卻隨著工齡增加漲上去,廠里入不敷出,在拖欠了一年工資之後,廠里不得不宣布破產,打算把廠里的資產賣了來給員工開工資。
國企破產、員工下崗,這是時代的陣痛,誰都沒有辦法。
這個時候也是外企進駐最多的時候,很多外企、私企靠賄賂廠里領導的方式,讓他們把國家財產賤賣,然後又貪污了國家給工人的補貼費用,不知道逼死了多少人。
貪官的兒女拿著工人們的血汗錢在國外揮霍,工人們凍死餓死了只能咒罵國家。
白氏集團這些年一直發展霜露,積攢了大筆資金,並未置房置地,等的就是這個時候,她不願意讓事件重演。
這一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上代表的白露在會議上提起了這個問題,她建議國家組成調查團,要清晰明確的調查每一個工廠擁有的固定資產價值,尤其是廠房地塊,這些資產必須登報確認,設置最低出售價後才能由其他企業競拍,而拍賣後的款項將由當地財政首先發放拖欠工人們的工資以及安置金。
白露這個提議一出來,在場的有經商的代表暗地裡的目光幾乎要把她射穿。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坑別人的時候連自己一起坑了。
這個提議受到了領導們的重視,目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國有工廠、集體工廠都在虧損,那麼多工人,國家確實安置不過來。所以賣廠自救是上面允許的,只是這些事情是地方官員在管理,中央這邊在此時此刻確實沒有出台相關的政策。
「以林市紡織廠為例,林市紡織廠雖然入不敷出好幾年,但紡織廠占地上千畝,按照林市地皮的價格,僅僅是這塊地,就價值1.1億,加上廠里的其他資產,價值在1.3億左右,但是據我得到的消息,石廠長在和倭國外商商談,暫時擬定的合同是兩千三百萬,理由是廠子太大,如果要價太高,無人接手。各位代表覺得,真的無人接手嗎?如果這個兩千三百萬的價格公布出去,這個廠,會沒人買嗎?」
這怎麼可能!改革十來年了,全世界不少富商都看到了華國的潛力,每年大把來投資的華人華僑、外商,國家欣欣向榮的發展。當年他們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把地皮賤賣,如今又哪裡需要。
白露拿出來的資料真實齊全,林市紡織廠一下子便揚名了。
白露和石廠長的恩怨可以追溯到白薇薇那一輩去,他把妹妹石秀的死亡推到了白薇薇上,一直想對白家報復,後來白露和胡家做了交易,他拿白露沒有辦法。
這次的事情,恰好就是胡家的那位嫂子無意中看到資料,心中氣憤不過便透露給老廠長,最後找到白露這裡來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木月和楚席江的那點兒事業被這些人拿出來說,甚至連兩個孩子在學校里都聽到了閒話。當面肯定是不敢的,但背地裡的蘑菇和那些異樣的眼神誰也沒辦法。
楚家老爺子想得沒錯,如果楚家不拿出態度,只說同意兩個人結婚的話,別說木年,就是白露也不會讓木月這樣委屈。
木月依偎進白露懷裡:「露露,能遇見你,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
如果沒有遇見白露,她可能還是那個天真的木家堡小當家,木家堡會和以前一樣,以打獵為生,與世隔絕。這樣的他們,在柳正馳回來之後,怕是都抵擋不住對方那些齷齪手段。
畢竟,時代不一樣了啊,武力值在這個安穩和平的年代用處不大。一想到木家堡最後會分崩離析,木月就接受不了。
「能遇見你們,也是我的幸運。」
沒有木年和木月的支持,白露在那十年裡不會有機會把廠子發展得那樣大,抓住先機,成就如今龐大的集團。
他們之間,本就是互相成就的,而薛承曦,就是那根把他們連起來變成一家人的紐帶。
這一天在之後的很多年裡都被京城的百姓們津津樂道,十里紅妝這個詞大家都曉得,他們這代人基本就只是聽聽,根本沒見過啊。在能有一輛自行車接親就算不錯的年代,整個東風車隊來接親,這和古代大家閨秀出嫁有什麼區別。
好事者一打聽,喲,木家堡來的車隊,那不稀奇了,白氏製藥廠的藥品越來越多,效果好價格便宜。如今誰不曉得木家堡有錢。再打聽,這竟然還是來招贅的,被提親的就是楚家二公子,提起這人,大家可就不困了。
楚席江和木月兩人以一種比感冒病毒更快的傳播盡頭成了京城大街小巷的談資。
陳如華這人往日裡最看不上「沒有婦德」,不把丈夫當老爺的女人,明里暗裡的諷刺過不少人,如今報應來了。斷絕關係的時候就被人議論過一回,如今更是,街坊鄰居都上門來打聽消息。
聽著那一句句「怎麼捨得兒子去入贅」「你不是說男人去入贅還不如去死」「席江這是不是沒人要了才如此啊」「楚家可真是好手段,竟然想到這樣的辦法和白家聯姻」陳如華心中暴怒,竟然直接給氣暈了。
比起她的激動,楚爺爺和楚奶奶就淡定多了,兒媳婦不理事,兒子不明理,大孫子也是個棒槌,好在孫媳婦是個好的。兩人把楚席江的大嫂叫回來操辦訂婚禮。
「孩子,這些年是我們楚家對不住你和孩子。搭上了那樣一個媽,席江也是命苦的,不過你放心,以後她都影響不到你們了,這些東西是我們給席江準備的,你們以後好好過日子。奶奶也沒有其他要求,只是我們老人,沒多少日子了,想見見兩個孩子。」
楚奶奶笑著遞過一張紅色的禮單,老爺子看著花團錦簇,但他不少戰友都犧牲在戰場上,要顧著這些兄弟的家人,根本沒有多少盈餘。好在她嫁妝還算豐厚,老爺子明理,再困難的時候都不願動這些,她便留下來,小部分給了大孫子生的重孫重孫女,大部分給了楚席江。
「等忙完這陣,我帶著兩個孩子過來迎親。」木月本就是個心軟的人。她知道在過去的這些年,眼前的兩位老人其實也不太希望楚席江和她在一起,他們也接受不了入贅,不然單靠一個陳如華,哪怕她以死相逼也折騰不了這麼久。
但這兩位老人確實對楚席江很好,既然決定繼續在一起,木月也能放下這些恩怨。
婚禮過後,楚席江徹底成了木家堡的人。他畢業後本就在白氏集團工作,婚後,白露把他調回來,負責木家堡這邊的部分事宜,這對分別多年的苦命鴛鴦,終於能夠好好在一起。
也是這一年,薛奶奶在一個溫暖的冬天去世。遺憾的是她沒有等到薛承曦,慶幸的是,木月和孩子終於不再是一個人,她是傳統的老人,很看重這點。
木月楚席江和白露帶著孩子們送老人上山,不到半年,痛失老伴後精神一直不好的薛爺爺也與世長辭。
九十高齡的木年送走兩位親家後消沉了很久,白露和木月不得不放下手裡的事情陪伴這她,生怕她撐不住。
第160章 得罪所有商人也要做的事
木年熬過了這個坎。
病了一場後,她又好起來,因為習武鍛鍊和養身丸的關係,脫離了疾病的木年又變成一個精神抖擻的老太太,每天提著鞭子領著四個孩子在木家堡遛彎,偶爾後面還跟著一隻白虎。
白露也沒有一直待在木家堡,九個省的製藥廠都有人負責,運行起來之後白露便沒有去看過,如今有了時間,她便開始了巡查之路。廠里的運作要看,種植基地要看,一個縣要停留大半個月愣是花了兩年時間,才完成這次巡視。
好在結果還行,雖然有少數幾個人,在獨自掌權後沉迷於利益,觸碰到了白露的底線,被她處理了,但大部分跟著她的老人,還是信得過的。
等睿瑜兄妹上三年級的時候,木家堡學校培養出來的中醫類專業生越來越多,木家堡名下的幾處醫院醫療資源過甚。
這個時候,國內並不太平,國有工廠的弊端在那裡,成為了這個國家的負擔。
比如說白露出生的紡織廠,一個廠從上到下都在混日子。生產出來的布料花樣老舊競爭不過新建的私人工廠,單子被一筆筆搶走,接到單子後工人也不上心,廠里用的都是老機器,這種機器在漏線跳線的時候並不會停下來,需要工人時時刻刻盯著,一旦有瑕疵便主動暫停機器。一筆訂單要生產出來大量的瑕疵品。
以前大家買布買衣裳要靠著布票,只能去供銷社,瑕疵品也能賣,只是價格低些。但如今票證取消了,各種布店裁縫店如雨後春筍般開起來,外企工廠的機器能生產出更低廉更精美的布料,紡織廠完全競爭不過。
如果廠里領導有魄力些,願意開拓創新,願意轉型,那廠子還有路走。但紡織廠不是,現任石廠長搞陰謀詭計是一把好手,實際能力卻不及老廠長一半。
廠里收入一天天減少,工人們的工資卻隨著工齡增加漲上去,廠里入不敷出,在拖欠了一年工資之後,廠里不得不宣布破產,打算把廠里的資產賣了來給員工開工資。
國企破產、員工下崗,這是時代的陣痛,誰都沒有辦法。
這個時候也是外企進駐最多的時候,很多外企、私企靠賄賂廠里領導的方式,讓他們把國家財產賤賣,然後又貪污了國家給工人的補貼費用,不知道逼死了多少人。
貪官的兒女拿著工人們的血汗錢在國外揮霍,工人們凍死餓死了只能咒罵國家。
白氏集團這些年一直發展霜露,積攢了大筆資金,並未置房置地,等的就是這個時候,她不願意讓事件重演。
這一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上代表的白露在會議上提起了這個問題,她建議國家組成調查團,要清晰明確的調查每一個工廠擁有的固定資產價值,尤其是廠房地塊,這些資產必須登報確認,設置最低出售價後才能由其他企業競拍,而拍賣後的款項將由當地財政首先發放拖欠工人們的工資以及安置金。
白露這個提議一出來,在場的有經商的代表暗地裡的目光幾乎要把她射穿。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坑別人的時候連自己一起坑了。
這個提議受到了領導們的重視,目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國有工廠、集體工廠都在虧損,那麼多工人,國家確實安置不過來。所以賣廠自救是上面允許的,只是這些事情是地方官員在管理,中央這邊在此時此刻確實沒有出台相關的政策。
「以林市紡織廠為例,林市紡織廠雖然入不敷出好幾年,但紡織廠占地上千畝,按照林市地皮的價格,僅僅是這塊地,就價值1.1億,加上廠里的其他資產,價值在1.3億左右,但是據我得到的消息,石廠長在和倭國外商商談,暫時擬定的合同是兩千三百萬,理由是廠子太大,如果要價太高,無人接手。各位代表覺得,真的無人接手嗎?如果這個兩千三百萬的價格公布出去,這個廠,會沒人買嗎?」
這怎麼可能!改革十來年了,全世界不少富商都看到了華國的潛力,每年大把來投資的華人華僑、外商,國家欣欣向榮的發展。當年他們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把地皮賤賣,如今又哪裡需要。
白露拿出來的資料真實齊全,林市紡織廠一下子便揚名了。
白露和石廠長的恩怨可以追溯到白薇薇那一輩去,他把妹妹石秀的死亡推到了白薇薇上,一直想對白家報復,後來白露和胡家做了交易,他拿白露沒有辦法。
這次的事情,恰好就是胡家的那位嫂子無意中看到資料,心中氣憤不過便透露給老廠長,最後找到白露這裡來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