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他呀,朕想起來了,」皇帝點點頭,「文風確實跟年輕時有些相似。」
一樣的,嗆人。
皇帝大馬金刀往龍椅上一坐,隨手翻閱起案桌上擺著的奏摺,「趙孟誠呢,宣他進來吧。」
「是。」宦官躬身後退出去。
人一直都在門外候著,聽到傳喚,無需片刻,趙學士便來到皇帝跟前,恭敬叩首行禮道:「微臣,參見陛下。」
「平身。」龍椅上的人雙鬢已斑白,卻依舊不失帝王之威,雙眸銳利不減,話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趙愛卿,既然是你送來的東西,那就過來給朕講下,它有何特別之處。」
「是。」趙學士躬身來到案桌前,木匣里的東西早已被機靈的宦官拿出,小心擺放在桌面,他指著其中一樣介紹道,「此乃藕絲印泥,光澤光亮鮮麗,遇冬不凝固,逢夏不滲油,水浸不爛,火燒留痕。」【1】
「哦,聽著的確有幾分意思,」皇帝似乎起了些興致,吩咐道,「來人,拿朕的私章來。」
手腳麻利的侍官,迅速將印章雙手奉上。
蓋在紙上的印章色澤光鮮艷麗,油光閃亮,的確與尋常印泥不同,皇帝滿意頷首,還未開口吩咐,一旁有眼色的侍從,已經將裝著水的瓷盆端了過來,旁邊還擱著個小火盆。
一一試驗過後,證實趙學士所言非虛,皇帝轉頭看向另一樣,好奇問道,「這個呢,也有什麼特別之處?」
趙學士繼續介紹道,「此為松煙墨,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這回不用侍從動手,他站在案前,手持墨錠親自研墨,並為其鋪好宣紙,「陛下,請。」
皇帝提筆懸空,揮毫潑墨,筆如游龍。
幾息後,「天行健,自強不息」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躍然紙上,隱約間,還散發著淡淡的松香。
看著紙上的字跡,皇帝滿意仰頭大笑,如洪鐘般的笑聲在殿內迴響,他看向趙學士,「愛卿,想要什麼賞賜?」
趙學士沒有推辭,直接說道:「微臣有本新書,想請陛下賜名。」
「今日的花樣還挺多,」皇帝挑眉,心情頗好地說道,「呈上來吧,朕倒要看看,你還能弄出什麼來。」
趙學士將江璟雲的書呈了上去,「這是微臣的學生,與幾個同僚共同撰寫,關於四書五經的註疏,裡面的內容有別於以往的書籍,特別是下冊,臣認為對於參加科舉的考生,非常值得一看。」
聽他這樣說,皇帝直接翻到下半冊,裡面全是歷年的科考題目,或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從而嘗試從不同的路徑來尋求答案;或是將問題與類似情況類比,從而總結歸納,找出共性和規律;內容五花八門,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準確的答案。
皇帝第一次如此編撰的內容,捧著書看的津津有味,他笑著問道:「倒是有幾分巧思,這是誰的主意?」
「由微臣的學生江璟雲提出,」趙學士答道,不著痕跡地強調道,「協同院裡的張正柏和蘇玉珩,三人共同完成。」
似是聽出他的話外之音,皇帝眯眼看他,「你倒是公正,絲毫不偏袒自己的學生。」
面對來自上位的視線壓迫,趙學士絲毫不懼,不卑不亢地回道:「臣只是實話實說。」
皇帝冷哼,但也知道趙孟誠的德行,合上書冊,提筆在封面寫下「科考論著」四字,便將書丟還給他,「既如此,那便各賜三人金百兩,文房四寶一套。」
「謝陛下賞賜。」趙學士叩首謝恩。
看著表情毫無變化的趙倔驢,皇帝頗感無趣,接著說道,「至於江璟雲,調來殿前伺候,讓他明日開始輪值罷。」
「是。」
「行了,下去吧。」皇帝也是很忙的,今日的奏摺還未來得及看呢。
「微臣告退。」趙學士躬身行禮,退出殿外。
回到翰林後,立即遣人喚江璟林過來。
最近沒什麼事,江璟雲每日就跟著楊侍讀,喝喝茶看看書,所以被喊過來時,他手裡還拎著盒茶點,笑嘻嘻地直接遞給趙學士:「老師,這是我家廚子做的茶點,味道很好,您也嘗嘗看。」
趙學士看他這不著調的樣子,不禁皺眉道:「讓你學些為人處事的手段,不是讓你跟著楊皓鬼混。」
嚴肅的語氣聽得江璟雲心頭一緊,下意識地站直身體,低頭聽訓。
這幾日,他從楊老頭那裡打聽到不少,關於趙老師的輝煌事跡,對此更是心悅誠服,不敢輕易造次。
見江璟雲一挨罵就往後縮的慫樣,趙學士不禁蹙眉,都說憑文看人,難不成自己看走眼了?頭回收學生,竟找了個毫無風骨,只會紙上逞威風的慫貨?
趙學士扶額,半晌,長嘆一口氣:罷了,膽小些也好,免得在殿前不知所謂,遇事不帶腦子就往上沖,那幾個腦袋都不夠他掉的。
想通後,也不再跟他廢話,直接將書交還給江璟雲。
「聖上已經給書賜名,可以著人安排印刷售賣事宜。」
「關於撰寫書冊的賞賜,稍後就會有人送來。」
「至於你,」趙學士頓了頓,「明日開始,去殿前輪值。」
聽著一連串的安排,江璟雲連連點頭應是,「是是,好的,啊,啊?」
震驚!
不是在說印書的事情麼,怎麼他的工作地點,也跟著換了個地兒?
這也能跳?
見他呆愣的模樣,趙學士眉頭緊皺,「聖上喜歡聰明人,不喜膽小畏縮之徒,若有機會在殿前露臉,記得收斂下你那冒出來的傻氣!」閱人無數的皇帝,可不像他,還會看走眼!
「是,學生都記下了,」雖然老師看著嚴厲,但真心實意在為學生考慮,要不然,三個人共同撰寫的書,怎麼就單他有面聖的機會,他一臉正色,對著趙學士恭敬作揖,「多謝老師提拔,應星定不讓您失望。」
趙學士頷首,還好,不算傻的太徹底。
他耐心囑咐道:「也莫要太過擔心,當今聖上是位明君,有容人之雅量,只要別自作聰明,犯下滔天大罪,小命就沒有問題。」
「是。」江璟雲應下,揣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回去了。
第61章
巳時三刻,乾清宮。
案桌上,奏摺堆積如山。
隨手拿起其中一本,是湖廣的晴雨錄並米糧價格。
今年雨水充足,南邊的收成不錯,米價穩定,百姓溫飽不成問題,看得老皇帝滿意捋須,用硃筆在奏摺上批下「甚好」二字。
今日開了個好頭,他心情頗好地拿起下一本,這是江西總督遞上來的摺子,上書:「 江西婦拾金不昧」,看來該地治理的不錯,民風淳樸、崇德向善,皇帝欣慰地硃批一字:「善」。
下一本:「請皇上聖安」,硃批:「閱」。
再下一本,上面洋洋灑灑上萬字,老皇帝以為是有要事,不自主地坐直身體,仔細審閱。
半刻鐘後,皇帝眉頭緊皺,但還是耐下性子,繼續往下看。
一刻鐘後,龍顏大怒,拍案而起,奏摺也被用力甩至地上。
「來人!」皇帝一甩寬大的衣袖,聲音怒不可遏,「將這姓茹的召來,賜三十杖!天天滿嘴仁義道德,盡寫些沒用的廢話,朕看他是閒的皮癢,這就給他松松筋骨!」【1】
天子盛怒,眾人皆惶恐不敢妄動。
只一人,穩步上前,修長的手指將地上的奏摺撿起,拍拍上面的灰塵,將其放回桌上,語氣輕描淡寫,「我朝規定,需按時上奏,那些尸位素餐的人,無甚事能報,只能炫耀下自己文采,再說上幾句吉祥話,若能討得您歡心,也算有幾分用處。」
聽見有人如此直言不諱地罵他手下的官員,皇帝就是一噎,雖然是事實不假,但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他臉色不渝地看向趙學士,「今天怎麼又是你輪值,另外一個呢?讓他過來伺候筆墨!」
真不想在心情不暢的時候,再看見這臉。
狗嘴一張,能吐出什麼象牙來!
不巧,另一個輪值的人,正是江璟雲。
他剛剛在偏殿聽見皇帝的怒吼聲時,還在那暗暗咋舌:怪不得說伴君如伴虎呢,一年三百六十天,全年無休,兢兢業業,管理這偌大的江山,擱誰能不暴躁?
嗐,高級牛馬也是牛馬。
老皇帝不吃人,都算脾性溫和的了。
自被通知要去殿前伺候後,江璟雲惶惶不安好幾日。
結果來了之後,他才發現,說是到殿前輪值,但其實並不用時刻在皇帝面前待著,翰林院的人只需在偏殿候著,只有在起草文書時才會被傳喚。
而且,最近國泰民安,邊疆也無戰事,並沒有什麼需要下詔書的事情,就算有,兩人同時輪值,傳喚的也是品級比他更高的上司。
所以儘管已經輪值兩回,江璟林都還未見過皇帝的臉,他也只是換個地方,繼續摸魚罷了。
正悠哉著,就聽到被傳喚的噩耗,如晴天霹靂一般,將江璟雲劈的內焦里嫩。
一樣的,嗆人。
皇帝大馬金刀往龍椅上一坐,隨手翻閱起案桌上擺著的奏摺,「趙孟誠呢,宣他進來吧。」
「是。」宦官躬身後退出去。
人一直都在門外候著,聽到傳喚,無需片刻,趙學士便來到皇帝跟前,恭敬叩首行禮道:「微臣,參見陛下。」
「平身。」龍椅上的人雙鬢已斑白,卻依舊不失帝王之威,雙眸銳利不減,話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趙愛卿,既然是你送來的東西,那就過來給朕講下,它有何特別之處。」
「是。」趙學士躬身來到案桌前,木匣里的東西早已被機靈的宦官拿出,小心擺放在桌面,他指著其中一樣介紹道,「此乃藕絲印泥,光澤光亮鮮麗,遇冬不凝固,逢夏不滲油,水浸不爛,火燒留痕。」【1】
「哦,聽著的確有幾分意思,」皇帝似乎起了些興致,吩咐道,「來人,拿朕的私章來。」
手腳麻利的侍官,迅速將印章雙手奉上。
蓋在紙上的印章色澤光鮮艷麗,油光閃亮,的確與尋常印泥不同,皇帝滿意頷首,還未開口吩咐,一旁有眼色的侍從,已經將裝著水的瓷盆端了過來,旁邊還擱著個小火盆。
一一試驗過後,證實趙學士所言非虛,皇帝轉頭看向另一樣,好奇問道,「這個呢,也有什麼特別之處?」
趙學士繼續介紹道,「此為松煙墨,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這回不用侍從動手,他站在案前,手持墨錠親自研墨,並為其鋪好宣紙,「陛下,請。」
皇帝提筆懸空,揮毫潑墨,筆如游龍。
幾息後,「天行健,自強不息」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躍然紙上,隱約間,還散發著淡淡的松香。
看著紙上的字跡,皇帝滿意仰頭大笑,如洪鐘般的笑聲在殿內迴響,他看向趙學士,「愛卿,想要什麼賞賜?」
趙學士沒有推辭,直接說道:「微臣有本新書,想請陛下賜名。」
「今日的花樣還挺多,」皇帝挑眉,心情頗好地說道,「呈上來吧,朕倒要看看,你還能弄出什麼來。」
趙學士將江璟雲的書呈了上去,「這是微臣的學生,與幾個同僚共同撰寫,關於四書五經的註疏,裡面的內容有別於以往的書籍,特別是下冊,臣認為對於參加科舉的考生,非常值得一看。」
聽他這樣說,皇帝直接翻到下半冊,裡面全是歷年的科考題目,或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從而嘗試從不同的路徑來尋求答案;或是將問題與類似情況類比,從而總結歸納,找出共性和規律;內容五花八門,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準確的答案。
皇帝第一次如此編撰的內容,捧著書看的津津有味,他笑著問道:「倒是有幾分巧思,這是誰的主意?」
「由微臣的學生江璟雲提出,」趙學士答道,不著痕跡地強調道,「協同院裡的張正柏和蘇玉珩,三人共同完成。」
似是聽出他的話外之音,皇帝眯眼看他,「你倒是公正,絲毫不偏袒自己的學生。」
面對來自上位的視線壓迫,趙學士絲毫不懼,不卑不亢地回道:「臣只是實話實說。」
皇帝冷哼,但也知道趙孟誠的德行,合上書冊,提筆在封面寫下「科考論著」四字,便將書丟還給他,「既如此,那便各賜三人金百兩,文房四寶一套。」
「謝陛下賞賜。」趙學士叩首謝恩。
看著表情毫無變化的趙倔驢,皇帝頗感無趣,接著說道,「至於江璟雲,調來殿前伺候,讓他明日開始輪值罷。」
「是。」
「行了,下去吧。」皇帝也是很忙的,今日的奏摺還未來得及看呢。
「微臣告退。」趙學士躬身行禮,退出殿外。
回到翰林後,立即遣人喚江璟林過來。
最近沒什麼事,江璟雲每日就跟著楊侍讀,喝喝茶看看書,所以被喊過來時,他手裡還拎著盒茶點,笑嘻嘻地直接遞給趙學士:「老師,這是我家廚子做的茶點,味道很好,您也嘗嘗看。」
趙學士看他這不著調的樣子,不禁皺眉道:「讓你學些為人處事的手段,不是讓你跟著楊皓鬼混。」
嚴肅的語氣聽得江璟雲心頭一緊,下意識地站直身體,低頭聽訓。
這幾日,他從楊老頭那裡打聽到不少,關於趙老師的輝煌事跡,對此更是心悅誠服,不敢輕易造次。
見江璟雲一挨罵就往後縮的慫樣,趙學士不禁蹙眉,都說憑文看人,難不成自己看走眼了?頭回收學生,竟找了個毫無風骨,只會紙上逞威風的慫貨?
趙學士扶額,半晌,長嘆一口氣:罷了,膽小些也好,免得在殿前不知所謂,遇事不帶腦子就往上沖,那幾個腦袋都不夠他掉的。
想通後,也不再跟他廢話,直接將書交還給江璟雲。
「聖上已經給書賜名,可以著人安排印刷售賣事宜。」
「關於撰寫書冊的賞賜,稍後就會有人送來。」
「至於你,」趙學士頓了頓,「明日開始,去殿前輪值。」
聽著一連串的安排,江璟雲連連點頭應是,「是是,好的,啊,啊?」
震驚!
不是在說印書的事情麼,怎麼他的工作地點,也跟著換了個地兒?
這也能跳?
見他呆愣的模樣,趙學士眉頭緊皺,「聖上喜歡聰明人,不喜膽小畏縮之徒,若有機會在殿前露臉,記得收斂下你那冒出來的傻氣!」閱人無數的皇帝,可不像他,還會看走眼!
「是,學生都記下了,」雖然老師看著嚴厲,但真心實意在為學生考慮,要不然,三個人共同撰寫的書,怎麼就單他有面聖的機會,他一臉正色,對著趙學士恭敬作揖,「多謝老師提拔,應星定不讓您失望。」
趙學士頷首,還好,不算傻的太徹底。
他耐心囑咐道:「也莫要太過擔心,當今聖上是位明君,有容人之雅量,只要別自作聰明,犯下滔天大罪,小命就沒有問題。」
「是。」江璟雲應下,揣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回去了。
第61章
巳時三刻,乾清宮。
案桌上,奏摺堆積如山。
隨手拿起其中一本,是湖廣的晴雨錄並米糧價格。
今年雨水充足,南邊的收成不錯,米價穩定,百姓溫飽不成問題,看得老皇帝滿意捋須,用硃筆在奏摺上批下「甚好」二字。
今日開了個好頭,他心情頗好地拿起下一本,這是江西總督遞上來的摺子,上書:「 江西婦拾金不昧」,看來該地治理的不錯,民風淳樸、崇德向善,皇帝欣慰地硃批一字:「善」。
下一本:「請皇上聖安」,硃批:「閱」。
再下一本,上面洋洋灑灑上萬字,老皇帝以為是有要事,不自主地坐直身體,仔細審閱。
半刻鐘後,皇帝眉頭緊皺,但還是耐下性子,繼續往下看。
一刻鐘後,龍顏大怒,拍案而起,奏摺也被用力甩至地上。
「來人!」皇帝一甩寬大的衣袖,聲音怒不可遏,「將這姓茹的召來,賜三十杖!天天滿嘴仁義道德,盡寫些沒用的廢話,朕看他是閒的皮癢,這就給他松松筋骨!」【1】
天子盛怒,眾人皆惶恐不敢妄動。
只一人,穩步上前,修長的手指將地上的奏摺撿起,拍拍上面的灰塵,將其放回桌上,語氣輕描淡寫,「我朝規定,需按時上奏,那些尸位素餐的人,無甚事能報,只能炫耀下自己文采,再說上幾句吉祥話,若能討得您歡心,也算有幾分用處。」
聽見有人如此直言不諱地罵他手下的官員,皇帝就是一噎,雖然是事實不假,但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他臉色不渝地看向趙學士,「今天怎麼又是你輪值,另外一個呢?讓他過來伺候筆墨!」
真不想在心情不暢的時候,再看見這臉。
狗嘴一張,能吐出什麼象牙來!
不巧,另一個輪值的人,正是江璟雲。
他剛剛在偏殿聽見皇帝的怒吼聲時,還在那暗暗咋舌:怪不得說伴君如伴虎呢,一年三百六十天,全年無休,兢兢業業,管理這偌大的江山,擱誰能不暴躁?
嗐,高級牛馬也是牛馬。
老皇帝不吃人,都算脾性溫和的了。
自被通知要去殿前伺候後,江璟雲惶惶不安好幾日。
結果來了之後,他才發現,說是到殿前輪值,但其實並不用時刻在皇帝面前待著,翰林院的人只需在偏殿候著,只有在起草文書時才會被傳喚。
而且,最近國泰民安,邊疆也無戰事,並沒有什麼需要下詔書的事情,就算有,兩人同時輪值,傳喚的也是品級比他更高的上司。
所以儘管已經輪值兩回,江璟林都還未見過皇帝的臉,他也只是換個地方,繼續摸魚罷了。
正悠哉著,就聽到被傳喚的噩耗,如晴天霹靂一般,將江璟雲劈的內焦里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