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十幾個人緘默著,一臉悲苦。
「遺體告別呢?」我問他們。
他們哭得更凶了,像極了弔唁。
等候在金殿外,左右守衛不斷打量我,估計也好奇,是什麼樣的六品芝麻官,能讓整個朝堂官員合力一起罵。
我整理了背著的包袱,站得筆直。
隨後,內侍唱報讓我進去。
金殿高大開闊,奢華威嚴,我恭敬地給高坐在上的聖上叩拜。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聖上,腦中想的他可能是雙眸無神的胖子,畢竟外傳他極愛,皇宮的廚子比妃子都多。
但沒想到他黑瘦黑瘦,透著一種病態。
在龍座之下,左右在列的是太子和寧王。
太子今年二十五六,高高瘦瘦,和寧王有幾分相似,但不如寧王精緻矜貴。
兩側朝臣的視線都聚在我身上,我微微轉頭,就看到了首輔張瀾。
他是南直隸人,有江南文人獨有的清貴,但為人我卻不清楚。
「你就是姜堰姜行之?」聖上問我。
我垂首應是。
「朕問你,你為何擾亂王路成堂審,又污衊徐愛卿以及被害的兩位官員的清白?」
我的視線與寧王對上,又迅速分開。
聖上會傳我覲見,一定是寧王從中斡旋了。因為聖上剛才簡短的一句話,就表露了他對這件事的定位。
是我誣陷。
他不是站在中間,而是完全偏袒徐令元三人。
「回聖上。」我躬身回道,「微臣區區從六品,和三位大人官職高低如溪海之別,沒有理由誣陷他們。」
「另,人死為大,兩位大人已然去了,微臣誣陷他們,毫無意義。」
聖上微微頷首,「倒也是有幾分道理。」
兩側官員有人在動,安靜的環境多了幾分嘈雜。
「那你是為何?說來給朕聽聽。」聖上說著,好整以暇地靠在椅背上,又和服侍的內侍笑著說了一句,
「難得年紀不大卻老成持重,朕的朝堂人才濟濟啊。」
內侍自然是附和。
我垂首,等他們說完才開口道:「聖上,微臣不是污衊,更是不是閒來無事強出風頭。」
「微臣,」我抬眸,看了一眼徐令元,他也正看著我,眼睛裡是警告,我收回視線繼續道,「微臣說的句句屬實,並有證據佐證。」
金殿上的呼吸一壓。
聖上嗯了一聲,示意我繼續。
「兩年前,遷安府禾縣於五月十七深夜發洪水,洪水過三鎮十六村,所到之處寸草不留。」
聖上嘆了口氣,應該是為民愁苦。
「江南什麼都好,就是這洪水,年年讓朕擔憂啊。」聖上道。
我繼續道:「這一次洪水,將整個禾縣淹了十之七八,百姓無家可歸,可謂滿目瘡痍遍地餓殍。」
我剛說完,立刻有官員出列打斷我的話。
「聖上,禾縣洪災雖規模大時間長,但死傷百姓僅有三百一十六人,數目委實不多。」
「更何況。」說話的官員掃了我一眼,「朝廷賑災三百萬兩,由知府以及縣令合理安排下,短短一個月就恢復了生產。」
「重新育苗、恢復農耕。當年聖上還免了禾縣三分稅。」
他走到我面前,盯著我,「小姜大人是去過禾縣嗎?你的滿目瘡痍遍地餓殍,從何說起?」
他的語調極具攻擊性,目光灼灼地看著我。
第9章
話落,殿上也是議論四起。
當然都是針對我的,說我危言聳聽。
「劉大人。」我對站我對面的官員道,「短短一個月就恢復生產,這話您信嗎?」
劉大人一愣。
「三鎮十六村,只死了三百多人,您信嗎?」
「你這是什麼口吻?!」面前的劉大人呵斥道。
「下官是平靜的口吻,非要下官諂媚,大人才覺得是尊重?」我冷笑道。
「你!」劉大人指著我,被氣得噎住。
我繼續說話:「從發洪水到洪水退去,整整十六天。你說短短一個月,包括這十六天嗎?」
劉大人一愣,因為他不知道。
「你不知道,那我告訴您,包括!」我從包袱取出文書,戳著上面的字,「五月十七發洪水,六月二十八劉平泰的奏疏到的京城,一個月零十天。奏疏里就已經在唱太平。
「五月十七洪水,十六天後退水,就是六月初三,朝廷賑災銀五月二十啟程,六月初四合聚到遷安府。
「這時間來得及嗎?
「賑災款沒到,劉平泰用什麼賑災?他的文書里,半句沒提旁縣支應,只唱功聖上英明,早早撥款賑災!
「另,培育秧苗從播種到出土,至少三十天。又是如何做到恢復生產的?」
劉大人瞬時臉上褪去了血色。
因為這時間走向,只要過過腦子就能看得懂。
我不信他們看不懂,他們只是不看而已。
我將這本文書給這位劉大人,無視他如喪考妣的表情,上前和聖上道:「聖上,您所看到的,都是有人讓您看的。
「因為真實的禾縣洪災,他們根本不敢說。
「說了,就會影響他政績核查,影響他升遷。」
聖上原是靠著的,此刻他坐直了身體,緊盯著我,「你的意思是,劉平泰送來的文書都是假的?」
我點頭。<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遺體告別呢?」我問他們。
他們哭得更凶了,像極了弔唁。
等候在金殿外,左右守衛不斷打量我,估計也好奇,是什麼樣的六品芝麻官,能讓整個朝堂官員合力一起罵。
我整理了背著的包袱,站得筆直。
隨後,內侍唱報讓我進去。
金殿高大開闊,奢華威嚴,我恭敬地給高坐在上的聖上叩拜。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聖上,腦中想的他可能是雙眸無神的胖子,畢竟外傳他極愛,皇宮的廚子比妃子都多。
但沒想到他黑瘦黑瘦,透著一種病態。
在龍座之下,左右在列的是太子和寧王。
太子今年二十五六,高高瘦瘦,和寧王有幾分相似,但不如寧王精緻矜貴。
兩側朝臣的視線都聚在我身上,我微微轉頭,就看到了首輔張瀾。
他是南直隸人,有江南文人獨有的清貴,但為人我卻不清楚。
「你就是姜堰姜行之?」聖上問我。
我垂首應是。
「朕問你,你為何擾亂王路成堂審,又污衊徐愛卿以及被害的兩位官員的清白?」
我的視線與寧王對上,又迅速分開。
聖上會傳我覲見,一定是寧王從中斡旋了。因為聖上剛才簡短的一句話,就表露了他對這件事的定位。
是我誣陷。
他不是站在中間,而是完全偏袒徐令元三人。
「回聖上。」我躬身回道,「微臣區區從六品,和三位大人官職高低如溪海之別,沒有理由誣陷他們。」
「另,人死為大,兩位大人已然去了,微臣誣陷他們,毫無意義。」
聖上微微頷首,「倒也是有幾分道理。」
兩側官員有人在動,安靜的環境多了幾分嘈雜。
「那你是為何?說來給朕聽聽。」聖上說著,好整以暇地靠在椅背上,又和服侍的內侍笑著說了一句,
「難得年紀不大卻老成持重,朕的朝堂人才濟濟啊。」
內侍自然是附和。
我垂首,等他們說完才開口道:「聖上,微臣不是污衊,更是不是閒來無事強出風頭。」
「微臣,」我抬眸,看了一眼徐令元,他也正看著我,眼睛裡是警告,我收回視線繼續道,「微臣說的句句屬實,並有證據佐證。」
金殿上的呼吸一壓。
聖上嗯了一聲,示意我繼續。
「兩年前,遷安府禾縣於五月十七深夜發洪水,洪水過三鎮十六村,所到之處寸草不留。」
聖上嘆了口氣,應該是為民愁苦。
「江南什麼都好,就是這洪水,年年讓朕擔憂啊。」聖上道。
我繼續道:「這一次洪水,將整個禾縣淹了十之七八,百姓無家可歸,可謂滿目瘡痍遍地餓殍。」
我剛說完,立刻有官員出列打斷我的話。
「聖上,禾縣洪災雖規模大時間長,但死傷百姓僅有三百一十六人,數目委實不多。」
「更何況。」說話的官員掃了我一眼,「朝廷賑災三百萬兩,由知府以及縣令合理安排下,短短一個月就恢復了生產。」
「重新育苗、恢復農耕。當年聖上還免了禾縣三分稅。」
他走到我面前,盯著我,「小姜大人是去過禾縣嗎?你的滿目瘡痍遍地餓殍,從何說起?」
他的語調極具攻擊性,目光灼灼地看著我。
第9章
話落,殿上也是議論四起。
當然都是針對我的,說我危言聳聽。
「劉大人。」我對站我對面的官員道,「短短一個月就恢復生產,這話您信嗎?」
劉大人一愣。
「三鎮十六村,只死了三百多人,您信嗎?」
「你這是什麼口吻?!」面前的劉大人呵斥道。
「下官是平靜的口吻,非要下官諂媚,大人才覺得是尊重?」我冷笑道。
「你!」劉大人指著我,被氣得噎住。
我繼續說話:「從發洪水到洪水退去,整整十六天。你說短短一個月,包括這十六天嗎?」
劉大人一愣,因為他不知道。
「你不知道,那我告訴您,包括!」我從包袱取出文書,戳著上面的字,「五月十七發洪水,六月二十八劉平泰的奏疏到的京城,一個月零十天。奏疏里就已經在唱太平。
「五月十七洪水,十六天後退水,就是六月初三,朝廷賑災銀五月二十啟程,六月初四合聚到遷安府。
「這時間來得及嗎?
「賑災款沒到,劉平泰用什麼賑災?他的文書里,半句沒提旁縣支應,只唱功聖上英明,早早撥款賑災!
「另,培育秧苗從播種到出土,至少三十天。又是如何做到恢復生產的?」
劉大人瞬時臉上褪去了血色。
因為這時間走向,只要過過腦子就能看得懂。
我不信他們看不懂,他們只是不看而已。
我將這本文書給這位劉大人,無視他如喪考妣的表情,上前和聖上道:「聖上,您所看到的,都是有人讓您看的。
「因為真實的禾縣洪災,他們根本不敢說。
「說了,就會影響他政績核查,影響他升遷。」
聖上原是靠著的,此刻他坐直了身體,緊盯著我,「你的意思是,劉平泰送來的文書都是假的?」
我點頭。<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