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我想皇帝大約有些失望吧。
我好端端站在他面前,而不是被徐家綁來的。
這一路我已經在心裡盤算過,徐家不會無緣無故對我與霍玹下手,徐知遠本是向霍霆投誠過,若非知道霍霆大勢已去又怎會跳反。
而這天底下能決定霍霆命運的,只有一人。
那人高高在上,俯瞰眾生,霍霆能把心思藏起來騙過我,卻不能騙過他。
如此想著,我已猜出幾分霍霆的打算。
正思緒遊走之際,忽然聽得皇帝驚訝異常問道:「霍霆,你說你要辭官?朕要給你加官進爵,讓你往後餘生享等同於皇親的榮華富貴,且讓你後世子孫受蔭,你也不要?」
皇帝的問話驚訝中帶著一絲怒氣。
我屏住呼吸又跪下來,卻見霍霆巋然不動。
「你這是公然忤逆朕,是在怨朕沒有信你所說彭昭是害死你遠親兄長的兇手,替那個小小郡官平反?」
小小郡官,多諷刺啊。
那場摧毀了一切的變故,在天子口中卻是一句帶過,那般無足輕重。
「霍霆不敢。」
沉默許久的霍霆終於開口:「即便平反又如何,人死不能復生,毫無意義,正如彭昭父子三人已死,也未真的解臣之恨。因為真兇另有其人,卻是臣撼動不了之人。臣愧對自己的兄嫂,當官時未能為他們謀一絲特權便利,冤死後也未能為他們昭雪。臣就算官至丞相也有無能為力之事,既無能,便無顏再穿這一身官服,更無顏受萬千百姓一拜。」
我垂著頭,十指快陷進了掌心。
大殿之上氣氛冷凝得可怕,似有萬千把無形的刀,來回於皇帝和霍霆之間。
良久沉默,一聲怒吼從高處傳來:「霍霆,你放肆!」
極強的恐懼之下,我竟失口喊了出來:「冬塵,別說了。」
霍霆低頭朝我看來,淡淡一眼,寫滿決絕。
原來他當日所說之事,竟是此時此刻!
霍霆微彎腰將我從地上扶了起來,繼續不卑不亢說道:
「皇上是萬乘之主,生殺予奪都不過皇上一言。古往今來天下喪亂,莫不在於帝王濫殺無罪。臣尚記得皇上初登基時與臣道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才能枝葉茂榮。百姓安,國邦才安。只有百姓安於度日,而不是活在隨時都會掉腦袋的恐懼中,才是真的國泰民安,才是臣等冒死與動搖國本之人廝殺鬥爭所為了看到的景象。臣今日來已抱著必死的決心,盧木蘭正是當年茂縣事件的親歷者,她敢隨我前來,我想她亦不會懼死。臣與她都想知道當年真相,正如皇上所言,我兄長區區一個縣官,方要升任郡官,且他遠離京中,一心只想和夫人安然度日,如何會惹來彭耀祖記恨,如何會鬧得家破人亡?還是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說下去。」高位上的人目光凜冽,「把你心中的答案說出來。」
「臣一開始也認為是有人為了與臣抗衡,企圖拉攏霍辛之後以此對付臣。然而霍辛並無意朝堂,更不願被人利用,所以他拒絕了彭耀祖的示好,因此招來禍事。但殺一個霍辛,滅掉茂縣一個小小的縣官全家顯然不能撼動臣在朝中地位,即便是為了讓臣不快,也不至如此大費周折。且憑彭昭父子,臣料他們也沒有如此膽量敢傷及臣的家人,除非他們身後另有人授意。臣出身草野,無世系,無近親,未免臣居高自傲,甚至是功高蓋主有二心,所以十分需要抓住臣的什麼把柄。可偏偏臣六親緣淺,只有一位遠親說得上話,便是霍辛。拉攏不來霍辛,彭耀祖無法交差,更是氣從中來,索性在霍辛赴任途中做了手腳殺了他解恨,還讓官府給他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抄了家,回京後也好與身後之人稟報。人殺了,臣知曉後應當會有所領會,從今往後應當明白皇恩浩蕩,不敢再自詡有功,從此夾著尾巴做聖上的一條狗。
「皇上,臣說得對嗎?」
片刻安靜,大殿上再次響起詭秘莫測的笑聲。
「霍霆,你也知你自己非但功勞大,本事更大,而且你還特別特別聰明。哪怕這些年你一直在朕的面前裝得自己糊塗愚鈍,可是如你這般的奇才,鋒芒又如何擋得住?你不裝,朕很慌,你裝,朕更慌,像你這樣的人就該殺,朕登基那日就該摘你腦袋祭旗!」
腳步聲傳來,明黃的靴子到了近前,清瘦的帝王抬起掌拍在霍霆肩上:「可是朕又不能沒有你,若沒有你,那幾個膽大的老賊或許都敢一同起兵策反了朕的大政!霍霆,你是朕最仰仗之人,也是最忌憚之人,朕不願承認,但也不得不承認你的才幹。若將你換作朕,是會將這樣的一個人留給子孫後代還是幫子孫後代殺了他?」
霍霆默然凝視著眼前。
「你答不出,朕也答不出。的確是朕讓彭昭去茂縣找你尚在走動的遠親。朕需要一根繩子,能牽制住你的繩子,不管力量大小,有總勝於無。不管你信不信,當日茂縣一事成了這般,朕也是後來才知道,是彭耀祖那個蠢材自作主張,可那又如何,你總會怪到朕的頭上來。
「朕以為就算有天你知道了,便也是知道了。畢竟你該見慣了生死,弱肉強食是世間準則,怪只怪你那兄長不識時務啊。你我一路走來,踩著多少人的屍骨,你為朕開疆擴土,朕許你萬千榮耀,怎會有天為了一個遠親鬧到這般地步?霍霆,是你糊塗了,還是朕糊塗了?你不惜堵上自己的前程和官位鬧到堂前,是要什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好端端站在他面前,而不是被徐家綁來的。
這一路我已經在心裡盤算過,徐家不會無緣無故對我與霍玹下手,徐知遠本是向霍霆投誠過,若非知道霍霆大勢已去又怎會跳反。
而這天底下能決定霍霆命運的,只有一人。
那人高高在上,俯瞰眾生,霍霆能把心思藏起來騙過我,卻不能騙過他。
如此想著,我已猜出幾分霍霆的打算。
正思緒遊走之際,忽然聽得皇帝驚訝異常問道:「霍霆,你說你要辭官?朕要給你加官進爵,讓你往後餘生享等同於皇親的榮華富貴,且讓你後世子孫受蔭,你也不要?」
皇帝的問話驚訝中帶著一絲怒氣。
我屏住呼吸又跪下來,卻見霍霆巋然不動。
「你這是公然忤逆朕,是在怨朕沒有信你所說彭昭是害死你遠親兄長的兇手,替那個小小郡官平反?」
小小郡官,多諷刺啊。
那場摧毀了一切的變故,在天子口中卻是一句帶過,那般無足輕重。
「霍霆不敢。」
沉默許久的霍霆終於開口:「即便平反又如何,人死不能復生,毫無意義,正如彭昭父子三人已死,也未真的解臣之恨。因為真兇另有其人,卻是臣撼動不了之人。臣愧對自己的兄嫂,當官時未能為他們謀一絲特權便利,冤死後也未能為他們昭雪。臣就算官至丞相也有無能為力之事,既無能,便無顏再穿這一身官服,更無顏受萬千百姓一拜。」
我垂著頭,十指快陷進了掌心。
大殿之上氣氛冷凝得可怕,似有萬千把無形的刀,來回於皇帝和霍霆之間。
良久沉默,一聲怒吼從高處傳來:「霍霆,你放肆!」
極強的恐懼之下,我竟失口喊了出來:「冬塵,別說了。」
霍霆低頭朝我看來,淡淡一眼,寫滿決絕。
原來他當日所說之事,竟是此時此刻!
霍霆微彎腰將我從地上扶了起來,繼續不卑不亢說道:
「皇上是萬乘之主,生殺予奪都不過皇上一言。古往今來天下喪亂,莫不在於帝王濫殺無罪。臣尚記得皇上初登基時與臣道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才能枝葉茂榮。百姓安,國邦才安。只有百姓安於度日,而不是活在隨時都會掉腦袋的恐懼中,才是真的國泰民安,才是臣等冒死與動搖國本之人廝殺鬥爭所為了看到的景象。臣今日來已抱著必死的決心,盧木蘭正是當年茂縣事件的親歷者,她敢隨我前來,我想她亦不會懼死。臣與她都想知道當年真相,正如皇上所言,我兄長區區一個縣官,方要升任郡官,且他遠離京中,一心只想和夫人安然度日,如何會惹來彭耀祖記恨,如何會鬧得家破人亡?還是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說下去。」高位上的人目光凜冽,「把你心中的答案說出來。」
「臣一開始也認為是有人為了與臣抗衡,企圖拉攏霍辛之後以此對付臣。然而霍辛並無意朝堂,更不願被人利用,所以他拒絕了彭耀祖的示好,因此招來禍事。但殺一個霍辛,滅掉茂縣一個小小的縣官全家顯然不能撼動臣在朝中地位,即便是為了讓臣不快,也不至如此大費周折。且憑彭昭父子,臣料他們也沒有如此膽量敢傷及臣的家人,除非他們身後另有人授意。臣出身草野,無世系,無近親,未免臣居高自傲,甚至是功高蓋主有二心,所以十分需要抓住臣的什麼把柄。可偏偏臣六親緣淺,只有一位遠親說得上話,便是霍辛。拉攏不來霍辛,彭耀祖無法交差,更是氣從中來,索性在霍辛赴任途中做了手腳殺了他解恨,還讓官府給他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抄了家,回京後也好與身後之人稟報。人殺了,臣知曉後應當會有所領會,從今往後應當明白皇恩浩蕩,不敢再自詡有功,從此夾著尾巴做聖上的一條狗。
「皇上,臣說得對嗎?」
片刻安靜,大殿上再次響起詭秘莫測的笑聲。
「霍霆,你也知你自己非但功勞大,本事更大,而且你還特別特別聰明。哪怕這些年你一直在朕的面前裝得自己糊塗愚鈍,可是如你這般的奇才,鋒芒又如何擋得住?你不裝,朕很慌,你裝,朕更慌,像你這樣的人就該殺,朕登基那日就該摘你腦袋祭旗!」
腳步聲傳來,明黃的靴子到了近前,清瘦的帝王抬起掌拍在霍霆肩上:「可是朕又不能沒有你,若沒有你,那幾個膽大的老賊或許都敢一同起兵策反了朕的大政!霍霆,你是朕最仰仗之人,也是最忌憚之人,朕不願承認,但也不得不承認你的才幹。若將你換作朕,是會將這樣的一個人留給子孫後代還是幫子孫後代殺了他?」
霍霆默然凝視著眼前。
「你答不出,朕也答不出。的確是朕讓彭昭去茂縣找你尚在走動的遠親。朕需要一根繩子,能牽制住你的繩子,不管力量大小,有總勝於無。不管你信不信,當日茂縣一事成了這般,朕也是後來才知道,是彭耀祖那個蠢材自作主張,可那又如何,你總會怪到朕的頭上來。
「朕以為就算有天你知道了,便也是知道了。畢竟你該見慣了生死,弱肉強食是世間準則,怪只怪你那兄長不識時務啊。你我一路走來,踩著多少人的屍骨,你為朕開疆擴土,朕許你萬千榮耀,怎會有天為了一個遠親鬧到這般地步?霍霆,是你糊塗了,還是朕糊塗了?你不惜堵上自己的前程和官位鬧到堂前,是要什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