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一個有「前科」的皇帝來說,這不是什麼好問題。

  但皇帝聽後也並未跳腳,他停下腳步,負手道:「方士不興,則邪說不興,巫蠱不興。有朕為表率,四方之內,淫佚之事,可以滌清。」

  衛子夫注意到,說這話時,他的目光無比深邃而又幽遠,仿佛看到了極為遙遠的地方。

  那個地方應當叫做後世之世。

  這番話說得極有條理,衛子夫瞬間明白這人的所思所想,倉促擠出奉承之語:「陛下遠見,令人佩服。」

  劉徹卻不吃她的這套,他十分清楚眼前之人對自己的那份芥蒂。她既然問出口,想必這個疑問在她心中已經存在很久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愧是衛子夫啊!劉徹抑著胸中的那股鬱氣,悶聲向前:「衛子夫,你看輕了朕。」

  她確實看輕了他,可她無法不看輕他。衛子夫抿著嘴角,沒有說話,也沒有挪動腳步。

  不多時,皇帝冷著臉返回來,伸手拉住她的一隻袖口:「怎麼?還想吵架?」

  衛子夫否認道:「並非如此。」

  皇帝被氣笑了:「那你這是什麼意思?」

  衛子夫扭頭看向別處:「我不知道。」

  「不知道那便不要說,什麼也不要說,我們只管行路,如何?」皇帝提議道。

  什麼也不說,只管行路,只管賞看風景,這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衛子夫輕輕「嗯」了一聲。

  他們一言不發地行走在這座華美壯麗的宮苑中,相牽的手一直沒有鬆開。沉默像是一道鎖鏈,牽繫前世與今生,現在與未來。

  時值春日,漫山遍野開滿春日之花,落英繽紛,風也婆娑,枝頭的鳥兒齊聲歌唱。他們的心中,也應當有一首婉轉曲折的歌。

  第38章 番外三

  衛青和平陽公主二三事

  一切塵埃落定,衛子夫後知後覺了一件事——這一世,弟弟衛青和平陽長公主在一起的時間提前了許多。

  她依稀記得,前世的平陽公主和衛青是在元鼎年間成的親。那時公主想要下嫁衛青,還曾托她從中說合。

  此一世她遠在陽陵,他們兩個早早成就良緣,其中必有緣故。

  衛子夫心中好奇,卻不去問公主本人,也不去問衛青本人,反而捨近求遠去問姐姐衛少兒。衛少兒倒也不辜負她的期望,略想了想,緩緩提起往事。

  衛少兒說:「那時候你要隨那位張良人到陽陵去,我們收到消息,一時難以接受。衛青想要趕上你,找你問個清楚。」

  衛子夫似有所感,道:「他騎了公主府的快馬。」

  衛少兒點點頭:「他騎著主人的馬去追你,沒跑多遠便被人發現,得了管事好一通鞭笞。這小子倔得很,公主路過,他不怕死地闖到公主面前,苦苦哀求見你一面。

  公主那時得到你的消息也很吃驚,但她到底不好表態,當眾訓斥了他。」

  聽到這裡,衛子夫忽然覺得心裡很不是滋味,不是很想探究下去了。

  衛少兒仿佛沒看見她紅了的眼圈兒,接著說道:「當眾訓斥一個小騎奴罷了,我們過去不也挨過上頭不少訓斥?仲卿沒放在心上,公主卻由此上了心,私下送傷藥補品不說,還時不時遞來你的消息。我們得知你在陽陵過得不錯,這才放下心來。」

  外剛內柔,私下關懷,這的確是平陽公主一貫的作風。但衛子夫明白二姐真正要說什麼。她伸手揉揉眼睛,半點不為自己辯解:「是我不懂事,累大家為我擔心。」

  衛少兒瞥她一眼:「知道有人為你擔心,還算你有良心。過去的事我就不提了,今後你要有什麼決定,再不許越過家裡去。」

  衛子夫破涕為笑,笑著應了。

  衛少兒便又同她講起衛青和平陽公主的這段情緣。

  「你走後不久,衛青得陛下青眼,調往別處履職。他離開公主府時,公主對他千叮嚀,萬囑咐,囑咐他好好吃飯,好好報效陛下,將來有出息可不要忘記舊主。」

  衛子夫聞言哈哈大笑:「當初送我入宮,公主也是這麼對我說的!」

  衛少兒也忍不住笑了:「接下來的事情不必我說。但我還是說一說罷。陛下對匈奴用兵,衛青因軍功封侯。平陽侯去世後,公主再嫁汝陰侯夏侯頗,夏侯頗這個人,嗯,怎麼說呢,品性不太好,忽然有一天,陛下勒令他們二人和離。」

  這一定是因為陛下那時候憶起了前世。衛子夫心道。她對此事心知肚明,面上卻不做任何表露。

  「然後呢?公主是如何與衛青走在一起的?」

  「公主正值盛年,當然還要再擇夫婿。天下列侯統共就那麼幾位,公主挑來挑去,挑中了年輕帥氣又能統兵作戰的衛青。」

  衛子夫:「……」

  瞧這輕飄飄的語氣。細節在哪裡?內幕又在哪裡?衛子夫篤定她二姐這裡沒有更多的內情,飯都不及用便要告退。

  惹得衛少兒在她身後怒嚷:「好你個衛子夫!過河拆橋的人我見多了,從沒見過如你這般乾脆的!」

  回宮後,衛子夫少不得向皇帝打聽此事。

  劉徹道:「朕那時剛剛憶起前世,遍尋不見你,卻也見到了衛青和去病。他們仍是朕記憶中的模樣,真是幸事。

  阿姐和衛青既然有緣,朕如何能坐視阿姐繼續蹉跎下去,隨即便尋了夏侯頗的錯處,令他二人交割清楚。阿姐後來果然選擇了衛青。」

  衛子夫聽後直言:「我覺得陛下也不像知道太多內情的樣子。」

  劉徹:「……」

  眼見她要離開,劉徹咬咬牙,使出殺手鐧:「子夫你別走,朕立刻召衛青入宮,讓他陳述各中內情。」

  打聽私事打聽到本人頭上還挺,不講禮數的。衛子夫連連擺手:「陛下不必做到這種地步!」

  「真的不必?」

  「真的不必。」

  「那你,可還要走?」

  「不走了不走了。」

  ……

  夕陽西下,月升日落,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第39章 番外四

  劉徹視角的前世

  遇見那女子是在春日。

  春三月,上巳日。

  春暖花開,滿室馨香。花朵和脂粉的馨香中徘徊著酒氣,酒氣醺醺然,使人沉醉。此情此景,他並不情願沉醉。

  時近黃昏,堂下的伎人們猶在鼓瑟,猶在旋轉,她們細嫩青春的腰肢柳條一般迎風擺動,前後相接。

  她們俱是一樣的面龐,比這滿園的花兒還要嬌艷。她們俱是一樣的歌喉,比林中的夜鶯還要婉轉。近日來,他走到哪裡,面對的都是這等面龐,這等歌喉,這等舞姿……

  有些東西,見得多了,便做尋常。

  尋常之物,不看也罷。他有些意興闌珊地收回目光,放下酒具,看向下首的阿姊。

  他的阿姊平陽長公主察言觀色,回以微笑。不知為何,今日她的笑容里透著幾分篤定。

  他於是起了探究之心,任由侍人為自己添滿了酒。滿飲此杯,且看好戲。

  鐘磬聲中,那名女子款款而來。

  她的穿戴同公主府上的其他歌姬一般無二,面龐和歌喉也無甚區別……那麼,究竟是哪裡不一樣呢?

  他後來想到,大抵是她的眼神與她們不同。當時,她的眼神中不乏恭順與敬畏,應當還有一些別的什麼東西。

  是什麼東西呢?而今佳人濟濟,美酒美樂在前,一些少年人的慵懶與輕慢裹挾著他,使他不願深想那些複雜的東西。

  總之,隨著這名女子到來,他坐直了身體,視線因她飄逸的身姿而游移。

  隨後他發現,對方垂落的髮絲也格外盈亮柔順,頸項和手腕也很漂亮,纖細精巧,在夕陽下呈現一種暖融融的白皙細膩感。毫無疑問,她是她們當中最出挑的一位。

  他的態度有了變化。他那位阿姊面上的笑容由此更為篤定:「陛下?」

  他略點了點頭,算作首肯。

  得了天子授意,她的主人便令她上前來,言語殷勤,為他引薦。

  此女名喚衛子夫,她們家世代都是這府上的奴僕,如此微賤之人,能得陛下青眼是她天大的福分。平陽公主說。

  他耐心聽阿姊的說辭,同時繼續打量眼前的女子。

  不多時,他聽到了自己的聲音。

  「阿姊,就她吧。」

  「子夫,快快謝恩。」這是平陽公主的聲音。

  「謝陛下垂憐。」這是那衛子夫的聲音。

  她的聲音果然也是極動人的。他心想。

  隨後的事情亦是順理成章。天子富有四海,以四海為匣匱,他想要,他得到,他隨時取予。

  今夕何夕?如此良人。如此邂逅。和她雲雨時,他不自覺想到了詩經里的那些旖旎字句。

  「今夕何夕?」他一面喘息一面道。

  身下那女子胸口起伏,細汗淋淋,卻還在謹慎答他的話:「今天是上巳日,陛下。」

  他被她的這副模樣逗得大笑不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