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佑大漢,皇帝陛下長樂無極。」
皇長子痊癒,疫病散去,因著驅除邪惡這層意頭,今年冬節的儺戲表演尤其盛大。數百面具少年手持大鞀翩然起舞,代表疫病的造像被驅趕到洛河熊熊燃燒,伴著喝彩聲化為灰燼。
萬邦朝賀,九天捭闔,奇珍異獸奇花異寶流水一樣湧入未央宮,爆竹聲聲,新的一歲,皇后向皇帝奉進椒柏酒。
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在盛世的光影中,大漢天子向他的孩子們許諾:「一月為限,朕和你們的母親會給出交代。」
一雙兒女將他們送出了幻境。
皇帝自御座醒來,下首立著汲黯。
汲黯正向天子諫言近日匈奴來降滋擾民生之事。
驃騎將軍霍去病受降的渾邪王部和休屠王部輾轉來到了長安,為著接待這批降員,沿途州縣苦不堪言,不斷有百姓為生計私藏馬匹,皇帝大怒,要處置動員不力的長安令。
「……渾邪王部來降,至天下騷動,罷敝中國以事夷狄之人,不可。臣請恕長安令無罪……」
這是元狩二年秋天的事情。
皇帝驚奇地發現,他失去了一段現實中的時間。無論是元狩二年夏天那場規模浩大的戰爭,還是公孫弘死後新任丞相李蔡的認命……烽火照甘泉,萬騎出隴西,他沒有切實地參與過,而它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幻境會干擾現實世界的時間,讓人不知不覺重新踏上前世的路徑。對於一位想要大展拳腳的帝王來說,這是極危險的。
思索良久,劉徹秘密召見曾經的髮妻衛子夫。
「子夫啊子夫,你曾貴為皇后,天下人的母親,應當懂得孰重孰輕的道理。斬斷對前世的羈絆吧。不屬於人間的東西,強留有害無利。」
只要思念不再產生,玉中魂魄便會失去養分。
「這就是你要給據兒妤兒的答覆?」昏暗的宮室之內,衛子夫艱難地開口。
「是的。」
伴隨這冷硬的回答,衛子夫揚起了手掌。
「衛子夫你放肆!」劉徹抓住她那隻亂動的手臂,「瘋婦竟想掌摑天子!」
衛子夫默默取下發間銀簪。
……
【作者有話說】
下午可能還有一章
(當事人真的特別後悔關閉評論區嗚嗚嗚)
第25章 瀕死
置之死地而後生
月亮和星子俱被烏雲吞沒,重兒倚在母親懷中,望著黑漆漆的天空遙想那個快樂喧騰的冬節。
鈴聲將將,爆竹璨璨,父親毫無顧忌地抱他在手上玩耍,他看起來心情很好,一路帶著他去攀登高台。
高台之上把酒臨風,他的眼中盛著萬家燈火。
那樣高大威猛年富力強的君王,是他的父親。
重兒日益長大,發覺自己身世蹊蹺的同時,更添對父親的孺慕之情。
「阿母,我想去看阿父。」此刻,他忐忑地開口。
「好。」衛子夫應允,自然而然牽起孩子的手。
「父皇還在睡覺?」
「嗯。」
「可他已經睡了很久了。」
「他太累了。」
「好吧。」
「那他什麼時候再帶我騎大馬?」
「噓……」
冷風吹來,衛子夫伸手掩住劉重的眉目。
他和他的父親實在是太像了。
周圍窺探的目光不斷。
宮中盛傳,天子借著祭祀某位神君的由頭閉門不出,實則是將一對來歷不明的母子藏於溫室殿。又有人說,紫薇暗沉,天子生了重病,那名女子實則是請來看診的民間醫姑……
奏疏如常下發,也不足以抵抗流言蜚語。
皇帝一日不現身,人心一日不能安定。
連日來,兩位皇子各自的母家勤於活動,各宮妃嬪亦使出渾身解數想要破解天子寢殿的隱秘。無論有心人如何運作,帝室固若金湯,水潑不進,眾人霧裡觀花之餘,又生出新的期待。
誰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踏入溫室殿,安置好重兒,衛子夫開始對著病榻上的人閱讀奏疏,那人雙眸緊閉,聽到緊要處動動手指,她便著意在奏章上留下痕跡。
從前因為傾慕,她曾留心學習丈夫的字跡,衛家人向來謹慎,她從不敢以此表露什麼,未曾想,如今有了這般用途。
天光熹微,重兒趴在他父親身邊睡著了,衛子夫俯身替這父子二人掖了掖被角,一陣悅耳輕靈的歌聲抵達耳畔。
是李夫人在附近做相和歌。
劉徹睜開了眼睛。
似乎是佳人的歌聲喚醒了皇帝。衛子夫躬身退到一旁,往香爐里添了一小撮香料。
皇帝看了眼熟睡的孩子,轉而瞪著頭頂的朱紅色承塵:「朕記得,你也很擅長相和歌。」
衛子夫搖搖頭:「許久不唱,已然生疏。」
榻上的人疲憊地閉上眼睛:「隨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殿外的相和歌婉轉含情,殿內的相和歌滄桑幽遠,究竟哪一個更勝一籌呢?
在乎曲中人的心境。
傷勢加重,皇帝少有清醒的時刻,人的精神有限,他形如枯槁,偶爾囈語,偶爾執迷。
「衛子夫,朕就要死了,是不是。」
「不愧是你啊,衛子夫。」
有那麼一次,他青白著臉色奮力去捉她的手腕:「沒能徹底刺死朕,你是不是很失望。啊?」
一隻被血跡浸透的銀簪輾轉落在地面。
衛子夫始終一言不發,任由他發作。
天子命途成謎。這日黃昏時候,殘陽如血一般艷麗,有不速之客潛入溫室殿中。
來人藏在玄色斗篷下,輕手輕腳地移動步伐,冷眼旁觀殿內情形許久,他對著病榻上氣息奄奄的皇帝伸出了手。
兩把利劍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
帝國最勇武的兩位將軍,護衛主君從不遲疑。
「衛大將軍,霍大將軍,別來無恙。」
觀其身形聽其聲音,這確實是個熟人呢。
斗篷落下,真容顯露,這赫然是先前揚名京師的方士明淨華。
「明淨華,你這是做什麼!」霍去病率先質疑。
「我此來,乃是遵奉天命,救陛下於水火。」明淨華施施然道。
第26章 蝶夢
「明先生遠走他鄉,何以知陛下近況?」霍去病面上警惕之色未褪,送出去的劍尖也沒有要鬆動的意思。
「天穹雖高,星辰雖遠,苟求其故,可知天下事。」
這些個方外之人慣會拿腔拿調,故作姿態,此番說辭倒也挑不出錯來。霍去病還要說什麼,衛青已先一步化去劍勢,開門見山道:「陛下危在旦夕,先生既有救治之法,還請速速施為!」
衛青說著,收劍入鞘,對來人行了極肅正的一禮。霍去病亦從善如流,利落地補全禮數。
明淨華沖二人微一頷首,將視線投向殿中最為幽暗處:「吾有救治之法,待與衛姬詳說。」
目下這座宮殿,日光照不進,月光照不進,其間涌動的只些許螢燭末光,渺茫如天上星子。
明淨華的話音落下,不遠處,一架扶桑連枝銅樹燈自上而下煥發光采,青黃燭火匯聚,雀躍著托舉出一道纖秀的女子身影。
這女子自然不會是旁人。
衛子夫現身,眼神示意衛青和霍去病。衛霍踟躕一陣,最終退到殿外守護。
衛子夫來到榻前,小心翼翼袒露皇帝的傷口。她沉默著,自眼底泛起的祈求意味一度要蓋過積年的霜意。
明淨華查看天子傷情:「陛下為浸染戾氣的利器所傷,必要以清氣輔佐,方有痊癒之望。」
「清氣如何取得?」
「從戾氣中取得。」
「戾氣。」衛子夫囁嚅起來,「戾氣何在?」
明淨華直言不諱:「戾氣出自玉中,出自衛姬心中。」
「放肆!放肆……」
從前母儀天下的威嚴加身,緣何又會泄了氣勢呢?
衛子夫悲哀地望了榻上之人一眼:「我,我等該如何做,還請先生指點。」
明淨華道:「姬可還記得那場有關元朔元年的幻夢嗎?」
衛子夫面露訝然,一瞬間心如刀絞。
不久前那場幻夢系衛太子執念所化。可憐的據兒渴望叫一切重新開始。他沒能如願。更有甚者,他的父親母親又一次辜負了他。
衛子夫忍著心痛追問那是怎麼一回事。
「我告訴那玉玦中的魂魄,想要的東西可去夢境中尋。」明淨華淡淡交代,「夢境雖是空中樓閣,但夢中的得失有時也可帶出現實的得失。」
衛子夫仍是一頭霧水。
明淨華又道:「氣無形無狀,乃是發自內心。所謂,心生憂怖、心生怨懟、心生歡喜……便是如此。現世若無清氣,或可設一夢,由夢引發。」
「原來如此。」衛子夫受到啟發,傾身下拜,「先生大恩,子夫沒齒不忘。」<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皇長子痊癒,疫病散去,因著驅除邪惡這層意頭,今年冬節的儺戲表演尤其盛大。數百面具少年手持大鞀翩然起舞,代表疫病的造像被驅趕到洛河熊熊燃燒,伴著喝彩聲化為灰燼。
萬邦朝賀,九天捭闔,奇珍異獸奇花異寶流水一樣湧入未央宮,爆竹聲聲,新的一歲,皇后向皇帝奉進椒柏酒。
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在盛世的光影中,大漢天子向他的孩子們許諾:「一月為限,朕和你們的母親會給出交代。」
一雙兒女將他們送出了幻境。
皇帝自御座醒來,下首立著汲黯。
汲黯正向天子諫言近日匈奴來降滋擾民生之事。
驃騎將軍霍去病受降的渾邪王部和休屠王部輾轉來到了長安,為著接待這批降員,沿途州縣苦不堪言,不斷有百姓為生計私藏馬匹,皇帝大怒,要處置動員不力的長安令。
「……渾邪王部來降,至天下騷動,罷敝中國以事夷狄之人,不可。臣請恕長安令無罪……」
這是元狩二年秋天的事情。
皇帝驚奇地發現,他失去了一段現實中的時間。無論是元狩二年夏天那場規模浩大的戰爭,還是公孫弘死後新任丞相李蔡的認命……烽火照甘泉,萬騎出隴西,他沒有切實地參與過,而它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幻境會干擾現實世界的時間,讓人不知不覺重新踏上前世的路徑。對於一位想要大展拳腳的帝王來說,這是極危險的。
思索良久,劉徹秘密召見曾經的髮妻衛子夫。
「子夫啊子夫,你曾貴為皇后,天下人的母親,應當懂得孰重孰輕的道理。斬斷對前世的羈絆吧。不屬於人間的東西,強留有害無利。」
只要思念不再產生,玉中魂魄便會失去養分。
「這就是你要給據兒妤兒的答覆?」昏暗的宮室之內,衛子夫艱難地開口。
「是的。」
伴隨這冷硬的回答,衛子夫揚起了手掌。
「衛子夫你放肆!」劉徹抓住她那隻亂動的手臂,「瘋婦竟想掌摑天子!」
衛子夫默默取下發間銀簪。
……
【作者有話說】
下午可能還有一章
(當事人真的特別後悔關閉評論區嗚嗚嗚)
第25章 瀕死
置之死地而後生
月亮和星子俱被烏雲吞沒,重兒倚在母親懷中,望著黑漆漆的天空遙想那個快樂喧騰的冬節。
鈴聲將將,爆竹璨璨,父親毫無顧忌地抱他在手上玩耍,他看起來心情很好,一路帶著他去攀登高台。
高台之上把酒臨風,他的眼中盛著萬家燈火。
那樣高大威猛年富力強的君王,是他的父親。
重兒日益長大,發覺自己身世蹊蹺的同時,更添對父親的孺慕之情。
「阿母,我想去看阿父。」此刻,他忐忑地開口。
「好。」衛子夫應允,自然而然牽起孩子的手。
「父皇還在睡覺?」
「嗯。」
「可他已經睡了很久了。」
「他太累了。」
「好吧。」
「那他什麼時候再帶我騎大馬?」
「噓……」
冷風吹來,衛子夫伸手掩住劉重的眉目。
他和他的父親實在是太像了。
周圍窺探的目光不斷。
宮中盛傳,天子借著祭祀某位神君的由頭閉門不出,實則是將一對來歷不明的母子藏於溫室殿。又有人說,紫薇暗沉,天子生了重病,那名女子實則是請來看診的民間醫姑……
奏疏如常下發,也不足以抵抗流言蜚語。
皇帝一日不現身,人心一日不能安定。
連日來,兩位皇子各自的母家勤於活動,各宮妃嬪亦使出渾身解數想要破解天子寢殿的隱秘。無論有心人如何運作,帝室固若金湯,水潑不進,眾人霧裡觀花之餘,又生出新的期待。
誰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踏入溫室殿,安置好重兒,衛子夫開始對著病榻上的人閱讀奏疏,那人雙眸緊閉,聽到緊要處動動手指,她便著意在奏章上留下痕跡。
從前因為傾慕,她曾留心學習丈夫的字跡,衛家人向來謹慎,她從不敢以此表露什麼,未曾想,如今有了這般用途。
天光熹微,重兒趴在他父親身邊睡著了,衛子夫俯身替這父子二人掖了掖被角,一陣悅耳輕靈的歌聲抵達耳畔。
是李夫人在附近做相和歌。
劉徹睜開了眼睛。
似乎是佳人的歌聲喚醒了皇帝。衛子夫躬身退到一旁,往香爐里添了一小撮香料。
皇帝看了眼熟睡的孩子,轉而瞪著頭頂的朱紅色承塵:「朕記得,你也很擅長相和歌。」
衛子夫搖搖頭:「許久不唱,已然生疏。」
榻上的人疲憊地閉上眼睛:「隨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殿外的相和歌婉轉含情,殿內的相和歌滄桑幽遠,究竟哪一個更勝一籌呢?
在乎曲中人的心境。
傷勢加重,皇帝少有清醒的時刻,人的精神有限,他形如枯槁,偶爾囈語,偶爾執迷。
「衛子夫,朕就要死了,是不是。」
「不愧是你啊,衛子夫。」
有那麼一次,他青白著臉色奮力去捉她的手腕:「沒能徹底刺死朕,你是不是很失望。啊?」
一隻被血跡浸透的銀簪輾轉落在地面。
衛子夫始終一言不發,任由他發作。
天子命途成謎。這日黃昏時候,殘陽如血一般艷麗,有不速之客潛入溫室殿中。
來人藏在玄色斗篷下,輕手輕腳地移動步伐,冷眼旁觀殿內情形許久,他對著病榻上氣息奄奄的皇帝伸出了手。
兩把利劍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
帝國最勇武的兩位將軍,護衛主君從不遲疑。
「衛大將軍,霍大將軍,別來無恙。」
觀其身形聽其聲音,這確實是個熟人呢。
斗篷落下,真容顯露,這赫然是先前揚名京師的方士明淨華。
「明淨華,你這是做什麼!」霍去病率先質疑。
「我此來,乃是遵奉天命,救陛下於水火。」明淨華施施然道。
第26章 蝶夢
「明先生遠走他鄉,何以知陛下近況?」霍去病面上警惕之色未褪,送出去的劍尖也沒有要鬆動的意思。
「天穹雖高,星辰雖遠,苟求其故,可知天下事。」
這些個方外之人慣會拿腔拿調,故作姿態,此番說辭倒也挑不出錯來。霍去病還要說什麼,衛青已先一步化去劍勢,開門見山道:「陛下危在旦夕,先生既有救治之法,還請速速施為!」
衛青說著,收劍入鞘,對來人行了極肅正的一禮。霍去病亦從善如流,利落地補全禮數。
明淨華沖二人微一頷首,將視線投向殿中最為幽暗處:「吾有救治之法,待與衛姬詳說。」
目下這座宮殿,日光照不進,月光照不進,其間涌動的只些許螢燭末光,渺茫如天上星子。
明淨華的話音落下,不遠處,一架扶桑連枝銅樹燈自上而下煥發光采,青黃燭火匯聚,雀躍著托舉出一道纖秀的女子身影。
這女子自然不會是旁人。
衛子夫現身,眼神示意衛青和霍去病。衛霍踟躕一陣,最終退到殿外守護。
衛子夫來到榻前,小心翼翼袒露皇帝的傷口。她沉默著,自眼底泛起的祈求意味一度要蓋過積年的霜意。
明淨華查看天子傷情:「陛下為浸染戾氣的利器所傷,必要以清氣輔佐,方有痊癒之望。」
「清氣如何取得?」
「從戾氣中取得。」
「戾氣。」衛子夫囁嚅起來,「戾氣何在?」
明淨華直言不諱:「戾氣出自玉中,出自衛姬心中。」
「放肆!放肆……」
從前母儀天下的威嚴加身,緣何又會泄了氣勢呢?
衛子夫悲哀地望了榻上之人一眼:「我,我等該如何做,還請先生指點。」
明淨華道:「姬可還記得那場有關元朔元年的幻夢嗎?」
衛子夫面露訝然,一瞬間心如刀絞。
不久前那場幻夢系衛太子執念所化。可憐的據兒渴望叫一切重新開始。他沒能如願。更有甚者,他的父親母親又一次辜負了他。
衛子夫忍著心痛追問那是怎麼一回事。
「我告訴那玉玦中的魂魄,想要的東西可去夢境中尋。」明淨華淡淡交代,「夢境雖是空中樓閣,但夢中的得失有時也可帶出現實的得失。」
衛子夫仍是一頭霧水。
明淨華又道:「氣無形無狀,乃是發自內心。所謂,心生憂怖、心生怨懟、心生歡喜……便是如此。現世若無清氣,或可設一夢,由夢引發。」
「原來如此。」衛子夫受到啟發,傾身下拜,「先生大恩,子夫沒齒不忘。」<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