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抬好傷卒!列隊!去總兵府!
總兵府不遠,只隔了一條街。但孔有德騎了高頭大馬,領了數十名彪形衛兵,抬著血淋淋的內使卒,過宏濟橋,從宜春門、考院、都土地廟、鎮海門、糙橋、鼓樓、畫橋、鐘樓、縣署一路,走過半個登州城,到達總兵府門時,已圍了數百看熱鬧的人了。
張可大聞訊率下屬來大門相迎,孔有德立刻上前拜揖參見,不容總兵大人開口,便大聲說道:
總鎮大人,我們遼人各營雖由孫帥爺帶來登州,但也屬大人麾下。昨夜先鋒營受人捉弄,黑暗中放銃廝殺,誤傷四十餘人,其中兩人重傷難治,性命不保,特地稟告,求大人查明內情,嚴懲首惡!
張可大方才正在向部下追問此事,他心裡明白十有###是登州營的人幹的,確實太過分,所以他提高禮節規格,親自出大門迎接,此時更滿口答應:
此事太不成話!本鎮定要查清,嚴懲不貸!
好!抬過來! 孔有德一聲令下,血淋淋的內使卒連門板抬到總兵大人面前, 大人,這是卑職屬下兩名兵丁,被大人親隨侍衛打成這樣,求大人發兇手付我營懲治,不然人心難服!
張可大愣住了。圍觀的人群也被這兩個血人鎮住,表現出了同情。總兵身後有人小聲咕噥: 他們也動手了的
孔有德冷笑一聲: 哼!遼人雖是生長關外,也是大明百姓、朝廷赤子!如今大戰就在眼前,是行軍用人之際,遼東士卒不惜性命,為保登州出死力,大人理應一視同仁!
張可大火了,喝斥中軍管惟誠: 誰幹的?嗯?為什麼不回稟?
管惟誠見總兵大人變了臉,只得結結巴巴地說: 稟大人,是他們幾個 喝醉了鬧的事
孔有德五指挓開,大手一張: 不是醉酒!這幫小兒輩仗著總兵大人親信昵愛,無故鞭打兵卒,還當眾在酒樓大罵我孔有德,大罵孫巡撫,實在是動搖軍心,傷我先鋒大將威風!大人若不發付兇手給咱,先鋒各營人人憤恨,軍心一散,大戰敗陣,難道大人你能逃過朝廷的責罰?
張可大臉漲紅了,眼睛也紅了,對自己的衛隊吼道: 是誰?給我滾出來!
屬官中甩出一句冷冰冰的話: 好漢做事好漢當。酒樓上逞英雄,眼下當狗熊嗎?
不用問,說話的定是呂烈。他竟像是在幫著孔有德,恨得總鎮府侍衛們不住斜眼瞅他。
管惟誠無奈,對屬下示意,終於走出來兩名酒氣未消的侍衛。孔有德叩謝了總兵大人,帶著兩名 兇手 ,率著從人一擁而去。
張可大大發脾氣,把部下臭罵一頓,心裡卻慶幸著總算體面地下了台。
孔有德一回到他的游擊署,只喊了一聲: 走! 人馬盡出,留下一座空署。
孔有德一馬當先,領著人眾馳出北門,直奔海邊西校場。胯下赤騮馬四蹄翻飛,好像不沾地,馬鬃馬尾飛揚,如一團烈火躍動。陣陣勁風沖盪著這個遼東大漢的胸懷,復甦的狂野,帶著嶄新的力量,使他感到渾身的勁氣像要裂開肌膚迸發開來,眨眼間掙斷了一年多來 修真養性 的束縛。他突然覺出解脫的狂喜,陡增勃野的生氣,仿佛又回到當年稱雄海上、自由自在的豪傑生涯
奔回西校場,立刻傳令升帳,各營營官戴盔束甲齊集先鋒大將帳中。孔有德神采飛揚,聲音里洋溢著豪氣:
發公文飛報孫巡撫、張總兵:今日上上大吉,先鋒啟行殺敵去也! 令旗一揮,眾將聽得一聲虎吼: 齊集沙灘,祭海!
頃刻間,三千先鋒營整整齊齊列隊岸邊,孔有德親執金杯美酒,向大海三拜三酹,一回身,圓睜虎目,喝道:
血祭!
那兩名總兵侍衛被推上礁石。他們驚恐地瞪著眼睛,張大嘴,卻喊不出聲。刀光閃過,鮮血噴濺,兩顆人頭一前一後落進海中。劊子手順著海cháo湧來的水勢,將兩具屍身一起推進海中。海神龍王定能保佑他們得勝成功!
轟隆! 轟隆! 轟隆! 大炮九響,震撼了海天,震撼了整個登州,宣告先鋒營出征,順風揚帆北上!
浩大的船隊,載著一萬五千名金國官兵離開陸岸,駛出江華灣後北上,直奔皮島。南風把巨大的白帆鼓成弧形,水聲汩汩,行船順利。
船隊正中,由四艘開浪船護衛的艨艟船上,插著一面牙邊大藍旗,旗上有新定滿洲文字書寫的姓名:貝勒阿巴泰。這位貝勒爺正坐在寬闊的主艙,全神貫注地看著一本書:新近譯成滿洲文字、汗王要求八旗官兵都讀的蠻子書 《三國演義》。他看得津津有味,一點也不理會兩名年輕副手的不滿。
那個膚色白相貌俊眼睛靈的蘇克薩哈,也許仗著自己是額駙之子,與主帥阿巴泰有甥舅之親,終於忍不住故意碰倒一張弓,以期引起舅舅的注意,然後一面扶弓一面自言自語地嘟囔: 就這麼走了?太便宜姓李的雜種了!
他說的 雜種 ,是朝鮮王李倧。他們這一萬五千官兵受命到漢城向朝鮮索取戰船兵馬攻打明朝 自然說是借船借兵。照說四年前大金國征朝鮮,李倧歸降結盟,願從此絕明,該是打怕了的;不想這回一說伐明,朝鮮王還是婉言謝絕,實在推脫不了,只奉送十艘開浪船和這艘艨艟船,還都是早先朝鮮從明朝買來的。阿巴泰居然收下這點破爛就打回頭了,豈不太窩囊!
阿巴泰眼睛沒離開書: 照你說,該怎麼辦?
殺呀!殺出威風給這傢伙看看,他就老實了!
就知道殺! 阿巴泰臉一板, 你的三等甲喇章京是怎麼削掉的?
蘇克薩哈臉上紅了紅,故作不在乎的樣子: 不過多殺了幾個人,算得什麼?當年老汗王殺人如麻,流血如海
那是老汗王的時候!不殺立不住腳。如今要開基立國,成就大業,濫殺還不壞事?罰得輕了! 阿巴泰轉向另一名副手, 鰲拜,依你說呢?
鰲拜還是個少年,面色黧黑,唇邊下頦和兩腮卻已冒出茸茸的絡腮鬍子。他從早到晚總是沉著臉,一整天也說不上兩句話,但是行動敏捷,靈活有力,一看就是自幼練武的好手。這很自然,他的家族就是以武功顯赫於八旗的,他很小就從征上陣,屢屢有功。此刻聽到問他,一雙黑眼睛忠誠地望定主帥,簡單地回答: 鰲拜聽命。
阿巴泰心裡不由得佩服他的弟弟、大金國汗皇太極的眼光和賞罰分明:蘇克薩哈去年征討察哈爾,收降蒙民二千戶。聽說降民要叛,便把男人殺盡,俘回八千婦女返京。汗王責他妄殺無辜,革去三等甲喇章京,降為牛錄章京,罰到阿巴泰身邊為副官;鰲拜卻是因戰功破格進升牛錄章京,獎到阿巴泰身邊為副官的。臨行皇太極曾囑咐他說,這兩個孩子都是好坯子,全靠時時磨礪,方能出鋒。
阿巴泰拍拍《三國演義》: 你們說,劉備為什麼死在白帝城?
蘇克薩哈快嘴快舌: 陸遜火燒連營,蜀漢大敗,氣的!
蜀漢為什麼大敗?
劉備不聽諸葛亮的話,偏要去伐東吳 蘇克薩哈眼珠子不住地轉動,似乎悟到什麼。
諸葛亮說的什麼話?
東連孫權,北拒曹操 那就是說,要東連朝鮮,南擊大明了? 蘇克薩哈見舅舅又埋頭書本,便轉向鰲拜,這黑小子也不做聲,只蹙著兩刷濃眉,沉思著微微點頭。 那就是說,得留著力氣,專攻皮島 咳!皮島有什麼大不了的!咱們上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蘇克薩哈頗有以豪言壯語博取主帥欣賞的意思。鰲拜仍是點頭,眼睛卻亮了許多。
阿巴泰仍不理睬,但都看在眼裡,聽在耳中。皮島並不好啃,強將手下無弱兵,既在孫元化轄制下,它不可能一捅就破。兩個小鬼說大話,上陣就知道厲害了!
再難啃也得啃,還要力爭速戰速決。阿巴泰有一份不好明言的心事。
出征前夕,他去參見汗王,看還有什麼囑咐。尚未進門,汗王的朗朗笑語早飛出庭院:
好,好!這一著極要緊。打鐵先要本身硬嘛! 看來,凡事都照大明會典施行,極為得策呀! 阿巴泰立刻悟到,汗王又將有重要決策了。
果不其然,汗王見他邁進門檻,立刻笑道: 七哥來得正好!兄弟子侄輩唯你和薩哈璘算得有學問,倒要聽聽你的高見。
汗王承襲女真舊俗,極重兄弟情誼,除了坐朝公會,平日延見,多是兄弟相稱。旁邊的文館大學士范文程於是告訴阿巴泰,近年大金國人口日增,地域日廣,朝廷政務日繁,想要參照明制,也設吏、兵、戶、禮、刑、工六部管理國事。
阿巴泰大喜,立刻說道: 太好了!這才像個大國嘛!極適時,極妥當! 但不知選何人為六部之長?
皇太極的紅臉膛上儘是笑意: 自然是諸兄弟子侄,怎敢放手外人!
阿巴泰狡獪地眨眨眼,說: 這一來,要跟南朝爭天下可就
皇太極連忙搖手: 切不可如此說話! 他也對阿巴泰使個眼色,會心地一笑: 我大金立國,無非求個民富國強、安居樂業,天下太平。自顧不暇,哪有心思跟人爭什麼江山!況且大明天朝,我遠夷小邦安敢望其背項?
阿巴泰自然明白他這位八弟說的是反話。越是秘而不宣,竭力掩蓋,那心思越是強烈。可以斷定,汗王取中原的雄心已是堅定不移的了。他不由得問道:
幾時設置六部?
皇太極又一笑: 偶爾動些念頭,剛剛與范先生計議,離施行還遠著哪!
汗王這麼說,阿巴泰心裡就著了急,看來此事近日就會付諸實施。他可是當仁不讓,目光緊緊盯住吏、兵、戶這三大部,決心爭它一番!別人難道是傻瓜?他估摸著強勁對手至少有四五個,而且多數現都在瀋陽,近水樓台先得月,自己遠征在外,吃虧太大。他必須儘快結束征伐,趕在設六部之前班師。
舅舅,守皮島的叫黃龍吧?沒聽說他有啥本事!
黃龍也許沒大本事。你們知道,皮島歸誰轄制? 見兩個小將都瞪著眼搖頭,阿巴泰暗自嘆了口氣。是啊,六年前寧遠大戰的時候,他倆都還是小孩子。 知道孫元化嗎?
兩個小將互相對視一眼,蘇克薩哈道: 可是那善用紅夷大炮的孫元化?
不錯,你竟知道。如今他是轄制登萊、旅順、東江、皮島的大帥,駐節登州。
登州隔著大海好遠。況且紅夷大炮是守城火器
前方隱隱傳來發悶的炮聲。阿巴泰手一擺,大步出艙,立在船頭觀望,果然最前面的開浪船上升起一串小紅旗:前方發現敵軍船隊!
阿巴泰頓時臉色冷峻,神態沉著,下令:各船準備弓箭火銃盾牌迎敵,主帥船加速向前!
強勁的海風吹得滿船五色旗幟嘩啦啦亂響,持銃張弓的甲兵密密麻麻布滿船舷。各船隊統領不眨眼地望著艨艟船頭的貝勒爺,而貝勒爺阿巴泰卻不眨眼地盯著前方越駛越近的明軍船隊,並且看到對方的背後,隱約掩映在海上霧靄中呈淡青色的陸地影子,那就是皮島,他們此行要奪取的目標!
兩支龐大的船隊對開著,迅速接近。船數、兵力數五對一,大金占有絕對優勢。
它們已能看清彼此的標誌:大金船隊上空密如叢林的五光十色的旗幟,大明船隊帆篷上密密漢字書寫的將軍官爵姓名。鋪滿海面的大金船隊人多氣盛,大有泰山壓頂之勢;大明船隊卻在極力收攏隊形急進,並無畏懼怯戰的跡象。然而,雙方竟不開戰。
總兵府不遠,只隔了一條街。但孔有德騎了高頭大馬,領了數十名彪形衛兵,抬著血淋淋的內使卒,過宏濟橋,從宜春門、考院、都土地廟、鎮海門、糙橋、鼓樓、畫橋、鐘樓、縣署一路,走過半個登州城,到達總兵府門時,已圍了數百看熱鬧的人了。
張可大聞訊率下屬來大門相迎,孔有德立刻上前拜揖參見,不容總兵大人開口,便大聲說道:
總鎮大人,我們遼人各營雖由孫帥爺帶來登州,但也屬大人麾下。昨夜先鋒營受人捉弄,黑暗中放銃廝殺,誤傷四十餘人,其中兩人重傷難治,性命不保,特地稟告,求大人查明內情,嚴懲首惡!
張可大方才正在向部下追問此事,他心裡明白十有###是登州營的人幹的,確實太過分,所以他提高禮節規格,親自出大門迎接,此時更滿口答應:
此事太不成話!本鎮定要查清,嚴懲不貸!
好!抬過來! 孔有德一聲令下,血淋淋的內使卒連門板抬到總兵大人面前, 大人,這是卑職屬下兩名兵丁,被大人親隨侍衛打成這樣,求大人發兇手付我營懲治,不然人心難服!
張可大愣住了。圍觀的人群也被這兩個血人鎮住,表現出了同情。總兵身後有人小聲咕噥: 他們也動手了的
孔有德冷笑一聲: 哼!遼人雖是生長關外,也是大明百姓、朝廷赤子!如今大戰就在眼前,是行軍用人之際,遼東士卒不惜性命,為保登州出死力,大人理應一視同仁!
張可大火了,喝斥中軍管惟誠: 誰幹的?嗯?為什麼不回稟?
管惟誠見總兵大人變了臉,只得結結巴巴地說: 稟大人,是他們幾個 喝醉了鬧的事
孔有德五指挓開,大手一張: 不是醉酒!這幫小兒輩仗著總兵大人親信昵愛,無故鞭打兵卒,還當眾在酒樓大罵我孔有德,大罵孫巡撫,實在是動搖軍心,傷我先鋒大將威風!大人若不發付兇手給咱,先鋒各營人人憤恨,軍心一散,大戰敗陣,難道大人你能逃過朝廷的責罰?
張可大臉漲紅了,眼睛也紅了,對自己的衛隊吼道: 是誰?給我滾出來!
屬官中甩出一句冷冰冰的話: 好漢做事好漢當。酒樓上逞英雄,眼下當狗熊嗎?
不用問,說話的定是呂烈。他竟像是在幫著孔有德,恨得總鎮府侍衛們不住斜眼瞅他。
管惟誠無奈,對屬下示意,終於走出來兩名酒氣未消的侍衛。孔有德叩謝了總兵大人,帶著兩名 兇手 ,率著從人一擁而去。
張可大大發脾氣,把部下臭罵一頓,心裡卻慶幸著總算體面地下了台。
孔有德一回到他的游擊署,只喊了一聲: 走! 人馬盡出,留下一座空署。
孔有德一馬當先,領著人眾馳出北門,直奔海邊西校場。胯下赤騮馬四蹄翻飛,好像不沾地,馬鬃馬尾飛揚,如一團烈火躍動。陣陣勁風沖盪著這個遼東大漢的胸懷,復甦的狂野,帶著嶄新的力量,使他感到渾身的勁氣像要裂開肌膚迸發開來,眨眼間掙斷了一年多來 修真養性 的束縛。他突然覺出解脫的狂喜,陡增勃野的生氣,仿佛又回到當年稱雄海上、自由自在的豪傑生涯
奔回西校場,立刻傳令升帳,各營營官戴盔束甲齊集先鋒大將帳中。孔有德神采飛揚,聲音里洋溢著豪氣:
發公文飛報孫巡撫、張總兵:今日上上大吉,先鋒啟行殺敵去也! 令旗一揮,眾將聽得一聲虎吼: 齊集沙灘,祭海!
頃刻間,三千先鋒營整整齊齊列隊岸邊,孔有德親執金杯美酒,向大海三拜三酹,一回身,圓睜虎目,喝道:
血祭!
那兩名總兵侍衛被推上礁石。他們驚恐地瞪著眼睛,張大嘴,卻喊不出聲。刀光閃過,鮮血噴濺,兩顆人頭一前一後落進海中。劊子手順著海cháo湧來的水勢,將兩具屍身一起推進海中。海神龍王定能保佑他們得勝成功!
轟隆! 轟隆! 轟隆! 大炮九響,震撼了海天,震撼了整個登州,宣告先鋒營出征,順風揚帆北上!
浩大的船隊,載著一萬五千名金國官兵離開陸岸,駛出江華灣後北上,直奔皮島。南風把巨大的白帆鼓成弧形,水聲汩汩,行船順利。
船隊正中,由四艘開浪船護衛的艨艟船上,插著一面牙邊大藍旗,旗上有新定滿洲文字書寫的姓名:貝勒阿巴泰。這位貝勒爺正坐在寬闊的主艙,全神貫注地看著一本書:新近譯成滿洲文字、汗王要求八旗官兵都讀的蠻子書 《三國演義》。他看得津津有味,一點也不理會兩名年輕副手的不滿。
那個膚色白相貌俊眼睛靈的蘇克薩哈,也許仗著自己是額駙之子,與主帥阿巴泰有甥舅之親,終於忍不住故意碰倒一張弓,以期引起舅舅的注意,然後一面扶弓一面自言自語地嘟囔: 就這麼走了?太便宜姓李的雜種了!
他說的 雜種 ,是朝鮮王李倧。他們這一萬五千官兵受命到漢城向朝鮮索取戰船兵馬攻打明朝 自然說是借船借兵。照說四年前大金國征朝鮮,李倧歸降結盟,願從此絕明,該是打怕了的;不想這回一說伐明,朝鮮王還是婉言謝絕,實在推脫不了,只奉送十艘開浪船和這艘艨艟船,還都是早先朝鮮從明朝買來的。阿巴泰居然收下這點破爛就打回頭了,豈不太窩囊!
阿巴泰眼睛沒離開書: 照你說,該怎麼辦?
殺呀!殺出威風給這傢伙看看,他就老實了!
就知道殺! 阿巴泰臉一板, 你的三等甲喇章京是怎麼削掉的?
蘇克薩哈臉上紅了紅,故作不在乎的樣子: 不過多殺了幾個人,算得什麼?當年老汗王殺人如麻,流血如海
那是老汗王的時候!不殺立不住腳。如今要開基立國,成就大業,濫殺還不壞事?罰得輕了! 阿巴泰轉向另一名副手, 鰲拜,依你說呢?
鰲拜還是個少年,面色黧黑,唇邊下頦和兩腮卻已冒出茸茸的絡腮鬍子。他從早到晚總是沉著臉,一整天也說不上兩句話,但是行動敏捷,靈活有力,一看就是自幼練武的好手。這很自然,他的家族就是以武功顯赫於八旗的,他很小就從征上陣,屢屢有功。此刻聽到問他,一雙黑眼睛忠誠地望定主帥,簡單地回答: 鰲拜聽命。
阿巴泰心裡不由得佩服他的弟弟、大金國汗皇太極的眼光和賞罰分明:蘇克薩哈去年征討察哈爾,收降蒙民二千戶。聽說降民要叛,便把男人殺盡,俘回八千婦女返京。汗王責他妄殺無辜,革去三等甲喇章京,降為牛錄章京,罰到阿巴泰身邊為副官;鰲拜卻是因戰功破格進升牛錄章京,獎到阿巴泰身邊為副官的。臨行皇太極曾囑咐他說,這兩個孩子都是好坯子,全靠時時磨礪,方能出鋒。
阿巴泰拍拍《三國演義》: 你們說,劉備為什麼死在白帝城?
蘇克薩哈快嘴快舌: 陸遜火燒連營,蜀漢大敗,氣的!
蜀漢為什麼大敗?
劉備不聽諸葛亮的話,偏要去伐東吳 蘇克薩哈眼珠子不住地轉動,似乎悟到什麼。
諸葛亮說的什麼話?
東連孫權,北拒曹操 那就是說,要東連朝鮮,南擊大明了? 蘇克薩哈見舅舅又埋頭書本,便轉向鰲拜,這黑小子也不做聲,只蹙著兩刷濃眉,沉思著微微點頭。 那就是說,得留著力氣,專攻皮島 咳!皮島有什麼大不了的!咱們上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蘇克薩哈頗有以豪言壯語博取主帥欣賞的意思。鰲拜仍是點頭,眼睛卻亮了許多。
阿巴泰仍不理睬,但都看在眼裡,聽在耳中。皮島並不好啃,強將手下無弱兵,既在孫元化轄制下,它不可能一捅就破。兩個小鬼說大話,上陣就知道厲害了!
再難啃也得啃,還要力爭速戰速決。阿巴泰有一份不好明言的心事。
出征前夕,他去參見汗王,看還有什麼囑咐。尚未進門,汗王的朗朗笑語早飛出庭院:
好,好!這一著極要緊。打鐵先要本身硬嘛! 看來,凡事都照大明會典施行,極為得策呀! 阿巴泰立刻悟到,汗王又將有重要決策了。
果不其然,汗王見他邁進門檻,立刻笑道: 七哥來得正好!兄弟子侄輩唯你和薩哈璘算得有學問,倒要聽聽你的高見。
汗王承襲女真舊俗,極重兄弟情誼,除了坐朝公會,平日延見,多是兄弟相稱。旁邊的文館大學士范文程於是告訴阿巴泰,近年大金國人口日增,地域日廣,朝廷政務日繁,想要參照明制,也設吏、兵、戶、禮、刑、工六部管理國事。
阿巴泰大喜,立刻說道: 太好了!這才像個大國嘛!極適時,極妥當! 但不知選何人為六部之長?
皇太極的紅臉膛上儘是笑意: 自然是諸兄弟子侄,怎敢放手外人!
阿巴泰狡獪地眨眨眼,說: 這一來,要跟南朝爭天下可就
皇太極連忙搖手: 切不可如此說話! 他也對阿巴泰使個眼色,會心地一笑: 我大金立國,無非求個民富國強、安居樂業,天下太平。自顧不暇,哪有心思跟人爭什麼江山!況且大明天朝,我遠夷小邦安敢望其背項?
阿巴泰自然明白他這位八弟說的是反話。越是秘而不宣,竭力掩蓋,那心思越是強烈。可以斷定,汗王取中原的雄心已是堅定不移的了。他不由得問道:
幾時設置六部?
皇太極又一笑: 偶爾動些念頭,剛剛與范先生計議,離施行還遠著哪!
汗王這麼說,阿巴泰心裡就著了急,看來此事近日就會付諸實施。他可是當仁不讓,目光緊緊盯住吏、兵、戶這三大部,決心爭它一番!別人難道是傻瓜?他估摸著強勁對手至少有四五個,而且多數現都在瀋陽,近水樓台先得月,自己遠征在外,吃虧太大。他必須儘快結束征伐,趕在設六部之前班師。
舅舅,守皮島的叫黃龍吧?沒聽說他有啥本事!
黃龍也許沒大本事。你們知道,皮島歸誰轄制? 見兩個小將都瞪著眼搖頭,阿巴泰暗自嘆了口氣。是啊,六年前寧遠大戰的時候,他倆都還是小孩子。 知道孫元化嗎?
兩個小將互相對視一眼,蘇克薩哈道: 可是那善用紅夷大炮的孫元化?
不錯,你竟知道。如今他是轄制登萊、旅順、東江、皮島的大帥,駐節登州。
登州隔著大海好遠。況且紅夷大炮是守城火器
前方隱隱傳來發悶的炮聲。阿巴泰手一擺,大步出艙,立在船頭觀望,果然最前面的開浪船上升起一串小紅旗:前方發現敵軍船隊!
阿巴泰頓時臉色冷峻,神態沉著,下令:各船準備弓箭火銃盾牌迎敵,主帥船加速向前!
強勁的海風吹得滿船五色旗幟嘩啦啦亂響,持銃張弓的甲兵密密麻麻布滿船舷。各船隊統領不眨眼地望著艨艟船頭的貝勒爺,而貝勒爺阿巴泰卻不眨眼地盯著前方越駛越近的明軍船隊,並且看到對方的背後,隱約掩映在海上霧靄中呈淡青色的陸地影子,那就是皮島,他們此行要奪取的目標!
兩支龐大的船隊對開著,迅速接近。船數、兵力數五對一,大金占有絕對優勢。
它們已能看清彼此的標誌:大金船隊上空密如叢林的五光十色的旗幟,大明船隊帆篷上密密漢字書寫的將軍官爵姓名。鋪滿海面的大金船隊人多氣盛,大有泰山壓頂之勢;大明船隊卻在極力收攏隊形急進,並無畏懼怯戰的跡象。然而,雙方竟不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