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余希檸做好斷舍離,從租處寄回去兩大袋衣服和雜物,然後推著兩個行李箱回了饒平,打算休息幾天,然後帶父母去華東玩。

  彼時,在武漢,上報發現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

  疫情來了,所有人的生活軌跡都發生了變化。

  1月23日,武漢因新冠疫情「封城」。

  居家隔離,娛樂、體育場所關閉,防疫消殺,學校開學推遲……當每天新聞報導的數字在不斷攀升成倍加劇,當新冠成為了與這個世界息息相關的話題,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一年真的完全不一樣了。

  包括余希檸在內。

  北上計劃被徹底擱置,事態擺在面前,余希檸不得不暫緩腳步。陳慧柔每天都關注著北京的情況,勸余希檸再考慮考慮,眼下如果非要去北京,做父母的會很擔心。

  林烜那邊也傳來了不太明朗的消息,他所住的小區被隔離了。

  整整四個月,大家生活的步伐都被迫放慢,每天微信里的聊天內容幾乎都是圍繞著疫情話題。

  林烜勸說余希檸,暫時不要來北京。

  4月8日,武漢解封,5月,在家待業了小半年的余希檸無奈返回廣州重新找工作。

  六月,陳梓鈺結婚了,對象還是張城。

  兜兜轉轉還是這個男人,余希檸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表示永遠是陳梓鈺的後盾,只要受欺負,不論何時何地,她都會挺身而出。

  陳梓鈺貼著余希檸的臉,開玩笑道,以後不能當你的擋箭牌了。

  「小時一起打鬧,你陪我騎自行車去公園兜風,長大了住在一起,你接納我所有不好消極的情緒和心事,今天你嫁人了,祝你幸福,全宇宙最漂亮的新娘。」

  余希檸喝了不少酒,醉了還不忘給陳梓鈺送祝福,回到家後又因為沒搶到和自己世界第一好表姐的捧花而哭得稀里嘩啦。

  陳慧柔說她還像小孩,只有她自己知道,以後再沒有個姐可以站在她身邊,護著她關心她了。

  婚後,陳梓鈺搬了出去,房東漲價,三室一廳漲到了五千塊。余希檸原本想跟陳梓航商量另外找個兩室一廳的房子,但陳梓航嫌麻煩,找來了一塊做生意的髮小頂替空位,依舊是三人整租。

  疫情爆發後,宅經濟盛行,線上購物需求天然增長。全球消費模式與零售格局正在加速變革,線上消費逐漸成為主流。

  陳梓航踩中了電商的封口,精準嗅到了直播自播模式,在原有底盤的基礎上增加了直播帶貨,和品牌建立合作關係,生意越做越大。在創意園區租了一間辦公室,不到九十個方,結合了辦公區、直播區和選品區。

  余希檸偶爾會給他拍攝產品圖和宣傳視頻,公司業務雖然沒有頭部主播那麼成熟,但也逐漸做出了一點規模。

  「我打算今年回去看一下饒平電商發展的情況,在那起兩個號試試水。」

  國家政策對農村電商發展的措施越來越明確,目標也越來越清晰,政府相對應的也有利好政策。

  陳梓航年前托朋友打聽過,鎮上做電商這一塊的並不多,發展也很緩慢,這時候入場興許是好時機。

  余希檸擔憂道:「可現在疫情階段,很多企業都倒閉了,情況並不明朗,你再創業能起得來嗎?」

  「我在廣州這些年已經把這鏈條都打通了,複製現在的模式並不難,包括選品我也想好了,寶斗餅、海山紫菜、單叢茶葉這些都可以做。就是促進農產品產銷,打通線上線下營銷通道,你可能不清楚,潮汕農產品在國外,特別是東南亞那邊,非常受歡迎。」

  陳梓鈺結婚後,很多事情陳梓航都會跟余希檸溝通商量,有時候是說給她聽,有時候是聽取她的意見。畢竟一開始那麼艱難時,余希檸是為數不多支持他走這條路的。

  中間在拍攝這一塊,她也幫了不少忙,很多圖和視頻質量都比市面上競品商做得要好,用陳梓航發小的話說,就是像不花一分錢,多招了個剪輯師一樣。

  「感覺發展農村電商是未來趨勢,也是數字鄉村發展的工作要點,關鍵是能不能做起來,我覺得饒平就是個節奏很慢的小縣城,在大城市競爭很激烈,短期就能看到效果趨勢的,在饒平反應期會很長。」

  余希檸對電商發展這塊並不敏感,擔心自己的話會影響陳梓航的判斷,建議他去問專業人士。

  「等我回饒平看看情況,踩點後再繼續下一步。」

  余希檸問道:「那廣州這邊你怎麼打算?」

  「廣州這邊我和阿浪商量了,轉做跨境,但這賽道有點難,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光現在的體量是有點費勁的,所以如果家裡那邊能做,我自己會把重心往回移。」

  話聽到這裡,余希檸已經聞到了離別的味道,自從陳梓鈺結婚後,她就有了實感。

  曾經姐弟仨朝夕相處像家一樣的感覺,隨著戀愛、結婚,各自有了新的伴侶和家庭後,注意力都會轉移到小家上。再不會像從前一樣,一有什麼事情就湊在一起商量,動不動就出去聚餐或者在家裡搞氛圍派對。

  余希檸知道,總有一天,她和陳梓航也會分開,或許是因為工作,或許是因為談對象。

  第48章 變化

  ◎「她以前是多敢想敢做的人啊,我就喜歡她身上那股勁,現在不知道怎麼,看不到了。」◎

  2022年夏天,陳梓航離開廣州成為返鄉青年中一員,在政策支持下發展農村電商,和幾個村的茶葉、水果、食品等進行產業合作,規模不小。

  余希檸一個人租了個一室一廳的房子,上班、健身、剪片,和朋友聚會,小日子過得也還行。

  陳梓鈺結婚後,她就成了這一輩里年級最大的,沒結婚沒對象,親戚七大姑八大姨幫忙介紹了好幾個,余希檸沒一個看得上。

  主要是一個人的日子過上癮了,實在不知道談戀愛有什麼好的,萬一談到個糟心的還影響心情。

  酒吧里音樂鼓點震耳欲聾,余希檸捏著高腳杯的杯柄在桌面上來回摩擦,酒漾起一圈圈波瀾,燈光折射下映出好看的光。

  「林烜朋友圈看了嗎?官宣女朋友了。」

  許於薇剛坐完月子,迫不及待約閨蜜們出來玩,還把地點定在了酒吧,說是自己不能喝,但能聞聞味。余希檸和宋喬拿她沒辦法,選了個無煙區的角落,照顧著寶媽。

  「看到了啊,我還點了個贊。」

  余希檸表情很平靜,根本看不清楚情緒。

  許於薇一臉的可惜:「都怪疫情,不然這會兒官宣的女主應該是你吧。」

  「這話可不興說,人家都要訂婚了,而且當初我們倆也沒在一起。」

  余希檸都不知道自己要解釋多少次,偏偏許於薇就是覺得他倆只是差時間跟距離,日久定能生情。

  「對啊,都過去了,沒成說明不是她的緣分。」宋喬幫著余希檸說話,與她碰了碰杯:「最近怎麼樣,你爸媽還催你嗎?」

  「催啊,怎麼不催,過年的時候我覺得每個人見到我,都要問一句有好消息了沒,說吉祥話也要帶上一句找對象。」

  余希檸揮了揮手,托著腮幫子道:「就像上學的時候問考試成績一樣,最後帶上一句,祝你考上理想大學。」

  許於薇插了一嘴:「上次約你,你說你在相親,怎麼樣?我跟我家那位說了,有好資源記得想著你,結果我聽他說了幾個,都不怎麼樣,我這關就過不去。」

  「不怎麼樣,介紹人說得天花亂墜,結果信息全是不對稱的。」

  從陳梓鈺相親開始,余希檸對這種行為就很排斥。

  在這樣一種方式下,女孩在婚姻中的商品屬性變得格外明顯,上桌就擺出各種「賣點」,有時候連父母職業,有沒有退休金都成了評判的標準之一。

  年齡小是緊俏貨,坐上這張桌子就是為了抓住第二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企圖得到一些蔭庇。年齡大就成了下位者,由著*上位者挑挑揀揀,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說法。

  余希檸就遇到過一次,對方明明還比她大一歲,結果反過來嫌棄她年紀大,說什麼屬雞的不找屬狗的,家裡會雞犬不寧。

  這成語原來是這麼用的?余希檸嘆為觀止。

  實際上人家就是看不上余希檸的家庭和職業,覺得太過一般,配不上。

  「相親嘛,本著誠意把各自條件像價碼一樣擺上桌,看上了覺得合適就來,不合適就算,結果還整虛假糊弄浪費時間。」

  余希檸搖搖頭,吐出一口氣:「我媽還說我太挑剔,本來條件也一般,怎麼敢想要那麼好的。我現在跟她越來越無法交流了。」

  「阿姨也是為你好吧。」

  「打住,我現在第二討厭聽到的就是『為你好』這三個字。」

  余希檸抬起手指佯裝警告許於薇。

  「其實我真覺得現在一個人過很舒服,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精力在社交上,除開工作,我健身跟看劇都要擠時間。」

  「你該不會是在找藉口,或者變相安慰你自己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