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盧群正和長孫香凝在角落裡說小話:「皇后娘娘這是什麼意思?明知道疏窈姐姐受了委屈,竟然還給那兩個側妃辦百花宴!我看她就沒安好心!」
盧群捂住長孫香凝的嘴巴道:「小祖宗,你少說兩句吧,當心禍從口出。」
長孫香凝卻不依不饒:「我怕她?哪怕是夏皇后在時,也是很寵我的,我會怕她趙氏?氣死我了,看我今日不殺殺她們的威風!」
盧群小聲道:「你可別亂來,太子妃也不會希望你亂來的。她不像是那種能容得下榻側酣睡之人的,之所以這麼做,肯定有她的理由。你還是稍安勿躁,且等等看她有什麼打算吧!」
長孫香凝聽不進去,只是憤憤道:「還能有什麼打算?那日我可是親眼看到她在街頭哭訴的,姐姐是個多要強的人,你是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能逼到她在街頭哭訴,可見太子哥哥有多讓她失望。姐姐對我就像親妹妹一般,什麼好事都想著我,我可不能讓她委屈了。」
盧群滿頭黑線,說道:「我還是勸你,別惹事,雖然你這邊不怕惹事,但是萬一壞了太子妃的事就不好了。」
盧群向來聰明,如果不是太聰明了,也不會拖到桃李年華都未能婚配。
不單單盧群不甘心,盧相邦也不甘心,不希望他這麼好的女兒隨隨便便找個什麼人嫁了。
長孫香疑和她恰恰相反,她不婚配,純粹是不想,也沒人敢娶。
所以每當這個時候,長孫香凝腦子裡就只有一個想法,莽就是了!
此時貴婦貴女們已經相繼到了清涼山莊,一個個打扮的雍容華貴,十分有京城貴婦的作派。
皇后姍姍來遲,直到貴婦貴女們都到齊了,皇后才乘著小轎緩緩而來。
眾貴婦貴女們並列兩側給皇后行禮,其中一個眼尖的看到了今日皇后轎輦的不同之處。
竟是棄了以往的紫色威儀,改用了紅色軟轎,連形制都小了一圈。
眾人可不會覺得,皇后這麼做是為了貼近普通人,定是這位主兒又有了什麼別的想法。
後面的長孫香凝卻一直在東張西望,被盧群一把拉住:「你張望什麼呢?別亂看了,皇后娘娘到了。」
長孫香凝道:「我疏窈姐姐怎麼沒過來?」
盧群小聲道:「你不知道?太子妃藉口臨產,沒有參加今日的百花宴。」
長孫香凝又是一肚子氣:「豈有此理,定是姐姐心中有氣,才不來這百花宴的。我早說過了,皇后她就沒安好心。」
盧群道:「若是真不放心,散宴後你我便去太子府看看她。我覺得郡主是多慮了,太子妃肯定有她自己的打算。」
長孫香凝左看右看都是不順眼,突然眼珠子一轉,壞主意便湧上心頭。
反正她打小闖禍,也沒有一個人敢治她罪的,這回她便一不做二不休,替她的疏窈姐姐出了這口惡氣!
此時皇后剛好讓眾貴婦貴女免禮平身,長孫香凝便趁機跑去了清涼齋。
皇后看著比前些日子臉色好了許多,就連之前夾雜著的白髮竟也離奇消失了。
沒錯,那日與青煞見面時,對方曾給她一丸與往日所服的長壽丹全然不同的丹丸,聞上去有一股青蓮的芳香,服後一夜之間便能重返青春貌美。
她已經很多年沒有這種感覺了,也很久沒有體驗過吃飽睡好,一覺睡到大天亮的感覺了。
這丹丸的確是聖品,讓皇后對飛煞門更加忠心耿耿。
皇后在眾貴女中來回看了幾眼,問道:「太子良娣和太子良媛為何沒有過來?該不會是太子妃藉故,不讓年輕小姑娘出來湊熱鬧吧?」
前排的貴婦們皆是一陣鬨笑,一位被封的誥命的老夫人更是笑道:「皇后娘娘您就別笑話他們小年輕了,初成婚時是這樣的,恨不得天天膩歪在一起。別說夫君納妾了,便是多看別的女子一眼,都要拈酸吃醋。到了我們這把年紀就知道了,老頭子還是交給年輕小姑娘伺候吧!他不在跟前,我還能睡個好覺。」
這位命婦不是別人,正是大將軍夫人,皇上親封的一品命婦,和盧相邦夫人也是平起平坐的。
不過這位命婦是個粗人,家裡也是武將出身,所以說起話來就顯得有那麼幾分沒分寸。
眾貴婦們也都了解她,雖然私底下經堂嘲笑,明面上也只能敬著,誰讓人家是上將軍府夫人呢?
皇后也難得的和將軍夫人寒暄了幾句,心想也是,老男人有什麼稀罕的,我自有我該去追求的。
皇后又抬頭看了兩眼,問道:「這太子良娣不會不來了吧?倒是讓咱們白等了那麼長時間。」
下一秒,一陣悅耳的箜篌聲便自清涼齋內傳來,眾人立刻轉頭望過去,皇后立刻會意:「瞧瞧,原是兩位太子側妃早已扮上,就等著獻藝給咱們助興呢。大家也別愣著了,一起來欣賞一下兩位太子側妃的技藝。」
京城中貴婦和貴女們也早有耳聞,太子府新納的兩位側妃不但容貌一流,一個琴藝卓絕,一個舞藝出眾,是難得的一對妙人兒。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眾人第一次見到這兩位揚州來的妙人兒,更是驚艷的眼珠子都不錯一下。
旁邊還有人打趣:「你說這兩位側妃的容貌,比之那位太子妃如何?」
眾人不說話,心想雖然這倆小姑娘確實有些容貌與才華,與太子妃那還是差了些意思。
如果說原來的周疏窈是美艷絕倫,那自北疆回來後,這位太子妃也不知是修了什麼福報,竟是美艷里又透了那麼幾分雅致,讓人說不出的好看。
就在眾人討論的時候,正中的大鼓突然轟隆一聲,眼看著就要朝一側垮塌而去。
第363章 哥哥帶你見個大美人兒
說時遲那時快,上將軍長孫女一個箭步衝上前,接住了即將落地的楊擷蕊。
小姑娘才十三歲,就已經出落的英氣十足,傲人的身高配上稚氣未脫的一張小臉兒,頗有幾分上將軍當年的氣勢。
楊擷蕊則嚇的花容失色,姐姐楊採薇見狀也立刻上前扶住她,焦急道:「妹妹,你怎麼樣?」
隨即一手按住妹妹的胳膊,緩緩朝她使了個眼色。
周姑娘吩咐過,今日會是一場好戲,兩位姑娘自然要讓這場好戲唱的更精彩些。
她們還刻周疏寧說這件事的表情:「你們只管去看戲,不論任何劇情,都好好的配合著她們演完。左右也是難得看到那麼多大咖同時登台,那就一次看個夠。」
楊擷蕊明白姐姐的意思,隨即假裝驚嚇過度,摔暈了過去。
皇后見這個情況,本來就有意發難拉攏兩名太子側妃,這下自然要藉機大作文章,當即一臉焦急的上前查看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兒?好端端的鼓,為何會說倒便倒?來人!快請太醫!送兩位太子側妃去偏殿休息,再立刻給本宮把這件事情查個水落石出!」
聰明如盧群,當即便知道這是誰搞的鬼了,但她左張右望,就是找不到長孫香凝的身影。
不過她倒也沒為長孫香凝擔心,更大的禍她都闖過,當初周疏窈還未發配的時候,她為了不認這個嫂子,不知道對周疏窈做過多少離譜的事。
但說起來,也都是小孩子胡鬧,倒也沒有對別人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看剛剛那太子側妃摔下來的模樣,應該只是嚇著了,江南女子嬌滴滴的,確實不禁嚇。
一行人浩浩蕩蕩跟著皇后去了側殿,很快便有人請來了隨行太醫,把過脈後太醫表示良媛只是受了點驚嚇,稍加休息便能好。
楊採薇卻哭哭啼啼的跪到了皇后面前:「娘娘,我們姐妹遠道而來,在京城無親無故。若是在哪裡得罪了哪位貴人,請與我們姐妹明說,日後定會加倍恭敬。若有任何錯處,都衝著我來,我妹妹身體不好,千萬不要再傷害她了。」
皇后見狀,立刻上前扶住楊採薇道:「你這丫頭說的什麼話?有本宮在,我看誰敢欺負你們姐妹。今日本宮便把話撂這兒,這件事定要明查,非但要明查,還要報到皇上那裡去。我看這些宵小是反了不成,在本宮面前搞這些明目張胆的後宅勾當。」
這一番話,差點兒就明說是太子後宅有問題了,直指周疏寧善妒,容不下新來的兩名太子側妃。
悄悄消失又悄悄出現的長孫香凝排在隊尾,翻了一個碩大無比的白眼。
盧群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臂,小聲道:「跟你說了別亂來,你看看你,本來皇后和太子妃的關係就不好,這下更難收拾了。」
長孫香凝冷笑:「那又如何?她好意思讓太子哥哥寵妾滅妻,我就好意思出手對付她們!」
盧群也是無奈,雖然她也不喜歡與別人平分丈夫,但眼下她們所受到禮教便是這種,也只能溫言規勸:「後宅雨露均沾,也是不變的道理,皇后也有自己的想法吧!這件事你還是不要管了,以免惹禍上身。」
長孫香凝道:「有屁的道理,別以為我不知道,姓楊的這兩個側妃全都是皇后召來的。太子哥哥迫於壓力才收下的,疏窈姐姐心裡也慪著氣呢!我看不慣就要管,我還要管到底了!」
盧群捂住長孫香凝的嘴巴道:「小祖宗,你少說兩句吧,當心禍從口出。」
長孫香凝卻不依不饒:「我怕她?哪怕是夏皇后在時,也是很寵我的,我會怕她趙氏?氣死我了,看我今日不殺殺她們的威風!」
盧群小聲道:「你可別亂來,太子妃也不會希望你亂來的。她不像是那種能容得下榻側酣睡之人的,之所以這麼做,肯定有她的理由。你還是稍安勿躁,且等等看她有什麼打算吧!」
長孫香凝聽不進去,只是憤憤道:「還能有什麼打算?那日我可是親眼看到她在街頭哭訴的,姐姐是個多要強的人,你是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能逼到她在街頭哭訴,可見太子哥哥有多讓她失望。姐姐對我就像親妹妹一般,什麼好事都想著我,我可不能讓她委屈了。」
盧群滿頭黑線,說道:「我還是勸你,別惹事,雖然你這邊不怕惹事,但是萬一壞了太子妃的事就不好了。」
盧群向來聰明,如果不是太聰明了,也不會拖到桃李年華都未能婚配。
不單單盧群不甘心,盧相邦也不甘心,不希望他這麼好的女兒隨隨便便找個什麼人嫁了。
長孫香疑和她恰恰相反,她不婚配,純粹是不想,也沒人敢娶。
所以每當這個時候,長孫香凝腦子裡就只有一個想法,莽就是了!
此時貴婦貴女們已經相繼到了清涼山莊,一個個打扮的雍容華貴,十分有京城貴婦的作派。
皇后姍姍來遲,直到貴婦貴女們都到齊了,皇后才乘著小轎緩緩而來。
眾貴婦貴女們並列兩側給皇后行禮,其中一個眼尖的看到了今日皇后轎輦的不同之處。
竟是棄了以往的紫色威儀,改用了紅色軟轎,連形制都小了一圈。
眾人可不會覺得,皇后這麼做是為了貼近普通人,定是這位主兒又有了什麼別的想法。
後面的長孫香凝卻一直在東張西望,被盧群一把拉住:「你張望什麼呢?別亂看了,皇后娘娘到了。」
長孫香凝道:「我疏窈姐姐怎麼沒過來?」
盧群小聲道:「你不知道?太子妃藉口臨產,沒有參加今日的百花宴。」
長孫香凝又是一肚子氣:「豈有此理,定是姐姐心中有氣,才不來這百花宴的。我早說過了,皇后她就沒安好心。」
盧群道:「若是真不放心,散宴後你我便去太子府看看她。我覺得郡主是多慮了,太子妃肯定有她自己的打算。」
長孫香凝左看右看都是不順眼,突然眼珠子一轉,壞主意便湧上心頭。
反正她打小闖禍,也沒有一個人敢治她罪的,這回她便一不做二不休,替她的疏窈姐姐出了這口惡氣!
此時皇后剛好讓眾貴婦貴女免禮平身,長孫香凝便趁機跑去了清涼齋。
皇后看著比前些日子臉色好了許多,就連之前夾雜著的白髮竟也離奇消失了。
沒錯,那日與青煞見面時,對方曾給她一丸與往日所服的長壽丹全然不同的丹丸,聞上去有一股青蓮的芳香,服後一夜之間便能重返青春貌美。
她已經很多年沒有這種感覺了,也很久沒有體驗過吃飽睡好,一覺睡到大天亮的感覺了。
這丹丸的確是聖品,讓皇后對飛煞門更加忠心耿耿。
皇后在眾貴女中來回看了幾眼,問道:「太子良娣和太子良媛為何沒有過來?該不會是太子妃藉故,不讓年輕小姑娘出來湊熱鬧吧?」
前排的貴婦們皆是一陣鬨笑,一位被封的誥命的老夫人更是笑道:「皇后娘娘您就別笑話他們小年輕了,初成婚時是這樣的,恨不得天天膩歪在一起。別說夫君納妾了,便是多看別的女子一眼,都要拈酸吃醋。到了我們這把年紀就知道了,老頭子還是交給年輕小姑娘伺候吧!他不在跟前,我還能睡個好覺。」
這位命婦不是別人,正是大將軍夫人,皇上親封的一品命婦,和盧相邦夫人也是平起平坐的。
不過這位命婦是個粗人,家裡也是武將出身,所以說起話來就顯得有那麼幾分沒分寸。
眾貴婦們也都了解她,雖然私底下經堂嘲笑,明面上也只能敬著,誰讓人家是上將軍府夫人呢?
皇后也難得的和將軍夫人寒暄了幾句,心想也是,老男人有什麼稀罕的,我自有我該去追求的。
皇后又抬頭看了兩眼,問道:「這太子良娣不會不來了吧?倒是讓咱們白等了那麼長時間。」
下一秒,一陣悅耳的箜篌聲便自清涼齋內傳來,眾人立刻轉頭望過去,皇后立刻會意:「瞧瞧,原是兩位太子側妃早已扮上,就等著獻藝給咱們助興呢。大家也別愣著了,一起來欣賞一下兩位太子側妃的技藝。」
京城中貴婦和貴女們也早有耳聞,太子府新納的兩位側妃不但容貌一流,一個琴藝卓絕,一個舞藝出眾,是難得的一對妙人兒。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眾人第一次見到這兩位揚州來的妙人兒,更是驚艷的眼珠子都不錯一下。
旁邊還有人打趣:「你說這兩位側妃的容貌,比之那位太子妃如何?」
眾人不說話,心想雖然這倆小姑娘確實有些容貌與才華,與太子妃那還是差了些意思。
如果說原來的周疏窈是美艷絕倫,那自北疆回來後,這位太子妃也不知是修了什麼福報,竟是美艷里又透了那麼幾分雅致,讓人說不出的好看。
就在眾人討論的時候,正中的大鼓突然轟隆一聲,眼看著就要朝一側垮塌而去。
第363章 哥哥帶你見個大美人兒
說時遲那時快,上將軍長孫女一個箭步衝上前,接住了即將落地的楊擷蕊。
小姑娘才十三歲,就已經出落的英氣十足,傲人的身高配上稚氣未脫的一張小臉兒,頗有幾分上將軍當年的氣勢。
楊擷蕊則嚇的花容失色,姐姐楊採薇見狀也立刻上前扶住她,焦急道:「妹妹,你怎麼樣?」
隨即一手按住妹妹的胳膊,緩緩朝她使了個眼色。
周姑娘吩咐過,今日會是一場好戲,兩位姑娘自然要讓這場好戲唱的更精彩些。
她們還刻周疏寧說這件事的表情:「你們只管去看戲,不論任何劇情,都好好的配合著她們演完。左右也是難得看到那麼多大咖同時登台,那就一次看個夠。」
楊擷蕊明白姐姐的意思,隨即假裝驚嚇過度,摔暈了過去。
皇后見這個情況,本來就有意發難拉攏兩名太子側妃,這下自然要藉機大作文章,當即一臉焦急的上前查看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兒?好端端的鼓,為何會說倒便倒?來人!快請太醫!送兩位太子側妃去偏殿休息,再立刻給本宮把這件事情查個水落石出!」
聰明如盧群,當即便知道這是誰搞的鬼了,但她左張右望,就是找不到長孫香凝的身影。
不過她倒也沒為長孫香凝擔心,更大的禍她都闖過,當初周疏窈還未發配的時候,她為了不認這個嫂子,不知道對周疏窈做過多少離譜的事。
但說起來,也都是小孩子胡鬧,倒也沒有對別人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看剛剛那太子側妃摔下來的模樣,應該只是嚇著了,江南女子嬌滴滴的,確實不禁嚇。
一行人浩浩蕩蕩跟著皇后去了側殿,很快便有人請來了隨行太醫,把過脈後太醫表示良媛只是受了點驚嚇,稍加休息便能好。
楊採薇卻哭哭啼啼的跪到了皇后面前:「娘娘,我們姐妹遠道而來,在京城無親無故。若是在哪裡得罪了哪位貴人,請與我們姐妹明說,日後定會加倍恭敬。若有任何錯處,都衝著我來,我妹妹身體不好,千萬不要再傷害她了。」
皇后見狀,立刻上前扶住楊採薇道:「你這丫頭說的什麼話?有本宮在,我看誰敢欺負你們姐妹。今日本宮便把話撂這兒,這件事定要明查,非但要明查,還要報到皇上那裡去。我看這些宵小是反了不成,在本宮面前搞這些明目張胆的後宅勾當。」
這一番話,差點兒就明說是太子後宅有問題了,直指周疏寧善妒,容不下新來的兩名太子側妃。
悄悄消失又悄悄出現的長孫香凝排在隊尾,翻了一個碩大無比的白眼。
盧群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臂,小聲道:「跟你說了別亂來,你看看你,本來皇后和太子妃的關係就不好,這下更難收拾了。」
長孫香凝冷笑:「那又如何?她好意思讓太子哥哥寵妾滅妻,我就好意思出手對付她們!」
盧群也是無奈,雖然她也不喜歡與別人平分丈夫,但眼下她們所受到禮教便是這種,也只能溫言規勸:「後宅雨露均沾,也是不變的道理,皇后也有自己的想法吧!這件事你還是不要管了,以免惹禍上身。」
長孫香凝道:「有屁的道理,別以為我不知道,姓楊的這兩個側妃全都是皇后召來的。太子哥哥迫於壓力才收下的,疏窈姐姐心裡也慪著氣呢!我看不慣就要管,我還要管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