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周疏寧清了清嗓子道:「要不……還是算了吧?」
吳千雲卻強硬的把文狀元令塞到了周疏寧的手上:「那怎麼能算了?身為你的親表弟,怎麼能輸給姜放這個隔了一層的?現在他去南疆駐守了,我才是你身邊唯一的娘家人。表姐你放心,如果太子殿下欺負你……」
吳千雲抬頭看向人高馬大的長孫清明,弱弱道:「那我就讓他打我,一定不會讓姐姐受欺負。」
長孫清明終於忍無可忍了,氣道:「你們這些人,一個二個的為什麼都覺得我會欺負他?他是我千辛萬苦求娶來的,哪是說欺負便會欺負的?」
周疏寧清了清嗓子,說道:「清明你也別生氣,他們就是關心則亂。當然了,家暴這種事是不會在你身上出現的。」
吳千雲也是秒慫,點頭如搗蒜道:「是的是的,這個就是給表姐的一個心安,沒有要埋怨太子殿下的意思。」
長孫清明哼笑兩聲:「我看你們都是太閒了,一個二個的練武不好好練,學文不好好學,都來圍著本殿的愛妃轉。我看你也別閒著了,既然中了狀元,明日便給你安排個官做,省得你天天閒來無事若是生非。」
吳千云:……等等,不是說一個月後才給差事的嗎?
想想便覺今日失誤了,應該趁長孫清明不在的時候來找表姐的。
於是這般,長孫清明便開始想辦法給吳千雲安排官職。
其實除了吳千雲之外,周疏寧和另外兩位三鼎甲也需要安置。
三年一次春闈,每次有幾十人晉身進士,今年少了些,但也有三十人之多。
這些人多數被安置到了地方上,包括那位四十多歲的江榜眼,也被安置在了家鄉的郡縣做縣丞。
顧探花也好說,長孫清明覺得他身上那股子浩然正氣挺避邪,寫的文章也是關於治水的,便將封為司空副職,讓原本的司空大人帶著。
司空是正一品,司空副職雖然是臨時加上職位,卻也不容小覷了,暫定為從四品,由司空大人直接管理。
不少人都說這位探花郎仕途通坦,只有周疏寧知道,探花郎怕是要辛苦了。
大晏水利其實很差,非常差,要不年看鬧水患,每次水患司空大人都被皇帝罵個狗血淋頭。
所以入仕第一件事,司空大人就教小顧大人一個為官大道:「臉皮要厚。」
小顧大人滿頭黑線,深深為自己的為官之路捏了一把汗。
周疏寧和吳千雲卻很麻煩,他們是狀元,不能比小顧探花的官職低,然而朝中一個蘿蔔一個坑,哪兒都不能再插根針進去了。
最後周疏寧出了個主意,不如就趁機開展官制改革,先增加一個翰林院,給官員們打個頭陣。
長孫清明不解:「翰林院是怎樣的官職?」
歷史上翰林院是從唐朝開始存在的,主要職能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等。
但凡與書籍相關的,全歸翰林院管,最好的例子就是紀曉嵐,他是清朝進士,被皇帝封為翰林庶吉士,奉皇帝之命修四庫全書。
而且翰林院也是官場的實習場所,先從修書開始,乾的好了就可以加官進爵,干不好了就實習一輩子。
周疏寧把翰林院的職能說給了長孫清明聽,又總結了一句:「教育相關的事也可以交給翰林院,剛好咱們大晏還沒有教育局,便趁機將教育事業規範起來吧!」
長孫清明覺得非常有道理,只是增設官制需要層層審批,哪怕長孫清明是太子,也要經過眾臣的商議。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商議也只是走個過場。
於是第三天,周疏寧被封為翰林院大學士,吳千雲則被封為掌院學士。
剛開始被封官,周疏寧著實忙碌了好幾天,普天之下所有孤本書籍全都送往了翰林院。
周疏寧立刻又上書長孫清明,給他分派幾名編修過來,剩下的幾名沒能安排的進士全都被周疏寧收入了囊中。
每天讓他們對孤本書籍進行編撰和修繕,保證每個人才都能加以利用。
讓長孫清明頭疼了好幾天的安置問題,很快便在周疏寧的主張下得到了解決。
只是周疏寧更忙了,白天要穿男裝上朝,晚上要換回女裝上床,如此這般,周疏寧每天都在為恢復男兒身這件事而後悔。
與此同時,南疆崇山峻岭,飛煞門地下總舵,赤煞蕭赤練冷笑著看向青煞:「我說過很多次了,我不在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動他,你們都聾了,還是拿我的話當耳旁風?」
第326章 周疏寧改進印刷技術
蕭赤練人如其名,眼神看過來的時候仿佛毒舌一般讓人尾椎骨發麻。
雞皮疙瘩瞬間攀上青煞的手臂,後背上也冒了一層白毛汗。
他總覺得蕭赤練真的是條蛇,而且下一秒就會撲上來咬住他,將那劇毒注入他的體內,讓他暴斃當場。
青煞強自鎮定道:「審問那小白臉是門主的吩咐,如果你有意見,大可以去找門主分說。」
蕭赤練冷笑一聲:「少拿門主來壓我,你別忘了,飛煞門只有我的修為在門主之下,你們連給我提鞋都不配。青煞,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早就想壓制住我了?不服我是不是?沒關係,什麼時候你能比我強了,我赤煞甘願俯首。但在你強過我之前,最好給我把尾巴夾緊了。我若是再看到你未經我允許,從我的洞府私自把人押走,休怪我不念這幾十年同門之誼!」
說完她冷哼一聲,轉身離開了青煞的住處。
直到蕭赤練的背影遠了,青煞才氣的一把掃掉了滿屋子的陳設,轟隆一聲巨響,整潔的待客廳瞬間變得狼藉遍地。
他怒聲罵道:「蕭赤練,總有一天,我讓你不得好死!」
旁邊的手下婢女嚇的噤若寒蟬,紛紛跪倒在地,大氣兒都不敢出。
飛煞門歷史悠久,七煞尊更是位高權重,他們在中原大地發展了幾百年,信眾多不勝數。
他們發展的非常快,卻從未在民間傳出過任何風聲,除了他們超強的精神控制功法外,就是他們在選擇教徒上十分精準。
飛煞門不要無用的教眾,基本都是大富大貴的,或者……是他們有意促成的富貴命格。
偌大個飛煞門,仿佛建在地下的王國一般,仔細看會發現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這是因為飛煞門是建於好幾座山腹之中。
山峰有高有矮,也讓飛煞門內高低不同。
青煞一腔鬱氣無處發泄,便隨意扯了個靈侍過來甩上了床,靈侍是專門侍奉煞尊的禁臠,是底下教眾供奉來的床上用品。
直至將所有鬱氣全部發泄於靈侍身上,青煞才氣喘吁吁的停下來,一手撫摸著靈侍滑膩的皮膚,一邊聲音低啞的吩咐:「既然蕭赤練那個娘兒們那麼喜歡那小白臉,那我就出手幫幫她好了。」
說完他低低的笑了起來,眼中儘是陰邪之色。
翰林院中,周疏寧從書山簡海中抬起頭來,一臉官司的問道:「需要什麼?刻印木板?為什麼要刻木板?」
一位年紀較大的編修說道:「這個……大人您看,咱們的書都是用木板刻上反字印刷來的,每一頁都要有一塊印刷板。除非手動抄寫,否則想要將書籍廣泛印刷,都是必須要先將反字刻到木板上。」
周疏寧隨口道:「不是有活字……」
等等,他怎麼又忘了?
這個架空的歷史雖然有紙張和印刷術,但並沒有活字印刷術。
真正的活字印刷,是北宋時期畢昇發明的,而且不是木板刻字,而是用陶土燒制出來的。
這樣可以保證活字的使用壽命,不容易在印刷過程中損毀。
也不像木板印刷那樣死板,只能印一本書,這本書不印了,模板也就浪費了。
周疏寧清了清嗓子,朝吳千雲招了招手,說道:「把負責印刷的老編修叫過來,我交待他一件事。」
吳千雲的臉色不太好,遲疑道:「這……表哥,要不有什麼事兒你還是吩咐我吧?林編修年紀大了,而且有點……有些事兒,他喜歡墨守成規。我知道表哥是個擅長革新的人,但有些人做一件事時間長了,可能會有感情,覺得所有改變都是出夭蛾子,都是……」
後面的話吳千雲沒好意思說出來,周疏寧問他:「都是什麼?說點事吞吞吐吐的,有點年輕人的利落!」
吳千雲立刻道:「都是數典忘祖。」
周疏寧:……那倒也不至於。
大清倒是不數典忘祖,為了守住老祖宗的基業,閉關鎖國,不發展邦交,結果就是被歷史的發展遺忘,科技與社會發展遲了上百年。
雖然老祖宗的東西不能忘,但過於保守無異於固步自封,會扼殺掉好的思想。
周疏寧朝吳千雲招了招手:「走,咱們去會會那位老編修。」
吳千雲吸了吸氣,問道:「表哥真的要去嗎?我跟他打過好幾次交道,老頭兒的臉特別臭。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哪位皇親國戚,後面一打聽才知道,老頭兒當了半輩子的印曹侍御史。雖然只是個從五品,但做事從來不含糊,對於刊印之事從不馬虎。你要是想革他的新,比挖他祖墳都難。」
吳千雲卻強硬的把文狀元令塞到了周疏寧的手上:「那怎麼能算了?身為你的親表弟,怎麼能輸給姜放這個隔了一層的?現在他去南疆駐守了,我才是你身邊唯一的娘家人。表姐你放心,如果太子殿下欺負你……」
吳千雲抬頭看向人高馬大的長孫清明,弱弱道:「那我就讓他打我,一定不會讓姐姐受欺負。」
長孫清明終於忍無可忍了,氣道:「你們這些人,一個二個的為什麼都覺得我會欺負他?他是我千辛萬苦求娶來的,哪是說欺負便會欺負的?」
周疏寧清了清嗓子,說道:「清明你也別生氣,他們就是關心則亂。當然了,家暴這種事是不會在你身上出現的。」
吳千雲也是秒慫,點頭如搗蒜道:「是的是的,這個就是給表姐的一個心安,沒有要埋怨太子殿下的意思。」
長孫清明哼笑兩聲:「我看你們都是太閒了,一個二個的練武不好好練,學文不好好學,都來圍著本殿的愛妃轉。我看你也別閒著了,既然中了狀元,明日便給你安排個官做,省得你天天閒來無事若是生非。」
吳千云:……等等,不是說一個月後才給差事的嗎?
想想便覺今日失誤了,應該趁長孫清明不在的時候來找表姐的。
於是這般,長孫清明便開始想辦法給吳千雲安排官職。
其實除了吳千雲之外,周疏寧和另外兩位三鼎甲也需要安置。
三年一次春闈,每次有幾十人晉身進士,今年少了些,但也有三十人之多。
這些人多數被安置到了地方上,包括那位四十多歲的江榜眼,也被安置在了家鄉的郡縣做縣丞。
顧探花也好說,長孫清明覺得他身上那股子浩然正氣挺避邪,寫的文章也是關於治水的,便將封為司空副職,讓原本的司空大人帶著。
司空是正一品,司空副職雖然是臨時加上職位,卻也不容小覷了,暫定為從四品,由司空大人直接管理。
不少人都說這位探花郎仕途通坦,只有周疏寧知道,探花郎怕是要辛苦了。
大晏水利其實很差,非常差,要不年看鬧水患,每次水患司空大人都被皇帝罵個狗血淋頭。
所以入仕第一件事,司空大人就教小顧大人一個為官大道:「臉皮要厚。」
小顧大人滿頭黑線,深深為自己的為官之路捏了一把汗。
周疏寧和吳千雲卻很麻煩,他們是狀元,不能比小顧探花的官職低,然而朝中一個蘿蔔一個坑,哪兒都不能再插根針進去了。
最後周疏寧出了個主意,不如就趁機開展官制改革,先增加一個翰林院,給官員們打個頭陣。
長孫清明不解:「翰林院是怎樣的官職?」
歷史上翰林院是從唐朝開始存在的,主要職能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等。
但凡與書籍相關的,全歸翰林院管,最好的例子就是紀曉嵐,他是清朝進士,被皇帝封為翰林庶吉士,奉皇帝之命修四庫全書。
而且翰林院也是官場的實習場所,先從修書開始,乾的好了就可以加官進爵,干不好了就實習一輩子。
周疏寧把翰林院的職能說給了長孫清明聽,又總結了一句:「教育相關的事也可以交給翰林院,剛好咱們大晏還沒有教育局,便趁機將教育事業規範起來吧!」
長孫清明覺得非常有道理,只是增設官制需要層層審批,哪怕長孫清明是太子,也要經過眾臣的商議。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商議也只是走個過場。
於是第三天,周疏寧被封為翰林院大學士,吳千雲則被封為掌院學士。
剛開始被封官,周疏寧著實忙碌了好幾天,普天之下所有孤本書籍全都送往了翰林院。
周疏寧立刻又上書長孫清明,給他分派幾名編修過來,剩下的幾名沒能安排的進士全都被周疏寧收入了囊中。
每天讓他們對孤本書籍進行編撰和修繕,保證每個人才都能加以利用。
讓長孫清明頭疼了好幾天的安置問題,很快便在周疏寧的主張下得到了解決。
只是周疏寧更忙了,白天要穿男裝上朝,晚上要換回女裝上床,如此這般,周疏寧每天都在為恢復男兒身這件事而後悔。
與此同時,南疆崇山峻岭,飛煞門地下總舵,赤煞蕭赤練冷笑著看向青煞:「我說過很多次了,我不在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動他,你們都聾了,還是拿我的話當耳旁風?」
第326章 周疏寧改進印刷技術
蕭赤練人如其名,眼神看過來的時候仿佛毒舌一般讓人尾椎骨發麻。
雞皮疙瘩瞬間攀上青煞的手臂,後背上也冒了一層白毛汗。
他總覺得蕭赤練真的是條蛇,而且下一秒就會撲上來咬住他,將那劇毒注入他的體內,讓他暴斃當場。
青煞強自鎮定道:「審問那小白臉是門主的吩咐,如果你有意見,大可以去找門主分說。」
蕭赤練冷笑一聲:「少拿門主來壓我,你別忘了,飛煞門只有我的修為在門主之下,你們連給我提鞋都不配。青煞,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早就想壓制住我了?不服我是不是?沒關係,什麼時候你能比我強了,我赤煞甘願俯首。但在你強過我之前,最好給我把尾巴夾緊了。我若是再看到你未經我允許,從我的洞府私自把人押走,休怪我不念這幾十年同門之誼!」
說完她冷哼一聲,轉身離開了青煞的住處。
直到蕭赤練的背影遠了,青煞才氣的一把掃掉了滿屋子的陳設,轟隆一聲巨響,整潔的待客廳瞬間變得狼藉遍地。
他怒聲罵道:「蕭赤練,總有一天,我讓你不得好死!」
旁邊的手下婢女嚇的噤若寒蟬,紛紛跪倒在地,大氣兒都不敢出。
飛煞門歷史悠久,七煞尊更是位高權重,他們在中原大地發展了幾百年,信眾多不勝數。
他們發展的非常快,卻從未在民間傳出過任何風聲,除了他們超強的精神控制功法外,就是他們在選擇教徒上十分精準。
飛煞門不要無用的教眾,基本都是大富大貴的,或者……是他們有意促成的富貴命格。
偌大個飛煞門,仿佛建在地下的王國一般,仔細看會發現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這是因為飛煞門是建於好幾座山腹之中。
山峰有高有矮,也讓飛煞門內高低不同。
青煞一腔鬱氣無處發泄,便隨意扯了個靈侍過來甩上了床,靈侍是專門侍奉煞尊的禁臠,是底下教眾供奉來的床上用品。
直至將所有鬱氣全部發泄於靈侍身上,青煞才氣喘吁吁的停下來,一手撫摸著靈侍滑膩的皮膚,一邊聲音低啞的吩咐:「既然蕭赤練那個娘兒們那麼喜歡那小白臉,那我就出手幫幫她好了。」
說完他低低的笑了起來,眼中儘是陰邪之色。
翰林院中,周疏寧從書山簡海中抬起頭來,一臉官司的問道:「需要什麼?刻印木板?為什麼要刻木板?」
一位年紀較大的編修說道:「這個……大人您看,咱們的書都是用木板刻上反字印刷來的,每一頁都要有一塊印刷板。除非手動抄寫,否則想要將書籍廣泛印刷,都是必須要先將反字刻到木板上。」
周疏寧隨口道:「不是有活字……」
等等,他怎麼又忘了?
這個架空的歷史雖然有紙張和印刷術,但並沒有活字印刷術。
真正的活字印刷,是北宋時期畢昇發明的,而且不是木板刻字,而是用陶土燒制出來的。
這樣可以保證活字的使用壽命,不容易在印刷過程中損毀。
也不像木板印刷那樣死板,只能印一本書,這本書不印了,模板也就浪費了。
周疏寧清了清嗓子,朝吳千雲招了招手,說道:「把負責印刷的老編修叫過來,我交待他一件事。」
吳千雲的臉色不太好,遲疑道:「這……表哥,要不有什麼事兒你還是吩咐我吧?林編修年紀大了,而且有點……有些事兒,他喜歡墨守成規。我知道表哥是個擅長革新的人,但有些人做一件事時間長了,可能會有感情,覺得所有改變都是出夭蛾子,都是……」
後面的話吳千雲沒好意思說出來,周疏寧問他:「都是什麼?說點事吞吞吐吐的,有點年輕人的利落!」
吳千雲立刻道:「都是數典忘祖。」
周疏寧:……那倒也不至於。
大清倒是不數典忘祖,為了守住老祖宗的基業,閉關鎖國,不發展邦交,結果就是被歷史的發展遺忘,科技與社會發展遲了上百年。
雖然老祖宗的東西不能忘,但過於保守無異於固步自封,會扼殺掉好的思想。
周疏寧朝吳千雲招了招手:「走,咱們去會會那位老編修。」
吳千雲吸了吸氣,問道:「表哥真的要去嗎?我跟他打過好幾次交道,老頭兒的臉特別臭。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哪位皇親國戚,後面一打聽才知道,老頭兒當了半輩子的印曹侍御史。雖然只是個從五品,但做事從來不含糊,對於刊印之事從不馬虎。你要是想革他的新,比挖他祖墳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