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面頰微紅,眼睛亮亮的,正靜靜看著她,有些繾綣的溫柔。

  青凝一愣,伸手在他眼前晃晃:「卓郎君,你可是醉了?」

  那醉眼迷濛之人不說話,卻忽而傾身,拿微涼的指來觸青凝的面頰。

  青凝吃了一驚,忙閃身後退,卻見卓瑾安已是退了回去,他手中夾著一枚碧綠的嫩葉,似乎是從她的發上摘下來的。

  卓瑾安摩挲著那枚葉子,似乎有些憂愁,嘆一聲:「阿凝,我母親又來信了,催著我成親。」

  青凝頓了頓:「卓郎君也該成婚了。」

  卓瑾安聞言,忽而往前湊了湊,同她呼吸相聞:「阿凝,我不能成親,我同你說件私隱,你萬不能往旁處說。」

  青凝一時納罕,卻聽卓瑾安在她耳畔低低道:「我先前兒病了那一場,已是子嗣艱難,斷不能再坑害小娘子,叫她們嫁過來守活寡。」

  青凝:「......」

  此事關乎男子尊嚴,青凝從沒想到過,有一天會聽到這樣的隱私。

  自然她更加想不到,會有卓瑾安這般不要臉面的,會不顧男子尊嚴誆騙於她。

  青凝離他遠一點:「你.....卓郎君醉了,還是少說話為妙。」

  卓瑾安卻不依不饒,扯住她的袖子,可憐巴巴地瞧著她:「阿凝,你幫幫我,你就嫁給我,來同我來做這一樁交易。如此,你替我遮掩私密,我給你庇護與自由,兩相得利。」

  竟是這般嗎?青凝一時語噎,只是如此說來倒也划算。

  卓瑾安見她遲遲不應,眼裡的光亮暗下去,淋濕的小狗般:「阿凝,你也不肯幫我嗎?」

  青凝一時生出點不忍來:「我......可婚姻大事,非同兒戲,我也並不想輕易走入一段婚姻。」

  卓瑾安又逼近一點,他身上有薄荷青草的氣息,一點點侵入青凝的呼吸,他說:「阿凝,並不需要你走入一段婚姻,你若是肯同我做這一樁交易,你只需留在金陵便可。自從我上回生了那樣一場病,如今家中萬事都依我。」

  「我們留在金陵,你想做什麼便做什麼,沒有人能束縛你,你做什麼我都陪著你,陪著你四處收茶、經營鋪子、吃酒賞花。當然,若是.....若是你不想我陪著你,那我便離你遠遠的,我給你卓

  家的庇護,給你自由自在的權力,讓你比如今還要恣意些。」

  青凝想離他遠一點,卻被他虛虛環在了懷中,他似乎醉的厲害,將頭枕在青凝肩上,哀怨道:「阿凝真是狠心腸,連這點忙也是不肯幫的,我給你能給的一切,只是要你替我擋擋這世俗的眼光罷了。」

  那薄荷青草味點點侵襲而來,青凝去推他:「卓瑾安。」

  卓瑾安忽而抬起頭,細長的丹鳳眼凝著她:「阿凝,你還欠我一份救命之恩。」

  卓瑾安不肯鬆手,眼裡亮晶晶的哀求:「阿凝打算怎麼還我這份恩情呢,不妨嫁給我,同我做成這一筆交易,這恩情便也一筆勾銷。」

  他實在太怕嚇跑她,只能一遍遍強調這是一場交易,甚而要編造自己不行的幌子,可他又覺得一切都值得,只要她能在他身邊便好,天長日久,水滴石穿。

  青凝一時心虛,他確實欠他一份救命之恩。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自然也是該還的。

  遠處草長鶯飛,西湖夜雨,是新的夜幕,明天也將會是嶄新的黎明,一切的一切,都是未曾預料的開始。青凝忽而鎮靜下來,她從來不是擰巴的人,既然她嫁給他,彼此都有所圖,有得益,為什麼不行呢,日後他們二人相互幫扶,也都能獲得更平靜安寧的日子。

  卓瑾安見她久久不語,一顆心七上八下,可他沒料到,青凝忽而抬眸,她說:「好,我嫁給你。」

  這下換卓瑾安手足無措了,他一下子老實起來,抓著衣襟低低道:「阿凝答應嫁給我?」

  青凝起了身,微笑著往前走:「天都這樣黑了,快些兒回去吧。」

  卓瑾安臉上的酒意都退了去,忽而上前一步,扯住她的衣袖,他說:「阿凝,說話要算數,你既答應嫁給我,咱們....咱們下個月便成親。」

  .....

  青凝回到金陵時,已是五月下旬,她將春茶往各處去送,送完了茶已是六月初六,她忽而反應過來,她要嫁給卓瑾安了。

  也是這六月初六,一艘遊船停在秦淮河畔,古樸典雅的一艘船,並不引人注目,卻無人知曉,裡頭坐的是這大殷的太子殿下。

  三月份時,京都就有傳言,這新朝的太子殿下要親往南邊來整頓吏治,南方官場一時如臨大敵,先是里里外外自查了一遍,做足了表面功夫,沒成想,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這便懈怠下來。可誰知,六月份一過,太子竟是直入江陵,打了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江浙總督孫正和一身便裝,正在擦冷汗,他立在艙內戰戰兢兢:「殿下,湖廣兩地過來的難民,如今已被妥善安置。上個月,我們江浙往湖廣已送了一萬石的賑災糧,多了是真的拿不出了。」

  他說完,偷偷抬眼瞥了一眼窗前背手而立的太子殿下。

  見那人修長挺拔,威儀英挺,孫正和便趕忙垂下眼,不敢再看。

  崔凜轉過身來,一張清俊的臉益發刀削斧鑿般的利落,他瞧著孫正和,嘴角有朗潤的笑意,只眸子卻是冷的:「孫大人不必拘束,且坐下喝一杯茶水。」

  孫正和一愣,沒料到太子這般溫潤如玉,他擦擦汗,應喏著坐了,只是剛坐下,便聽上首的人又道:「孫大人家中有良田萬頃,一年產米糧不計可數,只是孫大人家中只得二百人口,一年是如何吃得下這許多糧食?」

  舊朝積弊已久,江南繁盛之地,亦是貪腐之地,南邊的官員各個暗中屯田,已是老黃曆了。

  孫正和剛坐下,甫一聞言立時滑跪在地,他方才還以為這太子殿下是個好打發的,沒料竟是這般的洞明,連他家中有多少田地、多少人口都清清楚楚。

  他冷汗又下來,連手都開始哆嗦:「殿.....殿下,小人......小人.....」

  崔凜坐至交椅上,不緊不慢喝一口茶水,還是方才溫潤口吻:「孫大人不必著急,不如再好好想一想,你們南邊這批官員,能捐獻上來多少米糧。」

  一時遊船內安靜下來,只餘下孫正和的冷汗滴答滴答,落在織錦地毯上。

  這當口,雲岩端了碟子點心來,又給崔凜續了茶。

  崔凜放下杯盞,目光掃過孫正和,淡淡落在那碟點心上時,微微頓了頓。

  孫正和跪在地上不敢抬頭,哆哆嗦嗦了好一會子,才道:「殿下,臣願同南邊的同僚們,一同捐出五千石的米糧。」

  「五千石?」

  崔凜清淡的語氣,聽不出情緒,忽而捻起塊桂花糕細細地瞧,花朵兒樣的桂花糕,上頭還灑了一層細碎的花瓣,沾著糖霜,讓人瞧著便有食慾。

  那邊孫正和哆嗦得更厲害了:「一萬石!臣願帶同僚們一併捐贈一萬石!」

  崔凜沒回應,將那塊桂花糕放在口中嘗了嘗,清甜而不膩,似曾相識的味道。

  孫正和見太子一言不發,一咬牙:「五萬石!臣等願奉上五萬石米糧。」

  崔凜依舊沒作聲,卻忽而囑咐雲岩:「哪兒買來的點心,去把這賣點心的給我尋來。」

  孫正和臉都白了,為著保命,忙喊道:「殿下,殿下,我等願傾盡家產去救助湖廣難民!殿下!」

  崔凜終於放下那塊點心:「如此甚好,你們既然願意傾盡家產來救湖廣,想來也是可造之材,不日便先捐贈二十萬石,送至湖廣兩地。若是朝中再有需,還需你們這些肱骨之臣鼎力相助。」

  那孫正和虛脫一般,連連磕頭謝恩。

  這當口,雲岩已是尋了那賣點心的來,是個自稱冬兒的小丫頭。

  冬兒自小長在鄉下,也沒見過什麼官老爺,自然是有些莽撞的,她並不知道崔凜的身份,也瞧不出這屋子裡各處陳設的珍貴來,只是覺得這位郎君憑好看哩,又有氣勢的很。

  冬兒忍不住多看了崔凜幾眼:「郎君是要買點心嗎,只是可惜的很,今日已是賣完了。」

  崔凜打量她,問:「這點心是你做的?」

  冬兒擺手:「我這粗手粗腳的做不來,如今都是家妹在做。」

  家妹嗎?必然比這丫頭還要小,按理說問到這裡便該死心了,可崔凜是誰,縝密心思無人能及,他話鋒一轉:「你家中妹妹倒是手巧,這做點心的手法可是父母教的?」

  冬兒不設防,又擺手:「父母哪兒會這些,這是我們娘子教我們做的。」

  崔凜指尖一頓,握著杯盞的手微微用力,只他面上依舊是溫潤神色,他不問冬兒口中的娘子年歲幾何,相貌如何,卻是問:「你們只賣這些點心嗎?可有香囊手帕之類的一道兜售。」

  冬兒瞧著這位郎君氣度不凡,也知道定然是個有錢的主,她們如今雖不再兜售繡活,但冬兒手裡還留了個娘子做的香囊,不如今日拿出來,賣個好價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