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頁
畢竟,在九皇叔的統治下,他們的日子過得不僅不差,反倒更好。
左右他們與東陵本來就是一國的,先前只是分裂了,現在統一也沒有問題。
而且,北慶與西楚接壤,從北慶出兵攻打西楚路線最短,糧草運輸也最為方便。九皇叔坐鎮北慶,也是為攻打西楚做準備。
一年!
西楚皇帝和西楚那些趁亂造反的諸王后人,見九皇叔一直龜縮在北慶,完全沒有攻打西楚的意思,原本還打擔心九皇叔會趁亂摘桃子的人,頓時放下心來了,專心打自己人。
諸王后人背後有黑甲衛支援,又有王子戎與謝三這樣的頂尖人才,為他們出謀劃策,西楚皇帝哪怕占據著兵馬的優勢,一時間也奈何不了他們。
西楚的內亂持續了足足一年,直到黑甲衛與王子戎、謝三突然從西楚離開,諸王后人失去強大的後援,西楚皇帝才將這次叛亂徹底平息下來。
這一次,西楚皇帝再不顧西楚大儒和臣子們的勸說,將所有涉事者三族屠盡,不留一點隱患。
「朕不想西楚再亂一次!」西楚皇帝態度強硬,無視朝臣和西楚大儒們的勸說,大開殺盡,將西楚皇室殺的只剩下他這一支。
九皇叔收到消息,當下就笑了:「行了,天下一統最大的隱患解決了,可以攻打西楚了。」
北慶那些倚老賣老的皇室成員,可叫他煩心死了,偏偏又殺不得,為了安撫北慶的百姓,他甚至還要優待他們,做給北慶的百姓看。
為了讓西楚皇帝屠盡西楚皇室,他足足等了一年,好在讓他等到了。
西楚皇帝前腳屠盡西楚皇室,後腳九皇叔就打著為西楚諸王討公道的旗號,出兵攻打西楚。
西楚這兩年內亂不斷,再怎麼家底厚也經不起這麼折騰,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九皇叔的鐵騎就攻到了西楚皇城。
不過,西楚皇帝沒有像北慶皇帝那般主動投降求和,他一直堅持到最後,在九皇叔的鐵騎攻破城門沖入皇城時,西楚皇帝自盡了!
他一把火將西楚皇宮和自己燒了,也把自己的血脈燒死了。
「君王死社稷,西楚永不降!」
西楚皇帝自盡保全了西楚的傲骨,西楚不少文人大儒,在之後也選擇自盡追隨西楚皇帝而去。
九皇叔半點也不意外。
西楚文風盛行,文人最是講風骨,西楚皇帝不肯降,在他預料之中,西楚大儒自盡追隨西楚皇帝也在他的預料中。
但九皇叔還是嘆了一句:「可惜了!」
可惜了那些大儒,他們原本可以教導更多人,把他們所學所知傳承下去;他們原本可以在西楚為官,照拂西楚的百姓,可他們卻選擇自盡以成全自己的忠義。
可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來沒有千年的王朝,那些大儒他們到底忠的是誰?
九皇叔尊重,但不理解。
西楚亡國,但西楚的內政卻比北慶嚴重太多了。西楚的朝臣、百姓對九皇叔充滿了敵意,哪怕清楚地知道西楚亡國了,他們仍舊在反抗,各地起義不斷。
按說這麼嚴重的情況,九皇叔應該花更多時間在西楚,把西楚的政務料理妥當再說。然,九皇叔打下西楚,把西楚的事務丟給王子戎與謝三,就輕車簡從的離開了。
真正的輕車簡從,就他一個人,他連一個兵馬都沒有帶,大軍也留給了王子戎與謝三。
甚至九皇叔都沒有提前告知他們一聲,只在走的那天說了一句:「這裡交給你了,本王回東陵!」
他出來一年多了,他忍耐到了極限了!
他盡了他身為帝王的責任,接下來,他該儘自己為人夫的責任。
蘇雲七在京城等他,他得回去了!
王子戎與謝三還以為,九皇叔說的回東陵,是要班師回朝。他們二人也能理解, 仗打完了,九皇叔得回去商議新朝的國號和登基事宜,確實不宜在西楚久留。
西楚這一攤子事,也不是一時半刻能理清的,他們二人留在西楚,西楚也亂不了,九皇叔回去也無妨。
得了九皇叔的話,王子戎與謝三就為九皇叔班師回朝做準備,可不想他們才起了一個頭,副將就來報九皇叔走了。
就那麼水靈靈的,一個人騎馬走了!
王子戎與謝三收到消息的時候,人都傻了。
可再傻也沒有用,九皇叔早就跑遠了,他們就是快馬加鞭去追也追不上。
「真的是胡鬧!」王子戎氣極,可罵過之後,又忍不住心生羨慕。
他知道九皇叔這般急著回去是因為什麼,正因為知道他才羨慕。
真正的強者,從來不受規矩的束縛。
九皇叔活成了,他想要的樣子!
……
東陵,皇城。
三皇子蕭凌賀與賀相等重臣,第一時間收到了王子戎與謝三,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來的信。
看到信上的內容,三皇子和賀相等重臣,當即臉都變了:「胡鬧,胡鬧,簡直是太胡鬧了!」
「現在是什麼時候,九皇叔不知道,王子戎和謝止清也不知道嗎?王子戎和謝止清都是幹什麼吃的?他們不知道攔下九皇叔嗎?」
賀相很不客氣地,狠狠瞪了謝家二老爺和王家家主一眼:「你們怎麼教孩子的?還世家大族呢,這孩子教的一點用也沒有!」
被罵的謝家二老爺與王家家主默默地低頭,不敢回話,實則在賀相看不到的地方,二人的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這是他們的問題嗎?
他們把孩子教得再好,也架不住九皇叔自己要回來呀。
九皇叔是什麼人,賀相心裡沒數嗎?
九皇叔要是能勸得住,母豬……也不是,旁人勸不住九皇叔,蕭王妃可以。
可惜兩地相隔千里,蕭王妃就是勸得住也沒用。
賀相當然也知道,這不是王子戎與謝三的錯,可他不敢罵九皇叔,只能罵罵王子戎和謝三出氣了。
罵完,賀相又忍不住擔心起來:「九皇叔孤身一人趕回來,要是消息泄露了可如何是好?西楚的人不服,南越和北慶的人表面上服了,可私底下也是小動作頻頻。要是消息泄露,九皇叔這一路怕是不太平。」
賀相一臉急切地開口:「殿下,我們得派大軍去接九皇叔!」
三皇子趁賀相不注意,悄悄地翻了個白眼,雙手一攤:「怎麼接?九皇叔到哪裡了,我們知道嗎?我們去哪裡接人?九皇叔本是私下回來,沒有人知曉,若因為我們大張旗鼓地去接人,萬一暴露了九皇叔的行蹤怎麼辦?」
「可我們也不能看著九皇叔,孤身一人犯險呀!」賀相氣得大罵。
三皇子立刻改口:「好,我這就派大軍去接。」
「不行,不能暴露九皇叔的行蹤!」賀相想也不想就反駁。
「那就不接,當作什麼都不知道。」三皇子從善如流的改口,賀相又生氣了:「萬一九皇叔遇到刺殺,就因為援軍沒有及時到而出事怎麼辦?」
「行,我派大軍去接!」三皇子一臉無奈,賀相暴跳如雷:「不行,容易暴露九皇叔的行蹤!」
三皇子被吵的頭痛,忍不住提高了語氣:「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外祖父,你說怎麼辦吧?」
賀相氣得吹鬍子瞪眼,指著三皇子就罵:「我要知道該怎麼辦,我還來問你?怎麼,你當了攝政王,官職比我高,翅膀硬了,連你外祖父也不放在眼裡了?」
三皇子立刻低頭認錯:「外祖父,我錯了!」
老小孩,老小孩,說的就是他外祖父了。他外祖父年紀越大越幼稚,任性得很,完全不像以前一樣什麼都藏在心裡,一副高深莫測樣的。
當然,這也怪九皇叔,怪九皇叔太信任他們,把權利全部交給他們,讓他外祖父只需要埋頭做事就行,不需要揣摩聖意,也不需要勾心鬥角。
怪九皇叔把他外祖父給「寵」壞了,讓他外祖父不再偽裝深沉,可以放心地將自己的真性情上展露出來。
……
朝堂上,賀相等一乾重臣,為九皇叔的安危操碎了心,卻不知九皇叔今天一大早就入京了。
翻城牆進的城,沒有驚動任何人。
一入城,就直奔蕭王府,直奔蘇雲七的落霞院。
他想蘇雲七了。
想第一個見到蘇雲七,也想蘇雲七第一個見到他,以彌補當初蘇雲七從越氏的皇陵出來,第一個見到的人,不是他的遺憾!
(正文完)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左右他們與東陵本來就是一國的,先前只是分裂了,現在統一也沒有問題。
而且,北慶與西楚接壤,從北慶出兵攻打西楚路線最短,糧草運輸也最為方便。九皇叔坐鎮北慶,也是為攻打西楚做準備。
一年!
西楚皇帝和西楚那些趁亂造反的諸王后人,見九皇叔一直龜縮在北慶,完全沒有攻打西楚的意思,原本還打擔心九皇叔會趁亂摘桃子的人,頓時放下心來了,專心打自己人。
諸王后人背後有黑甲衛支援,又有王子戎與謝三這樣的頂尖人才,為他們出謀劃策,西楚皇帝哪怕占據著兵馬的優勢,一時間也奈何不了他們。
西楚的內亂持續了足足一年,直到黑甲衛與王子戎、謝三突然從西楚離開,諸王后人失去強大的後援,西楚皇帝才將這次叛亂徹底平息下來。
這一次,西楚皇帝再不顧西楚大儒和臣子們的勸說,將所有涉事者三族屠盡,不留一點隱患。
「朕不想西楚再亂一次!」西楚皇帝態度強硬,無視朝臣和西楚大儒們的勸說,大開殺盡,將西楚皇室殺的只剩下他這一支。
九皇叔收到消息,當下就笑了:「行了,天下一統最大的隱患解決了,可以攻打西楚了。」
北慶那些倚老賣老的皇室成員,可叫他煩心死了,偏偏又殺不得,為了安撫北慶的百姓,他甚至還要優待他們,做給北慶的百姓看。
為了讓西楚皇帝屠盡西楚皇室,他足足等了一年,好在讓他等到了。
西楚皇帝前腳屠盡西楚皇室,後腳九皇叔就打著為西楚諸王討公道的旗號,出兵攻打西楚。
西楚這兩年內亂不斷,再怎麼家底厚也經不起這麼折騰,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九皇叔的鐵騎就攻到了西楚皇城。
不過,西楚皇帝沒有像北慶皇帝那般主動投降求和,他一直堅持到最後,在九皇叔的鐵騎攻破城門沖入皇城時,西楚皇帝自盡了!
他一把火將西楚皇宮和自己燒了,也把自己的血脈燒死了。
「君王死社稷,西楚永不降!」
西楚皇帝自盡保全了西楚的傲骨,西楚不少文人大儒,在之後也選擇自盡追隨西楚皇帝而去。
九皇叔半點也不意外。
西楚文風盛行,文人最是講風骨,西楚皇帝不肯降,在他預料之中,西楚大儒自盡追隨西楚皇帝也在他的預料中。
但九皇叔還是嘆了一句:「可惜了!」
可惜了那些大儒,他們原本可以教導更多人,把他們所學所知傳承下去;他們原本可以在西楚為官,照拂西楚的百姓,可他們卻選擇自盡以成全自己的忠義。
可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來沒有千年的王朝,那些大儒他們到底忠的是誰?
九皇叔尊重,但不理解。
西楚亡國,但西楚的內政卻比北慶嚴重太多了。西楚的朝臣、百姓對九皇叔充滿了敵意,哪怕清楚地知道西楚亡國了,他們仍舊在反抗,各地起義不斷。
按說這麼嚴重的情況,九皇叔應該花更多時間在西楚,把西楚的政務料理妥當再說。然,九皇叔打下西楚,把西楚的事務丟給王子戎與謝三,就輕車簡從的離開了。
真正的輕車簡從,就他一個人,他連一個兵馬都沒有帶,大軍也留給了王子戎與謝三。
甚至九皇叔都沒有提前告知他們一聲,只在走的那天說了一句:「這裡交給你了,本王回東陵!」
他出來一年多了,他忍耐到了極限了!
他盡了他身為帝王的責任,接下來,他該儘自己為人夫的責任。
蘇雲七在京城等他,他得回去了!
王子戎與謝三還以為,九皇叔說的回東陵,是要班師回朝。他們二人也能理解, 仗打完了,九皇叔得回去商議新朝的國號和登基事宜,確實不宜在西楚久留。
西楚這一攤子事,也不是一時半刻能理清的,他們二人留在西楚,西楚也亂不了,九皇叔回去也無妨。
得了九皇叔的話,王子戎與謝三就為九皇叔班師回朝做準備,可不想他們才起了一個頭,副將就來報九皇叔走了。
就那麼水靈靈的,一個人騎馬走了!
王子戎與謝三收到消息的時候,人都傻了。
可再傻也沒有用,九皇叔早就跑遠了,他們就是快馬加鞭去追也追不上。
「真的是胡鬧!」王子戎氣極,可罵過之後,又忍不住心生羨慕。
他知道九皇叔這般急著回去是因為什麼,正因為知道他才羨慕。
真正的強者,從來不受規矩的束縛。
九皇叔活成了,他想要的樣子!
……
東陵,皇城。
三皇子蕭凌賀與賀相等重臣,第一時間收到了王子戎與謝三,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來的信。
看到信上的內容,三皇子和賀相等重臣,當即臉都變了:「胡鬧,胡鬧,簡直是太胡鬧了!」
「現在是什麼時候,九皇叔不知道,王子戎和謝止清也不知道嗎?王子戎和謝止清都是幹什麼吃的?他們不知道攔下九皇叔嗎?」
賀相很不客氣地,狠狠瞪了謝家二老爺和王家家主一眼:「你們怎麼教孩子的?還世家大族呢,這孩子教的一點用也沒有!」
被罵的謝家二老爺與王家家主默默地低頭,不敢回話,實則在賀相看不到的地方,二人的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這是他們的問題嗎?
他們把孩子教得再好,也架不住九皇叔自己要回來呀。
九皇叔是什麼人,賀相心裡沒數嗎?
九皇叔要是能勸得住,母豬……也不是,旁人勸不住九皇叔,蕭王妃可以。
可惜兩地相隔千里,蕭王妃就是勸得住也沒用。
賀相當然也知道,這不是王子戎與謝三的錯,可他不敢罵九皇叔,只能罵罵王子戎和謝三出氣了。
罵完,賀相又忍不住擔心起來:「九皇叔孤身一人趕回來,要是消息泄露了可如何是好?西楚的人不服,南越和北慶的人表面上服了,可私底下也是小動作頻頻。要是消息泄露,九皇叔這一路怕是不太平。」
賀相一臉急切地開口:「殿下,我們得派大軍去接九皇叔!」
三皇子趁賀相不注意,悄悄地翻了個白眼,雙手一攤:「怎麼接?九皇叔到哪裡了,我們知道嗎?我們去哪裡接人?九皇叔本是私下回來,沒有人知曉,若因為我們大張旗鼓地去接人,萬一暴露了九皇叔的行蹤怎麼辦?」
「可我們也不能看著九皇叔,孤身一人犯險呀!」賀相氣得大罵。
三皇子立刻改口:「好,我這就派大軍去接。」
「不行,不能暴露九皇叔的行蹤!」賀相想也不想就反駁。
「那就不接,當作什麼都不知道。」三皇子從善如流的改口,賀相又生氣了:「萬一九皇叔遇到刺殺,就因為援軍沒有及時到而出事怎麼辦?」
「行,我派大軍去接!」三皇子一臉無奈,賀相暴跳如雷:「不行,容易暴露九皇叔的行蹤!」
三皇子被吵的頭痛,忍不住提高了語氣:「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外祖父,你說怎麼辦吧?」
賀相氣得吹鬍子瞪眼,指著三皇子就罵:「我要知道該怎麼辦,我還來問你?怎麼,你當了攝政王,官職比我高,翅膀硬了,連你外祖父也不放在眼裡了?」
三皇子立刻低頭認錯:「外祖父,我錯了!」
老小孩,老小孩,說的就是他外祖父了。他外祖父年紀越大越幼稚,任性得很,完全不像以前一樣什麼都藏在心裡,一副高深莫測樣的。
當然,這也怪九皇叔,怪九皇叔太信任他們,把權利全部交給他們,讓他外祖父只需要埋頭做事就行,不需要揣摩聖意,也不需要勾心鬥角。
怪九皇叔把他外祖父給「寵」壞了,讓他外祖父不再偽裝深沉,可以放心地將自己的真性情上展露出來。
……
朝堂上,賀相等一乾重臣,為九皇叔的安危操碎了心,卻不知九皇叔今天一大早就入京了。
翻城牆進的城,沒有驚動任何人。
一入城,就直奔蕭王府,直奔蘇雲七的落霞院。
他想蘇雲七了。
想第一個見到蘇雲七,也想蘇雲七第一個見到他,以彌補當初蘇雲七從越氏的皇陵出來,第一個見到的人,不是他的遺憾!
(正文完)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