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他們的思想里,這個稅交了就是交了,交完之後除了自己少了一筆錢財,其他什麼都沒得到。

  每次百姓們提起這些各種各樣的稅,都是大皺眉頭,他們沒有想過,收上去的稅是要花在他們頭上過,在他們心裡,這個銀子就是給到上面的官員、皇帝們享用的。

  事實來講,也確實如此。

  此時的基礎設施建設少的可憐,再加上小農經濟生產力不發達,收到的稅入本身就少的可憐,而大部分的稅入都用於了軍隊的維護,剩下的一部分則確實是用於供養皇室和官員,老百姓就是被壓榨的最底層,自然會談稅色變。

  而現在,沈知縣說,他們交的稅之後又會用在他們身上,哪怕有些人想要反駁,但是他們想了想這一年來在河陽縣的生活,就說不出話來——因為事實勝於雄辯。

  在河陽縣生活,他們感受到的第一個,便是極大的便利。

  不用自己費心找工作,不用絞盡腦汁想著如何能讓孩子讀上書、以後能有什麼出路,隨便走到哪裡,道路都是乾淨的,空氣是清新的,一切都是令人驚喜的。

  「所有的工坊主必須明確,正是因為你們依法納了稅,縣衙才會在各種糾紛中堅定地主持正義,才會在你們想要大展身手的時候提供各種支持,才會繼續修路造橋,滿足你們的運輸需求,所以你們下面工人的人頭稅必須由你們承擔,凡是不承擔的工坊主,只要有一人舉報後核實,該工坊立即歇業整頓一月,若是屢教不改,則不得繼續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有百姓需要明白,自己從事的經營活動,也需要繳納一份人頭稅,為河陽縣做出自己的貢獻。」

  「如今的河陽縣,如同一個初生嬰孩,需要大家各方面的去呵護,所有繳納上來的稅入,縣衙會出示錢款去向公示,我們上下一心,定然是能打造出一個更好的河陽縣的!」

  朱大從一開始的不滿,到後面折服於沈江霖的氣勢完完全全聽進去了,聽到最後,他心情激動,第一個站出來說:「我會依法納稅!」

  「我會依法納稅!」

  「我會依法納稅!」

  呼聲越來越高,底下的一群老衙役都有些看呆了。

  以往他們挨家挨戶收稅的時候,許多人能躲就躲,能欠就欠,實在是拖不過了,或是他們上手段了,才會愁眉苦臉地交了稅,哪裡有一天這些人會主動說要交稅的?

  這些衙役不懂,沈江霖在他們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河陽縣的變化太快太快,快到幾個月沒來這個地方的人都會認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百姓或許沒有那些統治者文人如此多的心思,統治者們總是想要用愚民策略來讓百姓聽話,但是百姓心中卻是自有一把尺,其實從沈江霖站上高台的那一刻起,許多百姓心裡已經服氣了。

  若是這個錢是給沈知縣的,哪怕就是私人的供奉,他們都覺得是值得的。

  河陽縣許多人家家中如今都不供觀音不供如來,只供沈江霖夫婦的長生牌位,對他們來講,拜觀音拜如來都沒有拜知縣夫婦來的管用,神仙管不了的事情,沈知縣夫婦都管了,若是能留沈知縣夫婦永遠在河陽縣,那些百姓或許都會迫不及待地將這個稅給納了,根本不會計較這個稅用在哪裡。

  而今,沈大人還向他們保證,這些稅最後還會用在他們身上,門前的路、河邊的橋、維護正義的律法、他們的身家性命妻兒老小,都依託在沈大人說的「稅」上,甚至沈大人還說了未來河陽縣的幾處規劃,他們相信沈江霖,只要沈大人說會建,那就一定會建。

  沈江霖的這次宣講會,不僅僅給這一萬多民眾講了什麼「稅」,為何要交稅,如何交稅等問題,同時也與所有人約定,他們的「稅」會進一步修正,修正到最後,貧者不納稅,富人多納稅,這才是沈江霖這次宣講會的另一層用意。

  雖然最後這個觀點說出來的時候,幾個富商豪紳臉上都閃現出不自在的神色,但是因為沈江霖是他們的財神爺,誰都不敢得罪了他,故而那不自在的神色很快就一閃而逝。

  沈江霖知道,如今的河陽縣才剛剛進入正軌,稅入改革卻是迫在眉睫之事。

  只有在一開始就定好了規矩,大家以後才會按照規矩辦事。

  這一次的夏稅收的十分順利,幾乎人人主動到衙門交稅,衙門的書吏同樣只需要在衙門口支起桌子,就會不斷有人過來排隊交稅,那些商戶們更是直接點清自己手下的工人名字進行造冊,結算成銀兩,一筆筆繳入銀庫。

  縣衙發布的告示中說了,此次交稅日期截至到五月底,若是有人拖延不交,那麼到時候直接依法處置。

  無人敢有不從。

  當沈江雲再次收到沈江霖的家書時,看到了「改革試點」四字,他的瞳孔忍不住一陣緊縮——原來二弟一直沒有忘記。

  二弟曾說,要延大周國祚,方法有三,當時他心中最認可的是第二種,自上而下的改革,將百姓從土地上解綁,改變大周朝的經濟增長模式,百姓們可以不種地就可以養活妻兒老小。

  而現在,二弟給他的這一份書信中,已經明明白白地說明,河陽縣如今七成的百姓依靠手工業做工存活,不再需要和土地捆綁在一起,而且他們第一年的商業稅入遠遠超過了土地稅。

  沈江雲自己就在戶部任職,沈江霖上任之初,他就看過河陽縣之前的稅入情況,沈江霖今年呈上的夏稅,比之往年竟是翻了十倍不止!

  這是何等恐怖的一個增長!

  沈江云為自己弟弟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感到深切的驕傲與自豪,同時他的心中也是澎湃萬千,因為他從沈江霖的改革試點中,已經看到了當年他們兄弟坐而論道時談論那些方法的可行性了。

  二弟已經先他一步,竟是將理論準備變成現實了!

  第183章

  沈江雲如今是戶部郎中, 連他都能看懂的東西,戶部其他人自然也有人能看出來,但是誰都知道, 這個沈江霖是被首輔大人給趕走的,除非是想跟楊首輔徹底對著幹, 否則沒有人會將沈江霖做出來的功績特意點明出來。

  殷侍郎已經調任地方,新來的戶部侍郎是楊首輔的人,當然是要為楊首輔做事。

  所以, 就算沈江霖在河陽縣的功績再亮眼, 也無人為沈江霖發聲,而沈江雲同樣不曾輕舉妄動, 蓋因沈江霖給他的家書上已經叮囑過他,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 暫且看過朝堂風向再論其他。

  沈江雲看過朝堂上某些人的嘴臉後, 心中想著,哪怕二弟遠在數千里之外,可是對人心的把控卻是如此精準,朝堂之上的人, 恨不能將沈江霖這個名字死死壓下去, 再也不讓他冒出頭。

  但是, 沈江雲等人在這件事上雖然沒有動作, 但是在其他事情上, 卻同樣步步緊逼。

  拉攏人心,長袖善舞, 這些沈江雲原本並不擅長,可是現在,卻是不得不這麼做。

  四月清明剛過, 吏部右侍郎因被彈劾貪污受賄、縱容家人買兇殺人等重大問題下獄待審,又經起居郎楊志遠舉薦,戶部尚書杜凝章作保,皇帝周承翊計劃起復當年因盡忠職守而致使身體有損的唐雲翼為新一任的吏部右侍郎。

  旨意下達的時候,舉朝上下,一片譁然!

  所有人都知道,吏部是首輔楊大人的一畝三分地,右侍郎是首輔大人的左膀右臂,若說吏部之中,還有誰不順楊首輔的意,那便是左侍郎梁堯臣。

  梁堯臣是當年唐公望提拔上來的人,唐公望一生公允,從不結黨營私,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立派,哪邊有理他就站哪邊。

  當年在楊允功手底下辦事的時候,楊允功就奈何不了此人,唐公望退下之後其提拔上來的心腹下屬梁堯臣接替了這個位置,梁堯臣此人雖然是唐公望的嫡系,但是卻沒有唐公望的一片公心,更多時候還是明哲保身。

  再加上其能力也不如唐公望,所以這些年來,梁堯臣雖然占著戶部左侍郎的位置,但是慢慢地卻被楊允功所架空。

  而現在,唐雲翼成為了新的戶部右侍郎,兩個侍郎應該是吏部尚書最得力的手下干將,現在這兩個人卻天然自成一派,左膀右臂變成了處處掣肘,甚至隱隱會挑戰他這個戶部尚書的威勢,這讓楊允功如何能夠忍受?

  更加讓他無法忍受的,還因為唐雲翼這個人是楊志遠舉薦的!

  這說明什麼?說明楊志遠在向他這個祖父宣戰,要徹徹底底地倒向他的對立面!

  比起唐雲翼的即將到任,楊允功更加無法接受的是親孫子的背叛。

  哪怕他一生經歷風浪無數,哪怕他識人看人無數,他也無法理解,自己這個孫子到底是怎麼了,要做出這種事情!

  楊允功在內閣聽到消息的時候,面上表情十分平靜,可是籠在袖子中微微顫抖的手,卻泄露了他憤怒的情緒。

  晚飯十分,楊志遠住的小院,突然被一群人暴力踹開院門,楊志遠正在和自己的妻子兒女一同用飯,卻沒想到,直接被這群人綁了起來,為了防止楊志遠呼救,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當先一人用一條乾淨的帕子塞住了楊志遠的嘴。<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