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他當即喚來管家,吩咐在槐樹下設席備酒。
月色如水,樹影婆娑。二人對坐無言,唯有夜風拂過樹葉的輕響。不多時,管家奉上酒盞。張攸年執杯淺酌,目光卻始終未離蕭秋折半分。
槐花簌簌而落,在石桌上鋪了薄薄一層。
張攸年將斟滿的酒杯緩緩推向蕭秋折道:「早前便想與蕭大人共飲一杯。前日去親王府與王爺用膳時,本欲邀蕭大人同飲,卻未得見。今日倒是機緣巧合,能在此共飲一杯。」
蕭秋折接過酒杯,指尖在杯沿輕輕摩挲。他從前與張攸年並無深交,此刻見對方言談這般謙和有禮,心中不免暗生警惕。一個能說出「做情人也無妨」這般話,又能迅速攀至二品高位的男子,其城府之深可見一斑。
他仰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酒盞落在石桌上發出清脆的聲響:「若張大人要談晚青妤之事,那便不必多言。」
蕭秋折眸光漸冷:「我今日來,正是要與你說個明白。張大人能從一介布衣躍居二品,這份能耐我倒也佩服。歷朝歷代,能如你這般平步青雲的,實屬罕見。」
他指尖輕叩石桌,聲音漸沉:「但我有句話要告誡你,野心太大,終遭反噬。屆時不但前程盡毀,更要為世人所不齒。」
夜風驟起,吹落一樹槐花。蕭秋折廣袖一拂,掃開落在酒盞上的花瓣:「你近日所作所為,我皆已瞭然。今日來就是要告訴你,明日便帶著令尊搬離喬家大院,從此莫再接近晚青妤。你好生做你的官,為百姓謀福才是正途。官場上的門道,我比你清楚。皇親國戚
與朝中重臣的手段,你也該明白。即便你爬到這個位置,也未必能坐得安穩。」
「張大人是聰明人,該知道進退。」
蕭秋折對張攸年近來所為早已暗中查探。此人雖才華橫溢,卻心術不正。他那些不為人知的勾當,蕭秋折雖未盡知,卻也略知一二。當初言書堂出事,應也與張攸年脫不了干係。
「有件事我需警告你。」蕭秋折眉峰微壓,「離我父親遠些。莫要用你那套手段蠱惑他謀朝篡位。我父親自有主張,親王府的事,還輪不到你一個外人插手。況且,親王府也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
燈籠在夜風中輕輕搖曳,光影在二人臉上明滅不定。
張攸年聽完這番話,卻只是輕撫手中杯盞,唇角微揚:「蕭大人此言差矣。下官不過是敬重王爺才幹,這才盡心輔佐。至於進府用膳……」
他抬眼直視蕭秋折:「是王爺盛情相邀,下官豈敢推辭?」
蕭秋折眸光更冷:「張攸年,識趣些。你爬到如今位置不易,若不想一落千丈,就收起那些不該有的心思。我父親近日與你往來密切,你以為我不知?先前我在邊關無暇顧及,如今既已回京,就不會放任不管。」
張攸年指節微曲,握著酒盞,目光坦然迎著蕭秋折的視線,道:「蕭大人說笑了,下官怎聽不明白?那日與王爺用膳,不過是因商議要務才被留下。」
他抬手斟酒:「當時還想著邀蕭大人同飲,可惜未能得見。」
他舉杯淺啜,繼續道:「官場往來本是常理。王爺初掌朝政,正需得力之人輔佐。下官敬重王爺才幹,這才盡心相助。」
說到此處,張攸年放下酒盞:「至於搬離喬家大院一事,我與晚青妤商議過,實因老夫人病重之故,若此時倉促離去,恐她思念成疾,反加重病情。病者為大,蕭大人何必在此事上較真?你看……」
張攸年指了指旁邊的槐樹:「我自幼在此長大,這方院落的一草一木,都刻著往昔記憶。這株老槐樹,還是當年我與晚青妤以及幾個小夥伴一同栽下的。如今已長這麼大了,占了半個院子。它也見證著我們這些人的成長。晚青妤兒時活潑靈動,似不知愁為何物。那樣尊貴的姑娘,原是我這等寒門學子難以企及的。自然,如今她已是蕭大人的夫人。你來警告我,也是人之常情。」
「張攸年。」蕭秋折冷笑,聲音如淬了冰,「別挑戰我的耐心。以我的能力,讓你悄無聲息地消失並非難事。」
蕭秋折起身,居高臨下地睨著張攸年:「我的耐心有限,望你好自為之。」
對於蕭秋折的警告,張攸年端坐如松,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卻仍直視蕭秋折的目光,紋絲不動。這般定力,倒讓蕭秋折暗自心驚,比起付鈺書那般外露的敵意,眼前這個深藏不露的對手顯然更難對付。
蕭秋折見他不做聲,冷冷一笑,忽地廣袖一揚,一枚飛鏢自袖中飛出,擦著張攸年面頰掠過,「錚」的一聲釘入身後槐樹。
鮮血順著張攸年頰邊緩緩滑落,他卻連眉頭都未皺一下。
蕭秋折瞥他一眼,收回手轉身離開了。
這一會兒起了風,槐花一直飄落。
直到蕭秋折的身影消失在迴廊盡頭,張攸年才緩緩鬆開緊握的酒杯。瓷盞上已現出幾道細碎的裂紋,正如他此刻眼中晦暗不明的情緒。他抬手拭去頰邊血痕,望著那枚深深嵌入樹幹的飛鏢,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有意思,當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這一夜,蕭秋折輾轉難眠。陌生的廂房,加上對外祖母病情的牽掛,讓他幾次起身查看。天邊剛泛起魚肚白,他便命方齊去另請名醫。他信不過張攸年,更信不過張攸年請來的大夫。
安排妥當後,蕭秋折匆匆趕往兵部衙門。公務纏身,一整日都未能抽空去晚府探望。待到暮色四合,剛理完案牘準備動身,管家卻來報王爺尋他。他先回了親王府。
踏入書房,只見蕭敖眉宇間透著喜色,與往日大不相同。見他進來,蕭敖指了指案前的紫檀木椅:「坐。為父有要事相商。」
蕭秋折緩緩落座,雖近來父親待他親厚,可他心中那根刺卻始終未能拔除,母親當年受的苦楚,不是如今這點溫情就能抹平的。
「不知父親喚兒臣前來,所為何事?」他聲音低沉。
蕭敖拿起一本冊子冊子遞到他面前:「關於付家的罪證,為父已悉數查實。本可一擊斃命,但我卻不想讓付家就此倒台。」
蕭秋折抬眉,只見父親繼續道:「只要付家還在搖擺,就能牽制皇上心神。屆時朝野動盪,民心不穩,我們便可爭取更多時日籌備。我已安排你二弟、三弟分別入主戶部與吏部。如此,朝中要職皆在我們掌控之中。這些年渾渾噩噩,是時候做些事了。當年被人奪走的,為父要盡數討回來。」
夜風穿堂而過,吹得燭火搖曳不定。蕭秋折望著父親映在牆上的影子,忽覺那輪廓竟有幾分陌生。
蕭敖望向蕭秋折,繼續道:「為父自然也需要你的助力。如今你在兵部掌權,麾下精兵強將,若我們父子齊心,何愁不能為天下謀個清明世道?」
蕭秋折雖早知父親有異心,卻不想他竟打算即刻起兵謀逆。父親離朝多年,甫一歸來就要行此險著,實在令人心驚。朝堂局勢詭譎,豈是當年可比?皇家根基,又豈是輕易能撼動的?
「父親。」他聲音發緊,「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蕭敖知曉他謹慎,道:「你且寬心。朝中不少舊部已暗中歸附。如今太后干政,皇上受制於付家,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個月後,我們從賀州起兵,直取京城,你以為如何?」
蕭秋折皺眉,父親竟想在一個月後攻打皇城?
「父親三思。」蕭秋折聲音陡然冷了下來,「此事非同小可,絕不可以盲目。皇家根基豈是輕易能撼動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當年幾位皇子奪嫡之時,血流成河、民不聊生的景象,父親都忘記了嗎?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安定,誰又願再見動盪?」
「當今聖上雖受付家掣肘,又屢屢打壓我們親王府,但治國理政尚算勤勉。若沒有治國之才,即便坐上那個位置,又能如何?」
他抬眸望向蕭敖:「兒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先保全自身,穩固我們親王府的勢力,不再任
人宰割。我如今收復邊關五城,在朝中已今非昔比,皇后與太后也不敢再輕舉妄動。但我也明白,只要我們還在這朝堂之上分一杯羹,皇上就絕不會放鬆警惕。」
「若此時起事,少則一年,多則數載,朝野動盪,民不聊生。兒子要對妻子負責,父親也要為這一家老小著想。懇請父親三思。再說那張攸年,父親如何能確定他是真心相助,而非皇上派來的細作?我們不如靜觀其變。待看清局勢,再作打算不遲。」
「我如今雖掌兵權,卻也不是能隨意動用的。即便我們真能奪得大位,這些將士百姓自當擁戴。可若事有不成,以兵權謀逆的罪名,是要遺臭萬年的。」
蕭秋折有自己的打算和顧慮。
蕭敖手中茶盞輕輕落在案几上,道:「這些你且放心,為父心中自有分寸。你只管按自己的謀划行事便是。」
蕭秋折沒做聲。
蕭敖見他不願多談,擺手讓他下去。
蕭秋折起身,提醒道:「張攸年此人還望多加提防。莫要因一時意氣,中了他人算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月色如水,樹影婆娑。二人對坐無言,唯有夜風拂過樹葉的輕響。不多時,管家奉上酒盞。張攸年執杯淺酌,目光卻始終未離蕭秋折半分。
槐花簌簌而落,在石桌上鋪了薄薄一層。
張攸年將斟滿的酒杯緩緩推向蕭秋折道:「早前便想與蕭大人共飲一杯。前日去親王府與王爺用膳時,本欲邀蕭大人同飲,卻未得見。今日倒是機緣巧合,能在此共飲一杯。」
蕭秋折接過酒杯,指尖在杯沿輕輕摩挲。他從前與張攸年並無深交,此刻見對方言談這般謙和有禮,心中不免暗生警惕。一個能說出「做情人也無妨」這般話,又能迅速攀至二品高位的男子,其城府之深可見一斑。
他仰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酒盞落在石桌上發出清脆的聲響:「若張大人要談晚青妤之事,那便不必多言。」
蕭秋折眸光漸冷:「我今日來,正是要與你說個明白。張大人能從一介布衣躍居二品,這份能耐我倒也佩服。歷朝歷代,能如你這般平步青雲的,實屬罕見。」
他指尖輕叩石桌,聲音漸沉:「但我有句話要告誡你,野心太大,終遭反噬。屆時不但前程盡毀,更要為世人所不齒。」
夜風驟起,吹落一樹槐花。蕭秋折廣袖一拂,掃開落在酒盞上的花瓣:「你近日所作所為,我皆已瞭然。今日來就是要告訴你,明日便帶著令尊搬離喬家大院,從此莫再接近晚青妤。你好生做你的官,為百姓謀福才是正途。官場上的門道,我比你清楚。皇親國戚
與朝中重臣的手段,你也該明白。即便你爬到這個位置,也未必能坐得安穩。」
「張大人是聰明人,該知道進退。」
蕭秋折對張攸年近來所為早已暗中查探。此人雖才華橫溢,卻心術不正。他那些不為人知的勾當,蕭秋折雖未盡知,卻也略知一二。當初言書堂出事,應也與張攸年脫不了干係。
「有件事我需警告你。」蕭秋折眉峰微壓,「離我父親遠些。莫要用你那套手段蠱惑他謀朝篡位。我父親自有主張,親王府的事,還輪不到你一個外人插手。況且,親王府也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
燈籠在夜風中輕輕搖曳,光影在二人臉上明滅不定。
張攸年聽完這番話,卻只是輕撫手中杯盞,唇角微揚:「蕭大人此言差矣。下官不過是敬重王爺才幹,這才盡心輔佐。至於進府用膳……」
他抬眼直視蕭秋折:「是王爺盛情相邀,下官豈敢推辭?」
蕭秋折眸光更冷:「張攸年,識趣些。你爬到如今位置不易,若不想一落千丈,就收起那些不該有的心思。我父親近日與你往來密切,你以為我不知?先前我在邊關無暇顧及,如今既已回京,就不會放任不管。」
張攸年指節微曲,握著酒盞,目光坦然迎著蕭秋折的視線,道:「蕭大人說笑了,下官怎聽不明白?那日與王爺用膳,不過是因商議要務才被留下。」
他抬手斟酒:「當時還想著邀蕭大人同飲,可惜未能得見。」
他舉杯淺啜,繼續道:「官場往來本是常理。王爺初掌朝政,正需得力之人輔佐。下官敬重王爺才幹,這才盡心相助。」
說到此處,張攸年放下酒盞:「至於搬離喬家大院一事,我與晚青妤商議過,實因老夫人病重之故,若此時倉促離去,恐她思念成疾,反加重病情。病者為大,蕭大人何必在此事上較真?你看……」
張攸年指了指旁邊的槐樹:「我自幼在此長大,這方院落的一草一木,都刻著往昔記憶。這株老槐樹,還是當年我與晚青妤以及幾個小夥伴一同栽下的。如今已長這麼大了,占了半個院子。它也見證著我們這些人的成長。晚青妤兒時活潑靈動,似不知愁為何物。那樣尊貴的姑娘,原是我這等寒門學子難以企及的。自然,如今她已是蕭大人的夫人。你來警告我,也是人之常情。」
「張攸年。」蕭秋折冷笑,聲音如淬了冰,「別挑戰我的耐心。以我的能力,讓你悄無聲息地消失並非難事。」
蕭秋折起身,居高臨下地睨著張攸年:「我的耐心有限,望你好自為之。」
對於蕭秋折的警告,張攸年端坐如松,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卻仍直視蕭秋折的目光,紋絲不動。這般定力,倒讓蕭秋折暗自心驚,比起付鈺書那般外露的敵意,眼前這個深藏不露的對手顯然更難對付。
蕭秋折見他不做聲,冷冷一笑,忽地廣袖一揚,一枚飛鏢自袖中飛出,擦著張攸年面頰掠過,「錚」的一聲釘入身後槐樹。
鮮血順著張攸年頰邊緩緩滑落,他卻連眉頭都未皺一下。
蕭秋折瞥他一眼,收回手轉身離開了。
這一會兒起了風,槐花一直飄落。
直到蕭秋折的身影消失在迴廊盡頭,張攸年才緩緩鬆開緊握的酒杯。瓷盞上已現出幾道細碎的裂紋,正如他此刻眼中晦暗不明的情緒。他抬手拭去頰邊血痕,望著那枚深深嵌入樹幹的飛鏢,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有意思,當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這一夜,蕭秋折輾轉難眠。陌生的廂房,加上對外祖母病情的牽掛,讓他幾次起身查看。天邊剛泛起魚肚白,他便命方齊去另請名醫。他信不過張攸年,更信不過張攸年請來的大夫。
安排妥當後,蕭秋折匆匆趕往兵部衙門。公務纏身,一整日都未能抽空去晚府探望。待到暮色四合,剛理完案牘準備動身,管家卻來報王爺尋他。他先回了親王府。
踏入書房,只見蕭敖眉宇間透著喜色,與往日大不相同。見他進來,蕭敖指了指案前的紫檀木椅:「坐。為父有要事相商。」
蕭秋折緩緩落座,雖近來父親待他親厚,可他心中那根刺卻始終未能拔除,母親當年受的苦楚,不是如今這點溫情就能抹平的。
「不知父親喚兒臣前來,所為何事?」他聲音低沉。
蕭敖拿起一本冊子冊子遞到他面前:「關於付家的罪證,為父已悉數查實。本可一擊斃命,但我卻不想讓付家就此倒台。」
蕭秋折抬眉,只見父親繼續道:「只要付家還在搖擺,就能牽制皇上心神。屆時朝野動盪,民心不穩,我們便可爭取更多時日籌備。我已安排你二弟、三弟分別入主戶部與吏部。如此,朝中要職皆在我們掌控之中。這些年渾渾噩噩,是時候做些事了。當年被人奪走的,為父要盡數討回來。」
夜風穿堂而過,吹得燭火搖曳不定。蕭秋折望著父親映在牆上的影子,忽覺那輪廓竟有幾分陌生。
蕭敖望向蕭秋折,繼續道:「為父自然也需要你的助力。如今你在兵部掌權,麾下精兵強將,若我們父子齊心,何愁不能為天下謀個清明世道?」
蕭秋折雖早知父親有異心,卻不想他竟打算即刻起兵謀逆。父親離朝多年,甫一歸來就要行此險著,實在令人心驚。朝堂局勢詭譎,豈是當年可比?皇家根基,又豈是輕易能撼動的?
「父親。」他聲音發緊,「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蕭敖知曉他謹慎,道:「你且寬心。朝中不少舊部已暗中歸附。如今太后干政,皇上受制於付家,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個月後,我們從賀州起兵,直取京城,你以為如何?」
蕭秋折皺眉,父親竟想在一個月後攻打皇城?
「父親三思。」蕭秋折聲音陡然冷了下來,「此事非同小可,絕不可以盲目。皇家根基豈是輕易能撼動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當年幾位皇子奪嫡之時,血流成河、民不聊生的景象,父親都忘記了嗎?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安定,誰又願再見動盪?」
「當今聖上雖受付家掣肘,又屢屢打壓我們親王府,但治國理政尚算勤勉。若沒有治國之才,即便坐上那個位置,又能如何?」
他抬眸望向蕭敖:「兒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先保全自身,穩固我們親王府的勢力,不再任
人宰割。我如今收復邊關五城,在朝中已今非昔比,皇后與太后也不敢再輕舉妄動。但我也明白,只要我們還在這朝堂之上分一杯羹,皇上就絕不會放鬆警惕。」
「若此時起事,少則一年,多則數載,朝野動盪,民不聊生。兒子要對妻子負責,父親也要為這一家老小著想。懇請父親三思。再說那張攸年,父親如何能確定他是真心相助,而非皇上派來的細作?我們不如靜觀其變。待看清局勢,再作打算不遲。」
「我如今雖掌兵權,卻也不是能隨意動用的。即便我們真能奪得大位,這些將士百姓自當擁戴。可若事有不成,以兵權謀逆的罪名,是要遺臭萬年的。」
蕭秋折有自己的打算和顧慮。
蕭敖手中茶盞輕輕落在案几上,道:「這些你且放心,為父心中自有分寸。你只管按自己的謀划行事便是。」
蕭秋折沒做聲。
蕭敖見他不願多談,擺手讓他下去。
蕭秋折起身,提醒道:「張攸年此人還望多加提防。莫要因一時意氣,中了他人算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