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想著想著不由地笑起來,咯咯咯地歪倒在男人懷裡,一臉的小得意。
映著火把的亮光,顧昀川看著他,也勾起了唇:「笑什麼呢?」
「才不同你講。」沈柳臉皮薄,可笑過一陣之後還是忍不住蹭了蹭男人的頸子,輕聲道,「相公你真好。」
小臉兒喜氣洋洋的,顧昀川瞧著便歡喜,他沒多說什麼,隔著厚實的棉帽,用下頜磨了磨小哥兒的頭頂。
火星子舔上引信,鞭炮聲噼里啪啦的震天動地,在一片孩子的笑鬧聲里,顧昀川的大手捂住了沈柳的耳朵。
碎紅的紙屑飛揚起來,吳嬸子家的黃狗驚得狂吠,沈柳瞧著天幕上的一鉤彎月,伸手包住了顧昀川被風凍得冰冷的大手,緩緩摩挲。
忽然,他「哎喲」了一聲,顧昀川心口一緊,忙小心地看過去:「可是哪兒不舒服了?」
許是肚子裡的小娃娃聽見了炮仗聲,活分了起來,抬手伸腿的鬧人,沈柳笑著道:「沒有,是娃娃鬧人呢。」
顧昀川鬆了口氣,伸手輕輕摸了摸他隆起的肚子:「乖一些,少鬧你阿父。」
這聲「阿父」聽得沈柳耳朵都紅了起來,可心裡也暖和,他輕輕靠在顧昀川的肩膀上,笑著說:「昀川,和你在一起,我覺得日日都是好日子。」
顧昀川眉宇溫柔,親了親小哥兒的臉頰:「我也是。」
第57章 歲月靜好
開了春, 天氣逐漸暖和起來。
還是早春,早晚時候分外冷,見不著陽光的角落裡, 凍土一如既往的硬實。
沈柳肚子已經很大了, 懷裡像是揣了個大冬瓜, 到了孕後期容易體熱,尤其近幾日日頭足,燥得連襖子都不想穿。
趙春梅知道他難受, 便把顧昀川的舊棉袍拆開,後背那塊兒去了些棉花, 才又叫沈柳重新穿上。
這些沈柳全都看在眼裡, 嘴上雖然不說, 可心裡都記著。
顧家待他的好,早不是簡簡單單顧昀川的夫郎了,他心裡頭明白, 阿娘就是把他當成自己孩子在疼。
天氣越來越暖和,還有幾個月他就生了,這襖子重新拆縫也穿不上幾日, 可阿娘就是騰出時間趕工,一針一線里都是用心。
昨兒個夜裡下了場雨,春雨濛濛,線絲兒似的細密。
肚子裡娃兒鬧騰, 沈柳睡不踏實,天不亮就悄摸下了床。
他到灶房裡給顧昀川燒洗臉水, 就聽見嘰嘰喳喳的細碎聲響, 抬頭一瞧,屋檐下頭竟然有燕子飛了回來。
燕子是報春鳥, 都說落檐築巢便是吉祥。
他駐足瞧了好一會兒,泥巴小窩裡,兩隻大的三隻小的,探著毛茸茸的小腦瓜,很是可愛。
沈柳笑起來,真的到春了。
*
到了春,最要緊的還是春種,這幾日顧家的菜地也忙活了起來。
趙春梅收下了冬季的白菜,要趕在雨水節氣之前,將葉菜苗種上,過不了幾個月,飯桌上就各色菜蔬都齊全了。
顧昀川忙著教書,沈柳身子不方便,地里的活計就都落在了趙春梅和顧知禧身上,好在養了小牛,能省下不少力氣。
家裡人都忙,就連吉嬸也在地里耕種,只有隔壁的黃狗來福空閒,沒事兒就過來串串門。
天暖起來後,院子裡日頭足,比屋裡還舒坦,沈柳就拿著針線筐子坐到院裡來做繡活兒。
他繡工不咋好,往常繡個帕子還成,真叫他給小娃娃做鞋帽,就不多好看了。
好在阿娘和寶妹手藝好,早早把小衣裳、小鞋、虎頭帽做好了,又用皂角水洗得香香的,沈柳便想著給小娃娃做兩件肚兜,到夏了正好穿。
日頭好,有些晃眼睛,他坐到了屋檐陰涼的地界。
來福倒是喜暖,仰躺在院裡曬肚皮,舒服得直打呼嚕。
不多會兒,外頭就起了喊聲:「來福!回家吃飯!」
每回快到晌午時,吳嬸子就站在屋門口喊它,來福耳朵靈,一聽到要吃飯,不論貓在哪兒都能「嗚汪」一聲,飛箭似的跑回家。
眼瞧著時辰不早,沈柳將銀針別進線團里,把針線筐放到一邊。
肚子有些大,他扶著牆站了起來。
這幾日趙春梅和顧知禧都在地里耕種,一忙起來總是忘了時辰,有時候已經過未時了,都想不起回家吃頓飯,沈柳就想著把晌午飯做好了送過去。
因著地里活計忙,回來得不及時,趙春梅早晨飯食都做得多。
今兒個更是寅時末就起來了,烙了一鍋子的大餅,吃過早飯後還餘下七八張。
沈柳瞧著鍋里的餅子,阿娘出門前囑咐過,叫他餓了就先吃,實在懶得動彈,就用熱水沖個甜蛋湯墊墊肚子。
他想著餅子隔水蒸熱了,正好家裡白菜多,簡單炒個醋熘白菜,沒有葷腥手腳沒勁兒,就再做個蔥炒雞蛋,用瓷碗盛好了裝進籃子裡一併送過去。
食材都是現成的,一整顆白菜吃不完,就用刀自中間切開,剩下一半留著晚上再炒了吃。
地里新下來的菜正水靈,掰掉最外面的菜幫子,裡面就很乾淨了,可是自家人吃,沈柳還是接了盆子清水,仔仔細細地洗過兩遍才拿到了案板上。
菜幫子不多好熟得先炒,用刀橫著切開,案板上碼成青白分明的兩堆,待準備的差不離了,沈柳又自筐子裡拿了四個雞蛋。
肚子大了後,蹲下起來都費勁兒,好在知道他喜歡聞柴火味,小凳子一直放在灶台邊,小哥兒扶著台面緩緩坐到凳子上,本來不是啥累活,眼下也費了大勁兒,不住地喘氣。
他緩了緩,擦開火摺子燒上柴火,再側著身子扶住灶台慢慢站了起來。
沈柳將棉袍袖子挽到手肘,拿起鐵鏟挖了小塊兒豬油,這幾日家裡忙得緊,沒時間熬油,膏白的油脂都快見底了。
豬油在鐵鍋里化開,他將蔥姜蒜、小米辣一塊兒下進鍋里爆香,白煙四起,香味飄的滿屋都是。
菜幫先滑入鍋中,鐵鏟沿著鍋邊推炒,待到炒得發軟,沈柳將菜葉子倒進鍋里。
鏟子打地鍋壁噌響,不多會兒就炒軟炒透了,再將醬油、醋沿著鍋壁淋上半圈,菜葉漸漸染了醬色,撒上鹽、糖,翻炒兩下就能出鍋了。
蔥炒雞蛋更是簡單,想著阿娘和寶妹都愛吃熟透的,沈柳就多炒了一會兒。
眼瞧著金黃的蛋花起了淡淡的焦色,撒上把翠綠的蔥段,用鏟子盛到了瓷碗裡。
阿娘和寶妹幹活兒累,就愛吃些咸辣口,沈柳拿小碟裝了滿滿一碟子蘿蔔鹹菜。
正好餅子也熱透了,他拿了個乾淨的籃子,下頭鋪上厚實的藍布,將菜碗、筷子、一葫蘆清水全都放了進去,塞得滿滿當當的,才蓋上布簾推門出去。
正是晌午,日頭懸在天正中,曬得身上暖乎乎的,正是吃飯的時間,家家戶戶的煙囪里都冒著白煙,飯菜的香味飄出了院牆。
沈柳拎著籃子,走了不多會兒,許多相熟的、不相熟的嬸子都來同他寒暄:「哎喲出去送飯呀?」
沈柳叫過人,乖巧地點了點頭。
嬸子打量了會兒他,笑著道:「這懷了娃娃胖一些,長得還怪好看嘞!」
「可不咋的,白白淨淨的好清秀。」
沈柳笑著應聲,臉都紅了起來。
菜地離著家有段距離,沈柳身子重走得慢,好一會兒才看到阿娘和寶妹。
兩人牽著小牛正在犁地,耕犁翻起濕潤的泥土,拉出道道深溝。
日頭並不多大,她們頭上又都戴著斗笠,可還是熱得不住地擦汗。
直到沈柳走近了,出聲喊起人,倆人才回過頭來,顧知禧先看見了他,一臉的歡喜:「哥夫,你咋來了!」
瞧清人,趙春梅忙停下步子,和顧知禧一塊兒將耕犁自小牛身上卸了下來。
沈柳跨過田壟,溫聲說:「這都晌午了也不見你們回家,我就把飯送過來了。」
「哥夫還做飯了啊!」顧知禧將斗笠摘下來,戴了一個日升,額頭上一圈印子,「你身子這麼重,好累吧。」
沈柳接過小姑娘的斗笠,拿在手裡給她扇風:「哪有你和阿娘累呀,快些吃飯吧,一會兒該涼了。」
將小牛牽去吃草,三人找了個陰涼的地界吃飯,沈柳本也想隨著兩人席地而坐,趙春梅卻直搖頭:「可不成,地氣重再涼著你。」
隔著幾道田壟,還有別家的莊戶,她借了把小凳子回來,放到了沈柳的屁股下頭。
掀開布帘子,顧知禧忍不住「哇」了一聲:「做了兩個菜呢!」
借著葫蘆里的水簡單沖了沖手,沈柳笑著將筷子遞到倆人手裡:「都是家常菜,和阿娘做的比不了,還熱著呢,快嘗嘗。」
三人都不是矯情人,坐在堂桌前能吃得下飯,坐在地里也能吃得下飯。
幹了這麼久的活兒肚子早都餓了,顧知禧咬了口餅子,又夾了筷子白菜,酸溜溜的很是下飯。
趙春梅也吃了口菜,累了小半天,能有口熱乎飯吃,別提多舒坦了,她嘆息道:「乖兒做得好吃,不比娘差。」
映著火把的亮光,顧昀川看著他,也勾起了唇:「笑什麼呢?」
「才不同你講。」沈柳臉皮薄,可笑過一陣之後還是忍不住蹭了蹭男人的頸子,輕聲道,「相公你真好。」
小臉兒喜氣洋洋的,顧昀川瞧著便歡喜,他沒多說什麼,隔著厚實的棉帽,用下頜磨了磨小哥兒的頭頂。
火星子舔上引信,鞭炮聲噼里啪啦的震天動地,在一片孩子的笑鬧聲里,顧昀川的大手捂住了沈柳的耳朵。
碎紅的紙屑飛揚起來,吳嬸子家的黃狗驚得狂吠,沈柳瞧著天幕上的一鉤彎月,伸手包住了顧昀川被風凍得冰冷的大手,緩緩摩挲。
忽然,他「哎喲」了一聲,顧昀川心口一緊,忙小心地看過去:「可是哪兒不舒服了?」
許是肚子裡的小娃娃聽見了炮仗聲,活分了起來,抬手伸腿的鬧人,沈柳笑著道:「沒有,是娃娃鬧人呢。」
顧昀川鬆了口氣,伸手輕輕摸了摸他隆起的肚子:「乖一些,少鬧你阿父。」
這聲「阿父」聽得沈柳耳朵都紅了起來,可心裡也暖和,他輕輕靠在顧昀川的肩膀上,笑著說:「昀川,和你在一起,我覺得日日都是好日子。」
顧昀川眉宇溫柔,親了親小哥兒的臉頰:「我也是。」
第57章 歲月靜好
開了春, 天氣逐漸暖和起來。
還是早春,早晚時候分外冷,見不著陽光的角落裡, 凍土一如既往的硬實。
沈柳肚子已經很大了, 懷裡像是揣了個大冬瓜, 到了孕後期容易體熱,尤其近幾日日頭足,燥得連襖子都不想穿。
趙春梅知道他難受, 便把顧昀川的舊棉袍拆開,後背那塊兒去了些棉花, 才又叫沈柳重新穿上。
這些沈柳全都看在眼裡, 嘴上雖然不說, 可心裡都記著。
顧家待他的好,早不是簡簡單單顧昀川的夫郎了,他心裡頭明白, 阿娘就是把他當成自己孩子在疼。
天氣越來越暖和,還有幾個月他就生了,這襖子重新拆縫也穿不上幾日, 可阿娘就是騰出時間趕工,一針一線里都是用心。
昨兒個夜裡下了場雨,春雨濛濛,線絲兒似的細密。
肚子裡娃兒鬧騰, 沈柳睡不踏實,天不亮就悄摸下了床。
他到灶房裡給顧昀川燒洗臉水, 就聽見嘰嘰喳喳的細碎聲響, 抬頭一瞧,屋檐下頭竟然有燕子飛了回來。
燕子是報春鳥, 都說落檐築巢便是吉祥。
他駐足瞧了好一會兒,泥巴小窩裡,兩隻大的三隻小的,探著毛茸茸的小腦瓜,很是可愛。
沈柳笑起來,真的到春了。
*
到了春,最要緊的還是春種,這幾日顧家的菜地也忙活了起來。
趙春梅收下了冬季的白菜,要趕在雨水節氣之前,將葉菜苗種上,過不了幾個月,飯桌上就各色菜蔬都齊全了。
顧昀川忙著教書,沈柳身子不方便,地里的活計就都落在了趙春梅和顧知禧身上,好在養了小牛,能省下不少力氣。
家裡人都忙,就連吉嬸也在地里耕種,只有隔壁的黃狗來福空閒,沒事兒就過來串串門。
天暖起來後,院子裡日頭足,比屋裡還舒坦,沈柳就拿著針線筐子坐到院裡來做繡活兒。
他繡工不咋好,往常繡個帕子還成,真叫他給小娃娃做鞋帽,就不多好看了。
好在阿娘和寶妹手藝好,早早把小衣裳、小鞋、虎頭帽做好了,又用皂角水洗得香香的,沈柳便想著給小娃娃做兩件肚兜,到夏了正好穿。
日頭好,有些晃眼睛,他坐到了屋檐陰涼的地界。
來福倒是喜暖,仰躺在院裡曬肚皮,舒服得直打呼嚕。
不多會兒,外頭就起了喊聲:「來福!回家吃飯!」
每回快到晌午時,吳嬸子就站在屋門口喊它,來福耳朵靈,一聽到要吃飯,不論貓在哪兒都能「嗚汪」一聲,飛箭似的跑回家。
眼瞧著時辰不早,沈柳將銀針別進線團里,把針線筐放到一邊。
肚子有些大,他扶著牆站了起來。
這幾日趙春梅和顧知禧都在地里耕種,一忙起來總是忘了時辰,有時候已經過未時了,都想不起回家吃頓飯,沈柳就想著把晌午飯做好了送過去。
因著地里活計忙,回來得不及時,趙春梅早晨飯食都做得多。
今兒個更是寅時末就起來了,烙了一鍋子的大餅,吃過早飯後還餘下七八張。
沈柳瞧著鍋里的餅子,阿娘出門前囑咐過,叫他餓了就先吃,實在懶得動彈,就用熱水沖個甜蛋湯墊墊肚子。
他想著餅子隔水蒸熱了,正好家裡白菜多,簡單炒個醋熘白菜,沒有葷腥手腳沒勁兒,就再做個蔥炒雞蛋,用瓷碗盛好了裝進籃子裡一併送過去。
食材都是現成的,一整顆白菜吃不完,就用刀自中間切開,剩下一半留著晚上再炒了吃。
地里新下來的菜正水靈,掰掉最外面的菜幫子,裡面就很乾淨了,可是自家人吃,沈柳還是接了盆子清水,仔仔細細地洗過兩遍才拿到了案板上。
菜幫子不多好熟得先炒,用刀橫著切開,案板上碼成青白分明的兩堆,待準備的差不離了,沈柳又自筐子裡拿了四個雞蛋。
肚子大了後,蹲下起來都費勁兒,好在知道他喜歡聞柴火味,小凳子一直放在灶台邊,小哥兒扶著台面緩緩坐到凳子上,本來不是啥累活,眼下也費了大勁兒,不住地喘氣。
他緩了緩,擦開火摺子燒上柴火,再側著身子扶住灶台慢慢站了起來。
沈柳將棉袍袖子挽到手肘,拿起鐵鏟挖了小塊兒豬油,這幾日家裡忙得緊,沒時間熬油,膏白的油脂都快見底了。
豬油在鐵鍋里化開,他將蔥姜蒜、小米辣一塊兒下進鍋里爆香,白煙四起,香味飄的滿屋都是。
菜幫先滑入鍋中,鐵鏟沿著鍋邊推炒,待到炒得發軟,沈柳將菜葉子倒進鍋里。
鏟子打地鍋壁噌響,不多會兒就炒軟炒透了,再將醬油、醋沿著鍋壁淋上半圈,菜葉漸漸染了醬色,撒上鹽、糖,翻炒兩下就能出鍋了。
蔥炒雞蛋更是簡單,想著阿娘和寶妹都愛吃熟透的,沈柳就多炒了一會兒。
眼瞧著金黃的蛋花起了淡淡的焦色,撒上把翠綠的蔥段,用鏟子盛到了瓷碗裡。
阿娘和寶妹幹活兒累,就愛吃些咸辣口,沈柳拿小碟裝了滿滿一碟子蘿蔔鹹菜。
正好餅子也熱透了,他拿了個乾淨的籃子,下頭鋪上厚實的藍布,將菜碗、筷子、一葫蘆清水全都放了進去,塞得滿滿當當的,才蓋上布簾推門出去。
正是晌午,日頭懸在天正中,曬得身上暖乎乎的,正是吃飯的時間,家家戶戶的煙囪里都冒著白煙,飯菜的香味飄出了院牆。
沈柳拎著籃子,走了不多會兒,許多相熟的、不相熟的嬸子都來同他寒暄:「哎喲出去送飯呀?」
沈柳叫過人,乖巧地點了點頭。
嬸子打量了會兒他,笑著道:「這懷了娃娃胖一些,長得還怪好看嘞!」
「可不咋的,白白淨淨的好清秀。」
沈柳笑著應聲,臉都紅了起來。
菜地離著家有段距離,沈柳身子重走得慢,好一會兒才看到阿娘和寶妹。
兩人牽著小牛正在犁地,耕犁翻起濕潤的泥土,拉出道道深溝。
日頭並不多大,她們頭上又都戴著斗笠,可還是熱得不住地擦汗。
直到沈柳走近了,出聲喊起人,倆人才回過頭來,顧知禧先看見了他,一臉的歡喜:「哥夫,你咋來了!」
瞧清人,趙春梅忙停下步子,和顧知禧一塊兒將耕犁自小牛身上卸了下來。
沈柳跨過田壟,溫聲說:「這都晌午了也不見你們回家,我就把飯送過來了。」
「哥夫還做飯了啊!」顧知禧將斗笠摘下來,戴了一個日升,額頭上一圈印子,「你身子這麼重,好累吧。」
沈柳接過小姑娘的斗笠,拿在手裡給她扇風:「哪有你和阿娘累呀,快些吃飯吧,一會兒該涼了。」
將小牛牽去吃草,三人找了個陰涼的地界吃飯,沈柳本也想隨著兩人席地而坐,趙春梅卻直搖頭:「可不成,地氣重再涼著你。」
隔著幾道田壟,還有別家的莊戶,她借了把小凳子回來,放到了沈柳的屁股下頭。
掀開布帘子,顧知禧忍不住「哇」了一聲:「做了兩個菜呢!」
借著葫蘆里的水簡單沖了沖手,沈柳笑著將筷子遞到倆人手裡:「都是家常菜,和阿娘做的比不了,還熱著呢,快嘗嘗。」
三人都不是矯情人,坐在堂桌前能吃得下飯,坐在地里也能吃得下飯。
幹了這麼久的活兒肚子早都餓了,顧知禧咬了口餅子,又夾了筷子白菜,酸溜溜的很是下飯。
趙春梅也吃了口菜,累了小半天,能有口熱乎飯吃,別提多舒坦了,她嘆息道:「乖兒做得好吃,不比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