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世禮:「我說王通判,你走來走去都把我晃暈了,這徐相公是何許人也,他想做什麼下官也無權過問啊。您且稍安勿躁,等就行了。」

  王識一聽更加心焦,一再勸道:「你就沒派個人跟著?這樣等下去要等到什麼時候,天都快黑了。」

  劉世禮不再理他,王識急得嘆氣跺起腳來,臉上身上的肥肉隨之抖動。自買官一事東窗事發後,他是有家不能回,有覺不敢睡,生怕自己的小命落入門外那群蠻不講理的人手中。

  直至入夜,王識仍舊沒有見到徐遺,仍舊不放棄在廳堂中守著。可徐遺並未回府衙,而是找了間客棧住下了。

  劉仕禮:「徐相公,您怎麼想住起客棧來了?」

  徐遺為他倒了杯水,問:「王識見到了?」

  「見到了。」

  「你覺得他怎麼樣?」

  「印象嘛,大腹便便,膽小怕事,難以成事。」

  徐遺飲了一口,說道:「膽小怕事?買官可是重罪,他若是膽小怕事怎麼又會去買官呢。」

  「那相公今日暗訪,可有什麼收穫?」

  「我去了一趟府學,問了幾位先生與學子,都說王識此人腹中無墨,背不出前人詩詞,寫不出策論文章,根本不是個讀書的料。」

  劉仕禮難以置信:「可他是一路考到了殿試啊。」

  「他家是經商的生意人,多年攢下一份家業,什麼都不缺唯獨缺了一份功名,這個責任自然落到了王識這個獨苗身上。至於考場,是不是他硬著頭皮上,再花大價錢買個名次,亦或是連考場都沒上過,是僱人替他考呢?」

  劉仕禮咋舌:「這……這可是欺君之罪啊,這麼說,那些考官也脫不了干係。」

  徐遺吩咐道:「你去查一查王家的底細,再去查一個叫寇如山的人。」

  「下官領命。」

  劉仕禮走後,徐遺走到窗邊,身對北方望著無盡夜色。定溪在廬陵以南,少有大雪紛飛的時候,天氣還不算太冷。

  也不知,他如何了。

  「淮生,主人命你把這個送到書房裡去。」

  淮生一愣,疑道:「主人的書房不是不讓進,怎的要我去?」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瞧你做事機靈吧。」

  「怎麼不見周家哥哥,他不是一直在主人身邊伺候嘛。」

  「你是不知,近些日周家哥哥不受主人待見,我在聽人說主人發了好大一通火責罵了他。」

  「可知道是什麼緣由?」

  「這我哪兒知道啊。」那人見淮生遲疑地接過東西,催促他,「你還不快去,這可是你露臉的好機會啊,到時候可別忘了哥哥我呀。」

  淮生應道:「一定一定。」

  呂信的書房還在亮著燈,可淮生進去時並未見呂信的身影,但書桌上似是放著一封還未寫完的信件文書。他恭敬地低著頭不敢四處亂瞟,將東西放下後立刻退出了書房離開院子。

  「你確定沒有記錯,就是他曾在書房外鬼鬼祟祟的?」暗處的周鎖緊盯淮生的去向,未瞧出可疑之處。

  「屬下確定沒有記錯。」

  「他接東西時,手上可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比如,一顆痣。」

  「未曾見過。」

  「繼續盯緊他,下去吧。」

  「是。」

  周鎖戴上兜帽,連燈都不提,摸黑去了京郊。他剛翻出呂府的時候,便有一身影跟上了他。

  林文凡停在京郊的這座宅子前,他大致觀察幾眼,呂信果真不敢在此時大張旗鼓的點燈。

  裡頭也沒有人來迎,他輕輕一推門就進去了,哪怕走近院內,也是暗如夜色般。

  林文凡停在一處微弱燈火前停駐,行禮道:「下官林文凡,見過呂相公。」

  呂信轉過身來,看著林文凡孤身一人而來,面色不悅:「怎麼是你?韓大相公呢,我的貼子可不是送給你的。」

  林文凡不緊不慢的解釋:「韓大相公有要事挪不開身,並非有意不來,便派下官前來一見,還請呂相見諒。」

  呂信冷哼,他壓根不信韓騫的說辭,挑明:「太子都不上朝多日了,韓相還能有什麼要事。」

  「這就不勞您費心了,此番刺殺徐遺不成功,且留了把柄在他人手上,您還是擔心這座宅子還能住多久吧。」

  呂信雙眼微眯:「韓騫這是要出爾反爾?」

  林文凡笑道:「吳勝一事,韓相公自問仁至義盡,可是呂相,你不該把心思動到東宮上。」

  「韓騫懷疑東宮玉牌,是本相所為?」

  林文凡不答,呂信再問:「他這是要退局?」

  「呂相公,做交易和做人一樣,都是需要誠意的,告辭。」

  呂信捏緊拳頭,怒瞪著林文凡的背影。

  周鎖從暗處出來,跪在呂信面前:「都是小人無能,請主人責罰。」

  「事到如今,責罰你,能有什麼用?」

  「韓騫那邊可有迴轉的餘地?」

  呂信掐滅了此處唯一的火光:「毫無,可他自以為捏著太子就能萬事無憂了嗎?」

  韓騫,你我早已是一條船上的人,想要抽身,哪能如你所願。

  「曹遠還沒有找到嗎?」

  「相公恕罪,小人還在找。」

  「哎呀徐相公!我可算是見到你了。」

  徐遺一露面,王識半夢半醒的雙眼霎時間放亮,感動得快要落下淚來。他靠人攙扶著從地上爬起,跑下階梯時太著急沒看清,摔了個結結實實。

  「哎喲~」他搓著摔疼的屁股叫著。

  徐遺走近,想要攙扶,再看對方的身量,斟酌了一下又放棄了,站定關切道:「王通判這是一夜未睡?」

  王識的抱怨脫口而出:「可別提了,在這等了一宿呢。」

  劉仕禮看著他實在語塞,咳了幾聲以示提醒,王識心虛地望向徐遺,立馬找補:「您瞧我都說胡話了,下官是在這等著您來,以免顯得我們定溪不會待客。」

  劉仕禮默默扶額,真是說多錯多。

  徐遺笑道:「通判客氣了。」

  王識點頭哈腰:「見笑,見笑,您這邊請。」

  徐遺坐下後,只品著奉上來的茶水,不見有問查的意思。

  王識瞧他氣定神閒的模樣,又急得手心冒汗,擦了又擦,實在憋不住了,問:「您可有什麼要問的,下官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劉仕禮重新打量起王識,他為官這麼多年,處理過不知多少公務,還是頭一回遇見有人一個勁催促去查自己的案子的。

  徐遺放下茶杯,緩道:「不著急,我想看看這些年定溪的政務,在廬陵時就聽聞通判事事處決穩妥,一番治下讓定溪百業更上一層樓,我也想向通判學習請教。」

  王識聽懵了:「啊?」

  徐遺凝眸,聲音渾不似臉上笑意那般溫和客氣:「怎麼,不妥嗎?」

  第86章

  王識趕緊解釋:「您誤會了,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徐遺:「那就呈上來吧。」

  徐遺慢悠悠地翻看,發現事事處理得很是妥當,尤其是王識經手的部分更無法令人指摘。

  王識候在一邊,眼神不安的瞟向徐遺手中的公務文書,徐遺看得越久他頭上的汗也就冒得越多。

  劉仕禮關心問:「王通判身體可是有什麼不適?」

  王識:「沒,沒有。」

  徐遺贊道:「定溪政事清平,上下同歸,想必是王通判一心為百姓著想的結果。尤其是這府學、商賈等務與其他地方稍有不一,本官也想取取經,不知通判可否解答一二?」

  王識心虛,臉上露出窘態,張開嘴巴卻說不出任何話,眼睛則是看向一邊不敢與徐遺對視。他在空白的腦子裡搜羅起那些不易出錯的泛泛之語:「不敢不敢,定溪能有今日絕非是下官一人的功勞,都是……都是集百家之言、集思廣益而已。」

  徐遺將文書撇去一邊,站起身踱步至王識身側,說:「如此說來,這些辦法倒與廬陵監事司的效用相仿,都是聽取民心、體察民情的決策。但也易生出弄權謀私的心思,不知通判有何見解能夠避免?」

  「呃,這,這……」王識愣在原地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徐遺使了個眼色給劉仕禮後,離開了廳堂。

  劉仕禮立刻反應過來,對王識說:「王通判累了一夜,不如先回去歇息,等相公想問話了,再來如何?」

  劉仕禮沒等王識回答,隨徐遺的腳步也離開了廳堂,留下王識一人在那裡凌亂。

  「這,我還休息個什麼勁啊!」

  府衙廂房內。

  劉仕禮:「相公,這王識剛才稍微一試探,他就是個貨真價實的花架子。」

  徐遺:「我要你查的事都怎麼樣了。」

  劉仕禮如一稟報:「回相公,寇如山與王識同是永泰十六年秋榜的考生,下官走訪了他的一些同僚還有朋友,都說他是個仁厚老誠的人,才學也遠在王識之上,這的百姓也更認可他。可是,寇如山的名字並未在進士榜上,他是經人舉薦才做了主簿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