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冬棗眼前突然出現一隻手遮擋,他拍走這隻手,看著一臉沒見過世面的有慶,仿佛在說:這場面見多了,就習慣了。
第82章
「我怎麼覺得,你最近有些黏人啊。」徐遺坐在榻上撐著案幾翻書,卻是一頁沒看。
蕭程聳聳肩:「外頭太冷了,還是這裡暖和。」
他連著幾日都會找些理由賴在徐遺身邊,問起來他總是振振有詞說年節將近,趙琇時不時命人送東西來以示恩澤,自己又不能不在府中候著謝恩。可在府中又覺無聊,只好來這尋些有意思的。
徐遺看穿他,但也任由他去,視線再沿著他手中的魚竿望出去,盡頭垂下繩子落入池中。
徐遺問:「釣著魚了嗎?」
蕭程趴在一邊,下巴擱在窗沿上:「我根本沒放餌,再說了,它們又不傻。」
徐遺偏頭一笑,開始翻著書頁:「你平時把它們餵得飽飽的,就算放餌了也不會上鉤。」
蕭程安靜了一會兒,用魚竿沒有節奏地敲起窗沿來,懶洋洋道:「盈之,我好無聊啊。」
徐遺把書扔給他,神神秘秘地起身走到一個柜子前翻箱倒櫃,再回來時手中提著一壺酒。
這壺酒他藏了多年,起初冬棗怕他不顧自己身子借酒消愁,收去為數不多的酒,唯有這壺他偷偷藏了下來,有時真到愁處才會小酌一杯,斷斷續續還剩大半。
徐遺斟好滿杯遞給蕭程:「我教你習字,你教我喝酒。」
蕭程接過:「好啊,可是就只有一個杯子?」
徐遺的指尖沒有立刻離開,食指挑逗似的先在蕭程手心轉了轉,再回到杯底墊著。蕭程驀地一抖,這種感覺就像是每次與徐遺貼近的時候,對方的碎發總在自己頸窩得寸進尺的撓癢。
「拿穩了。」
徐遺的視線寸步不離蕭程,蕭程配合著借他的力將酒杯送到他唇邊。
於是,徐遺閉起眼一口一口飲盡這杯酒,已是喝得極慢,但仍有一些從他嘴角漏出來,一路下滑經過一上一下的喉間。
蕭程不知自己在咽著什麼,他只覺自己口乾舌燥,想要做回水中某隻願者上鉤的魚。
他扔掉酒杯湊過去,整個人快要撲在徐遺身上,聞了聞酒香,啞聲:「盈之,這酒是什麼味道,好喝嗎?」
「好喝。」徐遺深吸一口氣,撫上蕭程的臉,「怎麼能把酒杯扔了呢?」
蕭程用手塗開殘留在徐遺脖子上的酒滴:「你釣的魚上鉤了,不打算收竿嗎?」
徐遺笑了,摟著面前人近在咫尺的腰身,親昵地蹭上去問:「那敢問這位先生,學生剛才學得如何?」
「遠遠不夠。」這句話遠沒有蕭程舔舐徐遺脖頸來得急切。
「又開始了。」院中守著的冬棗和有慶將剛才的情景一覽無餘,已是習以為常,異口同聲說完又各自忙起來。
驟然上升的熱意逼得他們褪去外袍,才剛脫下要繼續糾纏,忽有冰涼的東西飄進來落在蕭程的臉頰上。
他抽空往窗外瞟了一眼,廬陵降下了今年初雪。
「盈之,下雪了。」
「盈之,這次去茶亭縣,讓我去好不好,沒有人比我再熟悉它了。」
徐遺沒有答應,只說:「有孟青暗中去就行了,至於你,要和我去別的地方。」
「去哪兒?」
「營陽驛。」
「駕!」
南趙的初雪總是下得柔和,馬蹄聲踏破了此中寂靜,兩匹快馬飛奔在皚皚白雪上。
營陽驛距廬陵不遠,馬不停蹄徹夜就到。
徐遺和蕭程找了間客棧安頓好,便往營陽驛而去。
一路上風雪不停,加之一夜未休息,徐遺頗是心疼地撇去蕭程頭上與衣襟的落雪,再撈起人的雙手呼去熱氣暖著他。
蕭程反握住他的手:「好了好了,你以為我在北真五年是白挨凍的?」
徐遺牽著他邁步:「行行行,知道你不怕冷,是我怕,走吧。」
來營陽驛一是為了查證當年樂州驛驛丞楊庭芳為何會在沈來棠案發後,突然從樂州驛調來營陽驛。二是為了許泰一案,若是像他們猜測那樣,此驛應當有證據佐證。
徐遺自報家門:「在下都轉運使,徐遺。」
楊庭芳忽而怔愣片刻,隨後回禮:「有所耳聞,但這位是?」
蕭程搶先答道:「他的隨從。」
楊庭芳沒有再問,客氣的請了他倆進去。
「營陽驛是個小鄉驛,沒有多少好酒好肉招待轉運使,莫要見怪。」
徐遺笑道:「楊驛丞太客氣了,此次本就是我個人而來,還怕擾了驛丞呢。」
蕭程獨自望著窗外雪景,心中急道:凡是當官的都這麼客氣麼,那要客套到什麼時候?
楊庭芳好奇:「轉運使不畏路途艱苦,所為何事?」
徐遺道明來意:「十年前沈來棠因私吞貢品獲罪下獄,恰巧就在這時,驛丞你也調來這裡。徐遺疑惑,這二者之間可有關聯?」
楊庭芳眸光一閃,與徐遺相視後面露窘態:「世上恰好碰在一時發生的事難道都有關聯麼?轉運使多慮,不過是下官犯了錯,降職受處而已。」
「若原因真是這個,在下也就不用來了。呂信屢屢觸犯朝廷律法,勾結地方中飽私囊,可奈何呂信朝中黨羽眾多,次次都能助他絕處逢生化險為夷。楊驛丞,你便是他化險為夷所利用的一環。」
楊庭芳面色變得凝重,卻盯著蕭程看。
徐遺明了:「他是我的人,楊驛丞但說無妨。」
楊庭芳卸下防備,如實道出:「不錯,當年沈相書信與我,要我去查各驛之間與呂信勾結的證據。沈相死後,樂州驛便再也沒有我的容身之處,索性把我貶到這裡。不過這也好,至少他們不再盯著我,我手上的證據也就安全了。
北真與周邊各國進宮的貢品,他們都會選擇在順定與樂州驛之間做手腳,這兩驛之間水路通達,漕運繁茂,能很好的掩人耳目。至於想要讓之後的幾個官驛做偽證,轉運使大可查查他們的私產。」
楊庭芳從自己屋內取出一個藏得極為隱蔽的小匣子,裡頭裝的正是呂信與各驛互通的部分書信。
他嘆道:「這麼多年,我等的就是這一刻。」
「徐遺還有一事,請驛丞如實告知。」
「請說。」
「永泰十三年二月四日亥時二刻,茶亭驛收到一封軍報,再由茶亭驛鋪兵許泰送至廬陵樞密院,營陽驛是否有接過這個人。」
蕭程猛地看向楊庭芳,在聽到爹名字的那刻,他的心砰砰跳起來,緊張地期待楊庭芳的回答。
徐遺伸出手溫柔按住蕭程發抖的手,心與對方眼中的痛楚揪在一起。
「你們看看這個。」楊庭芳取來兩本遞送記冊,「許泰的確經過這裡,只是當時他到這的時候不見金牌、不聞金鈴,我以為這只是一份普通的遞件。後來收到廬陵邸報,才知這是一份緊急軍報,許泰的罪昭告天下之後,我越思越不對,營陽驛並不在官道之上,為何改道走這?後來來了一批人四處打聽,查許泰的蹤跡,我就知這背後定有冤情。於是我收起許泰簽字的那本記冊,重換了一本沒有他的。」
蕭程搶過去辨認,淚從他眸中落下,對徐遺激動道:「是我爹的字跡。」
徐遺追問:「那他當時可有說過什麼,能證明改道的緣由?」
楊庭芳搖頭:「他一句話也沒說,換了快馬就走了。」
「你既然知道他有冤情,為什麼不說出真相?」蕭程顯然急得失了分寸。
徐遺攔道:「阿程……」
「下官人微言輕。」楊庭芳不惱,轉而望向徐遺,「徐主事不也是做到了轉運使才有機會往下查的嗎?」
這句話將兩人都噎住,徐遺鄭重其辭:「多謝楊驛丞,徐遺疑問已解,該啟程回京了。」
楊庭芳送出來,道別:「二位保重,庭芳靜候佳音。」
徐遺默默牽著蕭程走在路上,後者忍了一會兒實在忍不住:「盈之,剛才我……」
徐遺一個欺身擁抱打斷了他:「阿程,不說了,我們回京算帳去。」
「算帳?找誰?」
「自然是曹遠。」
冬日裡的湖山最得廬陵人喜歡,鳥雀懶在窩中,山頭枝葉盛雪,湖中漣漪微漾,上下一白。偶有舟船泊於其間,撥開雪中煙霧,乃是一處幽靜有動。
廬陵人或獨自來此或三五成群或舉家遊玩,耳邊總是不缺歡聲笑語。
「爹爹!爹爹!女兒想要和哥哥那個一模一樣的雪人。」
一個七八歲大的小姑娘纏著父親為她堆雪人,他們的身後跟著一位溫婉的夫人和幾個下人。
父親笑呵呵的應下:「這的雪太薄了,不夠搓成團,你帶著爹爹去找雪厚的地方。」
小姑娘沒等父親跟上來,高興地跑開,再一會兒此處便響起尋女兒、尋妹妹的叫喊。
誰知事態愈加嚴重,女兒還未找著,連帶著其他人一齊不見。
第82章
「我怎麼覺得,你最近有些黏人啊。」徐遺坐在榻上撐著案幾翻書,卻是一頁沒看。
蕭程聳聳肩:「外頭太冷了,還是這裡暖和。」
他連著幾日都會找些理由賴在徐遺身邊,問起來他總是振振有詞說年節將近,趙琇時不時命人送東西來以示恩澤,自己又不能不在府中候著謝恩。可在府中又覺無聊,只好來這尋些有意思的。
徐遺看穿他,但也任由他去,視線再沿著他手中的魚竿望出去,盡頭垂下繩子落入池中。
徐遺問:「釣著魚了嗎?」
蕭程趴在一邊,下巴擱在窗沿上:「我根本沒放餌,再說了,它們又不傻。」
徐遺偏頭一笑,開始翻著書頁:「你平時把它們餵得飽飽的,就算放餌了也不會上鉤。」
蕭程安靜了一會兒,用魚竿沒有節奏地敲起窗沿來,懶洋洋道:「盈之,我好無聊啊。」
徐遺把書扔給他,神神秘秘地起身走到一個柜子前翻箱倒櫃,再回來時手中提著一壺酒。
這壺酒他藏了多年,起初冬棗怕他不顧自己身子借酒消愁,收去為數不多的酒,唯有這壺他偷偷藏了下來,有時真到愁處才會小酌一杯,斷斷續續還剩大半。
徐遺斟好滿杯遞給蕭程:「我教你習字,你教我喝酒。」
蕭程接過:「好啊,可是就只有一個杯子?」
徐遺的指尖沒有立刻離開,食指挑逗似的先在蕭程手心轉了轉,再回到杯底墊著。蕭程驀地一抖,這種感覺就像是每次與徐遺貼近的時候,對方的碎發總在自己頸窩得寸進尺的撓癢。
「拿穩了。」
徐遺的視線寸步不離蕭程,蕭程配合著借他的力將酒杯送到他唇邊。
於是,徐遺閉起眼一口一口飲盡這杯酒,已是喝得極慢,但仍有一些從他嘴角漏出來,一路下滑經過一上一下的喉間。
蕭程不知自己在咽著什麼,他只覺自己口乾舌燥,想要做回水中某隻願者上鉤的魚。
他扔掉酒杯湊過去,整個人快要撲在徐遺身上,聞了聞酒香,啞聲:「盈之,這酒是什麼味道,好喝嗎?」
「好喝。」徐遺深吸一口氣,撫上蕭程的臉,「怎麼能把酒杯扔了呢?」
蕭程用手塗開殘留在徐遺脖子上的酒滴:「你釣的魚上鉤了,不打算收竿嗎?」
徐遺笑了,摟著面前人近在咫尺的腰身,親昵地蹭上去問:「那敢問這位先生,學生剛才學得如何?」
「遠遠不夠。」這句話遠沒有蕭程舔舐徐遺脖頸來得急切。
「又開始了。」院中守著的冬棗和有慶將剛才的情景一覽無餘,已是習以為常,異口同聲說完又各自忙起來。
驟然上升的熱意逼得他們褪去外袍,才剛脫下要繼續糾纏,忽有冰涼的東西飄進來落在蕭程的臉頰上。
他抽空往窗外瞟了一眼,廬陵降下了今年初雪。
「盈之,下雪了。」
「盈之,這次去茶亭縣,讓我去好不好,沒有人比我再熟悉它了。」
徐遺沒有答應,只說:「有孟青暗中去就行了,至於你,要和我去別的地方。」
「去哪兒?」
「營陽驛。」
「駕!」
南趙的初雪總是下得柔和,馬蹄聲踏破了此中寂靜,兩匹快馬飛奔在皚皚白雪上。
營陽驛距廬陵不遠,馬不停蹄徹夜就到。
徐遺和蕭程找了間客棧安頓好,便往營陽驛而去。
一路上風雪不停,加之一夜未休息,徐遺頗是心疼地撇去蕭程頭上與衣襟的落雪,再撈起人的雙手呼去熱氣暖著他。
蕭程反握住他的手:「好了好了,你以為我在北真五年是白挨凍的?」
徐遺牽著他邁步:「行行行,知道你不怕冷,是我怕,走吧。」
來營陽驛一是為了查證當年樂州驛驛丞楊庭芳為何會在沈來棠案發後,突然從樂州驛調來營陽驛。二是為了許泰一案,若是像他們猜測那樣,此驛應當有證據佐證。
徐遺自報家門:「在下都轉運使,徐遺。」
楊庭芳忽而怔愣片刻,隨後回禮:「有所耳聞,但這位是?」
蕭程搶先答道:「他的隨從。」
楊庭芳沒有再問,客氣的請了他倆進去。
「營陽驛是個小鄉驛,沒有多少好酒好肉招待轉運使,莫要見怪。」
徐遺笑道:「楊驛丞太客氣了,此次本就是我個人而來,還怕擾了驛丞呢。」
蕭程獨自望著窗外雪景,心中急道:凡是當官的都這麼客氣麼,那要客套到什麼時候?
楊庭芳好奇:「轉運使不畏路途艱苦,所為何事?」
徐遺道明來意:「十年前沈來棠因私吞貢品獲罪下獄,恰巧就在這時,驛丞你也調來這裡。徐遺疑惑,這二者之間可有關聯?」
楊庭芳眸光一閃,與徐遺相視後面露窘態:「世上恰好碰在一時發生的事難道都有關聯麼?轉運使多慮,不過是下官犯了錯,降職受處而已。」
「若原因真是這個,在下也就不用來了。呂信屢屢觸犯朝廷律法,勾結地方中飽私囊,可奈何呂信朝中黨羽眾多,次次都能助他絕處逢生化險為夷。楊驛丞,你便是他化險為夷所利用的一環。」
楊庭芳面色變得凝重,卻盯著蕭程看。
徐遺明了:「他是我的人,楊驛丞但說無妨。」
楊庭芳卸下防備,如實道出:「不錯,當年沈相書信與我,要我去查各驛之間與呂信勾結的證據。沈相死後,樂州驛便再也沒有我的容身之處,索性把我貶到這裡。不過這也好,至少他們不再盯著我,我手上的證據也就安全了。
北真與周邊各國進宮的貢品,他們都會選擇在順定與樂州驛之間做手腳,這兩驛之間水路通達,漕運繁茂,能很好的掩人耳目。至於想要讓之後的幾個官驛做偽證,轉運使大可查查他們的私產。」
楊庭芳從自己屋內取出一個藏得極為隱蔽的小匣子,裡頭裝的正是呂信與各驛互通的部分書信。
他嘆道:「這麼多年,我等的就是這一刻。」
「徐遺還有一事,請驛丞如實告知。」
「請說。」
「永泰十三年二月四日亥時二刻,茶亭驛收到一封軍報,再由茶亭驛鋪兵許泰送至廬陵樞密院,營陽驛是否有接過這個人。」
蕭程猛地看向楊庭芳,在聽到爹名字的那刻,他的心砰砰跳起來,緊張地期待楊庭芳的回答。
徐遺伸出手溫柔按住蕭程發抖的手,心與對方眼中的痛楚揪在一起。
「你們看看這個。」楊庭芳取來兩本遞送記冊,「許泰的確經過這裡,只是當時他到這的時候不見金牌、不聞金鈴,我以為這只是一份普通的遞件。後來收到廬陵邸報,才知這是一份緊急軍報,許泰的罪昭告天下之後,我越思越不對,營陽驛並不在官道之上,為何改道走這?後來來了一批人四處打聽,查許泰的蹤跡,我就知這背後定有冤情。於是我收起許泰簽字的那本記冊,重換了一本沒有他的。」
蕭程搶過去辨認,淚從他眸中落下,對徐遺激動道:「是我爹的字跡。」
徐遺追問:「那他當時可有說過什麼,能證明改道的緣由?」
楊庭芳搖頭:「他一句話也沒說,換了快馬就走了。」
「你既然知道他有冤情,為什麼不說出真相?」蕭程顯然急得失了分寸。
徐遺攔道:「阿程……」
「下官人微言輕。」楊庭芳不惱,轉而望向徐遺,「徐主事不也是做到了轉運使才有機會往下查的嗎?」
這句話將兩人都噎住,徐遺鄭重其辭:「多謝楊驛丞,徐遺疑問已解,該啟程回京了。」
楊庭芳送出來,道別:「二位保重,庭芳靜候佳音。」
徐遺默默牽著蕭程走在路上,後者忍了一會兒實在忍不住:「盈之,剛才我……」
徐遺一個欺身擁抱打斷了他:「阿程,不說了,我們回京算帳去。」
「算帳?找誰?」
「自然是曹遠。」
冬日裡的湖山最得廬陵人喜歡,鳥雀懶在窩中,山頭枝葉盛雪,湖中漣漪微漾,上下一白。偶有舟船泊於其間,撥開雪中煙霧,乃是一處幽靜有動。
廬陵人或獨自來此或三五成群或舉家遊玩,耳邊總是不缺歡聲笑語。
「爹爹!爹爹!女兒想要和哥哥那個一模一樣的雪人。」
一個七八歲大的小姑娘纏著父親為她堆雪人,他們的身後跟著一位溫婉的夫人和幾個下人。
父親笑呵呵的應下:「這的雪太薄了,不夠搓成團,你帶著爹爹去找雪厚的地方。」
小姑娘沒等父親跟上來,高興地跑開,再一會兒此處便響起尋女兒、尋妹妹的叫喊。
誰知事態愈加嚴重,女兒還未找著,連帶著其他人一齊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