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在人們普遍要求改變環境的刺激下,經過克呂尼派改革運動,11 世 紀的宗教熱情也隨之高漲起來,人們普遍充滿了修來世的強烈意識,認 為今世不幸,追求天堂至福。因此,隱修主義和禁欲主義普遍盛行,重 視聖物崇拜和朝聖活動也形成了去耶路撒冷朝聖的風氣。因此,在教會 宣稱,參加十字軍東征的士兵可以獲得敕罪,死後不必在煉獄中受煎熬, 而能直升天堂的時候,人們紛紛都把東征看做是一條靈魂拯救的道路, 毫不遲疑地加入了十字軍“聖戰”。另一方面,自從耶路撒冷被穆斯林 占領以來,收復聖地也成為基督徒的一種宗教願望。這種願望在教會的 煽動下,很快變成宗教狂熱,於是,“收復聖地”、“援助東方兄弟”, 也成了十字軍東征的又一精神支柱。上述各種因素都是十字軍東征在廣 大基督徒群眾中的宗教基礎。
就羅馬教會本身而言,烏爾班二世於 1095 年發動十字軍東征既是為 了把西歐社會中的不安定因素轉移到東方,掠奪東方財富,以解除西歐 社會的危機,也是克呂尼派長期以來追求和實現教權高於皇權,羅馬教 皇至高無上,並企圖有朝一日統一東西教會的實際行動和有效措施。因 此,當信奉伊斯蘭教的塞爾柱土耳其人進攻拜占庭帝國,而帝國無力抵 抗,皇帝亞歷克塞一世向羅馬教皇求援,並表示將東正教會重新合併在 羅馬教皇統治之下的意願時,正好給教皇東征以籍口,而此時拜占庭帝 國任人宰割的軟弱境地,也正是羅馬教皇擴大勢力,控制東方教會的大 好時機。於是,十字軍東征的各種條件都已具備,發動十字軍戰爭就成 為勢在必行了。
1095 年 3 月,烏爾班二世在義大利北部的皮亞琴察召開宗教會議, 決定援助君士坦丁堡。隨後幾個月內,他在義大利北部和法國南部遊說, 煽動宗教狂熱。11 月在法國克萊芒召開宗教大會,這是一場動員會和誓 師會。到會者有法國高級教士 600 多人,成千名騎士和神職人員聚集在 會場外,還有封建主、商人,來自四面八方的農奴和平民。會上教皇烏
爾班二世發表了一篇極富煽動性的演說,先敘述了法國人的光輝業績, 又列舉了穆斯林的種種暴行,接著呼籲“向蠻族作戰”,“援助東方兄 弟”,“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土地肥沃,如同天堂,等待著你們去 拯救”,“帶上上帝賜給的強大的武力”,毫不遲疑地“登上赴聖墓的 征途”,這樣,不僅罪能得到敕免,而且還將得到“天國永不朽壞的榮 耀。”烏爾班二世還煽動性地說道,“這裡到處是貧困、飢餓和憂愁, 而東方充滿了歡樂和富饒”,在上帝的引導下,“讓那些為了微薄的工 資而拚命勞動的人,在東方的征途中去取得永恆的報酬吧。”在場的人 們情緒激昂,高呼“這是上帝所願!”於是,在宗教聖戰的旗幟下,在 靈魂得救和經濟富裕的幻想召喚中,歷時近 200 年的十字軍東征——一 場侵略戰爭開始了。
(2)八次十字軍東征
1096 年 2 月第一次東征開始。一支由法國隱修士彼得和德意志騎士 窮漢瓦爾特率領的,主要由農民組成的十字軍分頭從法國北部、中部和 德意志西部出發,沿萊因河、多瑙河,經匈牙利、保加利亞向拜占庭帝 國的君士坦丁堡進發。這支幾萬人的十字軍毫無紀律和作戰訓練,裝備 極差,沿途靠搶劫為生,遭到匈牙利、保加利亞和拜占庭人的自衛還擊, 到達小亞細亞後,就被塞爾柱土耳其人殲滅,生還者僅 3000 人。
1096 年 8 月由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封建貴族騎士組成的十字軍,分 4 路向東進軍。1097 年春在君士坦丁堡會合後,繼續經小亞細亞向耶路 撒冷進攻。十字軍沿途燒殺搶掠,1097 年 5 月攻陷尼西亞,次年攻占安 提阿。1099 年 7 月 15 日攻陷耶路撒冷,將聖城搶劫血洗一空,屠殺了全 城 7 萬多穆斯林。十字軍在所占領的地區依照西歐的封建制度,相繼建 立起四個拉丁國家:耶路撒冷王國、安提阿公國、的黎波里伯國和以得 撒伯國。在這些國家裡,封建領主把土地分給騎士作為領地,把當地的 穆斯林以及東正教的基督徒分給騎士作為農奴,使得原來在歐洲只擁有 一個村莊或幾個銅板的騎士成為一座城市的領主和富翁,他們在東方實 現著發財致富的夢想,許多人再也不願返回歐洲。在宗教方面,拉丁國 家接受羅馬教皇管轄,使用拉丁禮拜儀式,取消希臘東正教。同時,教 皇還把占領地分為四個大教區和 10 個主教區,建立了許多隱修院,終於 把西方基督教擴展到東方。
第一次東徵結束後,大批騎士帶著掠奪的財富返回西歐,剩下幾千 名騎士領主留在巴勒斯坦。為了保護東方十字軍國家的地位,教皇在西 歐又組織了幾個軍事修會,即“聖殿騎士團”、“聖約翰騎士團”,也 稱“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這些騎士大多是法、意、德等各 國破落貴族出身的亡命之徒,這些騎士團作為宗教性的軍事組織,直屬 教皇管轄,任務是鎮壓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一帶居民的反抗,與周邊的穆 斯林國家作戰,保護十字軍領地。後來,十字軍領地陸續被穆斯林收復, 騎士團被迫撤回。
1144 年穆斯林向十字軍發動反攻,占領以得撒,不久在連續進攻下, 十字軍被迫放棄了大部分侵占的領土,這為教皇發動第二次東征提供了 理由。1146 年明谷隱修院院長伯爾納奉教皇尤金三世(1145—1153 在位) 之命,到西歐各地煽動宗教狂熱,並且取得了法王路易七世和德皇康拉
就羅馬教會本身而言,烏爾班二世於 1095 年發動十字軍東征既是為 了把西歐社會中的不安定因素轉移到東方,掠奪東方財富,以解除西歐 社會的危機,也是克呂尼派長期以來追求和實現教權高於皇權,羅馬教 皇至高無上,並企圖有朝一日統一東西教會的實際行動和有效措施。因 此,當信奉伊斯蘭教的塞爾柱土耳其人進攻拜占庭帝國,而帝國無力抵 抗,皇帝亞歷克塞一世向羅馬教皇求援,並表示將東正教會重新合併在 羅馬教皇統治之下的意願時,正好給教皇東征以籍口,而此時拜占庭帝 國任人宰割的軟弱境地,也正是羅馬教皇擴大勢力,控制東方教會的大 好時機。於是,十字軍東征的各種條件都已具備,發動十字軍戰爭就成 為勢在必行了。
1095 年 3 月,烏爾班二世在義大利北部的皮亞琴察召開宗教會議, 決定援助君士坦丁堡。隨後幾個月內,他在義大利北部和法國南部遊說, 煽動宗教狂熱。11 月在法國克萊芒召開宗教大會,這是一場動員會和誓 師會。到會者有法國高級教士 600 多人,成千名騎士和神職人員聚集在 會場外,還有封建主、商人,來自四面八方的農奴和平民。會上教皇烏
爾班二世發表了一篇極富煽動性的演說,先敘述了法國人的光輝業績, 又列舉了穆斯林的種種暴行,接著呼籲“向蠻族作戰”,“援助東方兄 弟”,“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土地肥沃,如同天堂,等待著你們去 拯救”,“帶上上帝賜給的強大的武力”,毫不遲疑地“登上赴聖墓的 征途”,這樣,不僅罪能得到敕免,而且還將得到“天國永不朽壞的榮 耀。”烏爾班二世還煽動性地說道,“這裡到處是貧困、飢餓和憂愁, 而東方充滿了歡樂和富饒”,在上帝的引導下,“讓那些為了微薄的工 資而拚命勞動的人,在東方的征途中去取得永恆的報酬吧。”在場的人 們情緒激昂,高呼“這是上帝所願!”於是,在宗教聖戰的旗幟下,在 靈魂得救和經濟富裕的幻想召喚中,歷時近 200 年的十字軍東征——一 場侵略戰爭開始了。
(2)八次十字軍東征
1096 年 2 月第一次東征開始。一支由法國隱修士彼得和德意志騎士 窮漢瓦爾特率領的,主要由農民組成的十字軍分頭從法國北部、中部和 德意志西部出發,沿萊因河、多瑙河,經匈牙利、保加利亞向拜占庭帝 國的君士坦丁堡進發。這支幾萬人的十字軍毫無紀律和作戰訓練,裝備 極差,沿途靠搶劫為生,遭到匈牙利、保加利亞和拜占庭人的自衛還擊, 到達小亞細亞後,就被塞爾柱土耳其人殲滅,生還者僅 3000 人。
1096 年 8 月由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封建貴族騎士組成的十字軍,分 4 路向東進軍。1097 年春在君士坦丁堡會合後,繼續經小亞細亞向耶路 撒冷進攻。十字軍沿途燒殺搶掠,1097 年 5 月攻陷尼西亞,次年攻占安 提阿。1099 年 7 月 15 日攻陷耶路撒冷,將聖城搶劫血洗一空,屠殺了全 城 7 萬多穆斯林。十字軍在所占領的地區依照西歐的封建制度,相繼建 立起四個拉丁國家:耶路撒冷王國、安提阿公國、的黎波里伯國和以得 撒伯國。在這些國家裡,封建領主把土地分給騎士作為領地,把當地的 穆斯林以及東正教的基督徒分給騎士作為農奴,使得原來在歐洲只擁有 一個村莊或幾個銅板的騎士成為一座城市的領主和富翁,他們在東方實 現著發財致富的夢想,許多人再也不願返回歐洲。在宗教方面,拉丁國 家接受羅馬教皇管轄,使用拉丁禮拜儀式,取消希臘東正教。同時,教 皇還把占領地分為四個大教區和 10 個主教區,建立了許多隱修院,終於 把西方基督教擴展到東方。
第一次東徵結束後,大批騎士帶著掠奪的財富返回西歐,剩下幾千 名騎士領主留在巴勒斯坦。為了保護東方十字軍國家的地位,教皇在西 歐又組織了幾個軍事修會,即“聖殿騎士團”、“聖約翰騎士團”,也 稱“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這些騎士大多是法、意、德等各 國破落貴族出身的亡命之徒,這些騎士團作為宗教性的軍事組織,直屬 教皇管轄,任務是鎮壓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一帶居民的反抗,與周邊的穆 斯林國家作戰,保護十字軍領地。後來,十字軍領地陸續被穆斯林收復, 騎士團被迫撤回。
1144 年穆斯林向十字軍發動反攻,占領以得撒,不久在連續進攻下, 十字軍被迫放棄了大部分侵占的領土,這為教皇發動第二次東征提供了 理由。1146 年明谷隱修院院長伯爾納奉教皇尤金三世(1145—1153 在位) 之命,到西歐各地煽動宗教狂熱,並且取得了法王路易七世和德皇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