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這就是你闌尾手術……留下的疤痕?」
沒有回答。
傅斯霆只是呆呆看著他,灰眸緩緩聚焦倒映著厲非的臉。那是他第一次恍惚中直面那雙黑瞳眼底明顯晦暗的欲色。
渾渾噩噩中,他的思路也不怎麼連貫,只依稀記得一大瓶香檳,他喝了兩杯半,剩下都被厲非喝掉了。所以厲非一定也醉了。
就連喘息都帶著淡淡青蘋果的甜澀,傅斯霆胡亂牽起厲非一隻手,少見地摸到他掌心有些汗。
有一瞬間清楚意識到,今天可能和之前要做的事……都不一樣。
他把那隻手貼上自己的臉頰,慢慢蹭著。另一隻手去解厲非的襯衫扣子:「可以嗎?」
那麼多天都是他單方面享受。
他一直默默想著,等腿好了以後……可是要等腿真的好全,還要好久好久。而他捨不得讓厲非等那麼久。
回應他的是迷醉的、難耐的吻。
沉溺在那鋪天蓋地的親昵里,傅斯霆單手成功解開了厲非的皮帶。
「……」他練習過。從厲非「玩弄」他的第一天起,他就也私底下看了很多教學。只是在酒精的作用和過於強烈的身體衝動之下,仍舊稍稍有些沒有章法。
他也渴望碰觸他。
他其實想了好久了。
一直以來的收斂,從頭到尾都只是故作平靜,他從來都是一邊純潔地愛著他,一邊在黑暗裡被欲望吞噬。
在厲非身邊每一分每一秒,他其實都是最渴求扭曲、最虎視眈眈的那一個。
很快,屋內只剩下喘息聲。但傅斯霆畢竟經驗不足,第一次好像不是特別成功。
不太成功,但是舒服得要命……
那是比之前還要絕頂程度的劇烈酥麻和不能自抑。一時後背全是汗。
他知道厲非其實並不舒服,他知道自己第一次真的很笨拙。
他很抱歉,只能緊緊抱著厲非,安撫他緊繃的身體,一點點吻開他緊咬的牙關。卻又迫不及待想來第二次,想讓他知道自己也是可以做好的。
……
第二次的情況比第一次要好很多。
但或許是他太想讓厲非也能有好的體驗,有些過頭。直到厲非聲音啞澀戰慄求饒,他還是摟著他,吻他,不肯放。
結果就是當晚厲非就發燒了。
「……對不起。」
他想帶他去醫院,被厲非虛弱而沒好氣瞪了。他想至少叫家庭醫生來看看,又被厲非狠狠砸了一隻枕頭。
最後只能一邊手忙腳亂地照顧,一邊上網搜索各種事後退燒處理的辦法。好在清晨就退燒了,但厲非還是休養了好幾天,並偶爾會再給他一枕頭。
傅斯霆認真反省,又多看了很多學習視頻。
實踐之後才知道,視頻上的很多教學他還是沒能徹底理解,才會讓厲非難受。
本以為至少得被記仇半個月,結果才過了五天,他就又黏黏糊糊地哄著厲非又做了一次。
這一次非常成功。
很激烈,很羞恥,很難以回首……
整個六月和七月,傅斯霆的人生都是滿滿饗足的幸福。盛夏的蟬鳴,焦灼的溫度,冰淇淋的甜,慵懶的清晨,熱戀和一些樂此不疲的糟糕事情。
七月底,厲非要去港城出差一周。
他抵達後每天都發來照片。直插雲霄的中環大樓,高掛傾斜的山頂纜車,霓虹閃耀的美麗維港。他說這邊出海據說有一處能看到粉紅色的海豚。但他不會去,他會下次等傅斯霆一起去看。
他每天都會分享路上的見聞,一刻都不會讓人不安。而傅斯霆睡前側躺在床上,也會隔著屏幕一遍一遍親吻圖片裡厲非的眼睛。
一天一天,他很明確地被寵愛著、縱容著,如珍寶一般放在心上。
事業衝刺也成功落上正軌,什麼都有了,現在的人生要多完美有多完美、空前無比地幸福。
明明是這樣。
所以當情緒突然一腳踏空,驚恐發作和情緒焦慮再度找上門來,傅斯霆自己都特別不能理解——之後幾天身體化的眩暈、失眠、嘔吐,也讓他覺得莫名其妙。
他沒有瘋,他正常得很。所以很清楚自己不至於矯情到愛人出個差就分離焦慮。
只是分開一個星期而已,他們現在已經感情穩定,厲非也在每天高頻率的理他,根本沒有焦慮的道理。
何況他還記得兩人剛在一起時,厲非也曾去北歐去了將近一個月,他那時也沒發神經啊?
一切完全沒有道理。
可一切卻就是這麼無緣無故地發生了。
傅斯霆實在覺得荒謬得很,上網查了一下。可網上大多數焦慮抑鬱的案例都伴隨著生活里明顯的痛苦和刺激,他不符合。想了很久,唯一相似的情況好像只有他大四那年,剛剛辭掉教培工作回到學校時。
那個跟他合拍的心理醫生給他解釋了很多事情。
她告訴他,當一個人突然從惡劣的環境裡逃出來,得到了瞬間的喘息和鬆懈時,這對常人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抑鬱患者來說,緊繃的弦突然鬆掉反而可能會成為創傷的觸發機制。
而同樣的,長期處於低興奮抑鬱狀態的大腦突然接觸高強度的幸福刺激,也可能會觸發保護性抑制,類似強光照射後的短暫失明,導致後續落入情緒低谷的深淵。
「之前有案例,患者歷盡磨難好不容易生活穩定下來,也找到了照顧他、托舉他的真愛,卻在婚禮第二天吞藥,遺書說『配不上這樣好的人』。」
「……」
傅斯霆絕對不想變成那樣。
第二天他就去了醫院看了權威的心理醫生,想開點藥。
可一番檢查下來,醫生認真翻了翻檢查報告:「你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但還沒到器質性病變,在臨床上未達到用藥干預的標準——這是個好消息。你想像情緒是條河,你現在就是水位漲落明顯,但還不至於決堤。而用藥就像築壩,你現在的情況比起吃藥,更適合保持積極心態和健康作息,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生活中自我調節。」
醫生倒也給他開了瓶藥,但只讓他在驚恐發作特別難受的時候吃一顆。剩下的則是每日具體情緒自我監控指南和安全預警機制設置,還給他布置了小作業。
傅斯霆道謝起身,出醫院大門時天空青灰,淅淅瀝瀝下起小雨。
他有一瞬怔愣。看來他的腿是真的好了,下雨也不疼。又看著醫院來來往往、行色匆匆的患者和家屬,很多人帶著愁緒。
他真的不該身在福中不知福。
他叫了輛車躲去后座,眼眶悄然發燙,他閉了閉酸楚的眼。
他要得好調整自己。
醫生也說了,不要去追根溯源「一切都那麼好了我到底為什麼這樣」,不要怨恨自己。抑鬱症的最殘忍之處就是連"我為什麼抑鬱"這個問題本身都會成為新的折磨源。
他現在要做的是別自己折磨自己。
路上,雨已經開始有點大。
他租住的酒店式公寓是獨立三棟高樓組成的迷你社區,底下是很小的綠化帶,計程車開不進去。
兩個多月時間,傅斯霆的腿已經恢復得不錯,正在思考要不要乾脆跑兩步,忽然卻在雨中看到一個人站在樓下,身影熟悉。
「……厲非?」
可他不是應該還有三天才能回來?
傅斯霆不明白,同時慶幸醫生給他開的藥瓶很小,他嫌麻煩出醫院就把袋子丟了,藥在口袋裡並不明顯。
夏天的雨水不涼,可打在身上久了也會開始發冷。
他趕緊拉著厲非進了公寓大樓。
「怎麼突然提前就回來了?我不在家怎麼也不打電話給我?不是早就給你錄了指紋鎖,為什麼傻傻的在雨里等不先上樓?」
電梯裡的暖光把厲非濕透的臉終於照得回歸了一些溫暖的顏色。他沒有說話,只黑瞳靜靜看著傅斯霆。
到底怎麼了?
傅斯霆握住他的手,厲非的手一向溫暖,今天卻有些涼。
一時間所有糟糕的情緒統統拋之腦後,傅斯霆只顧擔心:「你是不是,看到昨天熱搜了啊……」
昨天他上了個熱搜,但位置比較低,還以為厲非看不到的。
倒也沒什麼大事,就是一些粉絲從他火了以後就開始各種考古他,前天把他當年一己之力反抗垃圾教授的英勇事跡翻出來了,包括上天台的那段視頻。
一時間網友義憤填膺。
有心疼傅斯霆的,更有去挖鄭社稷、廈梅英兩人的後續的。
傅斯霆也是看了網友的爆料才知道,鄭社稷被開除後離了婚,後來又被新情人騙光了身家,現在窮困潦倒惡有惡報。而廈梅英畢竟有一定的人脈關係和學術成就,在停職之後又被學校悄悄復職,在圖書館工作一段時間後又搖身一變變回了教授,甚至還在一個知名企業當上了獨立董事。
現在企業果斷被沖,很快發函宣布解除。
廈梅英也遭受到了第二輪的輿論,名聲掃地。儘管當年受害者的證據不足以讓他被法律制裁,但學校里學生們的集體抗議活動也能讓他再度惶惶終日、羞於出門。
沒有回答。
傅斯霆只是呆呆看著他,灰眸緩緩聚焦倒映著厲非的臉。那是他第一次恍惚中直面那雙黑瞳眼底明顯晦暗的欲色。
渾渾噩噩中,他的思路也不怎麼連貫,只依稀記得一大瓶香檳,他喝了兩杯半,剩下都被厲非喝掉了。所以厲非一定也醉了。
就連喘息都帶著淡淡青蘋果的甜澀,傅斯霆胡亂牽起厲非一隻手,少見地摸到他掌心有些汗。
有一瞬間清楚意識到,今天可能和之前要做的事……都不一樣。
他把那隻手貼上自己的臉頰,慢慢蹭著。另一隻手去解厲非的襯衫扣子:「可以嗎?」
那麼多天都是他單方面享受。
他一直默默想著,等腿好了以後……可是要等腿真的好全,還要好久好久。而他捨不得讓厲非等那麼久。
回應他的是迷醉的、難耐的吻。
沉溺在那鋪天蓋地的親昵里,傅斯霆單手成功解開了厲非的皮帶。
「……」他練習過。從厲非「玩弄」他的第一天起,他就也私底下看了很多教學。只是在酒精的作用和過於強烈的身體衝動之下,仍舊稍稍有些沒有章法。
他也渴望碰觸他。
他其實想了好久了。
一直以來的收斂,從頭到尾都只是故作平靜,他從來都是一邊純潔地愛著他,一邊在黑暗裡被欲望吞噬。
在厲非身邊每一分每一秒,他其實都是最渴求扭曲、最虎視眈眈的那一個。
很快,屋內只剩下喘息聲。但傅斯霆畢竟經驗不足,第一次好像不是特別成功。
不太成功,但是舒服得要命……
那是比之前還要絕頂程度的劇烈酥麻和不能自抑。一時後背全是汗。
他知道厲非其實並不舒服,他知道自己第一次真的很笨拙。
他很抱歉,只能緊緊抱著厲非,安撫他緊繃的身體,一點點吻開他緊咬的牙關。卻又迫不及待想來第二次,想讓他知道自己也是可以做好的。
……
第二次的情況比第一次要好很多。
但或許是他太想讓厲非也能有好的體驗,有些過頭。直到厲非聲音啞澀戰慄求饒,他還是摟著他,吻他,不肯放。
結果就是當晚厲非就發燒了。
「……對不起。」
他想帶他去醫院,被厲非虛弱而沒好氣瞪了。他想至少叫家庭醫生來看看,又被厲非狠狠砸了一隻枕頭。
最後只能一邊手忙腳亂地照顧,一邊上網搜索各種事後退燒處理的辦法。好在清晨就退燒了,但厲非還是休養了好幾天,並偶爾會再給他一枕頭。
傅斯霆認真反省,又多看了很多學習視頻。
實踐之後才知道,視頻上的很多教學他還是沒能徹底理解,才會讓厲非難受。
本以為至少得被記仇半個月,結果才過了五天,他就又黏黏糊糊地哄著厲非又做了一次。
這一次非常成功。
很激烈,很羞恥,很難以回首……
整個六月和七月,傅斯霆的人生都是滿滿饗足的幸福。盛夏的蟬鳴,焦灼的溫度,冰淇淋的甜,慵懶的清晨,熱戀和一些樂此不疲的糟糕事情。
七月底,厲非要去港城出差一周。
他抵達後每天都發來照片。直插雲霄的中環大樓,高掛傾斜的山頂纜車,霓虹閃耀的美麗維港。他說這邊出海據說有一處能看到粉紅色的海豚。但他不會去,他會下次等傅斯霆一起去看。
他每天都會分享路上的見聞,一刻都不會讓人不安。而傅斯霆睡前側躺在床上,也會隔著屏幕一遍一遍親吻圖片裡厲非的眼睛。
一天一天,他很明確地被寵愛著、縱容著,如珍寶一般放在心上。
事業衝刺也成功落上正軌,什麼都有了,現在的人生要多完美有多完美、空前無比地幸福。
明明是這樣。
所以當情緒突然一腳踏空,驚恐發作和情緒焦慮再度找上門來,傅斯霆自己都特別不能理解——之後幾天身體化的眩暈、失眠、嘔吐,也讓他覺得莫名其妙。
他沒有瘋,他正常得很。所以很清楚自己不至於矯情到愛人出個差就分離焦慮。
只是分開一個星期而已,他們現在已經感情穩定,厲非也在每天高頻率的理他,根本沒有焦慮的道理。
何況他還記得兩人剛在一起時,厲非也曾去北歐去了將近一個月,他那時也沒發神經啊?
一切完全沒有道理。
可一切卻就是這麼無緣無故地發生了。
傅斯霆實在覺得荒謬得很,上網查了一下。可網上大多數焦慮抑鬱的案例都伴隨著生活里明顯的痛苦和刺激,他不符合。想了很久,唯一相似的情況好像只有他大四那年,剛剛辭掉教培工作回到學校時。
那個跟他合拍的心理醫生給他解釋了很多事情。
她告訴他,當一個人突然從惡劣的環境裡逃出來,得到了瞬間的喘息和鬆懈時,這對常人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抑鬱患者來說,緊繃的弦突然鬆掉反而可能會成為創傷的觸發機制。
而同樣的,長期處於低興奮抑鬱狀態的大腦突然接觸高強度的幸福刺激,也可能會觸發保護性抑制,類似強光照射後的短暫失明,導致後續落入情緒低谷的深淵。
「之前有案例,患者歷盡磨難好不容易生活穩定下來,也找到了照顧他、托舉他的真愛,卻在婚禮第二天吞藥,遺書說『配不上這樣好的人』。」
「……」
傅斯霆絕對不想變成那樣。
第二天他就去了醫院看了權威的心理醫生,想開點藥。
可一番檢查下來,醫生認真翻了翻檢查報告:「你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但還沒到器質性病變,在臨床上未達到用藥干預的標準——這是個好消息。你想像情緒是條河,你現在就是水位漲落明顯,但還不至於決堤。而用藥就像築壩,你現在的情況比起吃藥,更適合保持積極心態和健康作息,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生活中自我調節。」
醫生倒也給他開了瓶藥,但只讓他在驚恐發作特別難受的時候吃一顆。剩下的則是每日具體情緒自我監控指南和安全預警機制設置,還給他布置了小作業。
傅斯霆道謝起身,出醫院大門時天空青灰,淅淅瀝瀝下起小雨。
他有一瞬怔愣。看來他的腿是真的好了,下雨也不疼。又看著醫院來來往往、行色匆匆的患者和家屬,很多人帶著愁緒。
他真的不該身在福中不知福。
他叫了輛車躲去后座,眼眶悄然發燙,他閉了閉酸楚的眼。
他要得好調整自己。
醫生也說了,不要去追根溯源「一切都那麼好了我到底為什麼這樣」,不要怨恨自己。抑鬱症的最殘忍之處就是連"我為什麼抑鬱"這個問題本身都會成為新的折磨源。
他現在要做的是別自己折磨自己。
路上,雨已經開始有點大。
他租住的酒店式公寓是獨立三棟高樓組成的迷你社區,底下是很小的綠化帶,計程車開不進去。
兩個多月時間,傅斯霆的腿已經恢復得不錯,正在思考要不要乾脆跑兩步,忽然卻在雨中看到一個人站在樓下,身影熟悉。
「……厲非?」
可他不是應該還有三天才能回來?
傅斯霆不明白,同時慶幸醫生給他開的藥瓶很小,他嫌麻煩出醫院就把袋子丟了,藥在口袋裡並不明顯。
夏天的雨水不涼,可打在身上久了也會開始發冷。
他趕緊拉著厲非進了公寓大樓。
「怎麼突然提前就回來了?我不在家怎麼也不打電話給我?不是早就給你錄了指紋鎖,為什麼傻傻的在雨里等不先上樓?」
電梯裡的暖光把厲非濕透的臉終於照得回歸了一些溫暖的顏色。他沒有說話,只黑瞳靜靜看著傅斯霆。
到底怎麼了?
傅斯霆握住他的手,厲非的手一向溫暖,今天卻有些涼。
一時間所有糟糕的情緒統統拋之腦後,傅斯霆只顧擔心:「你是不是,看到昨天熱搜了啊……」
昨天他上了個熱搜,但位置比較低,還以為厲非看不到的。
倒也沒什麼大事,就是一些粉絲從他火了以後就開始各種考古他,前天把他當年一己之力反抗垃圾教授的英勇事跡翻出來了,包括上天台的那段視頻。
一時間網友義憤填膺。
有心疼傅斯霆的,更有去挖鄭社稷、廈梅英兩人的後續的。
傅斯霆也是看了網友的爆料才知道,鄭社稷被開除後離了婚,後來又被新情人騙光了身家,現在窮困潦倒惡有惡報。而廈梅英畢竟有一定的人脈關係和學術成就,在停職之後又被學校悄悄復職,在圖書館工作一段時間後又搖身一變變回了教授,甚至還在一個知名企業當上了獨立董事。
現在企業果斷被沖,很快發函宣布解除。
廈梅英也遭受到了第二輪的輿論,名聲掃地。儘管當年受害者的證據不足以讓他被法律制裁,但學校里學生們的集體抗議活動也能讓他再度惶惶終日、羞於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