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
原來他帶她來的地方,正是當初定情的小河邊,此時這裡四處掛著紅綢和紅燈籠,上面的圖案,還是芍藥花的。
「先生,這,這是怎麼回事啊?」她又驚又喜,但還是有疑惑。
「太醫說你這陣子鬱結於心,讓我想辦法幫你排遣一番,最好能放鬆放鬆。」
「我當時想著也快到我們當年定情的日子了,便特地派人布置了一番,山水依舊,只是遍地的芍藥花難尋,便讓人在燈籠上描繪了出來。」
「少府的人也算盡心,這些燈籠做的精緻,就是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林清源說著話,便拉著她的手一起走上河邊的小橋。
「喜歡,我太喜歡了。」看著兩側掛著的紅綢和芍藥燈籠,還有牽著自己的手,依舊溫柔的夫君,劉元的眼裡都是喜悅,連連點頭表達自己的歡喜。
「那我們在這兒玩一會兒吧,就只有我們兩個,我陪著你,聊聊天,說說話,好不好?」走到小橋盡頭,他們坐了下來。
「好是好,可啟兒還在家裡呢,我有些不放心啊。」劉元有點猶豫。
「他都十多歲的大孩子了,又有那麼些個宮女侍者照顧,能出什麼事啊。」林清源卻不以為然。
「誰說沒事的?最近皇后派人去她娘家那邊甄選合適的女孩子入宮,這不擺明了就是想打我啟兒的主意嗎?」
「嫖兒的事才告一段落,她就記吃不記打的又瞄準了我的啟兒,這世上怎麼會有她這樣的娘親?」提起這個劉元就來氣。
「大概是因為,她希望將來的太子妃是竇家所出,能幫她緩和母子關係吧。」林清源聽到這兒,避重就輕道。
「可依我看,比起緩和母子關係,她更看重的是能從我啟兒身上撰取別的東西,比如權力。」劉元卻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或許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那你想怎麼樣呢?」林清源反問道。
「當然是先下手為強,給啟兒找一個更合適的太子妃啊。」劉元理所當然道。
「可啟兒離加冠成年還有些日子呢,何必這麼著急呢?」林清源有些猶豫道。
「我……」,劉元一時語塞,她總不能說自己沒幾年好活了,只想儘早為他們安排好一切吧。
「我的意思是,就算現在不能成婚,那也應該尋幾個合適的人選,定下來再說,那樣我就可以把人帶在身邊調教調教。」
「這樣將來啟兒和妻子有感情基礎,又能幫我處理宮務,令他不受皇后的掣肘,難道不好嗎?」不能說實話,她只能另闢蹊徑道。
「那好吧,我會找個合適的姑娘介紹給啟兒的。」林清源想了想後,點頭答應了。
剛才只一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這是打算有了太子妃後,將來就可以設法架空竇漪房,沒了宮權的皇后,也不過是個擺設。
林清源之所以不反對這個提議,也是因為竇漪房太不安分,將來小劉啟的妻子絕不能是她們竇家所出,否則必然會受竇漪房的影響。
而這,是他也不能接受的,所以他欣然接受了妻子的建議。
「那你有什麼好人選嗎?我……」,劉元得了准信兒,興沖沖的就要追問,可話才起了個頭,就被他打斷了。
「元兒,我們今天出來是散心的,你能不能關注一下自己,還有我?」林清源可憐兮兮的看著她。
「先生這是吃醋了嗎?」劉元被他逗笑了。
「吃醋不行嗎?我們都為這些孩子的未來忙活多少了?就不能有一天是屬於自己的嗎?」林清源振振有辭的反駁。
「有,那必須得有,好,我們不提他們了,只我們兩個,好好玩一會兒。」劉元給他順了順毛,然後靠在了他肩上。
「這才對嘛。」林清源順勢摟住了她,夫妻兩個靜靜享受著獨屬於他們的時光,不時說些過去的美好往事。
第279章
高門嫁女,低門娶婦,自古有之的規矩,難道這也是錯?
林清源答應了妻子,要為小劉啟尋一個好姑娘做太子妃,那麼他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歷史上小劉啟本來的皇后。
按照史書記載,漢景帝劉啟一生共有兩位皇后。
第一位是薄皇后,傳聞她容貌平庸,才德也不出眾,能當上皇后純屬是因為她是漢景帝劉啟的祖母親自指定的孫媳婦。
但劉啟本人並不喜歡她,史書更是用『無子無寵,因此被廢』這幾個字,就概括了薄皇后的一生。
只是薄家現在的情形與史書上的已經全然不同,不可能,也沒能力幫自家姑娘成為太子妃乃至皇后。
而林清源自己,也無意選薄家姑娘入宮,更不想促成一對怨侶,所以薄家的女孩子自然出局。
而漢景帝劉啟的第二位皇后,是王皇后,名喚王娡,她並非一入宮就是皇后,甚至最開始,她甚至都不是劉啟的女人。
史書有載,王娡初嫁金王孫,並與其育有一女,名喚金俗。
只是王娡的母親臧兒後來給她占卜,得出了一個貴不可言的命格,於是強行將王娡帶回了家中。
王娡的丈夫金王孫自然不干,多次到岳母家中索要妻子,臧兒只得設法將女兒王娡送到了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宮中,如此,金王孫就找不到她了。
王娡後來也果然得寵,為劉啟生下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而這個兒子被劉啟立為了太子,他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也因此,王娡母憑子貴,從妃子成了皇后,後來又當了太后。
從這個經歷來看,王娡顯然比薄皇后強上不少,所以林清源現在考慮的就是讓她入宮到小劉啟身邊來。
現在小劉啟才十來歲,那麼王娡不可能比他還大,所以也適合接進宮來。
可問題是,林清源不知道王娡具體是哪裡人,只隱約記得應該是關中地區,離長安不遠。
不過沒關係,他有人可以幫忙去查,只要提供線索就行,於是乎,他果斷找來了張不疑,給了對方幾個關鍵信息去找人。
只是這人還沒找到,張不疑就請他到府上去,言說張良要見他。
林清源來到留侯府邸時,張良正在書房裡等他,而桌上放著的是他給張不疑的關鍵信息,其上寫著,『母親臧兒,女兒王娡,金王孫』等人的名字。
「來了,坐吧。」還不等他問,張良就招呼了一聲,「我聽說你讓不疑去尋人,還以為是國家棟樑,便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
「並非如此,是元兒希望我給啟兒尋個玩伴陪著,所以這才讓人去找的。」林清源坐下後,解釋了一句。
「那看來你要找的就是這個叫王娡的女孩了吧。」張良指出了重點,「不然也不會把她的名字放在最中間。」
「留侯慧眼。」林清源笑了笑。
「這女孩的名字我沒聽過,但她的母親,我卻有些印象,只是不知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張良點了點桌上帛書。
「留侯是說,你認識這個臧兒嗎?」林清源有些驚訝。
「如果她們真是同一個人的話,我想我認識。」張良點了點頭。
「清源,若我所料不錯,這個『臧』,不是名字,而是姓氏,在跟著先帝打天下的老臣中,也只有最初的燕王臧荼,是這個姓氏。」
「剛開始臧荼是跟著項羽的,後來轉投了先帝,先帝不計前嫌接納了他,可他卻貪心不足,起兵造反,最終被先帝誅殺,臧家眾人或是被牽連致死,或是淪為官奴,成了階下囚。」
「再後來呂太后去世,當今陛下頒布詔令,大赦天下,臧家一些量刑比較輕的後人便得以脫罪,恢復了平民身份。」
「而這個臧兒,應該就是臧家的後人,且是臧荼的嫡系,不然不能解釋她把姓氏化為名字,意在掩飾的意圖。」
「早些年我曾見過臧荼的孫女,眉間有一枚紅痣,若連這點都能對上的話,那麼應該就確信無疑了。」張良說起與其有關的一段往事。
「留侯的意思是,如果王娡的母親真是罪臣之女,那麼,她就不適合入宮伴駕嗎?」林清源聽到他的話,只能想到這點。
「倒也不是絕對不行,只是若被人查出來,恐有隱患。」張良沒說的那麼肯定。
因為妃嬪的出身這種事,只要皇家不在意,那麼旁人也不敢說三道四的,但怕就怕在,有心人特地拿這個做文章,屆時他們就被動了。
至於這個有心人是誰,他們兩個都明白,實在不用把話說的太透徹。
「或許只是巧合也說不定啊。」林清源實在不想放棄王娡這個人選,所以抱著一定的僥倖心理。
「我也希望是巧合,但是也不得不做好萬一的準備。」張良提醒道。
「又或者,我們可以想個法子,讓她不那麼顯眼的入宮,這樣就算有什麼突發情況,也能及時處理。」他又給出了折中的辦法。
「前些日子元兒跟我提起想放一批宮女出去,宮裡也正好要進新的家人子。」
「不然就以徵召家人子的名頭,讓王娡入宮來,留侯覺得這樣如何?」林清源想了想後,建議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先生,這,這是怎麼回事啊?」她又驚又喜,但還是有疑惑。
「太醫說你這陣子鬱結於心,讓我想辦法幫你排遣一番,最好能放鬆放鬆。」
「我當時想著也快到我們當年定情的日子了,便特地派人布置了一番,山水依舊,只是遍地的芍藥花難尋,便讓人在燈籠上描繪了出來。」
「少府的人也算盡心,這些燈籠做的精緻,就是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林清源說著話,便拉著她的手一起走上河邊的小橋。
「喜歡,我太喜歡了。」看著兩側掛著的紅綢和芍藥燈籠,還有牽著自己的手,依舊溫柔的夫君,劉元的眼裡都是喜悅,連連點頭表達自己的歡喜。
「那我們在這兒玩一會兒吧,就只有我們兩個,我陪著你,聊聊天,說說話,好不好?」走到小橋盡頭,他們坐了下來。
「好是好,可啟兒還在家裡呢,我有些不放心啊。」劉元有點猶豫。
「他都十多歲的大孩子了,又有那麼些個宮女侍者照顧,能出什麼事啊。」林清源卻不以為然。
「誰說沒事的?最近皇后派人去她娘家那邊甄選合適的女孩子入宮,這不擺明了就是想打我啟兒的主意嗎?」
「嫖兒的事才告一段落,她就記吃不記打的又瞄準了我的啟兒,這世上怎麼會有她這樣的娘親?」提起這個劉元就來氣。
「大概是因為,她希望將來的太子妃是竇家所出,能幫她緩和母子關係吧。」林清源聽到這兒,避重就輕道。
「可依我看,比起緩和母子關係,她更看重的是能從我啟兒身上撰取別的東西,比如權力。」劉元卻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或許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那你想怎麼樣呢?」林清源反問道。
「當然是先下手為強,給啟兒找一個更合適的太子妃啊。」劉元理所當然道。
「可啟兒離加冠成年還有些日子呢,何必這麼著急呢?」林清源有些猶豫道。
「我……」,劉元一時語塞,她總不能說自己沒幾年好活了,只想儘早為他們安排好一切吧。
「我的意思是,就算現在不能成婚,那也應該尋幾個合適的人選,定下來再說,那樣我就可以把人帶在身邊調教調教。」
「這樣將來啟兒和妻子有感情基礎,又能幫我處理宮務,令他不受皇后的掣肘,難道不好嗎?」不能說實話,她只能另闢蹊徑道。
「那好吧,我會找個合適的姑娘介紹給啟兒的。」林清源想了想後,點頭答應了。
剛才只一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這是打算有了太子妃後,將來就可以設法架空竇漪房,沒了宮權的皇后,也不過是個擺設。
林清源之所以不反對這個提議,也是因為竇漪房太不安分,將來小劉啟的妻子絕不能是她們竇家所出,否則必然會受竇漪房的影響。
而這,是他也不能接受的,所以他欣然接受了妻子的建議。
「那你有什麼好人選嗎?我……」,劉元得了准信兒,興沖沖的就要追問,可話才起了個頭,就被他打斷了。
「元兒,我們今天出來是散心的,你能不能關注一下自己,還有我?」林清源可憐兮兮的看著她。
「先生這是吃醋了嗎?」劉元被他逗笑了。
「吃醋不行嗎?我們都為這些孩子的未來忙活多少了?就不能有一天是屬於自己的嗎?」林清源振振有辭的反駁。
「有,那必須得有,好,我們不提他們了,只我們兩個,好好玩一會兒。」劉元給他順了順毛,然後靠在了他肩上。
「這才對嘛。」林清源順勢摟住了她,夫妻兩個靜靜享受著獨屬於他們的時光,不時說些過去的美好往事。
第279章
高門嫁女,低門娶婦,自古有之的規矩,難道這也是錯?
林清源答應了妻子,要為小劉啟尋一個好姑娘做太子妃,那麼他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歷史上小劉啟本來的皇后。
按照史書記載,漢景帝劉啟一生共有兩位皇后。
第一位是薄皇后,傳聞她容貌平庸,才德也不出眾,能當上皇后純屬是因為她是漢景帝劉啟的祖母親自指定的孫媳婦。
但劉啟本人並不喜歡她,史書更是用『無子無寵,因此被廢』這幾個字,就概括了薄皇后的一生。
只是薄家現在的情形與史書上的已經全然不同,不可能,也沒能力幫自家姑娘成為太子妃乃至皇后。
而林清源自己,也無意選薄家姑娘入宮,更不想促成一對怨侶,所以薄家的女孩子自然出局。
而漢景帝劉啟的第二位皇后,是王皇后,名喚王娡,她並非一入宮就是皇后,甚至最開始,她甚至都不是劉啟的女人。
史書有載,王娡初嫁金王孫,並與其育有一女,名喚金俗。
只是王娡的母親臧兒後來給她占卜,得出了一個貴不可言的命格,於是強行將王娡帶回了家中。
王娡的丈夫金王孫自然不干,多次到岳母家中索要妻子,臧兒只得設法將女兒王娡送到了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宮中,如此,金王孫就找不到她了。
王娡後來也果然得寵,為劉啟生下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而這個兒子被劉啟立為了太子,他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也因此,王娡母憑子貴,從妃子成了皇后,後來又當了太后。
從這個經歷來看,王娡顯然比薄皇后強上不少,所以林清源現在考慮的就是讓她入宮到小劉啟身邊來。
現在小劉啟才十來歲,那麼王娡不可能比他還大,所以也適合接進宮來。
可問題是,林清源不知道王娡具體是哪裡人,只隱約記得應該是關中地區,離長安不遠。
不過沒關係,他有人可以幫忙去查,只要提供線索就行,於是乎,他果斷找來了張不疑,給了對方幾個關鍵信息去找人。
只是這人還沒找到,張不疑就請他到府上去,言說張良要見他。
林清源來到留侯府邸時,張良正在書房裡等他,而桌上放著的是他給張不疑的關鍵信息,其上寫著,『母親臧兒,女兒王娡,金王孫』等人的名字。
「來了,坐吧。」還不等他問,張良就招呼了一聲,「我聽說你讓不疑去尋人,還以為是國家棟樑,便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
「並非如此,是元兒希望我給啟兒尋個玩伴陪著,所以這才讓人去找的。」林清源坐下後,解釋了一句。
「那看來你要找的就是這個叫王娡的女孩了吧。」張良指出了重點,「不然也不會把她的名字放在最中間。」
「留侯慧眼。」林清源笑了笑。
「這女孩的名字我沒聽過,但她的母親,我卻有些印象,只是不知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張良點了點桌上帛書。
「留侯是說,你認識這個臧兒嗎?」林清源有些驚訝。
「如果她們真是同一個人的話,我想我認識。」張良點了點頭。
「清源,若我所料不錯,這個『臧』,不是名字,而是姓氏,在跟著先帝打天下的老臣中,也只有最初的燕王臧荼,是這個姓氏。」
「剛開始臧荼是跟著項羽的,後來轉投了先帝,先帝不計前嫌接納了他,可他卻貪心不足,起兵造反,最終被先帝誅殺,臧家眾人或是被牽連致死,或是淪為官奴,成了階下囚。」
「再後來呂太后去世,當今陛下頒布詔令,大赦天下,臧家一些量刑比較輕的後人便得以脫罪,恢復了平民身份。」
「而這個臧兒,應該就是臧家的後人,且是臧荼的嫡系,不然不能解釋她把姓氏化為名字,意在掩飾的意圖。」
「早些年我曾見過臧荼的孫女,眉間有一枚紅痣,若連這點都能對上的話,那麼應該就確信無疑了。」張良說起與其有關的一段往事。
「留侯的意思是,如果王娡的母親真是罪臣之女,那麼,她就不適合入宮伴駕嗎?」林清源聽到他的話,只能想到這點。
「倒也不是絕對不行,只是若被人查出來,恐有隱患。」張良沒說的那麼肯定。
因為妃嬪的出身這種事,只要皇家不在意,那麼旁人也不敢說三道四的,但怕就怕在,有心人特地拿這個做文章,屆時他們就被動了。
至於這個有心人是誰,他們兩個都明白,實在不用把話說的太透徹。
「或許只是巧合也說不定啊。」林清源實在不想放棄王娡這個人選,所以抱著一定的僥倖心理。
「我也希望是巧合,但是也不得不做好萬一的準備。」張良提醒道。
「又或者,我們可以想個法子,讓她不那麼顯眼的入宮,這樣就算有什麼突發情況,也能及時處理。」他又給出了折中的辦法。
「前些日子元兒跟我提起想放一批宮女出去,宮裡也正好要進新的家人子。」
「不然就以徵召家人子的名頭,讓王娡入宮來,留侯覺得這樣如何?」林清源想了想後,建議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