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宮春槐擺擺手,轉頭看向魏德賢,無奈地道:「憲吾,罷了罷了!你現在身負重傷,需要休息,而不是和一個影衛爭論有關於你口中那人的任何事情。」
陳應闌又道:「正是。」
陳自寒也附和著點點頭。
宮春槐最後說:「眼下時辰不早了,哀家也不跟你們在宮中討論什麼了,狩獵大會要緊,狩獵大會要緊。」
她說完起身離去,安排了一些宮女替她整理起行裝,又安排好車次,魏德賢也只好作罷,牽著皇子的手也退散開來。
兩側的文臣武將也皆都退去,這時一個人戴著烏紗帽,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陳應闌,臨走前還故意用肩膀推了一下陳應闌,陳應闌被迫往後退了一步,他將自己的玉佩舉到陳應闌眼前,陳應闌看清了,上面刻有——樞密院,薛雀。
而後兩人擦身而過。
他和陳自寒站在正中央,兩側都是逆著他們退去的人群。
陳自寒轉過身,對陳應闌問道:「走嗎?」
陳應闌點點頭,同樣跟隨著人群離去。
*
復行數十里,到了宴春峽谷的時候,陳應闌看到草地上有一灘血跡,再往前走又是一灘,繼續往前走,就變成了許多灘,峽谷中的小溪被血染紅。
眾人唏噓,這是怎麼回事?
陳應闌和陳自寒也想知道。
枯草中沾著血跡,陳應闌繼續向前走去,突然腳被什麼東西硌了一下,他抬起腳,看到一個裹挾著鮮血,光澤暗淡的銅鈴,上面拴著一根紅繩。
陳應闌總覺得有些眼熟。他突然想起昨晚荊青雲在和他聊天時,手上那若隱若現的銅鈴——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是荊青雲?但沒準還真是,荊青雲說過,他會先到宴春獵場等候他們,所以很早就從驛站出發了。
他總感覺是東廠看的,因為魏德賢現在渾身是傷,眼睛也被人用尖銳的物品戳了,是不是匕首?
突然,傳來一陣尖細的聲音,一個宮女驚呼道:「啊——啊——啊——」
而後宮春槐也快步走來,撥開人群道:「何事,何事!」
「有......有......有人死了!!!!」
陳應闌大呼一聲不好,立刻推開陳自寒,躍過重重人群,直接到達看屍體一線。那具屍體早已面目全非,身體都是刀傷,衣服也被撕爛,有一些烏鴉已經站在了上面。他流的血早就被凍住了,整個人都髒兮兮的,看不清臉。
他的身側放著一個匕首,銀色的。陳應闌在看看手中的銅鈴,內心輾轉反側——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母后眉頭擰成一團,臉上擦得粉末,都被陷進皮膚里,她氣急敗壞地道:「魏憲吾,你不說宴春獵場已經清理乾淨了嗎?怎麼還會有屍體?」
魏德賢抓著腰帶疾速走來,他朝母后下跪,畢恭畢敬地說:「臣也不知!這是臣的疏漏,請太后重罰,追加三板!」
宮春槐抓著魏德賢的頭髮,看著他滿是傷痕的臉,以及那隻蒙著布的眼睛。她更是氣到令人髮指,她揪著魏德賢的頭髮,繼續道:「憲吾,你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你這些傷,究竟是怎麼得來的?是你跌下峽谷被樹枝戳了眼睛,還是和這人大幹一場?」
魏德賢畢恭畢敬地繼續道:「臣不知。」
宮春槐:「......罷了,這具屍體,需要交給大理寺嚴查!」
隨後,她再次用陰蟄的目光看向魏德賢,道:「如果那人真是你,那我可不會給你賞賜好臉色。」
陳應闌蹲坐在荊青雲的屍體前,他望著那張早已看不清五官的臉,陳自寒也趕過來,蹲下身道:「要不要那清水沖洗一下?」
「不必了。」陳應闌用指尖撫摸著荊青雲額頭上的一個刀疤,皺起的皮肉被翻開,陳應闌道,「我想,他本人也不希望露出他的廬山真面目吧......」
而後,他站起身,握住銅鈴,將銅鈴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事了拂衣去。
「這件事有沒有告訴沈念聞?」陳應闌問陳自寒,「如果沒有的話,還是儘快寫信,免得將沈巡撫困在樊籠里。」
*
沈木衾在奔波到江州的時候,驛站給了他一封信,其中一封是陳應闌的,另一封是當初荊青雲寫給他的,一直揣兜里,沒有拆開看。
陳應闌的信件十分簡單,三言兩語便傳來了一個令沈木衾想都不敢想的信息,便是——荊青雲被東廠殺死了。
沈木衾來到沈侯府前,早已衰敗不堪。沈侯府在五年前就被一把火燒死了,傷亡程度可謂是滿門抄斬。
「吱呀」一聲,侯府的門被沈木衾推開,院落一片殘跡,還瀰漫著煙塵霧靄。庭前的樹因為缺水和一場大火,早就死了,連再生的機會都沒有。屋子裡還陳放著一些東西,但都覆上了一層粉塵。
他搖搖晃晃地來到院落前,沈侯府早已沒了人煙。他看著掛滿蜘蛛網的屋檐,又看著院落處石磚縫隙中長滿了雜草。
雖然現在是寒冬,但江州卻涼爽至極,並不會感覺到冷。
他「撲通」一聲,跪在了庭院中,握緊了手中的信。陳應闌的信已經被他撕碎,他又顫抖著手,打開了荊青雲臨行前給他的。
沈念聞尊前,展信佳。
對於以前的事情,我感到抱歉。但我從不在乎這些身前身後名,只在乎我自己能不能在索命門過得好一些。等你到了江州,再次來到早已空曠的沈侯府,你將會是什麼心情,我很好奇。
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記得在江州巢湖岸邊,為我折一枝柳,托人送過來,就當報個平安好了。
陳應闌曾問我何處才是歸處,今天我也問你一下,何處才是歸處。
究竟何處是歸處?
——我先回答,抱歉得罪了,舅舅。
刺客埋骨之地。
這不算一個格式標準準確的信,缺少了署名和日期。這兩點沈木衾也知道,也早就發現了,但是他連責怪荊青雲的機會都沒有了。
眼眶發熱,不知不覺間流出兩行心酸淚,冰冷的淚水划過他的臉頰,滴落到地面,濺起一點小水花。
他捫心自問道:「我究竟是無情者,還是生死客?荊青雲究竟是無情者,還是生死客?」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早年,他並不珍惜荊青雲,甚至討厭他,可是前些日子的某個夜晚,他們化解了心意,不過是一晚上幾個時辰的相處,沈木衾還是歷歷在目。
他連他屍體都抱不到。
沈木衾現在一無所有。
荊青雲到死都不知道,在他死後不知多少時間中,沈木衾總在夜半時節哭泣,每次閉上眼睛,面前便是荊青雲那無所謂、歪瓜裂棗的模樣。
一個前半生太苦了,一個後半生太苦了,兩人相遇,把苦難綜合一下,併攏在一起,就湊齊這苦難的一個完整的人生,然後就著茶水,泡著方糖,含進嘴裡,怕是連一點甜味嘗到後,就會發瘋發癲發痴。
天空陰雲密布,打了幾個驚雷後,天空便下起了瓢潑大雨。雨水滴落在沈木衾的身上,髮絲上,足以將他淋濕。衣服濕漉漉地貼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一副滄桑的、疲憊的、傷痕累累的身軀。
他在雨中跪了三天三夜,不知死活,不顧死活。
頭頂被一片陰影遮蔽住,他抬頭看倒了一個人撐著油紙傘,替他遮風擋雨。
那人眼角有一顆小痣,目光炯炯有神,他半個肩膀都被淋濕了,卻也不管不顧,不在乎,他擺手的時候,手腕上的銅鈴泠泠作響。
他對沈木衾道:「舅舅,下雨了。」
聲音越來越遠,最終消失在這天地間茫茫雨幕中。
睜眼看到的,依舊是荒無人煙的沈侯府。才發現,方才的一切都是一個夢,如果荊青雲從夢裡出來就好了。
此間恨意太多了,到頭來卻是因為一個人的死去,才悄悄釋懷掉,那也太不值得了。
第11章
沈木衾獨自一人撐著傘,等雨過天晴,可是雨好像沒有停的打算。
江州正是如此,冷天也是多雨,這樣會讓天更冷,熱天也是多雨,甚至會發生洪澇。他裹緊衣服,推開那扇早已陳舊的門,走進了屋內,從一堆陳年舊物里,翻出一個掉了漆的舊箱子,翻出裡面剩餘的火燭油燈,揮袖點了起來。
「騰」的一下,燈火映照著房間的一寸,沈木衾站起身,將舊箱子又放回原處。
他躺在冷冰冰的榻上,蓋上被子,望著院中的柳條蕩蕩,心下一沉,遂無話。
當年沒有好好珍惜,現在就落得多慘。「那可真是生也北明,死也北明啊!」沈木衾仰頭長嘆,而後閉上了眼睛,進入夢鄉。
夜半三更的時候,江州的雨停了,幾名蒙著面紗的人站在沈侯府外,手握匕首短劍,就這樣靜靜地站著。不久後,一人靜靜悄悄地叩響門扉,清脆地「泠泠」聲迴蕩在幾個人周圍。
沈木衾從榻上坐起來,他抱怨幾句,而後換好衣服推開門,頓時傻了眼。
陳應闌又道:「正是。」
陳自寒也附和著點點頭。
宮春槐最後說:「眼下時辰不早了,哀家也不跟你們在宮中討論什麼了,狩獵大會要緊,狩獵大會要緊。」
她說完起身離去,安排了一些宮女替她整理起行裝,又安排好車次,魏德賢也只好作罷,牽著皇子的手也退散開來。
兩側的文臣武將也皆都退去,這時一個人戴著烏紗帽,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陳應闌,臨走前還故意用肩膀推了一下陳應闌,陳應闌被迫往後退了一步,他將自己的玉佩舉到陳應闌眼前,陳應闌看清了,上面刻有——樞密院,薛雀。
而後兩人擦身而過。
他和陳自寒站在正中央,兩側都是逆著他們退去的人群。
陳自寒轉過身,對陳應闌問道:「走嗎?」
陳應闌點點頭,同樣跟隨著人群離去。
*
復行數十里,到了宴春峽谷的時候,陳應闌看到草地上有一灘血跡,再往前走又是一灘,繼續往前走,就變成了許多灘,峽谷中的小溪被血染紅。
眾人唏噓,這是怎麼回事?
陳應闌和陳自寒也想知道。
枯草中沾著血跡,陳應闌繼續向前走去,突然腳被什麼東西硌了一下,他抬起腳,看到一個裹挾著鮮血,光澤暗淡的銅鈴,上面拴著一根紅繩。
陳應闌總覺得有些眼熟。他突然想起昨晚荊青雲在和他聊天時,手上那若隱若現的銅鈴——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是荊青雲?但沒準還真是,荊青雲說過,他會先到宴春獵場等候他們,所以很早就從驛站出發了。
他總感覺是東廠看的,因為魏德賢現在渾身是傷,眼睛也被人用尖銳的物品戳了,是不是匕首?
突然,傳來一陣尖細的聲音,一個宮女驚呼道:「啊——啊——啊——」
而後宮春槐也快步走來,撥開人群道:「何事,何事!」
「有......有......有人死了!!!!」
陳應闌大呼一聲不好,立刻推開陳自寒,躍過重重人群,直接到達看屍體一線。那具屍體早已面目全非,身體都是刀傷,衣服也被撕爛,有一些烏鴉已經站在了上面。他流的血早就被凍住了,整個人都髒兮兮的,看不清臉。
他的身側放著一個匕首,銀色的。陳應闌在看看手中的銅鈴,內心輾轉反側——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母后眉頭擰成一團,臉上擦得粉末,都被陷進皮膚里,她氣急敗壞地道:「魏憲吾,你不說宴春獵場已經清理乾淨了嗎?怎麼還會有屍體?」
魏德賢抓著腰帶疾速走來,他朝母后下跪,畢恭畢敬地說:「臣也不知!這是臣的疏漏,請太后重罰,追加三板!」
宮春槐抓著魏德賢的頭髮,看著他滿是傷痕的臉,以及那隻蒙著布的眼睛。她更是氣到令人髮指,她揪著魏德賢的頭髮,繼續道:「憲吾,你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你這些傷,究竟是怎麼得來的?是你跌下峽谷被樹枝戳了眼睛,還是和這人大幹一場?」
魏德賢畢恭畢敬地繼續道:「臣不知。」
宮春槐:「......罷了,這具屍體,需要交給大理寺嚴查!」
隨後,她再次用陰蟄的目光看向魏德賢,道:「如果那人真是你,那我可不會給你賞賜好臉色。」
陳應闌蹲坐在荊青雲的屍體前,他望著那張早已看不清五官的臉,陳自寒也趕過來,蹲下身道:「要不要那清水沖洗一下?」
「不必了。」陳應闌用指尖撫摸著荊青雲額頭上的一個刀疤,皺起的皮肉被翻開,陳應闌道,「我想,他本人也不希望露出他的廬山真面目吧......」
而後,他站起身,握住銅鈴,將銅鈴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事了拂衣去。
「這件事有沒有告訴沈念聞?」陳應闌問陳自寒,「如果沒有的話,還是儘快寫信,免得將沈巡撫困在樊籠里。」
*
沈木衾在奔波到江州的時候,驛站給了他一封信,其中一封是陳應闌的,另一封是當初荊青雲寫給他的,一直揣兜里,沒有拆開看。
陳應闌的信件十分簡單,三言兩語便傳來了一個令沈木衾想都不敢想的信息,便是——荊青雲被東廠殺死了。
沈木衾來到沈侯府前,早已衰敗不堪。沈侯府在五年前就被一把火燒死了,傷亡程度可謂是滿門抄斬。
「吱呀」一聲,侯府的門被沈木衾推開,院落一片殘跡,還瀰漫著煙塵霧靄。庭前的樹因為缺水和一場大火,早就死了,連再生的機會都沒有。屋子裡還陳放著一些東西,但都覆上了一層粉塵。
他搖搖晃晃地來到院落前,沈侯府早已沒了人煙。他看著掛滿蜘蛛網的屋檐,又看著院落處石磚縫隙中長滿了雜草。
雖然現在是寒冬,但江州卻涼爽至極,並不會感覺到冷。
他「撲通」一聲,跪在了庭院中,握緊了手中的信。陳應闌的信已經被他撕碎,他又顫抖著手,打開了荊青雲臨行前給他的。
沈念聞尊前,展信佳。
對於以前的事情,我感到抱歉。但我從不在乎這些身前身後名,只在乎我自己能不能在索命門過得好一些。等你到了江州,再次來到早已空曠的沈侯府,你將會是什麼心情,我很好奇。
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記得在江州巢湖岸邊,為我折一枝柳,托人送過來,就當報個平安好了。
陳應闌曾問我何處才是歸處,今天我也問你一下,何處才是歸處。
究竟何處是歸處?
——我先回答,抱歉得罪了,舅舅。
刺客埋骨之地。
這不算一個格式標準準確的信,缺少了署名和日期。這兩點沈木衾也知道,也早就發現了,但是他連責怪荊青雲的機會都沒有了。
眼眶發熱,不知不覺間流出兩行心酸淚,冰冷的淚水划過他的臉頰,滴落到地面,濺起一點小水花。
他捫心自問道:「我究竟是無情者,還是生死客?荊青雲究竟是無情者,還是生死客?」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早年,他並不珍惜荊青雲,甚至討厭他,可是前些日子的某個夜晚,他們化解了心意,不過是一晚上幾個時辰的相處,沈木衾還是歷歷在目。
他連他屍體都抱不到。
沈木衾現在一無所有。
荊青雲到死都不知道,在他死後不知多少時間中,沈木衾總在夜半時節哭泣,每次閉上眼睛,面前便是荊青雲那無所謂、歪瓜裂棗的模樣。
一個前半生太苦了,一個後半生太苦了,兩人相遇,把苦難綜合一下,併攏在一起,就湊齊這苦難的一個完整的人生,然後就著茶水,泡著方糖,含進嘴裡,怕是連一點甜味嘗到後,就會發瘋發癲發痴。
天空陰雲密布,打了幾個驚雷後,天空便下起了瓢潑大雨。雨水滴落在沈木衾的身上,髮絲上,足以將他淋濕。衣服濕漉漉地貼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一副滄桑的、疲憊的、傷痕累累的身軀。
他在雨中跪了三天三夜,不知死活,不顧死活。
頭頂被一片陰影遮蔽住,他抬頭看倒了一個人撐著油紙傘,替他遮風擋雨。
那人眼角有一顆小痣,目光炯炯有神,他半個肩膀都被淋濕了,卻也不管不顧,不在乎,他擺手的時候,手腕上的銅鈴泠泠作響。
他對沈木衾道:「舅舅,下雨了。」
聲音越來越遠,最終消失在這天地間茫茫雨幕中。
睜眼看到的,依舊是荒無人煙的沈侯府。才發現,方才的一切都是一個夢,如果荊青雲從夢裡出來就好了。
此間恨意太多了,到頭來卻是因為一個人的死去,才悄悄釋懷掉,那也太不值得了。
第11章
沈木衾獨自一人撐著傘,等雨過天晴,可是雨好像沒有停的打算。
江州正是如此,冷天也是多雨,這樣會讓天更冷,熱天也是多雨,甚至會發生洪澇。他裹緊衣服,推開那扇早已陳舊的門,走進了屋內,從一堆陳年舊物里,翻出一個掉了漆的舊箱子,翻出裡面剩餘的火燭油燈,揮袖點了起來。
「騰」的一下,燈火映照著房間的一寸,沈木衾站起身,將舊箱子又放回原處。
他躺在冷冰冰的榻上,蓋上被子,望著院中的柳條蕩蕩,心下一沉,遂無話。
當年沒有好好珍惜,現在就落得多慘。「那可真是生也北明,死也北明啊!」沈木衾仰頭長嘆,而後閉上了眼睛,進入夢鄉。
夜半三更的時候,江州的雨停了,幾名蒙著面紗的人站在沈侯府外,手握匕首短劍,就這樣靜靜地站著。不久後,一人靜靜悄悄地叩響門扉,清脆地「泠泠」聲迴蕩在幾個人周圍。
沈木衾從榻上坐起來,他抱怨幾句,而後換好衣服推開門,頓時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