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黑色行軍床,68厘米寬,190裡面長,摺疊展開都很方便,骨架為方管,兩層牛津布,結實耐用。報價為66塊。
實話實說,東西真不貴,但該砍還得砍。
「老闆發財啊,編號TR07的行軍床最低價能給我多少?」
「你要多少?」
「四百。」
「四百件我只能給你72塊單價,這款賣得挺好的。」這話是說,他不愁賣,不要講價。
但江濟堂是什麼人,從會說話起就會用無辜的臉騙街邊小販,比大人都會講價的人。
「這是貴店的標準批發價吧?您這樣一點誠意都沒有,我既不用你們郵寄,也沒有吹毛求疵的毛病,再怎麼樣,郵遞費總得給我省下來。68塊。」
「已經是一千件才發貨的優惠價了,行吧行吧,我也讓一步,70塊。」
江濟堂還是覺得不滿意,他磨了很久,磨到68.8,但也說不好這人是被他煩得不行,又不想得罪他,乾脆給了。
行軍床已經有了,反過來找帳篷。
找那種嚴絲合縫的估計不行,但他可以買大帳篷,然後把行軍床放在裡面。江濟堂就找到一件自動彈開的野營帳篷。
尺寸為兩米×兩米,雙開門,可住三到四人,重量2.5kg,摺疊後只有70厘米高。
帳篷材料沒有之前的好,但該有都有。加固ABS支架,可抗五級風。外層是塗銀布,防曬防水,底層是牛津布,結實耐用。有紗網,防蟲透氣。帶八根地釘和四根防風繩。
重要的是價格,71塊。
哪兒找這麼實惠的啊?
「老闆你好,編號ST69雙人帳篷,不要防潮墊,200×73,您看有機會嗎?」
「200×75。」那老闆也是爽快,就報出這幾個數字。
「200×73.6。交個朋友。」
「200×73.8,這是成本價,總不能讓我虧本。」
「行,謝了,您再送我些備用零件。」
行軍床,400×68.8,一共27520元。
雙人帳篷,200×73.8,一共14760元。
很貴,但這筆錢不得不花。寒冬臘月,夜宿野外,行程三個月,睡眠和防風保暖很重要。
野外淨水消毒片,一瓶99片,一片可用於淨化1L水,報價8塊,最終價8.6元,一百瓶。
行軍鍋,氧化鋁材質,容量2.1L,帶三腳吊架,報價42元,最終價45元,一百套。
手搖手電筒,無其他功能,報價15元,最終價16元,一百件。
戶外鋁製飯盒和鋁製水壺,報價15.5元,最終價16.5元,五百套。
最後是多功能兵工鏟,精鋼材質,五段式手柄,分別帶點火棒、戰術刀、求生口哨、魚叉頭,鏟子自帶鋸齒、割線口,尾部為求生攻擊錘。
可用於鏟土、砍樹、鋸樹、點火、割肉、求助、叉魚和對抗敵人。
價格很美麗,報價25元,最終價25.8元,兩百套。
「基本野營用品採購完畢。」他在野營用品上打了個勾,在後面寫下62650元,這是包含行軍床和帳篷的。
再加上之前買的衣物,他已經用掉105125元,剩下只有64875元。其中有三萬是預留買三輪車的,兩萬買食物,一萬買藥物和生活用品。
「再加上我還有一萬七的隨贈份額,」江濟堂的腦袋裡,小算盤噼里啪啦一頓算,「五百人,作為生存保障的必須物資……大概可以做到。說不定還有餘錢給孩子準備東西。」
他又寫下幾個字:嬰幼兒食物,兒童營養品,女性衛生用品。
第81章
「下午先去回收站。」
採購單上沒有他需要的東西了,但一個上午也已經過去。這時間怎麼過的他都不知道,嘴皮子都要磨破,能量更是消耗巨大,肚子都要造反了。
飢腸轆轆的江濟堂去廚房煮了一碗麵,糊弄過肚子就開著小電驢外出打工。之前就和張老闆約好,下午就把三輪車的事搞定。
把三輪車這個大頭解決了,才能談別的。
這是一單大生意,張老闆早在那裡等他。
「你說巧不巧,我前天才給所有的車子都保養了一遍,車輪子車鏈子都上了油,跑起來比新的都快,又穩當。」
張老闆是個健談的人,哪怕一開始不熟,聊幾句就能和朋友一樣熱情。
回收站後面的倉庫里就放著這批三輪車,都是改裝的,分載物和載人兩種。
載物的三輪車後面跟著一車斗,加點價還有帶車廂的,和路邊的快遞車差不多。剛好能用來放行李。
載人的後面跟著一個小座駕,能擠兩人,帶軟墊和防震系統,加價還可以帶一個摺疊雨棚。用來帶隊伍里的小孩子、老人和孕產婦很合適。
江濟堂心裡是滿意的,但他不肯表現出來,一臉挑剔:「還能不能用啊?看這皮,都生鏽了,別一上路就散架了。」
他這樣挑剔,張老闆反而來了精神,不挑不是買貨人,這是真要買。
「哎呀,放在這裡風吹日曬,多多少少有點鏽跡嘛,拿塊布擦擦就沒了,都是好東西,你試試,走得可穩了。用的都是好鋼材,比那些新車都重。」
張老闆說著就上了三輪車,哼哧哼哧騎了一圈:「瞧瞧,走得多穩,一點聲音都沒有,剎車也特別給力,都是新的剎車皮。」
江濟堂自己也蹲下來檢查,果然剛保養過,他勉勉強強認可了:「這輛也還行吧,價格怎麼說?」
「如果是散客過來,一輛就得四五百,但你一次性要買一百輛,那就是另一種價格。這樣吧,三百六。」
江濟堂搖頭:「東西不出手,放在這裡每一天都在貶值,我也算是幫張老闆清倉了。雖說是金屬,但到底是改裝的,三百六一輛看不到,二百二。」
說著他站起來,用毛巾擦擦手。
他檢查過了,這批三輪車都不錯,車鏈子有定期加油保養,轉起來也快,車輪胎換過,不是那種磨損很厲害的。
至於車把手,剎車等等,江濟堂也不厭其煩一一試過。
只有少數不太好用,那就不買這幾輛不好用的。
報價二百二,這一刀太狠,張老闆露出心痛表情。
「你要的大都是帶車廂帶雨棚的,原本價格就高。雖然我家東西是改裝,但用的材料好,你用個七八年的一點問題都沒有。二百二實在是太低了,當廢舊金屬賣都不止這個價。」
這話倒也沒錯,但砍價是一種生活智慧,更是藝術,不砍沒有儀式感。
「三百六能買下一批全新的三輪車了,這樣,我給個實在價,兩百三。」江濟堂勉強每輛車加了十塊錢。
張老闆也沒生氣,一次一百輛,在他這樣的小地方也算大單子了,薄利多銷。
你一言我一語,他們談了半個來小時,期間江濟堂還假裝要走。張老闆懷疑他在套路,到底沒捨得這筆財,再三挽留。
如此拉扯,終於,這一百輛改裝三輪車以每輛兩百六的價格拿下,張老闆還另外添了兩套輪胎和車鏈條修理工具,三輛兒童自行車,以及十個打氣筒。
對這個結果,江濟堂甚是滿意。
其實他要去買新的,比如找個著急出手的賣家,也有機會砍到這個價。但一來賣家完全沒得賺,吃相太難看,二來那些都是輕型三輪車,不像這一批,是用客運三輪車改的,車架更大更堅固,車廂容量更多,用的材料更實在。
可以說,除了丑了點,這批三輪車沒別的毛病。
江濟堂的筆記本上,出行工具被打上勾,他寫下26000元。
付款後,三輪車都被大卡車運到提前租好的倉庫。江濟堂跟著,等三輪車入庫上鎖,才交了尾款。
任務者背包空間不夠,江濟堂不急著收。現在已經是下午三點四十,他馬不停蹄趕往大藥房。
江濟堂收藥有自己的順序:
治療跌打損傷是一類,止血消毒藥物是一類,退燒治感冒的藥物是一類,止咳潤肺的藥物是一類,止瀉治腹痛的藥是一類,止痛消炎藥是一類,兒童用藥是一類,維生素片是一類。
此外還有治療過敏,治療蚊蟲毒蛇咬傷,治療凍瘡的藥物,以及必不可少的生理鹽水和葡萄糖。
都是大家整理出來的野外用藥清單,他純屬拿來主義。
江濟堂諮詢過系統,這些藥物對那個世界的人同樣有效。
儘管江濟堂挑的都是性價比最高的藥物,往往一瓶藥才兩三塊,然而種類多數量也多,最後一算也得六千六。
再用四百買了體溫計、風油精、繃帶、碘伏、醫用酒精、雙氧水和膠布,藥物上的花費已經達到七千。
「太晚了,食物和日用品只能放在明天買。」
日落西山,是歸家的時間,工作重要,生活也一樣重要。江濟堂收好藥品之後就不著急忙慌了,他慢悠悠地開著車,不緊不慢往家走。
他的身後,兩輛加長版黑色轎車開過巷口。
「到了。」
第一輛車停下來,第二輛也停下來。隔壁水果店的老闆吃著哈密瓜:「誰啊這是,堵路了。」
實話實說,東西真不貴,但該砍還得砍。
「老闆發財啊,編號TR07的行軍床最低價能給我多少?」
「你要多少?」
「四百。」
「四百件我只能給你72塊單價,這款賣得挺好的。」這話是說,他不愁賣,不要講價。
但江濟堂是什麼人,從會說話起就會用無辜的臉騙街邊小販,比大人都會講價的人。
「這是貴店的標準批發價吧?您這樣一點誠意都沒有,我既不用你們郵寄,也沒有吹毛求疵的毛病,再怎麼樣,郵遞費總得給我省下來。68塊。」
「已經是一千件才發貨的優惠價了,行吧行吧,我也讓一步,70塊。」
江濟堂還是覺得不滿意,他磨了很久,磨到68.8,但也說不好這人是被他煩得不行,又不想得罪他,乾脆給了。
行軍床已經有了,反過來找帳篷。
找那種嚴絲合縫的估計不行,但他可以買大帳篷,然後把行軍床放在裡面。江濟堂就找到一件自動彈開的野營帳篷。
尺寸為兩米×兩米,雙開門,可住三到四人,重量2.5kg,摺疊後只有70厘米高。
帳篷材料沒有之前的好,但該有都有。加固ABS支架,可抗五級風。外層是塗銀布,防曬防水,底層是牛津布,結實耐用。有紗網,防蟲透氣。帶八根地釘和四根防風繩。
重要的是價格,71塊。
哪兒找這麼實惠的啊?
「老闆你好,編號ST69雙人帳篷,不要防潮墊,200×73,您看有機會嗎?」
「200×75。」那老闆也是爽快,就報出這幾個數字。
「200×73.6。交個朋友。」
「200×73.8,這是成本價,總不能讓我虧本。」
「行,謝了,您再送我些備用零件。」
行軍床,400×68.8,一共27520元。
雙人帳篷,200×73.8,一共14760元。
很貴,但這筆錢不得不花。寒冬臘月,夜宿野外,行程三個月,睡眠和防風保暖很重要。
野外淨水消毒片,一瓶99片,一片可用於淨化1L水,報價8塊,最終價8.6元,一百瓶。
行軍鍋,氧化鋁材質,容量2.1L,帶三腳吊架,報價42元,最終價45元,一百套。
手搖手電筒,無其他功能,報價15元,最終價16元,一百件。
戶外鋁製飯盒和鋁製水壺,報價15.5元,最終價16.5元,五百套。
最後是多功能兵工鏟,精鋼材質,五段式手柄,分別帶點火棒、戰術刀、求生口哨、魚叉頭,鏟子自帶鋸齒、割線口,尾部為求生攻擊錘。
可用於鏟土、砍樹、鋸樹、點火、割肉、求助、叉魚和對抗敵人。
價格很美麗,報價25元,最終價25.8元,兩百套。
「基本野營用品採購完畢。」他在野營用品上打了個勾,在後面寫下62650元,這是包含行軍床和帳篷的。
再加上之前買的衣物,他已經用掉105125元,剩下只有64875元。其中有三萬是預留買三輪車的,兩萬買食物,一萬買藥物和生活用品。
「再加上我還有一萬七的隨贈份額,」江濟堂的腦袋裡,小算盤噼里啪啦一頓算,「五百人,作為生存保障的必須物資……大概可以做到。說不定還有餘錢給孩子準備東西。」
他又寫下幾個字:嬰幼兒食物,兒童營養品,女性衛生用品。
第81章
「下午先去回收站。」
採購單上沒有他需要的東西了,但一個上午也已經過去。這時間怎麼過的他都不知道,嘴皮子都要磨破,能量更是消耗巨大,肚子都要造反了。
飢腸轆轆的江濟堂去廚房煮了一碗麵,糊弄過肚子就開著小電驢外出打工。之前就和張老闆約好,下午就把三輪車的事搞定。
把三輪車這個大頭解決了,才能談別的。
這是一單大生意,張老闆早在那裡等他。
「你說巧不巧,我前天才給所有的車子都保養了一遍,車輪子車鏈子都上了油,跑起來比新的都快,又穩當。」
張老闆是個健談的人,哪怕一開始不熟,聊幾句就能和朋友一樣熱情。
回收站後面的倉庫里就放著這批三輪車,都是改裝的,分載物和載人兩種。
載物的三輪車後面跟著一車斗,加點價還有帶車廂的,和路邊的快遞車差不多。剛好能用來放行李。
載人的後面跟著一個小座駕,能擠兩人,帶軟墊和防震系統,加價還可以帶一個摺疊雨棚。用來帶隊伍里的小孩子、老人和孕產婦很合適。
江濟堂心裡是滿意的,但他不肯表現出來,一臉挑剔:「還能不能用啊?看這皮,都生鏽了,別一上路就散架了。」
他這樣挑剔,張老闆反而來了精神,不挑不是買貨人,這是真要買。
「哎呀,放在這裡風吹日曬,多多少少有點鏽跡嘛,拿塊布擦擦就沒了,都是好東西,你試試,走得可穩了。用的都是好鋼材,比那些新車都重。」
張老闆說著就上了三輪車,哼哧哼哧騎了一圈:「瞧瞧,走得多穩,一點聲音都沒有,剎車也特別給力,都是新的剎車皮。」
江濟堂自己也蹲下來檢查,果然剛保養過,他勉勉強強認可了:「這輛也還行吧,價格怎麼說?」
「如果是散客過來,一輛就得四五百,但你一次性要買一百輛,那就是另一種價格。這樣吧,三百六。」
江濟堂搖頭:「東西不出手,放在這裡每一天都在貶值,我也算是幫張老闆清倉了。雖說是金屬,但到底是改裝的,三百六一輛看不到,二百二。」
說著他站起來,用毛巾擦擦手。
他檢查過了,這批三輪車都不錯,車鏈子有定期加油保養,轉起來也快,車輪胎換過,不是那種磨損很厲害的。
至於車把手,剎車等等,江濟堂也不厭其煩一一試過。
只有少數不太好用,那就不買這幾輛不好用的。
報價二百二,這一刀太狠,張老闆露出心痛表情。
「你要的大都是帶車廂帶雨棚的,原本價格就高。雖然我家東西是改裝,但用的材料好,你用個七八年的一點問題都沒有。二百二實在是太低了,當廢舊金屬賣都不止這個價。」
這話倒也沒錯,但砍價是一種生活智慧,更是藝術,不砍沒有儀式感。
「三百六能買下一批全新的三輪車了,這樣,我給個實在價,兩百三。」江濟堂勉強每輛車加了十塊錢。
張老闆也沒生氣,一次一百輛,在他這樣的小地方也算大單子了,薄利多銷。
你一言我一語,他們談了半個來小時,期間江濟堂還假裝要走。張老闆懷疑他在套路,到底沒捨得這筆財,再三挽留。
如此拉扯,終於,這一百輛改裝三輪車以每輛兩百六的價格拿下,張老闆還另外添了兩套輪胎和車鏈條修理工具,三輛兒童自行車,以及十個打氣筒。
對這個結果,江濟堂甚是滿意。
其實他要去買新的,比如找個著急出手的賣家,也有機會砍到這個價。但一來賣家完全沒得賺,吃相太難看,二來那些都是輕型三輪車,不像這一批,是用客運三輪車改的,車架更大更堅固,車廂容量更多,用的材料更實在。
可以說,除了丑了點,這批三輪車沒別的毛病。
江濟堂的筆記本上,出行工具被打上勾,他寫下26000元。
付款後,三輪車都被大卡車運到提前租好的倉庫。江濟堂跟著,等三輪車入庫上鎖,才交了尾款。
任務者背包空間不夠,江濟堂不急著收。現在已經是下午三點四十,他馬不停蹄趕往大藥房。
江濟堂收藥有自己的順序:
治療跌打損傷是一類,止血消毒藥物是一類,退燒治感冒的藥物是一類,止咳潤肺的藥物是一類,止瀉治腹痛的藥是一類,止痛消炎藥是一類,兒童用藥是一類,維生素片是一類。
此外還有治療過敏,治療蚊蟲毒蛇咬傷,治療凍瘡的藥物,以及必不可少的生理鹽水和葡萄糖。
都是大家整理出來的野外用藥清單,他純屬拿來主義。
江濟堂諮詢過系統,這些藥物對那個世界的人同樣有效。
儘管江濟堂挑的都是性價比最高的藥物,往往一瓶藥才兩三塊,然而種類多數量也多,最後一算也得六千六。
再用四百買了體溫計、風油精、繃帶、碘伏、醫用酒精、雙氧水和膠布,藥物上的花費已經達到七千。
「太晚了,食物和日用品只能放在明天買。」
日落西山,是歸家的時間,工作重要,生活也一樣重要。江濟堂收好藥品之後就不著急忙慌了,他慢悠悠地開著車,不緊不慢往家走。
他的身後,兩輛加長版黑色轎車開過巷口。
「到了。」
第一輛車停下來,第二輛也停下來。隔壁水果店的老闆吃著哈密瓜:「誰啊這是,堵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