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只見信上明晃晃寫著——
靈安寺下有軍械五萬套,必要時舊部可集結於此,直搗黃龍!
而落款是…沈士則!
第459章 南榮族地
傅詔捏著信,倏然抬眸看向李未遲。
李未遲把玩著桌上的茶杯,片刻後才說道:
「這信應當不是沈國公寫的。」
傅詔那顆吊起的心剛要放下,卻聽李未遲又說道:
「但靈安寺下的軍械,我猜是真的。」
傅詔眉頭緊緊擰著,他垂眸復又看向書信上的字跡。
沈士則是翰林院學士,日常負責論撰文史,於是他寫的東西不難尋,傅詔見過一次他寫的字,而這信上的字跡與沈士則的字看上去無甚區別。
他目光沉沉落在李未遲臉上,問道:
「你看出來這信是假的?是有人想要陷害沈國公?那…五萬軍械又是怎麼回事?」
李未遲面色陰沉下來,聲音也冷了許多:
「我欣賞沈國公的才幹,但凡他論撰的史書我都看過,他的字跡我說不定比沈臨鶴還要熟悉。
模仿他字跡的人應當沒有料到,我能看出這信上的字與沈國公的字有細微的差別。
這信確實是假的,不過…」
李未遲眉眼間染上一抹森寒,「陷害…卻不一定。」
傅詔將信疊好,遞還給李未遲。
五萬軍械…若是真的,按照律法,沈家…沈家將一個活口都不會留!
而且此事牽連甚廣,屆時京中必定掀起腥風血雨!
而沈家舊部遍布大慶國各個州郡,若沈家出了事,他們定不會坐視不理,此事將波及整個大慶國!
傅詔的心一下被揪起,他下顎緊繃著,腦海中思緒紛雜。
琢磨著厲忠也該取茶回來了,他忙問道:
「聖上要我如何做?」
李未遲將手中茶杯置於桌上,發出『咚』的一聲。
他的目光凝在傅詔臉上,身體略略前傾,沉著聲音道:
「暗查。」
-
待沈臨鶴與南榮嫿到了南地時,春日的暖意已染綠了枝丫,草地上也如同鋪了一層細密的綠色毯子。
這段時日他們悠閒自在地趕路,聽說哪裡風景好他們便去逛上一逛,哪裡有特色的美食他們繞路也要去品嘗。
南榮嫿甚至有一種他們隔絕了京中的種種紛擾,成為了一對普通夫妻的錯覺。
若不是沈臨鶴每日都要收到一封信件,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撕毀了那信,南榮嫿便真的信了。
這一路上,給沈臨鶴遞信的人有路邊的販夫,有行腳僧人,有酒樓老闆,還有花樓的姑娘…
形形色色。
南榮嫿此刻終是明白了,為何李氏明明手握大權,卻依舊對沈家忌憚。
就連原本同沈臨鶴出生入死過的李未遲一旦成了一國之君,也與沈臨鶴有了隔閡。
因為沈家若有不臣之心,取代李氏是早晚的事!
而沈家人大義,以百姓為先,不願家國動盪,於是甘願輔佐李氏。
可李氏君主若不是個心胸寬廣、舉賢任能之人,那…沈家的才能只能變成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沈臨鶴沒有同她講信中內容,她便也沒有問,二人吃了南地特有的水果,喝了果茶之後便接著往南榮族地而去。
族地外的密林馬車無法通行,二人下了車步行向里走去。
此處大樹參天,鳥鳴聲不絕於耳,樹木密集遮住了大部分的陽光,林中顯得有些陰森。
沈臨鶴跟在南榮嫿身後,看她纖細的身影在林中穿梭。
她分明不辨方向,卻在這密林中猶如一隻靈巧的小獸,躲過雜亂的樹枝,繞過地上的深坑,堅定地往南榮族地而行。
越往密林深處走,樹木越是粗壯、高大,好似這片林地自遠古以來便存在了。
約莫走了一個時辰,南榮嫿突然開口道:
「到了。」
沈臨鶴抬眸去看,眼前一下豁然開朗。
只見他們正站在一片泛著綠意的寬闊空地邊緣,而越過這片空地遙遙望去,木屋高低錯落,約有四五十座。
屋前屋後種著各種植物,有的已經開了鮮艷的花兒,還有的架起了一座鞦韆,擺放著木桌木椅,看上去十分悠閒自在。
只可惜…如今連屋頂上都長了雜草,各處看著破敗不堪。
沈臨鶴心中一陣痛惜,若南榮嫿的族人還在,她應該在這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生活得很是愜意吧。
南榮嫿的腳步只停頓了片刻,便帶著沈臨鶴繼續向前走。
他們穿過空地,經過了幾座木屋。
待從一座二層的木屋前走過時,南榮嫿停下了腳步。
「這便是我家。」
沈臨鶴好奇去看,見這座木屋確實看起來沒有那麼陳舊,處處打掃得很乾淨。
沈臨鶴看著南榮嫿目露憐惜道:
「這麼多年,你自己住在此處,連個說話的都沒有,實在是…」
「有,」南榮嫿不等沈臨鶴說完便打斷道,「有鬼。」
沈臨鶴一噎,行吧…有總比沒有強。
南榮嫿沒有推門進屋,只停頓了片刻便繼續往前走了。
待走過那幾十座木屋之後,沈臨鶴一下便頓住了腳。
眼前…是如何的場景啊…
一個個小土丘似的墳包延伸至密林邊緣,每個墳包前豎立著一塊木頭牌子。
沈臨鶴慢慢向前走,在最近的一座墳頭前停下腳步。
他蹲下身去看那墳前的木牌,只見上面歪歪扭扭地刻著幾個字:
南榮伯俊之墓。
「這是我父親的墓。」南榮嫿清淡的嗓音響起。
沈臨鶴一愣,而後他趕緊起身,規規矩矩地拜了拜,即便他知道南榮嫿的父母都已經魂飛魄散了。
南榮嫿見狀心中一暖,她的目光也看向那寫著父親名字的木牌,輕聲道:
「那時我還不怎麼會寫字,好些字是不認識的,父親和母親的魂魄便說著,我來寫。」
沈臨鶴的一顆心悶痛起來。
他實在想像不到,當年只有五歲的南榮嫿是如何收斂了一百二十五具屍體,然後抱著那些比她胳膊還要長、腿還要粗的木牌,刻了一百二十五個名字。
第460章 小漁村
南榮嫿察覺到沈臨鶴憐惜的目光,抿了抿唇說道:
「那時我沒了記憶,整個人懵懵懂懂,父母教我如何做,我便如何做,再加上有人相助,也沒覺得多辛苦。」
「有人相助?」沈臨鶴挑了挑眉,疑惑問道,「此處還有別人?」
南榮嫿的目光掃過不遠處的密林,「其實也不算是人,這密林自遠古時起便存在,萬萬年下來裡面自然孕育出許多異體,它們藏於林間,不輕易出現。」
沈臨鶴順著南榮嫿的視線往密林看去,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一陣風吹來,林間發出了簌簌聲響,好似有什麼東西以極快的速度從枝幹間一躍而過。
風未停歇,原本晴朗的天空有厚重的烏雲飄來,抬頭遠眺,南邊的天竟已灰沉一片。
「要下雨了,」沈臨鶴沉吟道:「南地春季多雨,這雨水一來,幾日不停,我們得趕在落雨前到小漁村。」
他轉頭望向南榮嫿,柔聲道:
「若你信得過我,為南榮族人下葬的事便交給我吧,我的人定會妥帖辦好的。」
南榮嫿點點頭,「自然信得過。」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到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墳頭,然後一隻手抬起做了一個繁複的手勢後置於胸前,她微微彎腰,莊重地行了南榮族禮。
-
二人離開密林時頭頂上的烏雲已然密布。
沈臨鶴見狀駕著馬車疾駛而去,到了小漁村外十里時,天空已經飄起了細密如沙般的雨水。
四周是荒雜的草地還有幾間破敗的民屋,因為已近了海邊,風吹來可聞到海浪的腥咸氣味。
沈臨鶴下了馬車,遙望道路前後皆不見人影,這才抬起兩隻手,手指曲起放到唇邊,而後一聲聲鳴叫響起。
聲音高低起伏,如烏鴉叫聲別無二致。
不一會兒,有幾道人影從道路兩側的荒草地上快速向馬車這裡奔來,待到了沈臨鶴面前,皆恭敬抱拳行禮,齊齊喊道:
「主子!」
沈臨鶴負手而立,點了點頭,問道:
「如何了?」
有一名年齡略長的男子回道:
「小漁村裡的人十分警惕,我們不敢靠近,只能在遠處監視。
這段時日以來,除了一名固定採買的人每五日外出一次,其餘人皆在村中,不曾離村一步。」
另一名年輕男子也開口道:
「那名採買的人到附近鎮上買些平日村民用的東西和吃食,沒發現有什麼奇怪之處。」
沈臨鶴垂眸思索片刻,問道:
「金子呢?」
那名年長男子搖了搖頭道:
「沒見到有人運金子出來,村裡的錢莊這段時日都沒有動靜,我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靈安寺下有軍械五萬套,必要時舊部可集結於此,直搗黃龍!
而落款是…沈士則!
第459章 南榮族地
傅詔捏著信,倏然抬眸看向李未遲。
李未遲把玩著桌上的茶杯,片刻後才說道:
「這信應當不是沈國公寫的。」
傅詔那顆吊起的心剛要放下,卻聽李未遲又說道:
「但靈安寺下的軍械,我猜是真的。」
傅詔眉頭緊緊擰著,他垂眸復又看向書信上的字跡。
沈士則是翰林院學士,日常負責論撰文史,於是他寫的東西不難尋,傅詔見過一次他寫的字,而這信上的字跡與沈士則的字看上去無甚區別。
他目光沉沉落在李未遲臉上,問道:
「你看出來這信是假的?是有人想要陷害沈國公?那…五萬軍械又是怎麼回事?」
李未遲面色陰沉下來,聲音也冷了許多:
「我欣賞沈國公的才幹,但凡他論撰的史書我都看過,他的字跡我說不定比沈臨鶴還要熟悉。
模仿他字跡的人應當沒有料到,我能看出這信上的字與沈國公的字有細微的差別。
這信確實是假的,不過…」
李未遲眉眼間染上一抹森寒,「陷害…卻不一定。」
傅詔將信疊好,遞還給李未遲。
五萬軍械…若是真的,按照律法,沈家…沈家將一個活口都不會留!
而且此事牽連甚廣,屆時京中必定掀起腥風血雨!
而沈家舊部遍布大慶國各個州郡,若沈家出了事,他們定不會坐視不理,此事將波及整個大慶國!
傅詔的心一下被揪起,他下顎緊繃著,腦海中思緒紛雜。
琢磨著厲忠也該取茶回來了,他忙問道:
「聖上要我如何做?」
李未遲將手中茶杯置於桌上,發出『咚』的一聲。
他的目光凝在傅詔臉上,身體略略前傾,沉著聲音道:
「暗查。」
-
待沈臨鶴與南榮嫿到了南地時,春日的暖意已染綠了枝丫,草地上也如同鋪了一層細密的綠色毯子。
這段時日他們悠閒自在地趕路,聽說哪裡風景好他們便去逛上一逛,哪裡有特色的美食他們繞路也要去品嘗。
南榮嫿甚至有一種他們隔絕了京中的種種紛擾,成為了一對普通夫妻的錯覺。
若不是沈臨鶴每日都要收到一封信件,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撕毀了那信,南榮嫿便真的信了。
這一路上,給沈臨鶴遞信的人有路邊的販夫,有行腳僧人,有酒樓老闆,還有花樓的姑娘…
形形色色。
南榮嫿此刻終是明白了,為何李氏明明手握大權,卻依舊對沈家忌憚。
就連原本同沈臨鶴出生入死過的李未遲一旦成了一國之君,也與沈臨鶴有了隔閡。
因為沈家若有不臣之心,取代李氏是早晚的事!
而沈家人大義,以百姓為先,不願家國動盪,於是甘願輔佐李氏。
可李氏君主若不是個心胸寬廣、舉賢任能之人,那…沈家的才能只能變成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沈臨鶴沒有同她講信中內容,她便也沒有問,二人吃了南地特有的水果,喝了果茶之後便接著往南榮族地而去。
族地外的密林馬車無法通行,二人下了車步行向里走去。
此處大樹參天,鳥鳴聲不絕於耳,樹木密集遮住了大部分的陽光,林中顯得有些陰森。
沈臨鶴跟在南榮嫿身後,看她纖細的身影在林中穿梭。
她分明不辨方向,卻在這密林中猶如一隻靈巧的小獸,躲過雜亂的樹枝,繞過地上的深坑,堅定地往南榮族地而行。
越往密林深處走,樹木越是粗壯、高大,好似這片林地自遠古以來便存在了。
約莫走了一個時辰,南榮嫿突然開口道:
「到了。」
沈臨鶴抬眸去看,眼前一下豁然開朗。
只見他們正站在一片泛著綠意的寬闊空地邊緣,而越過這片空地遙遙望去,木屋高低錯落,約有四五十座。
屋前屋後種著各種植物,有的已經開了鮮艷的花兒,還有的架起了一座鞦韆,擺放著木桌木椅,看上去十分悠閒自在。
只可惜…如今連屋頂上都長了雜草,各處看著破敗不堪。
沈臨鶴心中一陣痛惜,若南榮嫿的族人還在,她應該在這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生活得很是愜意吧。
南榮嫿的腳步只停頓了片刻,便帶著沈臨鶴繼續向前走。
他們穿過空地,經過了幾座木屋。
待從一座二層的木屋前走過時,南榮嫿停下了腳步。
「這便是我家。」
沈臨鶴好奇去看,見這座木屋確實看起來沒有那麼陳舊,處處打掃得很乾淨。
沈臨鶴看著南榮嫿目露憐惜道:
「這麼多年,你自己住在此處,連個說話的都沒有,實在是…」
「有,」南榮嫿不等沈臨鶴說完便打斷道,「有鬼。」
沈臨鶴一噎,行吧…有總比沒有強。
南榮嫿沒有推門進屋,只停頓了片刻便繼續往前走了。
待走過那幾十座木屋之後,沈臨鶴一下便頓住了腳。
眼前…是如何的場景啊…
一個個小土丘似的墳包延伸至密林邊緣,每個墳包前豎立著一塊木頭牌子。
沈臨鶴慢慢向前走,在最近的一座墳頭前停下腳步。
他蹲下身去看那墳前的木牌,只見上面歪歪扭扭地刻著幾個字:
南榮伯俊之墓。
「這是我父親的墓。」南榮嫿清淡的嗓音響起。
沈臨鶴一愣,而後他趕緊起身,規規矩矩地拜了拜,即便他知道南榮嫿的父母都已經魂飛魄散了。
南榮嫿見狀心中一暖,她的目光也看向那寫著父親名字的木牌,輕聲道:
「那時我還不怎麼會寫字,好些字是不認識的,父親和母親的魂魄便說著,我來寫。」
沈臨鶴的一顆心悶痛起來。
他實在想像不到,當年只有五歲的南榮嫿是如何收斂了一百二十五具屍體,然後抱著那些比她胳膊還要長、腿還要粗的木牌,刻了一百二十五個名字。
第460章 小漁村
南榮嫿察覺到沈臨鶴憐惜的目光,抿了抿唇說道:
「那時我沒了記憶,整個人懵懵懂懂,父母教我如何做,我便如何做,再加上有人相助,也沒覺得多辛苦。」
「有人相助?」沈臨鶴挑了挑眉,疑惑問道,「此處還有別人?」
南榮嫿的目光掃過不遠處的密林,「其實也不算是人,這密林自遠古時起便存在,萬萬年下來裡面自然孕育出許多異體,它們藏於林間,不輕易出現。」
沈臨鶴順著南榮嫿的視線往密林看去,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一陣風吹來,林間發出了簌簌聲響,好似有什麼東西以極快的速度從枝幹間一躍而過。
風未停歇,原本晴朗的天空有厚重的烏雲飄來,抬頭遠眺,南邊的天竟已灰沉一片。
「要下雨了,」沈臨鶴沉吟道:「南地春季多雨,這雨水一來,幾日不停,我們得趕在落雨前到小漁村。」
他轉頭望向南榮嫿,柔聲道:
「若你信得過我,為南榮族人下葬的事便交給我吧,我的人定會妥帖辦好的。」
南榮嫿點點頭,「自然信得過。」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到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墳頭,然後一隻手抬起做了一個繁複的手勢後置於胸前,她微微彎腰,莊重地行了南榮族禮。
-
二人離開密林時頭頂上的烏雲已然密布。
沈臨鶴見狀駕著馬車疾駛而去,到了小漁村外十里時,天空已經飄起了細密如沙般的雨水。
四周是荒雜的草地還有幾間破敗的民屋,因為已近了海邊,風吹來可聞到海浪的腥咸氣味。
沈臨鶴下了馬車,遙望道路前後皆不見人影,這才抬起兩隻手,手指曲起放到唇邊,而後一聲聲鳴叫響起。
聲音高低起伏,如烏鴉叫聲別無二致。
不一會兒,有幾道人影從道路兩側的荒草地上快速向馬車這裡奔來,待到了沈臨鶴面前,皆恭敬抱拳行禮,齊齊喊道:
「主子!」
沈臨鶴負手而立,點了點頭,問道:
「如何了?」
有一名年齡略長的男子回道:
「小漁村裡的人十分警惕,我們不敢靠近,只能在遠處監視。
這段時日以來,除了一名固定採買的人每五日外出一次,其餘人皆在村中,不曾離村一步。」
另一名年輕男子也開口道:
「那名採買的人到附近鎮上買些平日村民用的東西和吃食,沒發現有什麼奇怪之處。」
沈臨鶴垂眸思索片刻,問道:
「金子呢?」
那名年長男子搖了搖頭道:
「沒見到有人運金子出來,村裡的錢莊這段時日都沒有動靜,我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