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頁
南榮嫿點點頭,應道:
「好,若我有一日恢復異能,定按方丈說的去辦。」
慧明方丈的臉上總算露出了笑意,可他看向矮桌上的勾玉,臉色又沉重了起來。
「這勾玉,一枚可定魄,若是兩枚合體則可讓魂魄再生。」
「魂魄再生?」南榮嫿眸光一閃,「已經消亡的魂魄還可再生?」
慧明方丈看到她眸中的光彩,有些納悶地點了點頭,如實道:
「靈安寺每一任住持口口相傳,經過紅蓮業火一天一夜的灼燒,兩枚勾玉才可合體。
一旦合了體,便有了讓魂魄重生的能力,不過須得在魂魄完全消散前,將殘魂或者僅僅一個魂魄的碎片存入勾玉之中,勾玉才能慢慢溫養出完整的魂魄。」
慧明方丈說完,長長嘆了口氣道:
「唉,只可惜如今世上應已沒了另外一枚勾玉了。」
他垂眸打量著桌上的勾玉,陽光照射下,勾玉散發著溫和的柔光。
隨後慧明方丈的視線中便出現了一隻纖細的手,耳邊傳來南榮嫿的聲音:
「慧明方丈緣何有此一說?」
那隻纖細的手挪走,桌上赫然出現了另外一枚勾玉!
慧明方丈倒吸一口涼氣,他瞪大了眼睛看著桌子上一模一樣的兩枚勾玉,震驚道:
「這…這…不是有一枚勾玉在幾百年前的越陽王宮大火中被燒毀了嗎?!」
此話一出,南榮嫿與沈臨鶴俱是一驚。
沈臨鶴忙問道:
「慧明方丈所言可是景國越陽王景柘被燒死的那場大火?」
慧明方丈怔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不曾想沈施主也知曉越陽王景柘。」
「略知一二,」沈臨鶴沉吟道,「這枚勾玉是為何到了景柘手中?」
慧明方丈沒有說話,將桌上那本畫了勾玉圖案的冊子往南榮嫿和沈臨鶴身前推了推。
沈臨鶴接過,展開冊子與南榮嫿一起逐字逐句地看了起來。
過了約莫半炷香的時間,二人便看完了,隨後沉默在禪房之中蔓延。
冊子上記載著,靈安寺第一任住持便是千年前預言得容氏便得天下的雲遊術士。
而這一對勾玉原先竟是被保存在容氏府中,後來,容氏將勾玉交給了這名術士。
而靈安寺…竟是為了保護這一對勾玉才建立的!
第454章 致歉
「畢竟已久,如今除了這小冊子上記載著的,便是各任住持口口相傳的寥寥數語罷了。」
慧明方丈話音剛落,禪房的門便被敲響了,隨後一名身穿茶褐色僧服的僧人走了進來。
這人約有三十多歲,面容和善,一舉一動很是沉穩。
他手中托著托盤,盤中放著幾個茶盞,走到矮桌邊,將茶盞一一放到慧明方丈、南榮嫿和沈臨鶴身前。
「這是用山上雪水烹煎的茶,一年中只有兩月能喝得到,師父和兩位施主慢飲。」
僧人的聲音不急不緩,如山中溪流一般,給人舒爽清暢之感。
他正要退出禪房,卻被慧明方丈喊住了:
「了煦,你且留下。」
那名名叫『了煦』的僧人頓了一下,而後返身在慧明方丈身側的蒲團上坐下。
慧明方丈為南榮嫿和沈臨鶴介紹道:
「這位是我的大弟子,名叫了煦,他是下一代弟子中鑽研佛法最為勤奮,領悟力最高的。如今我身體有恙,為寺中眾弟子們講經之責已落到他身上了。
待我故去,住持之位便傳給他。」
了煦一聽,面有不忍,喃喃道:
「師父…」
慧明方丈擺了擺手,他看著了煦說道:
「我心中有數,不過是肉身將亡,若佛祖不嫌,能讓我將功贖罪侍佛左右,也算是我的造化了,你不必太過掛懷。」
了煦忙點頭稱是,但微紅的眼眶可看出他對慧明方丈的不舍。
慧明方丈目光望向南榮嫿和沈臨鶴,又對了煦說道:
「這兩位便是我先前同你提到過的沈臨鶴少卿和南榮嫿姑娘。」
了煦先是一愣,但很快,他的臉上揚起了笑容,看向南榮嫿和沈臨鶴的目光中滿是敬意。
他微微頷首,和善說道:
「之前便聽師父提到過沈施主和南榮施主,沈家都是大義之人,南榮施主亦用異能守護我大慶國安穩,了煦心中實在欽佩。」
沈臨鶴狀似無意打量了他一眼,隨後嘴角噙著三分笑意開口道:
「都是為了家國安穩,應該的。」
他端起桌上的茶盞,慢慢品了一口,眉頭卻蹙了起來。
「雪水煎茶最看煎茶之人的心境,莫非了煦師父今日有煩心之事,我怎嘗著這茶有些苦澀呢?」
了煦神色一僵,然後輕輕嘆了口氣道:
「沒想到沈施主如此敏銳,方才煎茶之時我心中確實煩亂,只因…」
了煦飛快抬眸看了一眼慧明方丈,然後低頭沉著聲音道:
「我為師弟們講了這麼久的經,但其實真正面對生死離別時,還是無法做到超然世外。」
慧明方丈見狀,長長嘆了口氣,對了煦又是一陣開解安慰。
南榮嫿目光掃了一眼沈臨鶴,看到他未達眼底的笑意,心中起了疑。
隨即她也端起桌上茶盞品了一口,茶水清香中還帶了一絲甜味,絲毫不覺苦澀。
-
下山時,山道上香客逐漸多了起來。
沈臨鶴看著道邊那一座寫著『靈安寺』的石碑,感慨道:
「小時候便經常隨我娘來寺中燒香拜佛,卻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此處會與我有這麼深的牽扯。」
沈臨鶴負手而行,似是自嘲一笑,「那個老頭子竟然給我挖了這麼大一個坑,如今沈家全府上下都與靈安寺拴在一起了。」
南榮嫿想起沈老國公那自得自傲的樣子,忍不住嘴角有了笑意。
確實,沈老國公有時做事任性得很,不過卻說不好這五萬軍械到底是會坑了沈家人,還是會幫了沈家人。
沈臨鶴偷偷看她一眼,裝模作樣道:
「嫁到我沈家可是冒著殺頭的風險,我怎麼捨得你與我受苦,整日擔驚受怕呢,若不然…這婚…」
「好啊。」南榮嫿不等他說完,便爽快應下,然後頭也不回地繼續往山下走了。
徒留沈臨鶴愣在原地後悔不迭,他方才只是想聽南榮嫿說幾句甜言蜜語而已,比如不離不棄、同甘共苦,可她…
沈臨鶴撇了撇嘴,緊趕幾步追上了南榮嫿,忙說道:
「我方才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只是…」
一向口齒伶俐的沈臨鶴竟說話磕絆了起來,他方才雖是開玩笑隨口一說,可如今仔細想想,這五萬將士的軍械確實是一把懸在頭頂的鍘刀。
且不說有一天東窗事發,這鍘刀落下時他沈家能不能接得住,單就其中動盪,沈臨鶴就不願將南榮嫿牽扯進來。
南榮嫿走在前面,聽沈臨鶴說著說著便沒了動靜。
她疑惑回頭去看,便見沈臨鶴皺著眉,神情少了運籌帷幄的自在模樣,變成了一臉的糾結。
南榮嫿駐足,待沈臨鶴反應過來時差點撞到了她身上。
陽光透過大樹的茂密枝幹落下,二人臉上光芒斑駁。
沈臨鶴看到身前女子嘴角勾起,連眼尾都帶了笑,她的聲音清淡卻一字一句刻到了沈臨鶴的心裡:
「你只說你在夢中見到過我,好似我們已在一起千萬年。
可若不是只你等了我無數年月,我亦於虛無中等了你許久呢?」
沈臨鶴怔怔地凝視著南榮嫿如墨的眸子,覺得這『甜言蜜語』聽起來竟讓他心中隱隱作痛。
南榮嫿遲疑了一瞬,終是主動抬手扯住了沈臨鶴寬大的袖子。
「若我們此生能遇到,已是等了成千上萬年才有的機緣,你還會因為旁的事,而與我分開嗎?」
周遭的一切似乎再不存在,沈臨鶴眼中只有南榮嫿輕顫的睫羽,耳邊只有他如擂鼓般的心跳。
他反手牽住了南榮嫿,與她五指相扣,輕聲笑道:
「不會。」
-
京中謝府,婢女第三次敲了謝沛凝的房門,有些為難道:
「大小姐,老爺又催您了,說莫讓傅將軍久等了。」
謝沛凝坐在銅鏡前,默了片刻才回道:
「我知道了,你告訴我爹,我這便過去。」
婢女領命走了,周圍又安靜了下來。
謝沛凝看著銅鏡中的女子,輕輕嘆了口氣。
她等一個人已經等到二十歲有餘了,旁人家的女兒這個年齡大都連孩子都有了。
她被人稱為京中第一貴女,舉手投足皆為典範,及笄後是各家適齡男兒爭相求娶的對象,可她一個都沒答應。
後來,太子要娶她,她雖表面順從,但拖了一年又一年,終於把太子妃這個名號給拖沒了。
她如何不知,如今的她是高門貴府茶餘飯後的談資,人們想起她總要問一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好,若我有一日恢復異能,定按方丈說的去辦。」
慧明方丈的臉上總算露出了笑意,可他看向矮桌上的勾玉,臉色又沉重了起來。
「這勾玉,一枚可定魄,若是兩枚合體則可讓魂魄再生。」
「魂魄再生?」南榮嫿眸光一閃,「已經消亡的魂魄還可再生?」
慧明方丈看到她眸中的光彩,有些納悶地點了點頭,如實道:
「靈安寺每一任住持口口相傳,經過紅蓮業火一天一夜的灼燒,兩枚勾玉才可合體。
一旦合了體,便有了讓魂魄重生的能力,不過須得在魂魄完全消散前,將殘魂或者僅僅一個魂魄的碎片存入勾玉之中,勾玉才能慢慢溫養出完整的魂魄。」
慧明方丈說完,長長嘆了口氣道:
「唉,只可惜如今世上應已沒了另外一枚勾玉了。」
他垂眸打量著桌上的勾玉,陽光照射下,勾玉散發著溫和的柔光。
隨後慧明方丈的視線中便出現了一隻纖細的手,耳邊傳來南榮嫿的聲音:
「慧明方丈緣何有此一說?」
那隻纖細的手挪走,桌上赫然出現了另外一枚勾玉!
慧明方丈倒吸一口涼氣,他瞪大了眼睛看著桌子上一模一樣的兩枚勾玉,震驚道:
「這…這…不是有一枚勾玉在幾百年前的越陽王宮大火中被燒毀了嗎?!」
此話一出,南榮嫿與沈臨鶴俱是一驚。
沈臨鶴忙問道:
「慧明方丈所言可是景國越陽王景柘被燒死的那場大火?」
慧明方丈怔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不曾想沈施主也知曉越陽王景柘。」
「略知一二,」沈臨鶴沉吟道,「這枚勾玉是為何到了景柘手中?」
慧明方丈沒有說話,將桌上那本畫了勾玉圖案的冊子往南榮嫿和沈臨鶴身前推了推。
沈臨鶴接過,展開冊子與南榮嫿一起逐字逐句地看了起來。
過了約莫半炷香的時間,二人便看完了,隨後沉默在禪房之中蔓延。
冊子上記載著,靈安寺第一任住持便是千年前預言得容氏便得天下的雲遊術士。
而這一對勾玉原先竟是被保存在容氏府中,後來,容氏將勾玉交給了這名術士。
而靈安寺…竟是為了保護這一對勾玉才建立的!
第454章 致歉
「畢竟已久,如今除了這小冊子上記載著的,便是各任住持口口相傳的寥寥數語罷了。」
慧明方丈話音剛落,禪房的門便被敲響了,隨後一名身穿茶褐色僧服的僧人走了進來。
這人約有三十多歲,面容和善,一舉一動很是沉穩。
他手中托著托盤,盤中放著幾個茶盞,走到矮桌邊,將茶盞一一放到慧明方丈、南榮嫿和沈臨鶴身前。
「這是用山上雪水烹煎的茶,一年中只有兩月能喝得到,師父和兩位施主慢飲。」
僧人的聲音不急不緩,如山中溪流一般,給人舒爽清暢之感。
他正要退出禪房,卻被慧明方丈喊住了:
「了煦,你且留下。」
那名名叫『了煦』的僧人頓了一下,而後返身在慧明方丈身側的蒲團上坐下。
慧明方丈為南榮嫿和沈臨鶴介紹道:
「這位是我的大弟子,名叫了煦,他是下一代弟子中鑽研佛法最為勤奮,領悟力最高的。如今我身體有恙,為寺中眾弟子們講經之責已落到他身上了。
待我故去,住持之位便傳給他。」
了煦一聽,面有不忍,喃喃道:
「師父…」
慧明方丈擺了擺手,他看著了煦說道:
「我心中有數,不過是肉身將亡,若佛祖不嫌,能讓我將功贖罪侍佛左右,也算是我的造化了,你不必太過掛懷。」
了煦忙點頭稱是,但微紅的眼眶可看出他對慧明方丈的不舍。
慧明方丈目光望向南榮嫿和沈臨鶴,又對了煦說道:
「這兩位便是我先前同你提到過的沈臨鶴少卿和南榮嫿姑娘。」
了煦先是一愣,但很快,他的臉上揚起了笑容,看向南榮嫿和沈臨鶴的目光中滿是敬意。
他微微頷首,和善說道:
「之前便聽師父提到過沈施主和南榮施主,沈家都是大義之人,南榮施主亦用異能守護我大慶國安穩,了煦心中實在欽佩。」
沈臨鶴狀似無意打量了他一眼,隨後嘴角噙著三分笑意開口道:
「都是為了家國安穩,應該的。」
他端起桌上的茶盞,慢慢品了一口,眉頭卻蹙了起來。
「雪水煎茶最看煎茶之人的心境,莫非了煦師父今日有煩心之事,我怎嘗著這茶有些苦澀呢?」
了煦神色一僵,然後輕輕嘆了口氣道:
「沒想到沈施主如此敏銳,方才煎茶之時我心中確實煩亂,只因…」
了煦飛快抬眸看了一眼慧明方丈,然後低頭沉著聲音道:
「我為師弟們講了這麼久的經,但其實真正面對生死離別時,還是無法做到超然世外。」
慧明方丈見狀,長長嘆了口氣,對了煦又是一陣開解安慰。
南榮嫿目光掃了一眼沈臨鶴,看到他未達眼底的笑意,心中起了疑。
隨即她也端起桌上茶盞品了一口,茶水清香中還帶了一絲甜味,絲毫不覺苦澀。
-
下山時,山道上香客逐漸多了起來。
沈臨鶴看著道邊那一座寫著『靈安寺』的石碑,感慨道:
「小時候便經常隨我娘來寺中燒香拜佛,卻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此處會與我有這麼深的牽扯。」
沈臨鶴負手而行,似是自嘲一笑,「那個老頭子竟然給我挖了這麼大一個坑,如今沈家全府上下都與靈安寺拴在一起了。」
南榮嫿想起沈老國公那自得自傲的樣子,忍不住嘴角有了笑意。
確實,沈老國公有時做事任性得很,不過卻說不好這五萬軍械到底是會坑了沈家人,還是會幫了沈家人。
沈臨鶴偷偷看她一眼,裝模作樣道:
「嫁到我沈家可是冒著殺頭的風險,我怎麼捨得你與我受苦,整日擔驚受怕呢,若不然…這婚…」
「好啊。」南榮嫿不等他說完,便爽快應下,然後頭也不回地繼續往山下走了。
徒留沈臨鶴愣在原地後悔不迭,他方才只是想聽南榮嫿說幾句甜言蜜語而已,比如不離不棄、同甘共苦,可她…
沈臨鶴撇了撇嘴,緊趕幾步追上了南榮嫿,忙說道:
「我方才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只是…」
一向口齒伶俐的沈臨鶴竟說話磕絆了起來,他方才雖是開玩笑隨口一說,可如今仔細想想,這五萬將士的軍械確實是一把懸在頭頂的鍘刀。
且不說有一天東窗事發,這鍘刀落下時他沈家能不能接得住,單就其中動盪,沈臨鶴就不願將南榮嫿牽扯進來。
南榮嫿走在前面,聽沈臨鶴說著說著便沒了動靜。
她疑惑回頭去看,便見沈臨鶴皺著眉,神情少了運籌帷幄的自在模樣,變成了一臉的糾結。
南榮嫿駐足,待沈臨鶴反應過來時差點撞到了她身上。
陽光透過大樹的茂密枝幹落下,二人臉上光芒斑駁。
沈臨鶴看到身前女子嘴角勾起,連眼尾都帶了笑,她的聲音清淡卻一字一句刻到了沈臨鶴的心裡:
「你只說你在夢中見到過我,好似我們已在一起千萬年。
可若不是只你等了我無數年月,我亦於虛無中等了你許久呢?」
沈臨鶴怔怔地凝視著南榮嫿如墨的眸子,覺得這『甜言蜜語』聽起來竟讓他心中隱隱作痛。
南榮嫿遲疑了一瞬,終是主動抬手扯住了沈臨鶴寬大的袖子。
「若我們此生能遇到,已是等了成千上萬年才有的機緣,你還會因為旁的事,而與我分開嗎?」
周遭的一切似乎再不存在,沈臨鶴眼中只有南榮嫿輕顫的睫羽,耳邊只有他如擂鼓般的心跳。
他反手牽住了南榮嫿,與她五指相扣,輕聲笑道:
「不會。」
-
京中謝府,婢女第三次敲了謝沛凝的房門,有些為難道:
「大小姐,老爺又催您了,說莫讓傅將軍久等了。」
謝沛凝坐在銅鏡前,默了片刻才回道:
「我知道了,你告訴我爹,我這便過去。」
婢女領命走了,周圍又安靜了下來。
謝沛凝看著銅鏡中的女子,輕輕嘆了口氣。
她等一個人已經等到二十歲有餘了,旁人家的女兒這個年齡大都連孩子都有了。
她被人稱為京中第一貴女,舉手投足皆為典範,及笄後是各家適齡男兒爭相求娶的對象,可她一個都沒答應。
後來,太子要娶她,她雖表面順從,但拖了一年又一年,終於把太子妃這個名號給拖沒了。
她如何不知,如今的她是高門貴府茶餘飯後的談資,人們想起她總要問一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