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李未遲神色平靜,但厲忠深知此事絕不簡單。
先前有線人報,說是沈士則與沈家舊部有聯繫,書信頻繁。
當時厲忠請示李未遲是否需要細查,李未遲一番遲疑過後,暫時將此事擱置了。
不曾想,此時卻又重新提及。
查,定是要查出個結果來。
若沈士則與沈家舊部真有聯繫,那結論可大可小,全都掌握在聖上一人手中。
如此一來,聖上可就真握著沈家的把柄了…
-
草草吃過晚飯後,燈火通明的書房中,沈臨鶴與南榮嫿各坐在書桌一端,繼續研讀從天渠閣『偷』來的書冊。
因著有關容氏的點滴絲毫不可錯過,若錯過一句可能就漏掉了關於勾玉的線索,於是二人一頁頁翻閱,看得很是認真。
南榮嫿一開始在字裡行間搜尋『容氏』二字,看得頗累,可後來一番研讀,倒是讓她讀出了些趣味。
史上人物,不論當時多麼的文韜武略、好勇善戰,或是陰險奸詐、見利面欺,在正史上不過寥寥幾句而已。
有的甚至留不下一個完整的名字。
而野史或者記載皇家秘辛的書冊就不同了,先不說內容真假,記載的一個個故事倒是讓人看得津津有味,甚至連聲感嘆。
比如哪一任皇帝的妃子與官員私通,生下的男娃最終成了太子繼承了大統,這皇帝一直蒙在鼓裡直到臨死前才知真相,含恨而終。
又比如某個高貴的皇子外表一派正人君子模樣,實際私底下是個以虐待婢女為樂的偽君子,有一名侍衛看不下去告發了他,結果皇家為保這名皇子,把那侍衛給殺了滅口。
林林總總。
南榮嫿細長的手指一頁頁翻動著書冊,可待她看到某一處時卻頓住了。
上面寫著前朝的某位官員家中老母命在旦夕,他為了求藥,向敵國一名熟識的醫官去了信,結果這事被有心之人告發到了皇帝那裡,昏庸的皇帝以這官員私通敵國為罪名,將其滿門抄斬了。
南榮嫿忽地想起來,在雙喜的預言夢境中,原本沈臨鶴的命數里,沈家出事是因為沈士則與沈家舊部有書信來往。
而此事,沈士則是承認的!
即便沈士則沒有讓沈家舊部私下入京的想法,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只要這把柄握在手中,結論還不都是當權者說了算!
南榮嫿的心忽地跳動得厲害,這段時日忙碌,她竟將如此重要的事忘了個乾淨!
南榮嫿忙抬頭看向正垂眸研讀書冊的沈臨鶴,急急開口道:
「臨鶴,沈國公與沈家舊部可有書信往來?」
夢境中,沈臨鶴對此事毫不知情,直到李未遲告知他,他才知曉的。
可眼前,沈臨鶴慢慢抬起頭,有些意外地看向南榮嫿說道:
「我爹確實曾經與沈家舊部有過聯繫,但那些書信都已被我銷毀了。」
南榮嫿一愣,心中疑惑叢生。
就算因著她的出現,改變了許多事物發展的軌跡,可她從未提醒過沈臨鶴關於沈士則曾與沈家舊部聯絡一事,那為何現實卻變得與夢境不一樣了呢?
既然如此,是否沈家的命運已然發生了改變?
第450章 越陽王
「你是如何得知那些書信…」
沈臨鶴與南榮嫿同時問出聲來。
沈臨鶴輕笑一聲,先解釋道:
「是我爹告訴我的,前幾日他忽地想起曾有沈家舊部給他來過信,當時東平寒月還是國師,沈家有些舊部不忿東平寒月掌權,想要與我爹聯絡,入京推翻了東平寒月。
但恰在那時,東平寒月失蹤,京中局勢多變,我爹便去信讓他們勿輕舉妄動。
後來大權落到未遲手中,此事便壓下不提了。
我爹近日想起,怕那些信留著恐有禍患,於是讓我命人將那些信件一一銷毀了。」
南榮嫿恍然,原是如此…
在原本的命數中,東平寒月一直在國師的位置上,牢牢掌控著大慶國朝堂,就連李未遲登基也未能改變這個局面。
而現實中,因著南榮嫿出現,東平寒月屠了南榮一族,也意外殺死了高岑,於是東平寒月一心讓高岑重生,由此偏離了原本的命運。
李未遲登基後無人可挾制於他,大慶國局勢扭轉,沈士則於是沒了推翻朝堂的緣由,也無須讓沈家舊部進京了。
如今毀掉那些信件,只是怕有朝一日被李未遲發現後誤會罷了。
南榮嫿想了想,還是把先前在雙喜夢境中看到的經過告訴了沈臨鶴。
不過只講了一半,至於沈家以及沈家舊部的悽慘結局,南榮嫿一個字都沒提。
即便如此,沈臨鶴還是沉了眉眼。
「也就是說,若你不曾出現,東平寒月便會一直把控朝政,未遲只能做一個傀儡皇帝?」
南榮嫿見他蹙起的眉,心中一疼,若他知曉了當時博陽宮前的血流成河,該是如何傷心難過。
南榮嫿站起身,走到沈臨鶴身邊,抬起手去慢慢撫平他額間的皺起。
她柔聲說道:
「不會的,當時你派人去尋南榮族人了,東平寒月不是十二長老的對手。」
沈臨鶴唇角勾起,將南榮嫿的手握在寬大的掌心中,低聲道:
「還好你出現了,雙喜夢境中的命數徹底改變了…」
南榮嫿沒有作聲,她垂下了眸子掩去眼中的情緒。
命數…本就是天定,若想與天爭,只靠她,真的可以嗎?
沈臨鶴拿起桌上攤開的一本書冊,他的目光在紙上停留了一會兒,終還是將那書冊遞給了南榮嫿。
「這裡面提到了景柘,你…要看看嗎?」
南榮嫿一愣,伸手接了過來。
目光一掃,便看到了一句話:
景歷五百一十二年冬,越陽王宮走水,越陽王景柘卒,年二十六歲。
南榮嫿呼吸一滯,景柘竟是死於走水?
再往前看,書中對他的記載寥寥無幾。
只寫著景柘是景國末年的一位皇子,他的親生母親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宮女,即便生下了皇子卻連冊封都沒有,景柘自小被記在了另一個妃子的名下。
後來景國太子繼位,他被封了越陽王。
南榮嫿輕輕嘆了口氣,那般鮮活的一個人,只簡短几句話便概括了一生。
「景國末年,朝堂動盪,最後那位皇太子,也就是景柘的皇兄名為景琰,還算有些本事。
可當時景國沉疴已久,官員貪腐,外敵環伺,不是單靠他一人便可扭轉這局面的。」
沈臨鶴的聲音幽幽,在書房中響起,將南榮嫿帶入到幾百年前的時光中。
「景琰繼位後,勵精圖治、殫精竭慮,卻慢慢熬壞了身體,他在位不過三年,便薨了。
傳言是在書房中徹夜批閱奏摺時,吐血而亡。」
南榮嫿將書合上,這書記載了景國從開國到亡國的五百多年的歷程,這五百多年的時光,都記錄在這薄薄的一本書冊中了。
南榮嫿忽而覺得手中的書冊竟是如此沉重,承載著那麼多人的喜怒哀樂,家國的興衰存亡。
「這本是正史,只大略有個記載,若是想看其中內情,還需翻一翻那些傳記。」
沈臨鶴正要伸手去拿桌子上其他的書冊,門外傳來了腳步聲,不一會兒書房門被敲響了。
來旺的聲音在屋外響起:
「少爺?」
因著沈臨鶴,來旺已與李嬸他們混得很熟了,在這宅子中除了南榮嫿住的內院,其他地方可自由來去。
沈臨鶴知來旺來此,定是有突發之事,他對南榮嫿知會了一聲,便出門去了。
南榮嫿坐到方才沈臨鶴坐的椅子上,她的目光落在身前那幾本厚厚的書上,隨手拿起了一本,翻看起來。
書房外的迴廊上,風燈搖曳。
來旺神色擔憂道:
「少爺,聖上果然派人去查老爺之前與舊部的書信了,幸好我們早有準備,將全部書信銷毀了,否則…恐會讓聖上起疑。」
沈臨鶴負手望著庭院中幾棵光禿禿的樹,唇邊溢出一道輕哼。
「疑心既有,不管有沒有證據,都會如此。」
只不過,方才南榮嫿同他講過,原本的命數中,因著東平寒月,沈家的書信被當成了罪證。
可如今,明明東平寒月已不在,卻依舊舊事重提,這其中,李未遲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少爺,之前提到的關於小漁村的事,我們的人已經去打探過了,那村子確實不大,只幾十戶人家,可對外人十分警惕。
只要有外人進入,便關門閉戶,我們的人怕打草驚蛇,只說是探查海域的商人。」
沈臨鶴點點頭,「讓他們駐守在外圍,觀察每日村民的進出,不要被人發現。」
「是。」來旺應下,而後匆匆離開了。
幾句話的功夫,風比方才強勁了一些。
風燈搖搖晃晃,沈臨鶴臉上昏黃的光也隨之晃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先前有線人報,說是沈士則與沈家舊部有聯繫,書信頻繁。
當時厲忠請示李未遲是否需要細查,李未遲一番遲疑過後,暫時將此事擱置了。
不曾想,此時卻又重新提及。
查,定是要查出個結果來。
若沈士則與沈家舊部真有聯繫,那結論可大可小,全都掌握在聖上一人手中。
如此一來,聖上可就真握著沈家的把柄了…
-
草草吃過晚飯後,燈火通明的書房中,沈臨鶴與南榮嫿各坐在書桌一端,繼續研讀從天渠閣『偷』來的書冊。
因著有關容氏的點滴絲毫不可錯過,若錯過一句可能就漏掉了關於勾玉的線索,於是二人一頁頁翻閱,看得很是認真。
南榮嫿一開始在字裡行間搜尋『容氏』二字,看得頗累,可後來一番研讀,倒是讓她讀出了些趣味。
史上人物,不論當時多麼的文韜武略、好勇善戰,或是陰險奸詐、見利面欺,在正史上不過寥寥幾句而已。
有的甚至留不下一個完整的名字。
而野史或者記載皇家秘辛的書冊就不同了,先不說內容真假,記載的一個個故事倒是讓人看得津津有味,甚至連聲感嘆。
比如哪一任皇帝的妃子與官員私通,生下的男娃最終成了太子繼承了大統,這皇帝一直蒙在鼓裡直到臨死前才知真相,含恨而終。
又比如某個高貴的皇子外表一派正人君子模樣,實際私底下是個以虐待婢女為樂的偽君子,有一名侍衛看不下去告發了他,結果皇家為保這名皇子,把那侍衛給殺了滅口。
林林總總。
南榮嫿細長的手指一頁頁翻動著書冊,可待她看到某一處時卻頓住了。
上面寫著前朝的某位官員家中老母命在旦夕,他為了求藥,向敵國一名熟識的醫官去了信,結果這事被有心之人告發到了皇帝那裡,昏庸的皇帝以這官員私通敵國為罪名,將其滿門抄斬了。
南榮嫿忽地想起來,在雙喜的預言夢境中,原本沈臨鶴的命數里,沈家出事是因為沈士則與沈家舊部有書信來往。
而此事,沈士則是承認的!
即便沈士則沒有讓沈家舊部私下入京的想法,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只要這把柄握在手中,結論還不都是當權者說了算!
南榮嫿的心忽地跳動得厲害,這段時日忙碌,她竟將如此重要的事忘了個乾淨!
南榮嫿忙抬頭看向正垂眸研讀書冊的沈臨鶴,急急開口道:
「臨鶴,沈國公與沈家舊部可有書信往來?」
夢境中,沈臨鶴對此事毫不知情,直到李未遲告知他,他才知曉的。
可眼前,沈臨鶴慢慢抬起頭,有些意外地看向南榮嫿說道:
「我爹確實曾經與沈家舊部有過聯繫,但那些書信都已被我銷毀了。」
南榮嫿一愣,心中疑惑叢生。
就算因著她的出現,改變了許多事物發展的軌跡,可她從未提醒過沈臨鶴關於沈士則曾與沈家舊部聯絡一事,那為何現實卻變得與夢境不一樣了呢?
既然如此,是否沈家的命運已然發生了改變?
第450章 越陽王
「你是如何得知那些書信…」
沈臨鶴與南榮嫿同時問出聲來。
沈臨鶴輕笑一聲,先解釋道:
「是我爹告訴我的,前幾日他忽地想起曾有沈家舊部給他來過信,當時東平寒月還是國師,沈家有些舊部不忿東平寒月掌權,想要與我爹聯絡,入京推翻了東平寒月。
但恰在那時,東平寒月失蹤,京中局勢多變,我爹便去信讓他們勿輕舉妄動。
後來大權落到未遲手中,此事便壓下不提了。
我爹近日想起,怕那些信留著恐有禍患,於是讓我命人將那些信件一一銷毀了。」
南榮嫿恍然,原是如此…
在原本的命數中,東平寒月一直在國師的位置上,牢牢掌控著大慶國朝堂,就連李未遲登基也未能改變這個局面。
而現實中,因著南榮嫿出現,東平寒月屠了南榮一族,也意外殺死了高岑,於是東平寒月一心讓高岑重生,由此偏離了原本的命運。
李未遲登基後無人可挾制於他,大慶國局勢扭轉,沈士則於是沒了推翻朝堂的緣由,也無須讓沈家舊部進京了。
如今毀掉那些信件,只是怕有朝一日被李未遲發現後誤會罷了。
南榮嫿想了想,還是把先前在雙喜夢境中看到的經過告訴了沈臨鶴。
不過只講了一半,至於沈家以及沈家舊部的悽慘結局,南榮嫿一個字都沒提。
即便如此,沈臨鶴還是沉了眉眼。
「也就是說,若你不曾出現,東平寒月便會一直把控朝政,未遲只能做一個傀儡皇帝?」
南榮嫿見他蹙起的眉,心中一疼,若他知曉了當時博陽宮前的血流成河,該是如何傷心難過。
南榮嫿站起身,走到沈臨鶴身邊,抬起手去慢慢撫平他額間的皺起。
她柔聲說道:
「不會的,當時你派人去尋南榮族人了,東平寒月不是十二長老的對手。」
沈臨鶴唇角勾起,將南榮嫿的手握在寬大的掌心中,低聲道:
「還好你出現了,雙喜夢境中的命數徹底改變了…」
南榮嫿沒有作聲,她垂下了眸子掩去眼中的情緒。
命數…本就是天定,若想與天爭,只靠她,真的可以嗎?
沈臨鶴拿起桌上攤開的一本書冊,他的目光在紙上停留了一會兒,終還是將那書冊遞給了南榮嫿。
「這裡面提到了景柘,你…要看看嗎?」
南榮嫿一愣,伸手接了過來。
目光一掃,便看到了一句話:
景歷五百一十二年冬,越陽王宮走水,越陽王景柘卒,年二十六歲。
南榮嫿呼吸一滯,景柘竟是死於走水?
再往前看,書中對他的記載寥寥無幾。
只寫著景柘是景國末年的一位皇子,他的親生母親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宮女,即便生下了皇子卻連冊封都沒有,景柘自小被記在了另一個妃子的名下。
後來景國太子繼位,他被封了越陽王。
南榮嫿輕輕嘆了口氣,那般鮮活的一個人,只簡短几句話便概括了一生。
「景國末年,朝堂動盪,最後那位皇太子,也就是景柘的皇兄名為景琰,還算有些本事。
可當時景國沉疴已久,官員貪腐,外敵環伺,不是單靠他一人便可扭轉這局面的。」
沈臨鶴的聲音幽幽,在書房中響起,將南榮嫿帶入到幾百年前的時光中。
「景琰繼位後,勵精圖治、殫精竭慮,卻慢慢熬壞了身體,他在位不過三年,便薨了。
傳言是在書房中徹夜批閱奏摺時,吐血而亡。」
南榮嫿將書合上,這書記載了景國從開國到亡國的五百多年的歷程,這五百多年的時光,都記錄在這薄薄的一本書冊中了。
南榮嫿忽而覺得手中的書冊竟是如此沉重,承載著那麼多人的喜怒哀樂,家國的興衰存亡。
「這本是正史,只大略有個記載,若是想看其中內情,還需翻一翻那些傳記。」
沈臨鶴正要伸手去拿桌子上其他的書冊,門外傳來了腳步聲,不一會兒書房門被敲響了。
來旺的聲音在屋外響起:
「少爺?」
因著沈臨鶴,來旺已與李嬸他們混得很熟了,在這宅子中除了南榮嫿住的內院,其他地方可自由來去。
沈臨鶴知來旺來此,定是有突發之事,他對南榮嫿知會了一聲,便出門去了。
南榮嫿坐到方才沈臨鶴坐的椅子上,她的目光落在身前那幾本厚厚的書上,隨手拿起了一本,翻看起來。
書房外的迴廊上,風燈搖曳。
來旺神色擔憂道:
「少爺,聖上果然派人去查老爺之前與舊部的書信了,幸好我們早有準備,將全部書信銷毀了,否則…恐會讓聖上起疑。」
沈臨鶴負手望著庭院中幾棵光禿禿的樹,唇邊溢出一道輕哼。
「疑心既有,不管有沒有證據,都會如此。」
只不過,方才南榮嫿同他講過,原本的命數中,因著東平寒月,沈家的書信被當成了罪證。
可如今,明明東平寒月已不在,卻依舊舊事重提,這其中,李未遲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少爺,之前提到的關於小漁村的事,我們的人已經去打探過了,那村子確實不大,只幾十戶人家,可對外人十分警惕。
只要有外人進入,便關門閉戶,我們的人怕打草驚蛇,只說是探查海域的商人。」
沈臨鶴點點頭,「讓他們駐守在外圍,觀察每日村民的進出,不要被人發現。」
「是。」來旺應下,而後匆匆離開了。
幾句話的功夫,風比方才強勁了一些。
風燈搖搖晃晃,沈臨鶴臉上昏黃的光也隨之晃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