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這話傅詔自然信,沈臨鶴的武功,他多少還是了解的。
只不過現下看來,南榮嫿定也出手了。
「此事非同小可,今夜雪大,五皇子先回去休息,我會稟明聖上和太子為五皇子增添護衛,至於此處…」傅詔看了一眼南榮嫿,「還需南榮姑娘協助善後。」
畢竟這些釘在原地一動不動的黑衣人未死,倒可關押起來,嚴刑拷打一番,看能不能逼出實情。
但如何處理還得看南榮嫿。
此事無可厚非,南榮嫿剛要點頭,卻聽一旁的沈臨鶴開了口:
「此事也與我有關,既然我的未婚妻子不走,那我也不走了!」
說完,沈臨鶴目光幽幽看向南榮嫿,聲音甜得發膩:
「嫿兒,我留下來陪你?」
一時,靜得連雪花落地的聲音都能聽到了。
南榮嫿手指不自覺地微微蜷起,然後暗暗磨了磨牙。
沈臨鶴這模樣,竟讓她心中有些毛毛的。
「簡直…忍無可忍!」
最後還是梁牧打破了寂靜。
他一副沒眼看的表情,腳下生風轉身就回了馬車裡,放下車簾,一副眼不見為淨的模樣。
傅詔沉默片刻,隨後吩咐金吾衛士兵將梁牧送回鴻臚客館,再回來接應他們。
說來也不遠了,只兩個街口便到,於是倒也不怕再有人埋伏。
馬蹄聲漸遠,此處只余南榮嫿、沈臨鶴和傅詔三人。
「到底如何?」
傅詔明白,此事定沒有方才梁牧所說的那麼簡單。
茲丘國派人來抓梁牧做人質?
除非到萬不得已,茲丘國不會這麼做的。
因為此舉不光冒險,還會惹怒大慶國。
茲丘國與縉國打了這麼久的仗,已是元氣大傷,若此時大慶國一怒之下派兵支援縉國,那茲丘國得不償失。
而且尚未聽聞茲丘國被縉國逼得無路可走,所以他們千里迢迢來抓梁牧,定有其他原因。
沈臨鶴表情嚴肅,他故意藉口留下,除了想陪南榮嫿,還因為這件事需對傅詔講明。
「我的人近日沒有收到茲丘國和縉國邊境傳來的消息,我原以為是因為戰事平穩沒有新的進展,可今日看來,恰恰相反。」
傅詔一聽,面上表情更是冷硬。
沈臨鶴一句話,他便明白了什麼意思。
若戰事發生了大的變化,而縉國作為戰勝方,沈臨鶴的人不可能收不到任何消息。
除非…縉國敗了!
而且,已被茲丘國層層把控,連沈臨鶴的人都送不出信來!
不過傅詔有一點還是想不通,「若茲丘國大敗縉國,甚至滅了縉國,不應該昭告天下嗎,可為何遲遲沒有消息,反而派人來抓五皇子呢?」
沈臨鶴沉默了片刻,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你有沒有想過,五皇子梁牧此次來大慶國本身就很奇怪?」
這一句提醒,讓傅詔面色一變。
是啊,他先前確實沒想到。
這麼多年以來,縉國派來的使臣都是肱骨大臣。
聽聞五皇子梁牧先前就想出使大慶國,可縉國的皇帝不允。
這次怎麼就同意了呢?
子時已過,雪勢減弱了些。
沈臨鶴和傅詔對視一眼,均從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肅然之意。
他們的想法自然是一樣的,小時的默契經過這麼多年竟然還一如往日。
「我需再派探子去縉國邊境探查一番,真相究竟如何還未可知。」
沈臨鶴輕輕嘆了口氣,「但願不是猜測的那般。」
站在他們身邊的南榮嫿一直沒有開口,因為她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手中的那柄軟劍上。
那軟劍一改方才飲血時的癲狂,此時在南榮嫿手中做鵪鶉狀,努力把自己裝成一柄普通無害的軟劍。
忽地,南榮嫿眸子抬起,朝漆黑的街巷中看了一眼,隨後輕聲開口道:
「看來有人著急尋你們。」
沈臨鶴和傅詔一愣,順著南榮嫿的視線往道路遠處看去。
不多時,便見一個老者深一腳淺一腳在雪地上步履蹣跚朝他們走來。
老者一臉悲戚,待走到他們三人身前時,毫不遲疑,『撲通』一下跪倒在雪地中。
這人沈臨鶴認識,正是梁牧身邊的老扈從,自小看著梁牧長大。
梁牧尊稱他一聲『曾叔』。
曾叔的聲音哽咽,在雪夜中聽來更添一抹淒涼:
「沈公子,老奴奉縉國皇帝和太子之命,護送五皇子入大慶國。」
「如今…如今…」曾叔昂著頭看向沈臨鶴,雪花不停地飄到他布滿皺紋的臉上,「如今縉國淪陷,老奴代縉國皇帝和太子,懇求沈公子護我縉國未來帝王梁牧的周全!」
說完,曾叔弓著蒼老的脊背,朝沈臨鶴重重磕起了頭!
第232章 恩情
夜深人靜。
雁望湖旁的知意樓在過完元宵節後才會開門迎客,此刻只零星幾個房間亮著燈。
三樓盡頭的房中,沈臨鶴和傅詔聽完曾叔的解釋,心頭沉重。
原來梁牧出使大慶國之前,縉國便在與茲丘國的戰爭中顯出了頹勢。
縉國皇帝和太子做最壞的打算,表面上命五皇子梁牧出使大慶國,實則為保縉國皇室最後的血脈。
曾叔坐在桌旁,只緊緊握住茶杯,一口都沒有喝。
他看著桌上燃著的蠟燭,蒼老的眸子裡隱含淚意。
「原本我們與茲丘國只在邊境上偶有衝突,可後來茲丘國不知為何,兵力大增,我們的士兵連連敗退,一直退到鳳口關。」
「鳳口關是自古以來,縉國最牢不可摧的防線,原以為鎮守住鳳口關,再慢慢奪回關外失地便可,可沒想到…連鳳口關都被敵軍破了個口子。」
沈臨鶴和傅詔聽著聽著便擰起眉,他們對鳳口關都有所了解。
鳳口,鳳口,此關因像鳳凰的嘴巴而得名。
長又尖的喙直插入關外,此處易守難攻,為縉國阻擋了無數次的外敵進攻。
那茲丘國人雖好勇善戰,但如今並不算最兵強馬壯的時候。
當年茲丘國兵力最盛之時都沒有打下鳳口關,為何此時卻偏偏破了呢?
曾叔對關口的戰況了解並不多,只知縉國局勢危急,皇帝和太子命他一路跟隨梁牧入大慶國,為防萬一。
「曾叔是如何得知縉國情況?」沈臨鶴有些奇怪,他的人沒有送信過來,曾叔又是怎麼知曉的呢?
曾叔垂下眸子,面容哀戚,他緩和了許久,才緩緩開口道:
「皇上和太子將縉國的最後一道暗信留給了我,傳信的都是死士…」
房中安靜了許久。
這消息能夠傳出來,不知是以多少條人命為代價…
而且沒想到,縉國此次派皇子前來,竟有此深意。
曾叔一臉哀求看向沈臨鶴,「皇上和太子說了,沈家人都是心懷天下之人,是可託付之人,老奴斗膽,在此替皇上和太子求沈公子救五皇子一命!」
曾叔說著,便又要俯下身去跪。
沈臨鶴趕忙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老人的胳膊瘦弱,微微佝僂的身軀竟肩負著一國帝王的託付。
「想來老人家還有所隱瞞吧。」傅詔聽後,依舊神色冷然。
「茲丘國明明可直接占領縉國,五皇子勢弱,即便再重回縉國也不成氣候,為何茲丘國還要大費周章地來大慶國尋人?」
沈臨鶴也有此疑問,茲丘國壓根不必管梁牧的死活,一個在他們看來毫無用處的皇子,找到與不找有什麼區別呢?
曾叔的神情有些緊張,渾身繃得很緊。
他抿著唇表情猶豫,似乎有什麼事情難以開口。
沈臨鶴和傅詔並不催促,只耐心地等著。
坐在窗邊圈椅上的南榮嫿一直默不作聲。
她忽地想起在城門外時,第一次見到縉國車隊,車隊中的某樣東西引起了她的好奇。
那東西被刻意用千年的柃木製成的箱子收起,氣息掩藏了大半,然而畢竟太過特別,還是讓南榮嫿發現了。
當時她只略略奇怪,但沒有深究,還以為是縉國送給大慶國的寶物。
如今想來,那東西應是…
「玉璽。」
寂靜的房中,南榮嫿的兩個字猶如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
「你們帶來了縉國的玉璽。」她語氣肯定。
曾叔不可置信地看向南榮嫿。
「你…你怎麼…」
他一直以為這女子只是個有些姿色的女子罷了,除了梁牧這段時日經常會念叨這女子的名字,曾叔未曾注意過她。
可她怎會一語道破?!
「玉璽?」傅詔的眉頭擰得更緊了。
他看向曾叔,眸有厲色,「你們真的將縉國的玉璽帶到了大慶國?」
曾叔重重嘆了一口氣,低下了頭。
「此事也是萬不得已,當日皇上和太子囑託我將五皇子看顧好,若收到暗信,則說明家國已不在,讓我保管好玉璽,等時機到了,讓五皇子帶著玉璽,名正言順回到縉國,奪回皇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只不過現下看來,南榮嫿定也出手了。
「此事非同小可,今夜雪大,五皇子先回去休息,我會稟明聖上和太子為五皇子增添護衛,至於此處…」傅詔看了一眼南榮嫿,「還需南榮姑娘協助善後。」
畢竟這些釘在原地一動不動的黑衣人未死,倒可關押起來,嚴刑拷打一番,看能不能逼出實情。
但如何處理還得看南榮嫿。
此事無可厚非,南榮嫿剛要點頭,卻聽一旁的沈臨鶴開了口:
「此事也與我有關,既然我的未婚妻子不走,那我也不走了!」
說完,沈臨鶴目光幽幽看向南榮嫿,聲音甜得發膩:
「嫿兒,我留下來陪你?」
一時,靜得連雪花落地的聲音都能聽到了。
南榮嫿手指不自覺地微微蜷起,然後暗暗磨了磨牙。
沈臨鶴這模樣,竟讓她心中有些毛毛的。
「簡直…忍無可忍!」
最後還是梁牧打破了寂靜。
他一副沒眼看的表情,腳下生風轉身就回了馬車裡,放下車簾,一副眼不見為淨的模樣。
傅詔沉默片刻,隨後吩咐金吾衛士兵將梁牧送回鴻臚客館,再回來接應他們。
說來也不遠了,只兩個街口便到,於是倒也不怕再有人埋伏。
馬蹄聲漸遠,此處只余南榮嫿、沈臨鶴和傅詔三人。
「到底如何?」
傅詔明白,此事定沒有方才梁牧所說的那麼簡單。
茲丘國派人來抓梁牧做人質?
除非到萬不得已,茲丘國不會這麼做的。
因為此舉不光冒險,還會惹怒大慶國。
茲丘國與縉國打了這麼久的仗,已是元氣大傷,若此時大慶國一怒之下派兵支援縉國,那茲丘國得不償失。
而且尚未聽聞茲丘國被縉國逼得無路可走,所以他們千里迢迢來抓梁牧,定有其他原因。
沈臨鶴表情嚴肅,他故意藉口留下,除了想陪南榮嫿,還因為這件事需對傅詔講明。
「我的人近日沒有收到茲丘國和縉國邊境傳來的消息,我原以為是因為戰事平穩沒有新的進展,可今日看來,恰恰相反。」
傅詔一聽,面上表情更是冷硬。
沈臨鶴一句話,他便明白了什麼意思。
若戰事發生了大的變化,而縉國作為戰勝方,沈臨鶴的人不可能收不到任何消息。
除非…縉國敗了!
而且,已被茲丘國層層把控,連沈臨鶴的人都送不出信來!
不過傅詔有一點還是想不通,「若茲丘國大敗縉國,甚至滅了縉國,不應該昭告天下嗎,可為何遲遲沒有消息,反而派人來抓五皇子呢?」
沈臨鶴沉默了片刻,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你有沒有想過,五皇子梁牧此次來大慶國本身就很奇怪?」
這一句提醒,讓傅詔面色一變。
是啊,他先前確實沒想到。
這麼多年以來,縉國派來的使臣都是肱骨大臣。
聽聞五皇子梁牧先前就想出使大慶國,可縉國的皇帝不允。
這次怎麼就同意了呢?
子時已過,雪勢減弱了些。
沈臨鶴和傅詔對視一眼,均從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肅然之意。
他們的想法自然是一樣的,小時的默契經過這麼多年竟然還一如往日。
「我需再派探子去縉國邊境探查一番,真相究竟如何還未可知。」
沈臨鶴輕輕嘆了口氣,「但願不是猜測的那般。」
站在他們身邊的南榮嫿一直沒有開口,因為她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手中的那柄軟劍上。
那軟劍一改方才飲血時的癲狂,此時在南榮嫿手中做鵪鶉狀,努力把自己裝成一柄普通無害的軟劍。
忽地,南榮嫿眸子抬起,朝漆黑的街巷中看了一眼,隨後輕聲開口道:
「看來有人著急尋你們。」
沈臨鶴和傅詔一愣,順著南榮嫿的視線往道路遠處看去。
不多時,便見一個老者深一腳淺一腳在雪地上步履蹣跚朝他們走來。
老者一臉悲戚,待走到他們三人身前時,毫不遲疑,『撲通』一下跪倒在雪地中。
這人沈臨鶴認識,正是梁牧身邊的老扈從,自小看著梁牧長大。
梁牧尊稱他一聲『曾叔』。
曾叔的聲音哽咽,在雪夜中聽來更添一抹淒涼:
「沈公子,老奴奉縉國皇帝和太子之命,護送五皇子入大慶國。」
「如今…如今…」曾叔昂著頭看向沈臨鶴,雪花不停地飄到他布滿皺紋的臉上,「如今縉國淪陷,老奴代縉國皇帝和太子,懇求沈公子護我縉國未來帝王梁牧的周全!」
說完,曾叔弓著蒼老的脊背,朝沈臨鶴重重磕起了頭!
第232章 恩情
夜深人靜。
雁望湖旁的知意樓在過完元宵節後才會開門迎客,此刻只零星幾個房間亮著燈。
三樓盡頭的房中,沈臨鶴和傅詔聽完曾叔的解釋,心頭沉重。
原來梁牧出使大慶國之前,縉國便在與茲丘國的戰爭中顯出了頹勢。
縉國皇帝和太子做最壞的打算,表面上命五皇子梁牧出使大慶國,實則為保縉國皇室最後的血脈。
曾叔坐在桌旁,只緊緊握住茶杯,一口都沒有喝。
他看著桌上燃著的蠟燭,蒼老的眸子裡隱含淚意。
「原本我們與茲丘國只在邊境上偶有衝突,可後來茲丘國不知為何,兵力大增,我們的士兵連連敗退,一直退到鳳口關。」
「鳳口關是自古以來,縉國最牢不可摧的防線,原以為鎮守住鳳口關,再慢慢奪回關外失地便可,可沒想到…連鳳口關都被敵軍破了個口子。」
沈臨鶴和傅詔聽著聽著便擰起眉,他們對鳳口關都有所了解。
鳳口,鳳口,此關因像鳳凰的嘴巴而得名。
長又尖的喙直插入關外,此處易守難攻,為縉國阻擋了無數次的外敵進攻。
那茲丘國人雖好勇善戰,但如今並不算最兵強馬壯的時候。
當年茲丘國兵力最盛之時都沒有打下鳳口關,為何此時卻偏偏破了呢?
曾叔對關口的戰況了解並不多,只知縉國局勢危急,皇帝和太子命他一路跟隨梁牧入大慶國,為防萬一。
「曾叔是如何得知縉國情況?」沈臨鶴有些奇怪,他的人沒有送信過來,曾叔又是怎麼知曉的呢?
曾叔垂下眸子,面容哀戚,他緩和了許久,才緩緩開口道:
「皇上和太子將縉國的最後一道暗信留給了我,傳信的都是死士…」
房中安靜了許久。
這消息能夠傳出來,不知是以多少條人命為代價…
而且沒想到,縉國此次派皇子前來,竟有此深意。
曾叔一臉哀求看向沈臨鶴,「皇上和太子說了,沈家人都是心懷天下之人,是可託付之人,老奴斗膽,在此替皇上和太子求沈公子救五皇子一命!」
曾叔說著,便又要俯下身去跪。
沈臨鶴趕忙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老人的胳膊瘦弱,微微佝僂的身軀竟肩負著一國帝王的託付。
「想來老人家還有所隱瞞吧。」傅詔聽後,依舊神色冷然。
「茲丘國明明可直接占領縉國,五皇子勢弱,即便再重回縉國也不成氣候,為何茲丘國還要大費周章地來大慶國尋人?」
沈臨鶴也有此疑問,茲丘國壓根不必管梁牧的死活,一個在他們看來毫無用處的皇子,找到與不找有什麼區別呢?
曾叔的神情有些緊張,渾身繃得很緊。
他抿著唇表情猶豫,似乎有什麼事情難以開口。
沈臨鶴和傅詔並不催促,只耐心地等著。
坐在窗邊圈椅上的南榮嫿一直默不作聲。
她忽地想起在城門外時,第一次見到縉國車隊,車隊中的某樣東西引起了她的好奇。
那東西被刻意用千年的柃木製成的箱子收起,氣息掩藏了大半,然而畢竟太過特別,還是讓南榮嫿發現了。
當時她只略略奇怪,但沒有深究,還以為是縉國送給大慶國的寶物。
如今想來,那東西應是…
「玉璽。」
寂靜的房中,南榮嫿的兩個字猶如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
「你們帶來了縉國的玉璽。」她語氣肯定。
曾叔不可置信地看向南榮嫿。
「你…你怎麼…」
他一直以為這女子只是個有些姿色的女子罷了,除了梁牧這段時日經常會念叨這女子的名字,曾叔未曾注意過她。
可她怎會一語道破?!
「玉璽?」傅詔的眉頭擰得更緊了。
他看向曾叔,眸有厲色,「你們真的將縉國的玉璽帶到了大慶國?」
曾叔重重嘆了一口氣,低下了頭。
「此事也是萬不得已,當日皇上和太子囑託我將五皇子看顧好,若收到暗信,則說明家國已不在,讓我保管好玉璽,等時機到了,讓五皇子帶著玉璽,名正言順回到縉國,奪回皇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