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科爾曼德羅不明所以的歪了歪腦袋,洛斯卡與彼斯特面面相覷,而達里昂則偷偷地拿起桌上最後一塊披薩往嘴裡塞。

  「怎……怎麼了?」貝阿洛撓撓頭,他敏感地察覺到那位長發聖子身上的氣場發生了變化,卻又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是我說錯什麼話了嗎?」

  「不,沒有。」阿利蘭德搖搖頭,「相反,你的話讓我想通了一些事情。」

  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那孩子所受過的苦,比他告訴你們的,甚至比我們之前所知道的還要多……他曾是被選中的待宰羔羊,所幸,一切都在向著最好的方向發展。」

  阿利蘭德再次抬頭,仿佛是響應著他的話語一般,一道午後溫暖的陽光斜斜地照入亭子之中,映照在他那精緻的容顏上。

  阿利蘭德感知到了那道溫暖的光,他怔愣了一下,露出了一個微笑。

  -------

  「大家都玩到一起去了啊,這比我想像的還要好。」莫馭看著伊亞利恩投射出的虛影景象,笑眯眯地道。

  伊亞利恩點點頭,又擺弄了一下幻境中的光影,他現在還無法在阿利蘭德等聖子的面前出現,只能用幻境之中的一道陽光、一陣微風,傳達一些回應與思念。

  「我們的計劃基本成型了。」莫馭又走回書桌邊,「只是,對方是欺詐的神明,祂說過的謊言太多,就算是第一視角的記憶,也摻雜著太多祂個人扭曲的情感與觀點,難以判斷真偽,從中得到的情報,未必就能派上用場。

  即便到現在,我們也無法確認祂到底是真正的天生壞種,還是單純因為一系列不幸而扭曲的命運走上錯誤道路的可憐人……

  從現有證據與我個人的經驗、觀感,再結合之前各位神明的判斷,我個人傾向於是前者。」

  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立場之中時,其看待事物的視角也會發生改變。當一個爭議發生,當事人雙方往往都認為自己才是沒有過錯的那一方,儘管事實很有可能並非如此。

  受利益影響,雙方都會儘可能地找尋對方的錯處,放大自身的無辜,也正是因為如此,法庭才需要質證,而並非偏聽偏信一方的證言。

  話又說回來,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公正、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所作所為,接受自己犯下的錯誤、承擔後果,那世上早就不再需要任何司法系統了。

  ——哪怕在這個充滿魔法與奇幻的世界,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人不可能完全沒有私慾,若是真的有這種存在,那麼莫馭反而會對祂心懷警惕——這樣的存在,若非滿口謊言欺名盜世,便是徹底失去了對欲望、情感的一切感知與同理心。

  那麼,祂自己和整個世界、以及世上千千萬萬的無辜之人,都很有可能成為祂為了達到自己眼中某個『大義』目標而獻出的犧牲品。

  伊亞利恩所獲得的異瞳的記憶,和黑暗女神質證的記憶,兩者視角天差地別,站的角度不同,對所謂『事實真相』的解讀也截然不同。

  這也很好理解,作為一個『飽讀群書』的現代策劃,莫馭無數次看過文筆精湛的同人大大們翻轉劇情,將主角變為反派,將反派變為主角,只要理順了邏輯,故事照樣說得通。畢竟爭鬥雙方,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最終終有一方勝出,而另一方慘敗出局。

  若是勝出方的支持者,自然會高聲歡呼,若是落敗方的支持者,自然會唉聲嘆氣憤憤不平。

  「異瞳真實的本性,會主導著祂做出決斷的選擇。」莫馭繼續道,「這便是我一直想要探究出真相的原因。我們對祂越發了解,就越有把握引祂入局。」

  第1343章

  真正高明的棋手,在對弈之時,所研究的不僅僅是棋的走勢,還有執棋的對手。

  每一場棋局,雙方都在想方設法地引誘對手一無所覺地進入自己布下的陷阱,為了做到這一點,就得剖析對手的個性、預料對手的反應。

  《孫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若是敵人驕傲自大,便可稍稍示弱,誘使敵人長驅直入一頭撞進他們早已設下的包圍圈;若是對手蠢笨如豬剛愎自用,自然可以用邏輯與智計迫使其自撞南牆;若是敵人貪婪又自私自利,自然可以用利益引君入瓮……

  莫馭一點兒也不在乎異瞳到底是先天有疾還是後天影響或是兩者疊加,正如之前路德維希所說,天下面對苦難與困難的人比比皆是,可每個時代都仍有千千萬萬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而祂無論處於內部還是外部的原因選擇了走上錯誤的犯罪道路,自然要有受到懲罰的覺悟。

  在這個方面,莫馭十分認可那位地獄大公的看法。人們總是過多地代入加害者的角色,同情加害者,卻仇視受害者。或許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些人的潛意識裡懼怕著自己也成為受害者,他們暗自羨慕著加害者的『強大』,寧願與加害者共情,並嘗試為加害者開脫,便是認為若自己有朝一日也成為『加害者』,便也能被赦免其罪。

  奇妙的是,這些人永遠都只會在加害者與被害者中選擇自己扮演的『角色』,從未想過自己應該成為執掌正義、呵斥不公,阻止加害者傷害受害者的角色。

  ——人不該只會做選擇題,更不該將自己的視野局限在二選一中,從而忽視了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種未知的可能。

  唯一的問題是,異瞳的真實個性將會影響祂執棋的決策。若莫馭的估測有誤,那麼他們所設下的餌,異瞳未必會咬鉤。

  作為一個經驗充足的老遊戲策劃,莫馭對此也有應對方案。

  「這就像是製作多遊戲結局的AVG遊戲。把異瞳當做玩家的話,我們只要預測祂在每一個節點所做出的選擇,就可以提前準備應對方案。

  誘餌一旦拋出,無非是上鉤與不上鉤兩種結果。那麼,順著這兩個選擇肢往下推,做出對應每一種結局的方案備選即可。」

  ——當然,這種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需要極大的運算量,還需要實時隨機應變,工作量並不小,難度也幾乎突破天際。

  「更重要的是,在這場吞噬神戰的終點,布下我們的最終保險和殺手鐧,確保異瞳無論怎麼樣都逃不出必敗的結局。」

  莫馭擅長陽謀。所謂陽謀,即因勢利導,正大光明地操縱局勢、利用規則,迫使對手被局勢的滾滾洪流裹挾,即使看破陷阱,也不得不邁入其中,甚至心甘情願地引頸就戮……

  而異瞳擅長陰謀,坑蒙拐騙滿口謊言,無所不用其極……對付這樣的對手,莫馭雖已經自認為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卻亦不能完全安心。

  ——現在這個計劃,以異瞳為玩家,以嘉德萊耶及神戰規則創設『遊戲』,儘管遊戲結局已基本確定,但其間仍有太多的變數。

  正如任何一個AVG遊戲,玩家的選擇將改變局勢的邏輯演算,導出不同的結局。即便莫馭為異瞳準備的所有結局,都有一個固定的內核——異瞳的落敗,但結局與結局之間,仍有巨大的差異。

  HE則除了異瞳之外全員平平安安全身而退,皆大歡喜;BE的話,他們雖然能帶走異瞳,但免不了遭受些許損失。

  這種損失,固然已經徵得了世界同盟所有成員的認可,只是莫馭對這個結局並不滿意。

  「說我幼稚也好、過於理想化也罷。」莫馭低聲道,「我心知每一場戰鬥都不可能沒有任何危險,總會有人受傷、付出犧牲與代價……可我的心中仍有一個幼稚的希望:我想讓所有盟友都能全身而退。」

  吞噬神戰的關鍵在於『認可』而非『擊潰』,參戰的每一方都持有自己的理念,而誰認可了他人的理念,就會失去自我,瞬間落敗,被勝者吞噬。

  這種『認可』,並不真的需要發自內心,只需要行為表象符合邏輯,就算是謊言,只要真情實感地大聲說出,同樣也會被神戰規則所承認。

  同時,參戰者的行為邏輯必須符合祂們在每一場神戰中獲取的角色身份,如果做出不符合身份邏輯的OOC的舉動,就會被嘉德萊耶抹殺吞食。

  奈亞子在第一輪神戰之中,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吃了身份的虧。

  當然,『尋求敵方認可』並不是神戰唯一的獲勝手段,參戰神明也可以進行『賭約遊戲』,即把自己的一部分代價盛於裁判的銀盤之上,願賭服輸。贏者獲得盤中所有,敗者則失去投入的籌碼。

  第一輪神戰落敗之後,奈亞子便是選用『賭約遊戲』創設規則怪談,與他們聯手坑了異瞳一波。

  然而,現在已經是第一輪的最後一局神戰,且是伊亞利恩主場,如果錯過這次機會,三位神明就得再來一輪、一輪、又一輪的神戰,直至決出最終勝者。

  如果在自己的發球局裡都不能獲勝,在敵人的發球局中只會更加危險,他們必須在這一場神戰中決出勝負,拿下異瞳。

  『賭約遊戲』固然容易,但神明拿出多少代價賭注全憑自身喜好,無法一擊致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