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個店主妹子又做成了一大筆生意,高興的不得了,一直恭恭敬敬地把幾人送到路口。

  伊萊娜很喜歡這套嫩綠色的旗袍,買完單後也不打算換下,直接配齊了一雙同樣嫩綠色的小高跟和髮飾,又在商店街的珠寶店裡買到了搭配的一對符文玉鐲和珍珠項鍊,直接穿戴停當挽著雷往餐廳的方向走。

  雷也是一身輕鎧皮甲,怎麼看都是一位帥氣大叔,兩人與伊亞利恩的樣貌相似,又走在一起,很快就吸引了街上的玩家們的注意。

  「咦,那是老婆大人,那他身邊的人……莫非是岳父岳母?他們不是骷髏架子了?」

  「新劇情?我錯過了什麼?」

  「嘶,岳父大人好帥,岳母好漂亮,嘶,這一家子怎麼都這麼合我口味!」

  於是雷與伊萊娜突然發現,他們的身後不知什麼時候多出了一大群的『尾巴』,一個個冒險者們都看著他們眼冒綠光,嘴裡嘀嘀咕咕地說著聽不懂的『嘿嘿、老婆、岳父、岳母』的話,就像是狼見到了香噴噴的骨頭。

  雷、伊萊娜:「………?」

  第709章

  冒險者們對待兩個珠光寶氣的骷髏架子和對待兩個大美人(無論性別)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如果觸發不了什麼隱藏任務、特別任務,那麼除非能據為己有、賣了換錢或者是換裝備,否則對玩家來說就是特殊一點的奇葩建模,看一看樂呵樂呵就完事了,最多會被評價一句諸如『性格有趣』、『還挺好玩的嘞』之類的評價。

  但一家子美人NPC,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遊戲的劇情編的極有意思,NPC人物性格活靈活現,每條人物線都很完整。據說又是用的AI演算,不會像其他遊戲的NPC那樣,對玩家的各種言語只給出某些特定的台詞,多問幾句就穿幫。

  製作組並不遮遮掩掩他們的『黑』科技,卻也似乎並不想玩家太過關注這些。玩家們也很能理解,這些畢竟是人家的商業機密,哪能一股腦的告訴玩家,那製作公司還要不要做生意了?

  玩家只負責玩遊戲,製作組能做出好玩的遊戲就算是對得起玩家,並沒有義務把怎麼做出這些遊戲的心路歷程甚至是遊戲原始碼都剖給玩家看。

  正常玩家也沒有興趣管這些,會研究這些的,多半是想要抄襲複製的友商。

  不過從製作組透露的隻言片語來看,一些喜歡鑽研(好事)的大佬玩家們也有了自己的理論。

  在本源世界,用腦電波或生物電流輸入視覺等感官信號、用AI智能進行對話、生成圖像乃至於視頻確實都是已經存在的技術,但此前從未有人將兩者結合,還用在遊戲方面。

  論起原因,前者無非是成本投入過大,零零散散的小問題過多,用戶體驗感奇差,後者則是因為演算的基礎信息庫的版權來源問題存在爭議,導致這些技術有價無市或是很難進行產出。

  和大多普通人的理解不同,世上不是什麼技術發明都是有用的。各國的民間『科學家』到處都有,也不乏網紅,做出來的無非是些派不上用場的鋼琴燒烤機、能把人打出腦震盪的洗頭機……稀奇古怪的離譜東西之多,之前有其他國家還將之拍成了綜藝,發明沒火,綜藝卻火了。

  這些『科研』項目,大概只有錢花不出去的王O魚會投。

  就比如說是腦電波生物電流輸入信號這種技術,有好事的玩家去查了一下,發現真有人在很多很多年前就研究出了這種技術。但是這項『民間技術發明』的使用限制極多。

  它只能在睡夢中使用,使人做夢,不能輔助盲人、聾人作為視覺、聽覺的替代,也不能作為真正的腦機接口,甚至不能像《盜O空間》那樣在人的潛意識中種下思想的種子。

  簡單來說,就是它無害,可真要用起來就哪哪都受限,對正常人來說屁用沒有。

  老實說,光看這技術說明,大概會覺得它和『考試前一晚在睡覺的枕頭下塞進課本,就能把書里的知識傳進腦袋裡』一樣離譜。

  這一技術如今已經被人獨家買下,雖然購買合同和購買時間和技術具體內容等是保密內容誰也看不到,但技術權利的當前獨家持有者是能在產權局的官方頁面上看到的,正是這家遊戲公司。

  玩家們只能感嘆這家遊戲公司是有點眼力見的,能把這種一兩千塊都賣不出的破爛技術改造應用,玩成VR遊戲用來『虛擬』現實的核心技術,這得多牛逼?

  當然,這款遊戲的『虛擬實境』確實和普通意義上的VR是有區別的,從體感上來說或許分辨不出,但從技術上來說只是一種感官欺騙。

  只是,『虛擬實境』這個詞的原本意思就是用某些欺騙感官的手段模擬創造虛假的現實體驗,那麼被欺騙的是眼睛還是大腦本身,有差別嗎?

  再說AI科技,市面上那些開源的AI工具都能實現自己演算和疊代,即『自我成長』,但做AI最難的部分不是在『它會成長』,而是要教導AI,向AI投入大量基礎的信息讓其生長演化,告訴它『對』與『錯』,再引導它發展的方向。

  目前爭議最大的部分,就是這些基礎信息的版權問題。

  但這家遊戲公司顯然是自己養著極多原畫師以及作曲家的。玩家中不乏各種畫手大佬和歌曲製作大佬,近年來隨著AI科技火速興起,這些大佬們平時鑒畫、鑒曲,肉眼識AI的技術可謂是練的爐火純青,都快趕上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了。

  可即便如此,這遊戲裡從NPC到場景到怪物,沒有一個是使用了其他人的原創素材製作的,畫風也是純正的歐美實景風格,版權上一點瑕疵都沒有。

  人家遊戲公司用自己的原畫、自己的建模、自己的NPC人設餵養訓練自己的AI,再通過練成的AI生成低成本CG動畫,這很符合邏輯,也確實挑不出問題來。

  他們的NPC AI也是在做出詳盡的人物性格設定和劇情主線後再用自己的資料庫進行『餵養』、『調教』,等成長的差不多再放入遊戲裡讓玩家實際互動,甚至為了培養出出色的NPC AI,總是在遊戲初期對『測試』玩家挑挑揀揀,只開放稀少名額,等AI成型後才逐漸放開權限。

  目前看來,遊戲公司的種種與眾不同的『奇特行為』都有了非常合適的理由。

  甚至世界陣營領主死亡就意味著遊戲關服下線這點都可以理解了——這個遊戲公司怕不是某個大公司的附屬產業,製作這個遊戲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研究AI技術,玩家們正是這些AI互動的免費調試者。

  大佬玩家們翻出了當初的遊戲設備領用申請,果然在上面找到了相應的法律條款。用通俗的話來翻譯一下的話,就是玩家們在遊戲中所做出的一切行為、與NPC的互動對話或是對NPC AI的影響,都不構成玩家們的勞動產出,也不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玩家不能對遊戲公司主張權利。

  第710章

  大佬玩家們仔細品了品,覺得這條款雖然看著有那麼一點點扎眼,但確實也說得過去,畢竟人與人(NPC)的交互是一種雙方行為,會對雙方都產生影響。

  這就好比有人作為顧客去商店裡買東西,收銀的是個新來的實習小妹。

  經手的客戶越多、實習小妹的經驗就越豐富。最終她因為經驗的累積,從實習生畢業成了正式員工。

  可作為顧客的人,不能對實習小妹說:「是我天天都來買東西,幫你累積了工作經驗成為了正式員工,你得付我錢。」

  誰要是說出這種話,大概會收到小妹的一個白眼。

  NPC的AI訓練,也是如此。

  和NPC們互動的玩家越多,NPC就會越來越聰明。每個新NPC出場的時候都或多或少有些茫然和卡頓,甚至聽到玩家的奇怪言語的時候都會露出不理解的神情反應半天,可過一些日子,習慣了玩家的言行的他們就能淡然處之。

  理清楚一切脈絡,手握『證據』並深深相信自己掌握了真相的大佬玩家們也在論壇上發了總結貼,有理有據的大書特書三四頁後,做出了總結髮言。

  「……不得不說,這個遊戲公司和整個製作組都給我一種非常小心、謹慎、腳踏實地又不按套路出牌的感覺。

  從我梳理的那些證據,大家不難看出,這款遊戲的誕生很可能來自於一個偶然。

  很顯然這家公司是剛一家創設不久的小公司,它的誕生幾乎與遊戲內測時間同步。這就意味著在這個遊戲最初階段研發時,它真正的開發者的主營業務或者說開發目標根本不是遊戲,而應該是利潤更為豐厚的AI科技或醫療腦機接口研發之類的項目。

  我不負責任地猜測一下,大概是因為在主營業務方面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困難,也許前期投入過大令投資者不甘,而主創團隊火眼金睛地看到了它的無限潛力……這個項目最終被廢物利用作為一款遊戲,被賣出或是整體移交給現在的遊戲公司,並由現在的遊戲公司進行了遊戲化,完善、推出並且持續經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