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這個問題,葉初棠當然想過,也有解決辦法。
「在路的兩旁種樹,並沿路插上標記,每二十里就安排一個人值守,澆灌樹木,直到樹長大,不會被沙塵掩埋。」
至於澆灌的水,和這次的春播一樣,挖井就行了。
最多十年,值守的人就能撤走。
祁宴舟看著將什麼都考慮清楚的葉初棠,笑著道:「阿棠,你既然都想好了,直接安排吧。」
宋景寧看完了挖河開渠的計劃,將其遞給蕭何。
他對葉初棠說道:「初兒,你的計劃很好,只需要晚膳一些小細節就好,尤其是人工方面。」
蕭何聽到這話,連忙插了句。
「還有工錢的問題。」
雖然這些計劃利國利民,但鮮少有人願意白出力氣。
葉初棠將杯里的茶一飲而盡。
「工錢的事,等可爾汗來了之後再聊。」
她可以出錢,但不能白出錢,得將所有利弊攤開了說。
蕭何很快就看完了計劃書。
四人一邊商量,一邊完善小細節。
商量好之後,葉初棠說道:「蕭知州,宋刺史,挖河開渠的根本原因是為了解決百姓的農田灌溉問題,若願意出力,每個人就會有明確的分工,且沒有工錢,只要能完成任務,但將來就能免費用水,也能少交一些稅收。」
這話把蕭何說懵了。
「稅收是什麼意思?請祁夫人明示。」
「想要保水,水渠就需要用我的水泥封邊,我總不能白出這筆錢,自然得收好處。」
要知道,上千里水渠的水泥用量,可不是小數目。
蕭何清楚葉初棠說的沒錯,問道:「不知道祁夫人想要收多少稅?」
「朝廷稅收的十之有一就行。」
這個比例算得上很低了,百姓一般不會拒絕。
葉初棠可能需要十年才能回本。
但沒關係,這是一件長期有效的事,只要水渠不枯竭,就能一直賺。
怎麼都不虧!
蕭何聽完葉初棠想要的稅收,放了心。
「祁夫人提的條件很合理,但百姓如今有了水井,不擔心灌溉問題,怕是不想費力氣挖河開渠。」
葉初棠不甚在意地笑笑。
「不想也沒關係,我會出工錢請他們,但蕭大人得提前和他們說一聲,井裡的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以後若想用河裡的水灌溉,那就按田畝數給錢,一畝地一次三十文。」
以西北的乾旱天氣來說,種子從種下到收割,灌溉不下十次。
每家每戶少說也有三五畝地,算起來收割一茬糧食至少得花一兩銀子。
這筆錢對農戶來說,無法承受。
但葉初棠提的條件沒毛病。
畢竟挖井這事,她是無償幫助農戶的。
活菩薩也要吃飯,總不能什麼好處都讓農戶占了。
蕭何點了點頭,「祁夫人的話,我會和百姓說清楚,如何取捨,由他們自己決定。」
四人商量了好一會,可爾汗才匆匆趕來。
吃過飯後。
葉初棠長話短說,將所有計劃的重要事件提煉出來商量。
聊了將近一個時辰,敲定好細節。
「剩下的,你們商量吧,我得去書院了。」
宋景寧點了點頭,「等我們商量好了,就寫成文書,你再過一遍。」
「行,你們聊。」
葉初棠到英華書院的時候,下午的課剛開始。
學院的夫子多了,來上學的女孩也多了。
讀書聲朗朗,稚嫩又充滿力量。
崔舒月是院長,如今已經不教學了,是書院的管理者。
葉初棠直接去了她的書房。
「舒月,在忙什麼?」
熟悉的聲音響起,崔舒月連忙抬頭。
看到葉初棠來了,她放下手中的筆,笑著站起身。
「祁夫人,你回來了,快坐。」
說完,她就讓書童倒茶。
然後找出了葉初棠離開這段時間的日誌記錄。
因書院多了夫子和學生,日誌的內容很多,有兩本。
葉初棠伸手推開,「舒月,你管理學院我放心,不用看了。」
「祁夫人還是看看吧,你才是學院的主人。」
「舒月,你放過我吧,在外奔波了一個多月,剛回來就得管這管那的,好累。」
崔舒月聽到這話,將日誌記錄撤了回來。
「那我簡單和葉院長概括一下吧。」
葉初棠沒有拒絕,安靜地聽崔舒月說著書院這一個多月的變化。
了解新到的夫子,以及新收的學生。
等崔舒月說完,她說道:「舒月,我以後不教醫術了,由大嫂來教。」
「好,我稍後和祁大夫人簽一份契書。祁夫人想教什麼?」
「什麼也不教,和你一同來管理書院,發掘孩子們的長項,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也是華庭書院的宗旨。
但女子和男子將來要走的路有所不同。
英華書院不能照搬華庭書院的教學方法,得有一套自己的育人之策。
崔舒月雖然文採好,但只會傳授經驗,不懂創新。
「祁夫人請說,我一定照辦。」
葉初棠對「因材施教」只有大致的設想,能不能實施,效果如何,都有待驗證。
因她的教書理念太過超前,崔舒月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都需要她詳細解釋。
這一聊就是一個時辰,嗓子都要冒煙了。
「舒月,我不確定剛才說的是否可行,先試試吧。」
崔舒月聽完葉初棠的話後,對她的崇敬已經超過了宋景寧。
「世人皆知祁夫人文採好,卻不知你的想法和能力,比文采要好得多。」
葉初棠笑著道:「其實我的文采並不好,那些驚才絕艷的詩詞,都是師父教的。」
她沒辦法說自己是照搬古人的,只能將他們稱為「師父」。
崔舒月自然不信這話,但她也沒反駁,只當葉初棠是在謙虛。
「祁夫人,你剛才說的那些,我都記下來了,稍後會整理出來,並細化一下。」
葉初棠點點頭,站起身。
「行,你忙吧,學院就交給你了,若是需要我幫忙,隨時去祁府找我。」
崔舒月知道葉初棠總是很忙,點頭應下。
「好,若有不懂之處,我會去祁府請夫人賜教。」
「今晚不忙的話,去天下樓吃飯。」
崔舒月看了眼方才寫的東西,搖頭拒絕。
「不了,我想快點將這些整理出來。」
「也行,你忙吧,我去看看孩子們,和她們說一聲,以後就由大嫂教醫術的事。」
「祁夫人慢走。」
葉初棠去客堂時,夏姝正在教學生認新草藥。
她沒有進去,在門外聽了一會。
夏姝溫柔又有耐心,講的還十分詳細,姑娘們很喜歡她。
葉初棠等她講完,才進課堂。
學生已經很久沒見葉初棠,對她都有些陌生了。
還是在夏姝的提醒下,才起身行禮。
「見過葉夫子。」
葉初棠並不介意學生的疏離,直接說明來意。
「以後,就由夏夫子教你們醫術,希望你們能學有所成。」
有人問道:「葉夫子不教我們醫術了嗎?」
「教,等你們的醫學知識豐富一些,我會和夏夫子一起教你們。」
說完,葉初棠便離開了。
夏姝出來相送。
兩人走到學院門口,葉初棠說道:「大嫂,孫楚今晚在天下樓宴客,大哥肯定會去,你一會也來湊個熱鬧。」
「好,等下學了我就過去。」
葉初棠離開學院,去了天下樓。
孫楚正在房間聽著小曲,吃著果盤,好不愜意。
看到葉初棠進來,他連忙起身,揮退琴師。
「來的還挺早,忙完了?」
葉初棠在桌邊坐下,扔了顆葡萄進嘴裡。
「忙完了,大棚和水泥的情況我都知道了,我來找你,是想和你商量再開鋪子的事。」
聽到這話,孫楚立馬就有精神。
「你還想開什麼鋪子?」
「衣食住行,什麼都開,我說過的,我要掌控北辰國的經濟命脈。」
衣,是種麻養蠶,織布開染坊,做成衣。
食,是種糧食提高產量,建最大糧倉,做各種美食。
住,是提供建築材料,開客棧,提升居住體驗。
行,是修路造車,縮短兩地之間的時間距離。
當然,遍布天下的錢莊,也得開一個!
孫楚被葉初棠說得心情澎湃。
「你說的就是我想做的,我們一起努力,要不了十年,就能實現。」
「我也是這麼想的,先做計劃,再慢慢推進。」
「行,現階段,你想開什麼鋪子?」
葉初棠在向金枝打聽收回的二房鋪子時,就已經想好了要做什麼生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在路的兩旁種樹,並沿路插上標記,每二十里就安排一個人值守,澆灌樹木,直到樹長大,不會被沙塵掩埋。」
至於澆灌的水,和這次的春播一樣,挖井就行了。
最多十年,值守的人就能撤走。
祁宴舟看著將什麼都考慮清楚的葉初棠,笑著道:「阿棠,你既然都想好了,直接安排吧。」
宋景寧看完了挖河開渠的計劃,將其遞給蕭何。
他對葉初棠說道:「初兒,你的計劃很好,只需要晚膳一些小細節就好,尤其是人工方面。」
蕭何聽到這話,連忙插了句。
「還有工錢的問題。」
雖然這些計劃利國利民,但鮮少有人願意白出力氣。
葉初棠將杯里的茶一飲而盡。
「工錢的事,等可爾汗來了之後再聊。」
她可以出錢,但不能白出錢,得將所有利弊攤開了說。
蕭何很快就看完了計劃書。
四人一邊商量,一邊完善小細節。
商量好之後,葉初棠說道:「蕭知州,宋刺史,挖河開渠的根本原因是為了解決百姓的農田灌溉問題,若願意出力,每個人就會有明確的分工,且沒有工錢,只要能完成任務,但將來就能免費用水,也能少交一些稅收。」
這話把蕭何說懵了。
「稅收是什麼意思?請祁夫人明示。」
「想要保水,水渠就需要用我的水泥封邊,我總不能白出這筆錢,自然得收好處。」
要知道,上千里水渠的水泥用量,可不是小數目。
蕭何清楚葉初棠說的沒錯,問道:「不知道祁夫人想要收多少稅?」
「朝廷稅收的十之有一就行。」
這個比例算得上很低了,百姓一般不會拒絕。
葉初棠可能需要十年才能回本。
但沒關係,這是一件長期有效的事,只要水渠不枯竭,就能一直賺。
怎麼都不虧!
蕭何聽完葉初棠想要的稅收,放了心。
「祁夫人提的條件很合理,但百姓如今有了水井,不擔心灌溉問題,怕是不想費力氣挖河開渠。」
葉初棠不甚在意地笑笑。
「不想也沒關係,我會出工錢請他們,但蕭大人得提前和他們說一聲,井裡的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以後若想用河裡的水灌溉,那就按田畝數給錢,一畝地一次三十文。」
以西北的乾旱天氣來說,種子從種下到收割,灌溉不下十次。
每家每戶少說也有三五畝地,算起來收割一茬糧食至少得花一兩銀子。
這筆錢對農戶來說,無法承受。
但葉初棠提的條件沒毛病。
畢竟挖井這事,她是無償幫助農戶的。
活菩薩也要吃飯,總不能什麼好處都讓農戶占了。
蕭何點了點頭,「祁夫人的話,我會和百姓說清楚,如何取捨,由他們自己決定。」
四人商量了好一會,可爾汗才匆匆趕來。
吃過飯後。
葉初棠長話短說,將所有計劃的重要事件提煉出來商量。
聊了將近一個時辰,敲定好細節。
「剩下的,你們商量吧,我得去書院了。」
宋景寧點了點頭,「等我們商量好了,就寫成文書,你再過一遍。」
「行,你們聊。」
葉初棠到英華書院的時候,下午的課剛開始。
學院的夫子多了,來上學的女孩也多了。
讀書聲朗朗,稚嫩又充滿力量。
崔舒月是院長,如今已經不教學了,是書院的管理者。
葉初棠直接去了她的書房。
「舒月,在忙什麼?」
熟悉的聲音響起,崔舒月連忙抬頭。
看到葉初棠來了,她放下手中的筆,笑著站起身。
「祁夫人,你回來了,快坐。」
說完,她就讓書童倒茶。
然後找出了葉初棠離開這段時間的日誌記錄。
因書院多了夫子和學生,日誌的內容很多,有兩本。
葉初棠伸手推開,「舒月,你管理學院我放心,不用看了。」
「祁夫人還是看看吧,你才是學院的主人。」
「舒月,你放過我吧,在外奔波了一個多月,剛回來就得管這管那的,好累。」
崔舒月聽到這話,將日誌記錄撤了回來。
「那我簡單和葉院長概括一下吧。」
葉初棠沒有拒絕,安靜地聽崔舒月說著書院這一個多月的變化。
了解新到的夫子,以及新收的學生。
等崔舒月說完,她說道:「舒月,我以後不教醫術了,由大嫂來教。」
「好,我稍後和祁大夫人簽一份契書。祁夫人想教什麼?」
「什麼也不教,和你一同來管理書院,發掘孩子們的長項,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也是華庭書院的宗旨。
但女子和男子將來要走的路有所不同。
英華書院不能照搬華庭書院的教學方法,得有一套自己的育人之策。
崔舒月雖然文採好,但只會傳授經驗,不懂創新。
「祁夫人請說,我一定照辦。」
葉初棠對「因材施教」只有大致的設想,能不能實施,效果如何,都有待驗證。
因她的教書理念太過超前,崔舒月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都需要她詳細解釋。
這一聊就是一個時辰,嗓子都要冒煙了。
「舒月,我不確定剛才說的是否可行,先試試吧。」
崔舒月聽完葉初棠的話後,對她的崇敬已經超過了宋景寧。
「世人皆知祁夫人文採好,卻不知你的想法和能力,比文采要好得多。」
葉初棠笑著道:「其實我的文采並不好,那些驚才絕艷的詩詞,都是師父教的。」
她沒辦法說自己是照搬古人的,只能將他們稱為「師父」。
崔舒月自然不信這話,但她也沒反駁,只當葉初棠是在謙虛。
「祁夫人,你剛才說的那些,我都記下來了,稍後會整理出來,並細化一下。」
葉初棠點點頭,站起身。
「行,你忙吧,學院就交給你了,若是需要我幫忙,隨時去祁府找我。」
崔舒月知道葉初棠總是很忙,點頭應下。
「好,若有不懂之處,我會去祁府請夫人賜教。」
「今晚不忙的話,去天下樓吃飯。」
崔舒月看了眼方才寫的東西,搖頭拒絕。
「不了,我想快點將這些整理出來。」
「也行,你忙吧,我去看看孩子們,和她們說一聲,以後就由大嫂教醫術的事。」
「祁夫人慢走。」
葉初棠去客堂時,夏姝正在教學生認新草藥。
她沒有進去,在門外聽了一會。
夏姝溫柔又有耐心,講的還十分詳細,姑娘們很喜歡她。
葉初棠等她講完,才進課堂。
學生已經很久沒見葉初棠,對她都有些陌生了。
還是在夏姝的提醒下,才起身行禮。
「見過葉夫子。」
葉初棠並不介意學生的疏離,直接說明來意。
「以後,就由夏夫子教你們醫術,希望你們能學有所成。」
有人問道:「葉夫子不教我們醫術了嗎?」
「教,等你們的醫學知識豐富一些,我會和夏夫子一起教你們。」
說完,葉初棠便離開了。
夏姝出來相送。
兩人走到學院門口,葉初棠說道:「大嫂,孫楚今晚在天下樓宴客,大哥肯定會去,你一會也來湊個熱鬧。」
「好,等下學了我就過去。」
葉初棠離開學院,去了天下樓。
孫楚正在房間聽著小曲,吃著果盤,好不愜意。
看到葉初棠進來,他連忙起身,揮退琴師。
「來的還挺早,忙完了?」
葉初棠在桌邊坐下,扔了顆葡萄進嘴裡。
「忙完了,大棚和水泥的情況我都知道了,我來找你,是想和你商量再開鋪子的事。」
聽到這話,孫楚立馬就有精神。
「你還想開什麼鋪子?」
「衣食住行,什麼都開,我說過的,我要掌控北辰國的經濟命脈。」
衣,是種麻養蠶,織布開染坊,做成衣。
食,是種糧食提高產量,建最大糧倉,做各種美食。
住,是提供建築材料,開客棧,提升居住體驗。
行,是修路造車,縮短兩地之間的時間距離。
當然,遍布天下的錢莊,也得開一個!
孫楚被葉初棠說得心情澎湃。
「你說的就是我想做的,我們一起努力,要不了十年,就能實現。」
「我也是這麼想的,先做計劃,再慢慢推進。」
「行,現階段,你想開什麼鋪子?」
葉初棠在向金枝打聽收回的二房鋪子時,就已經想好了要做什麼生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