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黎江,我不能讓素英失望,我要盡我的努力給她治病……
73
秋天,原野又是一片金黃。
整個夏季,野糙都在瘋狂地伸長,貪婪地吞沒每一寸土地。稠密的雨水把頑固的鹽鹼深深逼入地下,壯碩的沙蒿每一棵都像一簇茂密的矮樹叢,無拘無束的野花像散落在荒原的星星,隨風搖著細嫩的精子,把清香的花粉飛揚在廣漠的空中。不甘寂寞的昆蟲躲在糙叢深處發出嚶嚶嗡嗡的鳴唱,使無邊的平原在這連成一片的聲波里震動著,仿佛大地也在簌簌顫慄。
秋風吹來了,大自然像一位綠衣少女,轉眼換上了黃色的衣裙。糙枯了,花黃了,香蒲和蘆葦用密密的枝葉把長渠映成一條金色的水流,陽光像一個忙碌的畫家,一邊給灰菜淡黃的葉子鑲上淡紫色的花邊兒,一邊又為沙篙粗壯的枝椏描上黯紅色的條紋,好像要借著絢麗的色彩炫耀自己的殷勤。
經過一個多雨的夏季,長渠里的水不再像春天那樣渾黃,澄澈的水波映著藍天白雲,夜晚還映照著滿天星月的倒影。初看上去,渠水是平穩而靜止的,但從漂浮在水面的衰糙枯葉旋轉著向前飛奔的速度,能看出水流很急。密密叢叢的蘆葦纖纖直立在水中,把流水分做千萬條涓細的支流,汩汩地發出銀鏡般的閃光。葦叢中偶爾發出噼啪的響聲,那是頑皮的小鯽魚躍出水面,在半空里翻個跟頭,又晃著鱗光鑽入水底。
黎江在這條渠邊為馬群刷洗了一個夏天。每當黃昏,即將歸棚的馬群總要躍入水中,洗去一天的汗水和泥塵。流水淹沒了它們健壯的四肢和滾圓的肚腹,使它們感到涼慡清新。那匹最小的紅馬駒已經長得高大矯健,渾身的鬃毛被黎江刷洗得油光發亮,像火一般赤紅。洗過澡,黎江親昵地拍拍它渾圓的後臀,它便甩著濕淋淋的尾巴衝上長堤,向西墜的殘陽發出一聲酣暢的嘶鳴。叫吧,叫吧,這是屬於我們的最後一個黃昏了。黎江深情地注視著這匹心愛的小紅馬,戀戀不捨地目送它縱蹄追向流火般奔馳的馬群。
幾年的放牧生活在和馬群的朝夕相處中匆然而過。馬背上載過黎江的苦惱,也載過他的嘆息,更載著他衝破原野的疾風暴雨,從第一次放牧的朝輝里一直走到今天。他身上的軍裝早就洗得發白了。袖口和下擺也被磨得毛了邊兒,但是,在這日漸陳舊的衣衫里卻裹著一顆越磨越堅強的心,在這經風歷雪的軀體上,昂著一個不斷更新的頭腦。黎江的臉上已經沒有了鬱悶和消沉。歲月在這張臉上變幻著手法,逐漸刻上了希冀和成熟。
馬群奔跑著,馬蹄帶起一路風塵,一蓬蓬白色的蘆花被卷到空中,不停地上下翻飛,有的就緩緩地逗留在晚霞里,黎江眯起眼睛望著輕飄飄的,羽毛似的蘆花,忽然覺得這個黃昏如詩如畫般的美麗。哦,飄飛在空中的蘆花為什麼不肯離去?黎江仿佛聽見它們正在召喚自己,我們成熟了,要飛向一片新的土壤,在那裡重新紮根,萌發新綠,等待再一次的成熟和飛升……
黎江在想,一個人也要經歷從幼稚到成熟的思想過程,包括對新生活的認識和對新環境的適應。他不由想起了方丹,她現在怎麼樣了?這個念頭剛剛出現,黎江心裡就湧起一股強烈思念和牽掛,方丹,方丹……他說不清自己這一刻的心緒,只是願意這樣默默無聲地呼喚方丹的名字,這樣做著,就有一種熱流在涌動,孤獨造就思念,孤獨造就遐想……他曾無數次地靠遐想打發時光。黎江想起那年夏天,方丹在一封來信中告訴他,自己當了村里學屋的老師,她說,黎江,你沒想到吧,你真的沒想到吧?黎江從這句話里感到了方丹的快樂,他為她高興。那幾夜,黎江失眠了,他回想著自己的生活,惋惜著在馬背上悠悠蕩蕩消磨掉的那些日子。他也回想起被關在地下室里的那個夜晚,背靠陰濕的牆壁,懷抱搶來的書,屈膝坐著。那時候,信念能幫助他鎮定自若地面對現實,而在這裡,現實幾乎使他喪失了信念。為什麼?因為他放任自己沉溺在哀怨中,甚至想放棄一切……
方丹說她當了孩子們的老師,她充滿了熱情去做那一切,她說黎江,我還記得你給我講代數的事,有一次你給我留下好幾頁代數題,說實話那些題對我太難了,有好幾道題我怎麼也做不對,我很怕你說我笨。可後來,你卻說,是你沒給我講明白,不是我笨……黎江,在這裡我要靠自己了,學著你的樣子給孩子們講課,儘量給他們講明白。方丹又說,黎江,你離我那麼遙遠,我常想,要是你能來看著我們陶莊的學屋,看看我教孩子們讀書該多好。困難還是有很多,學屋裡沒有課本,我編了一些課文,杜翰明也幫我編了好幾課……
黎江被那封信深深感動了。
從那以後,太陽無數次升起又落下,晨光暮色給渠堤馬背上埋頭苦讀的黎江披上一層層金輝。那隻曾被拋棄在角落裡的黃書包,又成了他形影不離的夥伴。他要用知識來充實自己,幫助自己,不能讓自己被前進的時代拋在後面。回想幾年前聽到大學停止招生時的那份沮喪,他暗笑自己狹隘,通向未來的道路多著呢,就像這平原,只要你認準方向,哪條路都能把你帶到太陽升起的地方。
可是,隱隱的,他心裡仍存著上大學的渴望,那畢竟是從少年時代起就夢寐以求的願望啊!
在夕陽里,健壯的馬群逐漸感到寂寞了,它們無法理解,一個騎手怎麼能忽視遼闊的原野,而把自己埋進狹狹窄窄的一方小書里?它們不懂,主人正在文字鋪起的道路上急起直追,書中有比原野更加遼闊的世界……
黎江終於追上了一個久已不敢再想的目標!
全國大專院校開始招生了,這消息多麼讓人振奮!黎江高興得幾天幾夜都睡不著。他決定要去報名參加考試,也許希望十分渺茫,但他必須去。他要根除頭腦中那片看不見的荒原,要讓知識的光芒重新照亮生活的道路。考試後的焦慮是一杯濃茶,是苦澀的興奮,錄取後的欣喜是一杯醇酒,是嗆人的陶醉。那曾經失去的夢想,經歷了幾個冬天,竟然又奇蹟般地回到了他的身邊,他被北京大學物理系錄取,他就要開始新的學習了,一切都是那樣陌生,一切又是那樣讓他興奮。
當懸在喉結的心落回原處,他反而產生了一種留戀,面對原野,流下了幾年來的第一行眼淚。那天他的心cháo不停地涌動,他想說,幾年來,我在你的懷抱里生活,心靈深處常感到壓抑。我恨過你,罵過你,多少次渴望能夠早日離開你。現在,離別的時刻,我才感到你的艱苦教會我多少寶貴的東西。也許,這段經歷能夠成為我一生的精神財富,有了它,我就能夠勇敢地面對未來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所以,我想對你說,我感激你。他好像在對一個沉默的老人傾訴著,原野把他的話吸進去,沒有回聲……
宿營地高高的木桿子上早已掛起了紅布條,在天空的映襯下,那就像一縷紅紅的火焰在黃昏的微風裡抖動著。流火般的馬群在漸漸變涼的微風裡感到了即將到來的黑暗的威脅,它們急於回到溫暖的馬棚去咀嚼芳香的糙料,便蹬開四蹄跑上歸途,留給原野一串音樂般動聽的馬蹄聲。
那匹小紅馬不肯拋下黎江,它依戀地跑過來,用一隻前蹄刨著泥土,仿佛在催促他,回去吧,回去吧。黎江不想回去,他抬手拍拍小紅馬的頭,小紅馬馴順地趴下來,臥在他身旁。
對,別走,讓我們一起把在這裡的最後一天延長下去。他舉起書包,看,這裡面全是方丹寄來的信,讓我們重新讀一讀,再重溫一次她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小紅馬眨著榆葉形的大眼睛,略顯不安地望著空曠的原野。晚風習習吹來,使黎江手中的信紙發出沙沙的響聲,仿佛在講述著遠方的故事……
74
那也許是我寫給黎江最長的一封信了。我很想不斷地把我在陶莊的事告訴他,我想每天都給他寫信。我也時時盼望他的回信。過去我總是把自己的煩惱寫給他,而現在我卻有那麼多的快樂想告訴他,我的信寫得很長。一次黎江來信說,方丹,讀你的信就像讀小說一樣。他還說,你再這樣寫下去,說不定有一天就成了作家。我笑了,我的信真的像小說嗎?小說是什麼?在那封長信里,我給黎江描述了我在陶莊當醫生的情景。
黎江,又到秋天了。在這天高雲淡的晴空下,我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大雁向南飛行。遙望雁陣,我常常想,它們或許也曾飛過你的頭頂,扇落了翅膀上淺色花紋的羽毛,讓它輕輕飄落在你的書頁上,變做一枚小小的書籤兒。
我喜歡陶莊的秋天。陶莊的孩子們經常把我推到秋收的田間去領略大自然的風光。心靈手巧的五星常歪著月芽兒頭,用新鮮的高粱蓬兒給我做漂亮的蟈蟈籠子。頑皮的三梆子總是耐著性子趴在豆子地里,尋找正躲在豆葉底下的大肚子蟈蟈,捉來放進籠子裡,讓我聽它唱歌。小金來呢,他會機靈地躲過看瓜人的眼睛,貓腰溜進瓜棚,為我摘來金晃晃,香噴噴的大甜瓜。夜晚,我們披著皎潔的月光,圍坐在堆滿糧食的打穀場上,我給孩子們講故事,給他們唱歌,那一會兒,就連天上的星星也對我們羨慕得直眨眼睛。
73
秋天,原野又是一片金黃。
整個夏季,野糙都在瘋狂地伸長,貪婪地吞沒每一寸土地。稠密的雨水把頑固的鹽鹼深深逼入地下,壯碩的沙蒿每一棵都像一簇茂密的矮樹叢,無拘無束的野花像散落在荒原的星星,隨風搖著細嫩的精子,把清香的花粉飛揚在廣漠的空中。不甘寂寞的昆蟲躲在糙叢深處發出嚶嚶嗡嗡的鳴唱,使無邊的平原在這連成一片的聲波里震動著,仿佛大地也在簌簌顫慄。
秋風吹來了,大自然像一位綠衣少女,轉眼換上了黃色的衣裙。糙枯了,花黃了,香蒲和蘆葦用密密的枝葉把長渠映成一條金色的水流,陽光像一個忙碌的畫家,一邊給灰菜淡黃的葉子鑲上淡紫色的花邊兒,一邊又為沙篙粗壯的枝椏描上黯紅色的條紋,好像要借著絢麗的色彩炫耀自己的殷勤。
經過一個多雨的夏季,長渠里的水不再像春天那樣渾黃,澄澈的水波映著藍天白雲,夜晚還映照著滿天星月的倒影。初看上去,渠水是平穩而靜止的,但從漂浮在水面的衰糙枯葉旋轉著向前飛奔的速度,能看出水流很急。密密叢叢的蘆葦纖纖直立在水中,把流水分做千萬條涓細的支流,汩汩地發出銀鏡般的閃光。葦叢中偶爾發出噼啪的響聲,那是頑皮的小鯽魚躍出水面,在半空里翻個跟頭,又晃著鱗光鑽入水底。
黎江在這條渠邊為馬群刷洗了一個夏天。每當黃昏,即將歸棚的馬群總要躍入水中,洗去一天的汗水和泥塵。流水淹沒了它們健壯的四肢和滾圓的肚腹,使它們感到涼慡清新。那匹最小的紅馬駒已經長得高大矯健,渾身的鬃毛被黎江刷洗得油光發亮,像火一般赤紅。洗過澡,黎江親昵地拍拍它渾圓的後臀,它便甩著濕淋淋的尾巴衝上長堤,向西墜的殘陽發出一聲酣暢的嘶鳴。叫吧,叫吧,這是屬於我們的最後一個黃昏了。黎江深情地注視著這匹心愛的小紅馬,戀戀不捨地目送它縱蹄追向流火般奔馳的馬群。
幾年的放牧生活在和馬群的朝夕相處中匆然而過。馬背上載過黎江的苦惱,也載過他的嘆息,更載著他衝破原野的疾風暴雨,從第一次放牧的朝輝里一直走到今天。他身上的軍裝早就洗得發白了。袖口和下擺也被磨得毛了邊兒,但是,在這日漸陳舊的衣衫里卻裹著一顆越磨越堅強的心,在這經風歷雪的軀體上,昂著一個不斷更新的頭腦。黎江的臉上已經沒有了鬱悶和消沉。歲月在這張臉上變幻著手法,逐漸刻上了希冀和成熟。
馬群奔跑著,馬蹄帶起一路風塵,一蓬蓬白色的蘆花被卷到空中,不停地上下翻飛,有的就緩緩地逗留在晚霞里,黎江眯起眼睛望著輕飄飄的,羽毛似的蘆花,忽然覺得這個黃昏如詩如畫般的美麗。哦,飄飛在空中的蘆花為什麼不肯離去?黎江仿佛聽見它們正在召喚自己,我們成熟了,要飛向一片新的土壤,在那裡重新紮根,萌發新綠,等待再一次的成熟和飛升……
黎江在想,一個人也要經歷從幼稚到成熟的思想過程,包括對新生活的認識和對新環境的適應。他不由想起了方丹,她現在怎麼樣了?這個念頭剛剛出現,黎江心裡就湧起一股強烈思念和牽掛,方丹,方丹……他說不清自己這一刻的心緒,只是願意這樣默默無聲地呼喚方丹的名字,這樣做著,就有一種熱流在涌動,孤獨造就思念,孤獨造就遐想……他曾無數次地靠遐想打發時光。黎江想起那年夏天,方丹在一封來信中告訴他,自己當了村里學屋的老師,她說,黎江,你沒想到吧,你真的沒想到吧?黎江從這句話里感到了方丹的快樂,他為她高興。那幾夜,黎江失眠了,他回想著自己的生活,惋惜著在馬背上悠悠蕩蕩消磨掉的那些日子。他也回想起被關在地下室里的那個夜晚,背靠陰濕的牆壁,懷抱搶來的書,屈膝坐著。那時候,信念能幫助他鎮定自若地面對現實,而在這裡,現實幾乎使他喪失了信念。為什麼?因為他放任自己沉溺在哀怨中,甚至想放棄一切……
方丹說她當了孩子們的老師,她充滿了熱情去做那一切,她說黎江,我還記得你給我講代數的事,有一次你給我留下好幾頁代數題,說實話那些題對我太難了,有好幾道題我怎麼也做不對,我很怕你說我笨。可後來,你卻說,是你沒給我講明白,不是我笨……黎江,在這裡我要靠自己了,學著你的樣子給孩子們講課,儘量給他們講明白。方丹又說,黎江,你離我那麼遙遠,我常想,要是你能來看著我們陶莊的學屋,看看我教孩子們讀書該多好。困難還是有很多,學屋裡沒有課本,我編了一些課文,杜翰明也幫我編了好幾課……
黎江被那封信深深感動了。
從那以後,太陽無數次升起又落下,晨光暮色給渠堤馬背上埋頭苦讀的黎江披上一層層金輝。那隻曾被拋棄在角落裡的黃書包,又成了他形影不離的夥伴。他要用知識來充實自己,幫助自己,不能讓自己被前進的時代拋在後面。回想幾年前聽到大學停止招生時的那份沮喪,他暗笑自己狹隘,通向未來的道路多著呢,就像這平原,只要你認準方向,哪條路都能把你帶到太陽升起的地方。
可是,隱隱的,他心裡仍存著上大學的渴望,那畢竟是從少年時代起就夢寐以求的願望啊!
在夕陽里,健壯的馬群逐漸感到寂寞了,它們無法理解,一個騎手怎麼能忽視遼闊的原野,而把自己埋進狹狹窄窄的一方小書里?它們不懂,主人正在文字鋪起的道路上急起直追,書中有比原野更加遼闊的世界……
黎江終於追上了一個久已不敢再想的目標!
全國大專院校開始招生了,這消息多麼讓人振奮!黎江高興得幾天幾夜都睡不著。他決定要去報名參加考試,也許希望十分渺茫,但他必須去。他要根除頭腦中那片看不見的荒原,要讓知識的光芒重新照亮生活的道路。考試後的焦慮是一杯濃茶,是苦澀的興奮,錄取後的欣喜是一杯醇酒,是嗆人的陶醉。那曾經失去的夢想,經歷了幾個冬天,竟然又奇蹟般地回到了他的身邊,他被北京大學物理系錄取,他就要開始新的學習了,一切都是那樣陌生,一切又是那樣讓他興奮。
當懸在喉結的心落回原處,他反而產生了一種留戀,面對原野,流下了幾年來的第一行眼淚。那天他的心cháo不停地涌動,他想說,幾年來,我在你的懷抱里生活,心靈深處常感到壓抑。我恨過你,罵過你,多少次渴望能夠早日離開你。現在,離別的時刻,我才感到你的艱苦教會我多少寶貴的東西。也許,這段經歷能夠成為我一生的精神財富,有了它,我就能夠勇敢地面對未來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所以,我想對你說,我感激你。他好像在對一個沉默的老人傾訴著,原野把他的話吸進去,沒有回聲……
宿營地高高的木桿子上早已掛起了紅布條,在天空的映襯下,那就像一縷紅紅的火焰在黃昏的微風裡抖動著。流火般的馬群在漸漸變涼的微風裡感到了即將到來的黑暗的威脅,它們急於回到溫暖的馬棚去咀嚼芳香的糙料,便蹬開四蹄跑上歸途,留給原野一串音樂般動聽的馬蹄聲。
那匹小紅馬不肯拋下黎江,它依戀地跑過來,用一隻前蹄刨著泥土,仿佛在催促他,回去吧,回去吧。黎江不想回去,他抬手拍拍小紅馬的頭,小紅馬馴順地趴下來,臥在他身旁。
對,別走,讓我們一起把在這裡的最後一天延長下去。他舉起書包,看,這裡面全是方丹寄來的信,讓我們重新讀一讀,再重溫一次她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小紅馬眨著榆葉形的大眼睛,略顯不安地望著空曠的原野。晚風習習吹來,使黎江手中的信紙發出沙沙的響聲,仿佛在講述著遠方的故事……
74
那也許是我寫給黎江最長的一封信了。我很想不斷地把我在陶莊的事告訴他,我想每天都給他寫信。我也時時盼望他的回信。過去我總是把自己的煩惱寫給他,而現在我卻有那麼多的快樂想告訴他,我的信寫得很長。一次黎江來信說,方丹,讀你的信就像讀小說一樣。他還說,你再這樣寫下去,說不定有一天就成了作家。我笑了,我的信真的像小說嗎?小說是什麼?在那封長信里,我給黎江描述了我在陶莊當醫生的情景。
黎江,又到秋天了。在這天高雲淡的晴空下,我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大雁向南飛行。遙望雁陣,我常常想,它們或許也曾飛過你的頭頂,扇落了翅膀上淺色花紋的羽毛,讓它輕輕飄落在你的書頁上,變做一枚小小的書籤兒。
我喜歡陶莊的秋天。陶莊的孩子們經常把我推到秋收的田間去領略大自然的風光。心靈手巧的五星常歪著月芽兒頭,用新鮮的高粱蓬兒給我做漂亮的蟈蟈籠子。頑皮的三梆子總是耐著性子趴在豆子地里,尋找正躲在豆葉底下的大肚子蟈蟈,捉來放進籠子裡,讓我聽它唱歌。小金來呢,他會機靈地躲過看瓜人的眼睛,貓腰溜進瓜棚,為我摘來金晃晃,香噴噴的大甜瓜。夜晚,我們披著皎潔的月光,圍坐在堆滿糧食的打穀場上,我給孩子們講故事,給他們唱歌,那一會兒,就連天上的星星也對我們羨慕得直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