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雲捲雲舒,銅鈴叮噹,竹舍頂上飄過一縷炊煙,徐枳也和常茂坐在階前閒聊,孔鳧很快將雞湯燉好,又做了三兩小菜,直到飯桌上,這才談起來李兵之事。
「你是說那個叫李兵的,鎖在自己屋裡死了,現場只餘下一縷黑氣,連妖氣都聞不著?」孔鳧端著碗喝湯,碗中飄著幾顆脆嫩的蔥,整個湯都顯得透亮。
「屍首斷口處以及洞穿心臟的傷口上,隱隱只有微薄的妖力,揮一揮就散了。一開始考慮是人禍,圍著那屋子轉了幾圈,並無生人闖入的痕跡,屋子從內鎖死,還有小廝親眼見證。」
「今
早我同阿娘玩笑,說我衣裳上的味道乃是畫中仙子所留,這話沒將阿娘唬過去,倒是一下點醒了我,尋常我們追蹤妖邪,都要尋著妖氣去,此番卻沒有,那有沒有這樣的妖邪,它能將妖力分毫不差地灌注到死物當中,時機一到,自動催發,殺人於無形?」
孔鳧知他所說是什麼意思,「你是說如同哭喪鳥,藉助媒介殺人,自己畏畏縮縮藏匿於陰暗當中,便是想抓也抓不到?」
「不錯,此前明月仙居一事,想必師叔有所耳聞,背後之人,便是利用一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佛牌藏匿劍鋒,一擊將一個近乎魔化的妖邪神魂擊碎,再無回魂餘地。」徐枳也道。
孔鳧沉默半晌,將一碗雞湯喝完,憤憤道:「所以你們兩個混小子,今日根本就不是來看我和你們師嬸的,是來借《博廣妖志》的?」
「確是來探望師叔和師嬸,順便一借《博廣妖志》,不過死物比不上師叔博覽,若是師叔知曉個一二,那便是最好了。」徐枳也笑著說道。
孔鳧又慢悠悠哼了一聲,道:「你翻閱典籍不比我少,要說博覽我可趕不上你,只不過我在妖界確還有些人脈,還真就有這麼一隻小妖,跟你說的有些像。」
孔鳧適時買起了關子,他眼饞這個師侄已久,尋著機會當然要他將自己當成師父一樣孝敬一番才行,他翻了翻眼皮瞥向徐枳也,徐枳也聰慧,立馬就會意。
「師叔未來一年的好酒,我包了。」徐枳也歪歪地靠在竹椅里,十分隨性。
師嬸在一旁聽著二人籌謀拉扯,當即慌了,雙手比劃,「不能讓你師叔喝太多酒!」
「誒,師侄說了,是好酒,好酒修身養性,再說有娘子守著,我一日最多喝一小杯,餘下的,我在院中種上一棵桂花樹,我埋樹底下。」
「好,一言為定!」兩人響亮地碰了碰掌。
第77章
蓮華散人重雲蔽日,風卷過竹林,帶落……
重雲蔽日,風卷過竹林,帶落幾片脆嫩的竹葉,飄飄忽忽盪到桌邊。
孔鳧拾起筷子拂落桌上的竹葉,悠悠地道:「你們可聽說過蓮華散人?」
「道修?」常茂疑惑的是,他們此番找的是一隻妖力運用嫻熟的小妖,師叔起頭卻說的是一位道人。
徐枳也一改吊兒郎當的做派,直起身來,肅色靜聽。
「千年之前,朔陽楚水畔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道門,名叫落月門。小道門麼,無錢無權,無高階修士,無虔誠信眾,甚至連道門都是撿來的一處山中破落寺院。落月門創建之初,道門上下,加上門主,加上原本就在院中掃地的僧,總共只有七個人,皆是些天生地養、破落無家的散修。無父無母,無牽無掛,無師無友,被周遭人戲稱『六無道人』,道觀也被叫做『六無觀』。」
「這稱號實在侮辱人,門主痛定思痛,要整頓道門。一令門人從今往勤加修煉,日夜不怠,二令門人日行一善,分文不取。兩道令一下果然有效果,原本不知方向的散修突然有了秩序,日夜勤勉地修煉起來,不僅如此,當真有道修試著每日下山行一善,久而久之,這小道門竟還真就被盤活了,還在楚水畔小有了名聲。門中六名道修加上掃地的僧,在楚水畔的村鎮裡皆叫得上號了,『六無道人』的稱號再沒人叫過,遇見了皆是尊稱一句『仙人』。也就是這個時期,落月門的門主給自己取了道號——蓮華散人,取自蓮生華光、普照世人之意。」
「這位蓮華散人還真是心存高志。」常茂感嘆道。
孔鳧點點頭,正欲接著說,徐枳也適時插嘴問了一句:「日行一善,分文不取,門中七張嘴,如何吃得起飯的?」
「誒,問到點子上了,門主敢這麼下令,自然有她的對策。傳言蓮華散人每日也下山行善,除此之外,她還畫得一手絕妙丹青,每日道行樂施後,趁著天沒黑,便到地方權貴府上給人作畫,以此換來錢財,養活了整座道門。」
徐枳也倏爾皺起了眉。
雖說世間道修流派眾多,但大多都自持甚高,將自己劃入「仙人」之列,早就將凡人視作階下,蓮華散人此舉雖光偉,恐怕也會遭人口舌,將她的種種舉動視作虛偽。
「不知是這門主太過天真,還是天道真的不公,落月門行的是善事,種的是善因,嘗的卻是惡果。落月門的無兩風光,直至一隻娑婆妖流竄至楚水畔北的五峰村,戛然而止。」
世間有一習俗,老人若是過了百歲還未死,便會被家人請至提前搭好的「瓦罐墳」中。「瓦罐墳」一人大小,老人進去之後將門封死,只留下拳大的小窗,日日只送一口飯,直至老人過身。
千百年來這習俗不曾有半點改變,那些年過百歲的老人在寸地當中苟延饞喘,漸生怨念,千百位百歲老人的憤怨催生了娑婆妖,娑婆妖所到之處,胎兒無法降生,產婦慘死,壯年男性或瘋、或殘,待到一個村鎮只剩下白髮老人,娑婆妖才會抽身去往下一處。
想到此處,徐枳也心生惡寒。
孔鳧接著道:「五峰村的村民開始還以為是產婦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又是檢查水源,又是檢查糧食,俱沒有發現問題,直至村中男子開始頭頂黑氣,殘的殘,瘋的瘋,村長才連夜上山尋蓮華散人。」
「問題就出在尋蓮華散人這夜。當夜蓮華道人並不在門中,而當時落月門恰逢與一隻黑風妖大戰之後,門中道人皆受了重傷,連床都起不得,自然是不能陪同村長下山去除祟,只得告訴村長,到臨近的三岳村去尋蓮華道人去。村長是一刻都不敢耽擱,因著村中還有數十名孕婦待產,萬不能再出差錯。等到他長途跋涉終於尋到蓮華散人,卻讓他看到了此生最為噁心不齒的一幕。」
「村長尋到三岳村一豪紳府上,府上小廝引著他去了一處院子,普一推開門,只見到散落一地的水墨畫卷,蓮華散人衣不蔽體地與人交纏在畫卷之山,不知是不是沒注意到有人開門,那蓮華散人還忘我地發出陣陣歡愉呻吟。村長羞憤難當,忘了今日所求為何,連夜回了五峰村,從此蓮華散人的名號在楚水畔變作『娼婦』的代號,連同落月門也被不知名的小兒砸毀……道毀人散,落月門自此便沒了。」
話音落,竹舍四下寂靜無聲,風捲來竹葉翻飛起舞,如同初生的精靈,不識人間愁苦。
常茂先開了口,「師叔還沒說,後來婆娑妖是誰去除的?」
「蓮華散人。」
常茂先是一驚,片刻之後又平靜下來,「也只能是她了……她並沒有做錯什麼,道修也不似僧佛,需得戒色,若不是那小廝不懂事,撞開了門,無人知曉蓮華散人私下在做些什麼。」
孔鳧嘴角噙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不懂事?做下人的,沒有主子的准允,敢私推主子的房門嗎?」
常茂瞪大了雙眼,道:「是那豪紳?!」
孔鳧點點頭,道:「不錯,正是因為那豪紳私心齷齪,想要將此事公之於眾以作炫耀的資本和茶餘飯後的談資,叫眾人知曉,一向風光霽月的蓮華散人也有凡塵俗人的一面,這才趁著村長上門之時,暗示小廝推開了那扇門。」
徐枳也雙眸喊著冷光,「若說是蓮華散人行事不檢點,倒不如說是楚水畔人心齷齪,一邊享受著落月門分文不取的恩施,一邊要求仙人永世高潔、不落凡塵,他們要
的不是救苦的道人,他們要的是『神』,是與他們天然隔了一道鴻溝,他們永遠只能仰視的『神』。」
「正是,世人不能接受信仰崩塌。」孔鳧道。
「師叔後來呢,蓮華散人後來如何了?」常茂接著問。
「後來?後來蓮華道人耗費畢生道法,擒斬了婆娑妖,回到了塌敗的落月門,遣散同門,屍解升天了。」
屍解,那便是拋卻肉身,將最後一件凡塵俗物還歸天地的一種登仙之法。屆時魂靈出竅,肉身遺世,或是火焚、或是拋於水中,抑或至於高崖供鳥獸啄食……無論哪一種,皆是完全脫胎換骨又痛苦至極的法子。
非是不得已,極少有道修會選擇這種法子升天。
似是猜到常茂要問什麼,孔鳧先一步道:「不用問,蓮華散人用的是火解之法。」
「疑點有兩處,蓮華散人應當是恨極了,才會選擇燒毀自己的肉身,可既心中帶怨,如何能登仙?此其一。其二,師叔先前說了,落月門無高階修士,即便日夜勤加苦練,單憑蓮華散人一人,如何能捉得了憤怨中生、憤怨中強的婆娑妖?」徐枳也問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你是說那個叫李兵的,鎖在自己屋裡死了,現場只餘下一縷黑氣,連妖氣都聞不著?」孔鳧端著碗喝湯,碗中飄著幾顆脆嫩的蔥,整個湯都顯得透亮。
「屍首斷口處以及洞穿心臟的傷口上,隱隱只有微薄的妖力,揮一揮就散了。一開始考慮是人禍,圍著那屋子轉了幾圈,並無生人闖入的痕跡,屋子從內鎖死,還有小廝親眼見證。」
「今
早我同阿娘玩笑,說我衣裳上的味道乃是畫中仙子所留,這話沒將阿娘唬過去,倒是一下點醒了我,尋常我們追蹤妖邪,都要尋著妖氣去,此番卻沒有,那有沒有這樣的妖邪,它能將妖力分毫不差地灌注到死物當中,時機一到,自動催發,殺人於無形?」
孔鳧知他所說是什麼意思,「你是說如同哭喪鳥,藉助媒介殺人,自己畏畏縮縮藏匿於陰暗當中,便是想抓也抓不到?」
「不錯,此前明月仙居一事,想必師叔有所耳聞,背後之人,便是利用一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佛牌藏匿劍鋒,一擊將一個近乎魔化的妖邪神魂擊碎,再無回魂餘地。」徐枳也道。
孔鳧沉默半晌,將一碗雞湯喝完,憤憤道:「所以你們兩個混小子,今日根本就不是來看我和你們師嬸的,是來借《博廣妖志》的?」
「確是來探望師叔和師嬸,順便一借《博廣妖志》,不過死物比不上師叔博覽,若是師叔知曉個一二,那便是最好了。」徐枳也笑著說道。
孔鳧又慢悠悠哼了一聲,道:「你翻閱典籍不比我少,要說博覽我可趕不上你,只不過我在妖界確還有些人脈,還真就有這麼一隻小妖,跟你說的有些像。」
孔鳧適時買起了關子,他眼饞這個師侄已久,尋著機會當然要他將自己當成師父一樣孝敬一番才行,他翻了翻眼皮瞥向徐枳也,徐枳也聰慧,立馬就會意。
「師叔未來一年的好酒,我包了。」徐枳也歪歪地靠在竹椅里,十分隨性。
師嬸在一旁聽著二人籌謀拉扯,當即慌了,雙手比劃,「不能讓你師叔喝太多酒!」
「誒,師侄說了,是好酒,好酒修身養性,再說有娘子守著,我一日最多喝一小杯,餘下的,我在院中種上一棵桂花樹,我埋樹底下。」
「好,一言為定!」兩人響亮地碰了碰掌。
第77章
蓮華散人重雲蔽日,風卷過竹林,帶落……
重雲蔽日,風卷過竹林,帶落幾片脆嫩的竹葉,飄飄忽忽盪到桌邊。
孔鳧拾起筷子拂落桌上的竹葉,悠悠地道:「你們可聽說過蓮華散人?」
「道修?」常茂疑惑的是,他們此番找的是一隻妖力運用嫻熟的小妖,師叔起頭卻說的是一位道人。
徐枳也一改吊兒郎當的做派,直起身來,肅色靜聽。
「千年之前,朔陽楚水畔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道門,名叫落月門。小道門麼,無錢無權,無高階修士,無虔誠信眾,甚至連道門都是撿來的一處山中破落寺院。落月門創建之初,道門上下,加上門主,加上原本就在院中掃地的僧,總共只有七個人,皆是些天生地養、破落無家的散修。無父無母,無牽無掛,無師無友,被周遭人戲稱『六無道人』,道觀也被叫做『六無觀』。」
「這稱號實在侮辱人,門主痛定思痛,要整頓道門。一令門人從今往勤加修煉,日夜不怠,二令門人日行一善,分文不取。兩道令一下果然有效果,原本不知方向的散修突然有了秩序,日夜勤勉地修煉起來,不僅如此,當真有道修試著每日下山行一善,久而久之,這小道門竟還真就被盤活了,還在楚水畔小有了名聲。門中六名道修加上掃地的僧,在楚水畔的村鎮裡皆叫得上號了,『六無道人』的稱號再沒人叫過,遇見了皆是尊稱一句『仙人』。也就是這個時期,落月門的門主給自己取了道號——蓮華散人,取自蓮生華光、普照世人之意。」
「這位蓮華散人還真是心存高志。」常茂感嘆道。
孔鳧點點頭,正欲接著說,徐枳也適時插嘴問了一句:「日行一善,分文不取,門中七張嘴,如何吃得起飯的?」
「誒,問到點子上了,門主敢這麼下令,自然有她的對策。傳言蓮華散人每日也下山行善,除此之外,她還畫得一手絕妙丹青,每日道行樂施後,趁著天沒黑,便到地方權貴府上給人作畫,以此換來錢財,養活了整座道門。」
徐枳也倏爾皺起了眉。
雖說世間道修流派眾多,但大多都自持甚高,將自己劃入「仙人」之列,早就將凡人視作階下,蓮華散人此舉雖光偉,恐怕也會遭人口舌,將她的種種舉動視作虛偽。
「不知是這門主太過天真,還是天道真的不公,落月門行的是善事,種的是善因,嘗的卻是惡果。落月門的無兩風光,直至一隻娑婆妖流竄至楚水畔北的五峰村,戛然而止。」
世間有一習俗,老人若是過了百歲還未死,便會被家人請至提前搭好的「瓦罐墳」中。「瓦罐墳」一人大小,老人進去之後將門封死,只留下拳大的小窗,日日只送一口飯,直至老人過身。
千百年來這習俗不曾有半點改變,那些年過百歲的老人在寸地當中苟延饞喘,漸生怨念,千百位百歲老人的憤怨催生了娑婆妖,娑婆妖所到之處,胎兒無法降生,產婦慘死,壯年男性或瘋、或殘,待到一個村鎮只剩下白髮老人,娑婆妖才會抽身去往下一處。
想到此處,徐枳也心生惡寒。
孔鳧接著道:「五峰村的村民開始還以為是產婦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又是檢查水源,又是檢查糧食,俱沒有發現問題,直至村中男子開始頭頂黑氣,殘的殘,瘋的瘋,村長才連夜上山尋蓮華散人。」
「問題就出在尋蓮華散人這夜。當夜蓮華道人並不在門中,而當時落月門恰逢與一隻黑風妖大戰之後,門中道人皆受了重傷,連床都起不得,自然是不能陪同村長下山去除祟,只得告訴村長,到臨近的三岳村去尋蓮華道人去。村長是一刻都不敢耽擱,因著村中還有數十名孕婦待產,萬不能再出差錯。等到他長途跋涉終於尋到蓮華散人,卻讓他看到了此生最為噁心不齒的一幕。」
「村長尋到三岳村一豪紳府上,府上小廝引著他去了一處院子,普一推開門,只見到散落一地的水墨畫卷,蓮華散人衣不蔽體地與人交纏在畫卷之山,不知是不是沒注意到有人開門,那蓮華散人還忘我地發出陣陣歡愉呻吟。村長羞憤難當,忘了今日所求為何,連夜回了五峰村,從此蓮華散人的名號在楚水畔變作『娼婦』的代號,連同落月門也被不知名的小兒砸毀……道毀人散,落月門自此便沒了。」
話音落,竹舍四下寂靜無聲,風捲來竹葉翻飛起舞,如同初生的精靈,不識人間愁苦。
常茂先開了口,「師叔還沒說,後來婆娑妖是誰去除的?」
「蓮華散人。」
常茂先是一驚,片刻之後又平靜下來,「也只能是她了……她並沒有做錯什麼,道修也不似僧佛,需得戒色,若不是那小廝不懂事,撞開了門,無人知曉蓮華散人私下在做些什麼。」
孔鳧嘴角噙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不懂事?做下人的,沒有主子的准允,敢私推主子的房門嗎?」
常茂瞪大了雙眼,道:「是那豪紳?!」
孔鳧點點頭,道:「不錯,正是因為那豪紳私心齷齪,想要將此事公之於眾以作炫耀的資本和茶餘飯後的談資,叫眾人知曉,一向風光霽月的蓮華散人也有凡塵俗人的一面,這才趁著村長上門之時,暗示小廝推開了那扇門。」
徐枳也雙眸喊著冷光,「若說是蓮華散人行事不檢點,倒不如說是楚水畔人心齷齪,一邊享受著落月門分文不取的恩施,一邊要求仙人永世高潔、不落凡塵,他們要
的不是救苦的道人,他們要的是『神』,是與他們天然隔了一道鴻溝,他們永遠只能仰視的『神』。」
「正是,世人不能接受信仰崩塌。」孔鳧道。
「師叔後來呢,蓮華散人後來如何了?」常茂接著問。
「後來?後來蓮華道人耗費畢生道法,擒斬了婆娑妖,回到了塌敗的落月門,遣散同門,屍解升天了。」
屍解,那便是拋卻肉身,將最後一件凡塵俗物還歸天地的一種登仙之法。屆時魂靈出竅,肉身遺世,或是火焚、或是拋於水中,抑或至於高崖供鳥獸啄食……無論哪一種,皆是完全脫胎換骨又痛苦至極的法子。
非是不得已,極少有道修會選擇這種法子升天。
似是猜到常茂要問什麼,孔鳧先一步道:「不用問,蓮華散人用的是火解之法。」
「疑點有兩處,蓮華散人應當是恨極了,才會選擇燒毀自己的肉身,可既心中帶怨,如何能登仙?此其一。其二,師叔先前說了,落月門無高階修士,即便日夜勤加苦練,單憑蓮華散人一人,如何能捉得了憤怨中生、憤怨中強的婆娑妖?」徐枳也問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