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吱——吊橋落在護城河,堅不可摧的城門,在朝霞中緩緩開啟。
葉星辭的心跳驟急,深吸一口氣,與四哥進入城門,穿過瓮城。身後,那一營齊軍騎兵,和吳霜率領的昌軍,也魚貫而入。
因他而失去的重鎮,終於奪回。
街上很乾淨,家家門戶緊閉,沒有在城中交戰的跡象。城內的守軍隊列井然,刀槍林立,恭敬地注目於四哥。他們儀容整肅,並無敗相,但確確實實敗了。
「葉將軍!」四哥的參將和副將奔下城牆,詢問其有無受傷。
「我沒事。」四哥在馬上擺了擺手,「小五,告訴我吧,究竟是怎麼攻下此城的?」
說完,他意識到什麼,渾身一震,環顧四周。然而,已經遲了。
「四哥,此刻我才攻下此城。」葉星辭回望洞開的兩道城門,和正在入城的黑壓壓的軍隊,輕輕一挑嘴角:「城門開啟前,城裡根本就沒有昌軍。」
「你——啊呀——」四哥右手猛擊前額,發出一聲驚詫而懊悔的咆哮,坐騎也驚得奮蹄。
他面色漲紅,右手搭上佩劍,又因弟弟的話而僵住。
「別妄動!」葉星辭急切低吼,「現在,所有人都認為你已歸降。城門大開,昌軍正在入城,你守不住了!一旦開戰,生靈塗炭,連百姓也會捲入戰火。」
四哥呼吸沉重,緊攥劍柄,憤恨地切齒。
他看看身後,那些親自帶進城的烏泱泱的敵軍,又看看遠處民居窗後閃過的恐懼的臉孔。
「四哥,歸降吧!」葉星辭懇求,「你殺了監軍,有家族庇佑,尹北望不會追究你。但這把刀,一定會落在你身邊的人頭上,你的親信都要替你擔責!」
那握住劍柄的手,緩緩移開。
四哥搖搖頭,苦笑一下,隨即釋然地哈哈大笑。
他抬起手,愛恨交加地點了點弟弟:「好啊,小五,真是彌天之勇!好膽魄!四哥敗在你手裡,心服口服。」
「葉將軍,難道你此刻才決心歸降?」四哥的參將詫異地瞪大雙眼,「那,那我們豈不是先把敵人迎進家了……」
四哥問,昨夜發生了什麼。
「你走之後,昌軍突襲。」對方回憶道,「起初,攻勢很猛。我們避其鋒芒,撤回城中,開始防守。沒一會兒,對方便撤了。之後,有個寧王府的官吏前來喊話,說將軍已在洗月湖被俘歸降,讓我們也開城獻降。
我自然不信。那人說,進城商談。我們見他只有一個隨從,沒有甲冑兵器,就放他進城了。那人說,葉四將軍是否歸降,很快便知。
破曉時,果真望見你和昌軍一起回來了!我們這才確定,你真的被俘。之後,那人命我等更換城頭旗幟,打開城門,我便照做了。」
「糊塗蟲!」四哥氣得揮起馬鞭,「就算我降了,哪怕被殺了,又與你們何干?該堅守不出,為國盡忠!」
副將含淚抱拳:「葉將軍情深義重,為了同袍,連皇上派來的監軍都殺了,我們又怎能棄你不顧?」
四哥重重地嘆了口氣。
葉星辭沉靜地旁觀,想到楚翊提過,齊國集權不徹底,葉家的本質仍是軍閥。一眾將領手中的權力,並非來自於君王,而是主帥的家族。
故而,這些將領把四哥的性命看得極重。除了情義,也兼利益。
「重雲關那邊的情況呢?」四哥憂心道。
參將答:「昌軍來去匆匆,我們判斷無需援助,便派人知會重雲關的守軍,按兵不動,以免生亂。」
「他們撤得快,是因為攻城的根本就沒有多少兵力。」四哥後知後覺,「那一波進攻,是為了將城外的我軍逼回城裡,方便此刻順利進城。」
他惱火地回頭,再度看向被自己帶進家門的敵人,又問:「知府呢?」
「府台看見將軍被俘,卻不同意開城獻降,被我們綁起來了,還在城牆上。」參將側頭,看向通往瓮城城牆的石階,抬手一指:「那就是寧王府的官吏!舌燦蓮花,說得我們綁了知府。」
葉星辭隨之看去,見前夫一襲青衫,面帶笑意,悠哉地步下台階。怕有人認識他,還在唇上貼了兩撇八字鬍,臉上點了痦子。
比先前的葉星辭更像算命先生。
隨後的羅雨也略做喬裝,也許是為了好玩吧,在每個痦子上都粘了一根毛,正邊走邊拔,邊拔邊笑。
目光相遇,小兩口會心一笑。仿佛不是身處千軍萬馬,而是在春日泛舟。
楚翊端詳著心上人,見那朝霞般明燦的面頰只有疲倦,並無傷痕,才放下心來。
小五本不同意他冒險當說客,但又找不出第二個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膺此重任,只好妥協。
可惜,小五的笑容,只持續了一個噴嚏的工夫。好吧,這小子仍有點彆扭呢。
楚翊信步走近舅兄,拱了拱手。
對方高坐駿馬,冷冷斜睨他,左臉的疤傲然舒展:「寧王爺,我只是不慎被俘,絕非屈服和歸順,我也不會為北昌而戰。」
「也許有一天會的。」楚翊溫和地彎起眼睛,「現在,我們需整頓城中兵馬,請你的人有序撤離。我的數萬大軍已在路上,就快到了。我們都別驚擾百姓,好嗎?」
楚翊的語調輕得,像深夜在燭火邊細語。
這是非常時刻,他身邊也的確遍布火種,而腳下就是柴禾垛。稍有不穩,火星濺落,轉瞬戰火連天。
若在城中混戰,那將是地獄般的慘烈。
第337章 官宣!
「大丈夫一字千鈞,我說不打,這仗便打不起來。」舅兄凌厲一笑,聲音頓挫有力,「流岩有三萬兵力,我本可與你一決生死,可我不想百姓遭殃。我被俘了,我留下,讓其餘齊軍回重雲關。」
「好。」楚翊乾脆道。
他當然想消耗南齊的戰力,把壯丁全送去國內墾荒屯田。但齊軍沒有潰敗,他掌控不了成建制的龐大敵軍。
「我只是告知,不是徵求你的看法。」舅兄似乎瞧自己不順眼,挾著某種私憤,「你留不住我的兵馬。」
「想留,也不是沒辦法。」楚翊瞥一眼神情凝重的心上人,放下攝政王的身段,主動為舅兄牽馬,「仁慈和鐵腕,哪個更能建立權威?我擁有後者,但信奉前者。」
他的舉動,讓小五和一眾齊軍將領都看愣了。他不以為意,繼續道:
「至於貴國的皇帝,就不好說了。他的新政百弊叢生,想必你能看出。當變革失敗,在加重賦稅和與民休息之間,他會怎麼選,想必你也能預料到。」
舅兄目視前方,冷冷嘀咕:「哼,狡獪的小子,全靠一張嘴唬人。」
這日,流岩一役不戰而勝。齊軍撤往重雲關,葉四留下了幾個心腹和一路親兵。包括戴罪的李總鎮,這是一種庇護。
隨後,傳令給附近的小城奇林,命其堅守城池。
葉星辭力勸四哥,將奇林的守將調走。奇林需依託流岩來防守,沒有獨守的必要,一旦被圍,旦夕破城,徒增傷亡。
四哥喝著悶酒,態度堅決,還帶著刁難的意味:「丟了流岩,是我失算。連奇林也拱手相讓,那我真成國賊了。那小子不是很能說嗎?叫他用嘴破城去吧!」
葉星辭看出四哥瞧楚翊不順眼,笑嘻嘻地問原由。
四哥思索半晌,撇嘴道:「他有才能,又生得風流俊逸。可橫看豎看,都像拱進我家菜地的野豬。」
葉星辭捧腹大笑,告訴四哥,楚翊確實屬豬,還喜歡在府里種菜。
傍晚,楚翊真的用嘴攻破了奇林的城防。
倒不是念了什麼開門咒,而是綁著流岩知府,來到奇林城下,給了守將兩個選擇:
一,看著皇帝委派的心腹官員捐軀,自己也坐等城破,然後捐軀。黃泉路上緊趕兩步,還能搭個伴,聊一聊各自的壯烈。
二,打開城門,率軍撤離,同時帶走皇帝的心腹,順便讓對方欠你個人情。期間不爆發衝突,皆大歡喜。
奇林守將先說了些壯烈的宣言,然後選了更輕鬆的人生,帶著流岩知府撤了。
葉星辭將消息告訴四哥時,他還在指揮使司的花園獨酌,已是醉玉頹山。樓閣的窗子開著,月色汩汩地湧進來,與杯中酒交融。
用嘴破城的楚翊也在,在角落欣賞屏風的刺繡,沒有打擾兄弟倆。
春寒料峭,葉星辭關了窗,坐回四哥身邊,按住他又探向酒壺的右手。
四哥抬眼,目光複雜而溫柔,帶著酒氣的手移到葉星辭臉上,捏住臉蛋搖晃:「上次,我在這對你說,用智謀打敗哥哥,你做到了!哥哥敗給你,不丟人。你長大了,小五。」
「四哥,你可以叫我驍武。」
四哥點頭,緩緩眨動醉眼,瞄一下角落的「弟婿」,評價道:「他很會順勢而為。這樣的人,註定不凡,仁義則為英雄,強橫則為梟雄。」
「九爺有自己的原則。」葉星辭中肯道,「以他的謀略,若機關用盡,三個月就能成為攝政王。他選擇穩紮穩打,足足用了一年半。」
葉星辭的心跳驟急,深吸一口氣,與四哥進入城門,穿過瓮城。身後,那一營齊軍騎兵,和吳霜率領的昌軍,也魚貫而入。
因他而失去的重鎮,終於奪回。
街上很乾淨,家家門戶緊閉,沒有在城中交戰的跡象。城內的守軍隊列井然,刀槍林立,恭敬地注目於四哥。他們儀容整肅,並無敗相,但確確實實敗了。
「葉將軍!」四哥的參將和副將奔下城牆,詢問其有無受傷。
「我沒事。」四哥在馬上擺了擺手,「小五,告訴我吧,究竟是怎麼攻下此城的?」
說完,他意識到什麼,渾身一震,環顧四周。然而,已經遲了。
「四哥,此刻我才攻下此城。」葉星辭回望洞開的兩道城門,和正在入城的黑壓壓的軍隊,輕輕一挑嘴角:「城門開啟前,城裡根本就沒有昌軍。」
「你——啊呀——」四哥右手猛擊前額,發出一聲驚詫而懊悔的咆哮,坐騎也驚得奮蹄。
他面色漲紅,右手搭上佩劍,又因弟弟的話而僵住。
「別妄動!」葉星辭急切低吼,「現在,所有人都認為你已歸降。城門大開,昌軍正在入城,你守不住了!一旦開戰,生靈塗炭,連百姓也會捲入戰火。」
四哥呼吸沉重,緊攥劍柄,憤恨地切齒。
他看看身後,那些親自帶進城的烏泱泱的敵軍,又看看遠處民居窗後閃過的恐懼的臉孔。
「四哥,歸降吧!」葉星辭懇求,「你殺了監軍,有家族庇佑,尹北望不會追究你。但這把刀,一定會落在你身邊的人頭上,你的親信都要替你擔責!」
那握住劍柄的手,緩緩移開。
四哥搖搖頭,苦笑一下,隨即釋然地哈哈大笑。
他抬起手,愛恨交加地點了點弟弟:「好啊,小五,真是彌天之勇!好膽魄!四哥敗在你手裡,心服口服。」
「葉將軍,難道你此刻才決心歸降?」四哥的參將詫異地瞪大雙眼,「那,那我們豈不是先把敵人迎進家了……」
四哥問,昨夜發生了什麼。
「你走之後,昌軍突襲。」對方回憶道,「起初,攻勢很猛。我們避其鋒芒,撤回城中,開始防守。沒一會兒,對方便撤了。之後,有個寧王府的官吏前來喊話,說將軍已在洗月湖被俘歸降,讓我們也開城獻降。
我自然不信。那人說,進城商談。我們見他只有一個隨從,沒有甲冑兵器,就放他進城了。那人說,葉四將軍是否歸降,很快便知。
破曉時,果真望見你和昌軍一起回來了!我們這才確定,你真的被俘。之後,那人命我等更換城頭旗幟,打開城門,我便照做了。」
「糊塗蟲!」四哥氣得揮起馬鞭,「就算我降了,哪怕被殺了,又與你們何干?該堅守不出,為國盡忠!」
副將含淚抱拳:「葉將軍情深義重,為了同袍,連皇上派來的監軍都殺了,我們又怎能棄你不顧?」
四哥重重地嘆了口氣。
葉星辭沉靜地旁觀,想到楚翊提過,齊國集權不徹底,葉家的本質仍是軍閥。一眾將領手中的權力,並非來自於君王,而是主帥的家族。
故而,這些將領把四哥的性命看得極重。除了情義,也兼利益。
「重雲關那邊的情況呢?」四哥憂心道。
參將答:「昌軍來去匆匆,我們判斷無需援助,便派人知會重雲關的守軍,按兵不動,以免生亂。」
「他們撤得快,是因為攻城的根本就沒有多少兵力。」四哥後知後覺,「那一波進攻,是為了將城外的我軍逼回城裡,方便此刻順利進城。」
他惱火地回頭,再度看向被自己帶進家門的敵人,又問:「知府呢?」
「府台看見將軍被俘,卻不同意開城獻降,被我們綁起來了,還在城牆上。」參將側頭,看向通往瓮城城牆的石階,抬手一指:「那就是寧王府的官吏!舌燦蓮花,說得我們綁了知府。」
葉星辭隨之看去,見前夫一襲青衫,面帶笑意,悠哉地步下台階。怕有人認識他,還在唇上貼了兩撇八字鬍,臉上點了痦子。
比先前的葉星辭更像算命先生。
隨後的羅雨也略做喬裝,也許是為了好玩吧,在每個痦子上都粘了一根毛,正邊走邊拔,邊拔邊笑。
目光相遇,小兩口會心一笑。仿佛不是身處千軍萬馬,而是在春日泛舟。
楚翊端詳著心上人,見那朝霞般明燦的面頰只有疲倦,並無傷痕,才放下心來。
小五本不同意他冒險當說客,但又找不出第二個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膺此重任,只好妥協。
可惜,小五的笑容,只持續了一個噴嚏的工夫。好吧,這小子仍有點彆扭呢。
楚翊信步走近舅兄,拱了拱手。
對方高坐駿馬,冷冷斜睨他,左臉的疤傲然舒展:「寧王爺,我只是不慎被俘,絕非屈服和歸順,我也不會為北昌而戰。」
「也許有一天會的。」楚翊溫和地彎起眼睛,「現在,我們需整頓城中兵馬,請你的人有序撤離。我的數萬大軍已在路上,就快到了。我們都別驚擾百姓,好嗎?」
楚翊的語調輕得,像深夜在燭火邊細語。
這是非常時刻,他身邊也的確遍布火種,而腳下就是柴禾垛。稍有不穩,火星濺落,轉瞬戰火連天。
若在城中混戰,那將是地獄般的慘烈。
第337章 官宣!
「大丈夫一字千鈞,我說不打,這仗便打不起來。」舅兄凌厲一笑,聲音頓挫有力,「流岩有三萬兵力,我本可與你一決生死,可我不想百姓遭殃。我被俘了,我留下,讓其餘齊軍回重雲關。」
「好。」楚翊乾脆道。
他當然想消耗南齊的戰力,把壯丁全送去國內墾荒屯田。但齊軍沒有潰敗,他掌控不了成建制的龐大敵軍。
「我只是告知,不是徵求你的看法。」舅兄似乎瞧自己不順眼,挾著某種私憤,「你留不住我的兵馬。」
「想留,也不是沒辦法。」楚翊瞥一眼神情凝重的心上人,放下攝政王的身段,主動為舅兄牽馬,「仁慈和鐵腕,哪個更能建立權威?我擁有後者,但信奉前者。」
他的舉動,讓小五和一眾齊軍將領都看愣了。他不以為意,繼續道:
「至於貴國的皇帝,就不好說了。他的新政百弊叢生,想必你能看出。當變革失敗,在加重賦稅和與民休息之間,他會怎麼選,想必你也能預料到。」
舅兄目視前方,冷冷嘀咕:「哼,狡獪的小子,全靠一張嘴唬人。」
這日,流岩一役不戰而勝。齊軍撤往重雲關,葉四留下了幾個心腹和一路親兵。包括戴罪的李總鎮,這是一種庇護。
隨後,傳令給附近的小城奇林,命其堅守城池。
葉星辭力勸四哥,將奇林的守將調走。奇林需依託流岩來防守,沒有獨守的必要,一旦被圍,旦夕破城,徒增傷亡。
四哥喝著悶酒,態度堅決,還帶著刁難的意味:「丟了流岩,是我失算。連奇林也拱手相讓,那我真成國賊了。那小子不是很能說嗎?叫他用嘴破城去吧!」
葉星辭看出四哥瞧楚翊不順眼,笑嘻嘻地問原由。
四哥思索半晌,撇嘴道:「他有才能,又生得風流俊逸。可橫看豎看,都像拱進我家菜地的野豬。」
葉星辭捧腹大笑,告訴四哥,楚翊確實屬豬,還喜歡在府里種菜。
傍晚,楚翊真的用嘴攻破了奇林的城防。
倒不是念了什麼開門咒,而是綁著流岩知府,來到奇林城下,給了守將兩個選擇:
一,看著皇帝委派的心腹官員捐軀,自己也坐等城破,然後捐軀。黃泉路上緊趕兩步,還能搭個伴,聊一聊各自的壯烈。
二,打開城門,率軍撤離,同時帶走皇帝的心腹,順便讓對方欠你個人情。期間不爆發衝突,皆大歡喜。
奇林守將先說了些壯烈的宣言,然後選了更輕鬆的人生,帶著流岩知府撤了。
葉星辭將消息告訴四哥時,他還在指揮使司的花園獨酌,已是醉玉頹山。樓閣的窗子開著,月色汩汩地湧進來,與杯中酒交融。
用嘴破城的楚翊也在,在角落欣賞屏風的刺繡,沒有打擾兄弟倆。
春寒料峭,葉星辭關了窗,坐回四哥身邊,按住他又探向酒壺的右手。
四哥抬眼,目光複雜而溫柔,帶著酒氣的手移到葉星辭臉上,捏住臉蛋搖晃:「上次,我在這對你說,用智謀打敗哥哥,你做到了!哥哥敗給你,不丟人。你長大了,小五。」
「四哥,你可以叫我驍武。」
四哥點頭,緩緩眨動醉眼,瞄一下角落的「弟婿」,評價道:「他很會順勢而為。這樣的人,註定不凡,仁義則為英雄,強橫則為梟雄。」
「九爺有自己的原則。」葉星辭中肯道,「以他的謀略,若機關用盡,三個月就能成為攝政王。他選擇穩紮穩打,足足用了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