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月芙,快謝恩。」連稱呼都驟然變得親密,「母后,月芙年少,確實羞於啟齒,謝母后玉成此事。」
「我不羞,我臉皮很厚的,只是還沒想好……」葉星辭六神無主,頻頻偷瞄楚翊。男人的表情從未有過的冷峻,眉目間一片肅殺。
「別害羞了,母后的禮物你都收下了。」瑞王狡獪一笑,握住葉星辭的手,亮出璀璨金鐲。
葉星辭懂了。母子倆早已私下商定,在壽宴上當眾指婚。正好,瑞王痛失楊榛這條大腿,那就再接上一條。這條新腿,就是和平的象徵,身攜巨額嫁妝,尊貴的友邦公主。
後宮不能干政,但老太太坐不住了。親自下場,為兒子謀取攝政王之位,通過「家事」迂迴干政,不給外臣話柄。
什麼送鐲子,噓寒問暖,為了讓自己開心而在馬球場過壽,都是溫情脈脈的枷鎖,做戲給旁人看:老太太對你這麼好,你怎能在她華誕拂了她的面子?失禮,失敬,毫無教養,給齊國皇家丟人。
或許,當場脫褲子放鳥兒,可以阻斷這次指婚。
葉星辭頭昏腦脹,抽回被瑞王緊握的手,惶然道:「此事,此事還是該從長計議。容我修一封家書,告知父母。」
老太太眼睛一翻一閉,捂住心口,似乎要步兒子後塵,猝死於壽宴。
「你看,母后都被你氣著了,今天她老人家過壽呢。」瑞王責備,幾乎壓抑不住語氣中的得意。
葉星辭擔不起氣倒太皇太后的罪過,無奈沉默叩首,行屍般僵硬地回到座位,緊咬下唇。不,他不能嫁給瑞王。於公,太子要他儘量拖延。於私,他不願和陷害手足的卑鄙男人結為連理。
怎麼辦,怎麼辦。
太皇太后怕不穩妥,要讓此事板上釘釘,看向永曆:「皇帝認為呢?」一旦獲得首肯,便是金口御言,不容置疑。
永曆瞥向吳正英,後者神色淡然古井無波,只是輕輕擺了擺手腕。
「吳大學士是外臣,皇帝的家事,不必徵詢他的看法。」太皇太后臉色微沉,轉瞬又綻開笑意,「公主是哀家最喜愛的晚輩,能看見她的終身大事有著落,就是最好的壽禮。唉,奶奶我都七十好幾了,也不知還能再過幾個生日。」
說著,竟微微哽咽。
老祖母落淚,永曆招架不住,不再看吳正英,用清亮的童音祝賀:「既然三叔和公主心意相通,有意共締鴛盟,那朕祝福你們。」
大局已定,婚事已成,太皇太后舒了口氣,笑著叫眾人繼續用膳。葉星辭呆望菜餚,一動不動,生平第一次沒了食慾。
楚翊將硬生生攥出裂痕的酒盅放回桌案,眼瞼微跳,眸光在睫毛的陰影中愈發陰沉。之後,他側過臉,真誠地彎起嘴角,笑如春風:「三哥,恭喜!弟弟敬你一杯。」
**
入夜,星躍樓里,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們齊聚客廳。
「當時就是這樣,老太后突然就把葉小將軍指婚給瑞王,我倆都驚呆了。說好自己選的,怎麼能強求!簡直像土匪搶壓寨夫人!」壽宴期間,始終陪侍左右的子苓和雲苓三言兩語,將過程講給眾人,氣得俏臉通紅。
四個屬下神情凝重,苦惱地撓頭,連聲哀嘆。宋卓道:「雲苓姑娘,你不是很機靈嗎?你倒地裝抽風,口吐白沫,不就把這事岔過去了嗎?」
「事發突然,誰能想這麼多啊!」
葉星辭抬手打斷他們的話:「沒用的,躲不過去,老太后和瑞王早就商量好了。送鐲子時,我就該想到。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她急著為瑞王增加勢力,就算不在壽宴指婚,也會再開個什麼家宴、夜宴。哪怕聚在一起喝涼水,喝西北風,她也要把這事定了。」
福全原地打轉,猶豫道:「夏公公叫咱將計就計,那、那就只好將就著嫁給瑞王?可是,葉小將軍一過門,馬上就會露餡兒。瑞王要是個童子雞,沒準還能糊弄幾天,可他姬妾成群,經驗豐富啊。」
「他發現我是男的,不會對外聲張,因為他需要我的身份。可他心黑手狠,連兄弟都害,絕不會給我好果子吃,你們更是要受苦頭。」葉星辭往椅背一砸,雙手掩面,陷入沉默。半晌,他仰起頭,目光決然:「萬一迫不得已,真的嫁進瑞王府,我就提前把你們打發走。你們回江南,回兆安,回家去。老子一身武藝,不怕他。」
「我不走。」於章遠將手搭在他肩頭,「虎穴龍潭,我陪著你。」
「我也不走。」「我也是。」「不就是個老男人,我不怕他。我們一起從東宮出來,將來也要一起回去。」宋卓,司賢,鄭昆也依次將手按在於章遠的手上。霎時間,葉星辭的肩頭沉甸甸,墜滿安全感,令他心口發燙。
「我也不走。」太監福全挺起單薄的胸膛,也將手放上去,「別看老子沒根,可老子有種!」福謙用力點頭,也做出同樣的動作。
姑娘們也紛紛伸手,疊在那厚厚一摞的巴掌上,「我們六個打小就在一塊兒,葉小將軍擔了天大的干係,才讓大家過了幾個月舒坦日子,絕對不能拋下他。何況,公主走失,所有人都有責任。」
葉星辭含著熱淚,艱難側頭,盯著肩膀上摞得老高的十隻手:「疊烙餅呢?你們站成這樣,不擠嗎?我要被壓死了。」
緊緊擠成兩圈的眾人散開,哈哈大笑。
忽然,子苓上揚的嘴角撇下去,抽泣起來,葉星辭忙去關心。
她蹲在地上,淚流滿面:「對不起,葉小將軍。在路上時,你叫我假扮公主,而我卻上吊。其實,我不是真的想死,是做戲給你看,當時我實在太害怕了。假如要嫁給瑞王的是我就好了,最起碼我是女的。」
葉星辭笑了笑,告訴她,其實自己能看出來。過去的事不必再提,就當個屁把它放了。不能放在午夜的被窩,那樣只會失眠,要讓它融入天地。
「別哭了,子苓姑娘,我都心疼了。」好色之徒司賢趁機安慰,又是遞手帕,又是摟肩膀,被姑娘們合力推開。
「還有件事。」葉星辭凝重道,「為老太太準備壽禮,是我第一次開箱查看公主的嫁妝,發現一件驚人的事。」他迎上眾人探究的目光,「嫁妝遠沒有傳聞中的多。沒有萬兩黃金,只有兩千兩,剩下的全是鑄鐵。所謂的奇珍異寶,多半是湖石。」
眾皆愕然,相顧無語。於章遠低聲猜測:「你是說,被人掉包了?不可能啊。」
「不,豐厚的嫁妝恐怕只是噱頭,為了面子上好看。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你們心裡有數就好。」葉星辭還有一種猜想:虛高的嫁妝,是太子爺放出的香餌,為了讓瑞王和慶王斗得更激烈。等夏小滿再來時,問個清楚吧。
在順都和兆安之間往返,千里奔波,也真夠辛苦。但是夏小滿似乎陶醉其中,以苦為樂。他對太子一腔赤誠,這份心思是否感動了對方尚未可知,反正把他自己感動壞了。
上一次,夏小滿來永固園與葉星辭見面,還沒來得及說話,就暈厥過去。他因冒酷暑趕路而中暍,渾身燙得嚇人。還好,瑞王剛派人送來一大塊冰,喝了冰鎮綠豆湯,才算緩過來。
他清醒的頭一件事,就是裹緊自己敞開的領口,呼喚馴養的松鼠,隨後冷聲質問服侍他的福全和福謙:「為什麼擅自替我更衣?!」
二人解釋,衣服都汗濕了,不利於散熱。
「這有什麼啊夏公公,咱的身子不都一樣嗎?」福全笑道。
福謙也笑:「以後千萬注意身體,咱們這些做太監的,一定要對自己好,不然還指望誰呢?」
「什麼咱們?誰跟你是咱們?」夏小滿並不領情,脆嫩的聲音變得尖刻,琉璃珠似的大眼睛盛滿惱火,像被踩了尾巴的野貓,「我和你們不一樣。你們一進宮就是太監,而我原本不是。你們沒得選,我有得選。我被迫淨身後,本可離開皇宮,買房置地,娶老婆再抱養幾個兒女。但我沒有,而是繼續留在太子身邊效力。」
「啊,是是是,小的哪敢與夏公公比肩。」福全福謙不敢和東宮總管爭辯,轉過身卻一齊竊笑,笑他自命不凡。說了這麼多,還不是跟他們一樣。
不過,在葉星辭面前,夏小滿又如家貓般溫順,總是在微笑。他們從下午密談到傍晚,繼而談了一夜。他叮囑了很多,但葉星辭太困,基本沒記住。
夏小滿說,聖上和俞貴妃還是老樣子,整天膩在一起,加上皓王,猶如一家三口,太子活得像鄰居。聖上當然也會探望皇后,但只把那當成禮節和任務,每次小坐片刻就走,像去不熟的親戚家串門。
太子將新政的試行地,定在俞仁文任知府的峪平。那傢伙坐擁田產無數,按照新政,要多納很多田賦,於是仗著國舅爺的身份暗中拆台。但太子堅持不換地方,新政只有在此地順利推行,全國才能推行。
夏小滿還說,太子每天睡得很少,於是自己也減少了睡眠,這樣能多做很多事。葉星辭表示,減少歸減少,但也不能直接取消啊,我們睡一覺再談。夏小滿不肯,說急著往回趕,太子離不開自己。
「我不羞,我臉皮很厚的,只是還沒想好……」葉星辭六神無主,頻頻偷瞄楚翊。男人的表情從未有過的冷峻,眉目間一片肅殺。
「別害羞了,母后的禮物你都收下了。」瑞王狡獪一笑,握住葉星辭的手,亮出璀璨金鐲。
葉星辭懂了。母子倆早已私下商定,在壽宴上當眾指婚。正好,瑞王痛失楊榛這條大腿,那就再接上一條。這條新腿,就是和平的象徵,身攜巨額嫁妝,尊貴的友邦公主。
後宮不能干政,但老太太坐不住了。親自下場,為兒子謀取攝政王之位,通過「家事」迂迴干政,不給外臣話柄。
什麼送鐲子,噓寒問暖,為了讓自己開心而在馬球場過壽,都是溫情脈脈的枷鎖,做戲給旁人看:老太太對你這麼好,你怎能在她華誕拂了她的面子?失禮,失敬,毫無教養,給齊國皇家丟人。
或許,當場脫褲子放鳥兒,可以阻斷這次指婚。
葉星辭頭昏腦脹,抽回被瑞王緊握的手,惶然道:「此事,此事還是該從長計議。容我修一封家書,告知父母。」
老太太眼睛一翻一閉,捂住心口,似乎要步兒子後塵,猝死於壽宴。
「你看,母后都被你氣著了,今天她老人家過壽呢。」瑞王責備,幾乎壓抑不住語氣中的得意。
葉星辭擔不起氣倒太皇太后的罪過,無奈沉默叩首,行屍般僵硬地回到座位,緊咬下唇。不,他不能嫁給瑞王。於公,太子要他儘量拖延。於私,他不願和陷害手足的卑鄙男人結為連理。
怎麼辦,怎麼辦。
太皇太后怕不穩妥,要讓此事板上釘釘,看向永曆:「皇帝認為呢?」一旦獲得首肯,便是金口御言,不容置疑。
永曆瞥向吳正英,後者神色淡然古井無波,只是輕輕擺了擺手腕。
「吳大學士是外臣,皇帝的家事,不必徵詢他的看法。」太皇太后臉色微沉,轉瞬又綻開笑意,「公主是哀家最喜愛的晚輩,能看見她的終身大事有著落,就是最好的壽禮。唉,奶奶我都七十好幾了,也不知還能再過幾個生日。」
說著,竟微微哽咽。
老祖母落淚,永曆招架不住,不再看吳正英,用清亮的童音祝賀:「既然三叔和公主心意相通,有意共締鴛盟,那朕祝福你們。」
大局已定,婚事已成,太皇太后舒了口氣,笑著叫眾人繼續用膳。葉星辭呆望菜餚,一動不動,生平第一次沒了食慾。
楚翊將硬生生攥出裂痕的酒盅放回桌案,眼瞼微跳,眸光在睫毛的陰影中愈發陰沉。之後,他側過臉,真誠地彎起嘴角,笑如春風:「三哥,恭喜!弟弟敬你一杯。」
**
入夜,星躍樓里,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們齊聚客廳。
「當時就是這樣,老太后突然就把葉小將軍指婚給瑞王,我倆都驚呆了。說好自己選的,怎麼能強求!簡直像土匪搶壓寨夫人!」壽宴期間,始終陪侍左右的子苓和雲苓三言兩語,將過程講給眾人,氣得俏臉通紅。
四個屬下神情凝重,苦惱地撓頭,連聲哀嘆。宋卓道:「雲苓姑娘,你不是很機靈嗎?你倒地裝抽風,口吐白沫,不就把這事岔過去了嗎?」
「事發突然,誰能想這麼多啊!」
葉星辭抬手打斷他們的話:「沒用的,躲不過去,老太后和瑞王早就商量好了。送鐲子時,我就該想到。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她急著為瑞王增加勢力,就算不在壽宴指婚,也會再開個什麼家宴、夜宴。哪怕聚在一起喝涼水,喝西北風,她也要把這事定了。」
福全原地打轉,猶豫道:「夏公公叫咱將計就計,那、那就只好將就著嫁給瑞王?可是,葉小將軍一過門,馬上就會露餡兒。瑞王要是個童子雞,沒準還能糊弄幾天,可他姬妾成群,經驗豐富啊。」
「他發現我是男的,不會對外聲張,因為他需要我的身份。可他心黑手狠,連兄弟都害,絕不會給我好果子吃,你們更是要受苦頭。」葉星辭往椅背一砸,雙手掩面,陷入沉默。半晌,他仰起頭,目光決然:「萬一迫不得已,真的嫁進瑞王府,我就提前把你們打發走。你們回江南,回兆安,回家去。老子一身武藝,不怕他。」
「我不走。」於章遠將手搭在他肩頭,「虎穴龍潭,我陪著你。」
「我也不走。」「我也是。」「不就是個老男人,我不怕他。我們一起從東宮出來,將來也要一起回去。」宋卓,司賢,鄭昆也依次將手按在於章遠的手上。霎時間,葉星辭的肩頭沉甸甸,墜滿安全感,令他心口發燙。
「我也不走。」太監福全挺起單薄的胸膛,也將手放上去,「別看老子沒根,可老子有種!」福謙用力點頭,也做出同樣的動作。
姑娘們也紛紛伸手,疊在那厚厚一摞的巴掌上,「我們六個打小就在一塊兒,葉小將軍擔了天大的干係,才讓大家過了幾個月舒坦日子,絕對不能拋下他。何況,公主走失,所有人都有責任。」
葉星辭含著熱淚,艱難側頭,盯著肩膀上摞得老高的十隻手:「疊烙餅呢?你們站成這樣,不擠嗎?我要被壓死了。」
緊緊擠成兩圈的眾人散開,哈哈大笑。
忽然,子苓上揚的嘴角撇下去,抽泣起來,葉星辭忙去關心。
她蹲在地上,淚流滿面:「對不起,葉小將軍。在路上時,你叫我假扮公主,而我卻上吊。其實,我不是真的想死,是做戲給你看,當時我實在太害怕了。假如要嫁給瑞王的是我就好了,最起碼我是女的。」
葉星辭笑了笑,告訴她,其實自己能看出來。過去的事不必再提,就當個屁把它放了。不能放在午夜的被窩,那樣只會失眠,要讓它融入天地。
「別哭了,子苓姑娘,我都心疼了。」好色之徒司賢趁機安慰,又是遞手帕,又是摟肩膀,被姑娘們合力推開。
「還有件事。」葉星辭凝重道,「為老太太準備壽禮,是我第一次開箱查看公主的嫁妝,發現一件驚人的事。」他迎上眾人探究的目光,「嫁妝遠沒有傳聞中的多。沒有萬兩黃金,只有兩千兩,剩下的全是鑄鐵。所謂的奇珍異寶,多半是湖石。」
眾皆愕然,相顧無語。於章遠低聲猜測:「你是說,被人掉包了?不可能啊。」
「不,豐厚的嫁妝恐怕只是噱頭,為了面子上好看。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你們心裡有數就好。」葉星辭還有一種猜想:虛高的嫁妝,是太子爺放出的香餌,為了讓瑞王和慶王斗得更激烈。等夏小滿再來時,問個清楚吧。
在順都和兆安之間往返,千里奔波,也真夠辛苦。但是夏小滿似乎陶醉其中,以苦為樂。他對太子一腔赤誠,這份心思是否感動了對方尚未可知,反正把他自己感動壞了。
上一次,夏小滿來永固園與葉星辭見面,還沒來得及說話,就暈厥過去。他因冒酷暑趕路而中暍,渾身燙得嚇人。還好,瑞王剛派人送來一大塊冰,喝了冰鎮綠豆湯,才算緩過來。
他清醒的頭一件事,就是裹緊自己敞開的領口,呼喚馴養的松鼠,隨後冷聲質問服侍他的福全和福謙:「為什麼擅自替我更衣?!」
二人解釋,衣服都汗濕了,不利於散熱。
「這有什麼啊夏公公,咱的身子不都一樣嗎?」福全笑道。
福謙也笑:「以後千萬注意身體,咱們這些做太監的,一定要對自己好,不然還指望誰呢?」
「什麼咱們?誰跟你是咱們?」夏小滿並不領情,脆嫩的聲音變得尖刻,琉璃珠似的大眼睛盛滿惱火,像被踩了尾巴的野貓,「我和你們不一樣。你們一進宮就是太監,而我原本不是。你們沒得選,我有得選。我被迫淨身後,本可離開皇宮,買房置地,娶老婆再抱養幾個兒女。但我沒有,而是繼續留在太子身邊效力。」
「啊,是是是,小的哪敢與夏公公比肩。」福全福謙不敢和東宮總管爭辯,轉過身卻一齊竊笑,笑他自命不凡。說了這麼多,還不是跟他們一樣。
不過,在葉星辭面前,夏小滿又如家貓般溫順,總是在微笑。他們從下午密談到傍晚,繼而談了一夜。他叮囑了很多,但葉星辭太困,基本沒記住。
夏小滿說,聖上和俞貴妃還是老樣子,整天膩在一起,加上皓王,猶如一家三口,太子活得像鄰居。聖上當然也會探望皇后,但只把那當成禮節和任務,每次小坐片刻就走,像去不熟的親戚家串門。
太子將新政的試行地,定在俞仁文任知府的峪平。那傢伙坐擁田產無數,按照新政,要多納很多田賦,於是仗著國舅爺的身份暗中拆台。但太子堅持不換地方,新政只有在此地順利推行,全國才能推行。
夏小滿還說,太子每天睡得很少,於是自己也減少了睡眠,這樣能多做很多事。葉星辭表示,減少歸減少,但也不能直接取消啊,我們睡一覺再談。夏小滿不肯,說急著往回趕,太子離不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