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喪禮結束,葉星辭結結實實地睡了一覺。醒來,他穿上素服,到宮外散步。他住的地方叫「抱翠居」,寢殿後有個小園子,仿江南園林而造,小橋流水、綠竹青青,清幽怡人。
子苓、福全六人也是一身白衣,正湊在一起說話。葉星辭走過去問:「聊什麼呢?」
福全道:「我聽傳早膳的太監說,世宗皇帝陵寢里要題匾額,還有神道碑的碑文。瑞王和慶王各寫了一份,叫大臣們和翰林院選,誰的字好就用誰的。」
「這麼快就開始較勁了?」葉星辭嗤笑一聲,「這不是變相的逼群臣選邊站嗎?」
「他們表面倒是和睦,說這只是選題字而已,與別的不相干。」雲苓在旁補充。
子苓憂心道:「世宗皇帝不在了,那我們該怎麼辦?就這樣一直待在宮裡嗎?」
「走一步,看一步吧。」葉星辭嘆氣,「盧侍郎已經動身回兆安了吧,那於章遠他們呢?」
「沒跟著回去,都在城裡住下了。剛托人捎來口信,還在尋找公主的下落。」福全說道,接著提醒,「葉小將軍,你該去向太皇太后請安了,別人都動身了。」
「請安?」
「宮裡都這樣,晨昏定省嘛。」
**
太皇太后的宮中空闊清冷,四處懸垂著深色帷幔,壓抑而沉重,像一個老人的心事。宮女冷漠如冰,不苟言笑。到了這裡,每個人都不禁放輕步子。
正殿裡,以太后為首,站滿了世宗皇帝的太妃們,全都身著素服。白汪汪一片,像在舉行某種祭祀儀式。
太皇太后居於主位,接受眾妃跪拜。她臉上的紋路似乎更深,白髮也失去了光澤。她微微抬手,聲音蒼老粗啞:「都坐吧。」
眾妃分坐兩旁,葉星辭的位次只比原來的皇后和另一位貴妃低。直到昨天他才獲知,原來未宣讀的聖旨中,確實是冊封公主為貴妃。
眾人開始閒話家常,語氣淡漠,像被刀逼著坐在這聊天。每個人都沒什麼動作,如同戴著無形的重枷。葉星辭插不上嘴,自顧自出神。
「尹妃。」老太太叫了兩遍,葉星辭才反應過來,慌忙道:「臣妾失禮,請太皇太后恕罪。」
皇太后溫柔一笑:「妹妹跋涉千里來到順都,緊接著又守靈多日,難免勞累。你咽喉的不適好些了嗎?」
「仍有點痛。」
太皇太后那核桃般的眼皮上下一碰,打量著他清麗絕俗的模樣,沉緩道:「你來自友邦,貴為皇女,又只有十七歲,或許會覺得接下來的安排不公平。但是,這是祖宗的法度,不能因你而廢改。」
葉星辭茫然地望著她,心慢慢懸了起來。隨後,他終於明白,其他妃子所說的「別看你是公主,到頭來,你也會和我們一樣」是何含義。
「念吧。」老太太手腕一擺,一旁的太監上前半步,高亢冷漠的尖嗓響徹大殿:「宣太皇太后、皇太后懿旨,世宗仁皇帝之後宮,無位分、未受幸者,恩准出宮。有子嗣者,留在宮中。有位分,無子嗣者,年三十以上,恩准留宮養老。年三十以下,移居雁鳴山靈泉寺出家為尼,為祖宗守陵,為後人祈福。封賞之物一律留下,私人財物可保留,不可攜帶奴婢。」
葉星辭根據懿旨里的分類迅速對照,他娘的!自己就是有位分、無子嗣、三十歲以下需要出家那一夥。
齊國也有類似的制度,小時候他和太子一起讀書,聽師傅講過。當時他昏昏欲睡,不感興趣,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會落在自己頭上!看來,真的要娶不到媳婦了。誰能接受自己的夫君嫁過人,守過寡,還當過尼姑。
那幾個在守靈時就淚水漣漣的年輕妃子又開始啜泣。其中一人忽然抹了把臉,目光決然:「臣妾自請殉葬,求賜白綾,望太皇太后恩准。」
「你傻呀?」葉星辭悄聲勸阻,「再怎麼樣,也不至於死啊,出家就出家唄。」無論是北昌還是南齊,人殉早已廢止,但仍會尊重后妃追隨先皇而去的意願。提出殉節,一般都會准。因為這也是為先皇增光添彩的事,有女人願意為他自盡,足證深情厚誼。
那女人搖搖頭,苦澀地瞟一眼葉星辭,決絕地抿緊嘴角,死意已定。
「好,貞烈殉節,其情可嘉。」太皇太后喟嘆著向後靠去,娓娓道:「你殉葬後,哀家會向皇上請旨,追封你為貴妃,葬入先皇陵寢地宮。再將你加入大昌的貞節旌表,重賞你的父兄。」
女人含淚謝恩,將額頭磕得紅腫。葉星辭懂了,她一是不想出家,二是想幫家裡一把,對於父兄的仕途有所助益。
唉,傻女人!
「妹妹,你可想清楚了。」皇太后不忍地柔聲問道。見女人決然不語,也只是嘆了口氣,瞥一眼太皇太后,沒繼續勸阻。顯然,她性格怯懦,後宮之事全憑對方做主。
殿上沉寂許久,才再度響起太皇太后蒼老如鋸的聲音:「尹氏、趙氏、楊氏、劉氏、王氏,你們五人,誰還想自請殉葬?」她頓了一頓,疲乏地半闔著眼,「回去收拾一下,太僕寺已備好車馬,這就動身移居靈泉寺吧。」
「臣妾遵命。」
葉星辭的頭腦漸漸從發懵恢復清醒。去寺廟生活,倒不見得是壞事,甚至可以擇機而逃,還能見到於章遠他們。至此,自己已經完成了「和親」的使命,等差不多被眾人所遺忘,就想辦法把子苓六人也弄出來,一起回江南去。
「尹氏。」
離開大殿的步伐被打斷,葉星辭轉過身,盯著太皇太后微微開合,皺紋密布的嘴唇。
「你的嫁妝都是你的私產,可以帶著。哀家注意到,你個性張揚,到了靈泉寺要好生修行。先磨磨性子,日後再議其他安排。」
**
不到一個時辰,葉星辭就帶著公主的整整十大箱嫁妝,登上太僕寺的車馬,移居雁鳴山靈泉寺。箱子都以紅紙封箱,其中三箱無比的結實沉重,內有上等成色的赤金一萬兩。不過,他還沒打開過。
另四女與他同乘一車。她們把封賞的財物珠寶都留在了宮裡,只有隨身包袱,不禁艷羨他裝在後車的豐厚家底。
趙氏感慨道:「尹妹妹,齊國正原皇帝真寵你,給你帶這麼多嫁妝傍身。可惜,你貴為公主,卻落得跟我們一樣的下場。」
楊氏幽幽嘆了口氣:「你才十七歲,甚至還沒體會過雲雨之歡,巫山之樂。」
什麼歡啊樂啊,誰要體驗啊!葉星辭暗道。
趙氏苦笑:「以後,咱們姐妹幾個相依為命吧。」又思忖道:「太皇太后叫你磨磨性子,也許另有安排。」
出城後,一路來到雁鳴山山腳。大山層林疊翠,在山坳中沿坎坷崎嶇的山路行進片刻,車駕停在一片林子裡。
駕車的太僕寺胥吏跳下來,拍拍褲腿上的灰,淡漠道:「前面車不過去了,幾位娘娘下車步行吧。」
「要走多遠?」葉星辭問。
「不遠,翻過這個山頭,再走上一陣子,就能看見靈泉寺的山門了。」那胥吏嘬了下牙花子,瘦削乾癟的面孔流出一絲不耐,朝後車嚷嚷:「來,卸車,讓馬也歇一歇。你們幾個,隨我步行護送幾位娘娘入寺。」
葉星辭和四名女子下了車,十箱嫁妝也被卸在路旁。那胥吏做了個「請」的手勢:「走吧,尊貴的娘娘們,小人還趕著回去復命呢。」落架的鳳凰不如雞,他的語氣飽含調侃。這些不得志的跑腿小吏,最愛看貴人落魄。
「我的這些東西誰搬?」葉星辭指著嫁妝。
「小人力氣小,你自個兒想轍吧。」那胥吏嘿嘿一樂。
葉星辭不慌不忙,從隨身的包袱里拿出公主賞人用的匣子,抓出一把金銀首飾,明晃晃高舉在手:「山高路遠的,諸位兄弟幫個忙,把我的箱子抬到寺里去。」
財大氣粗,和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男子氣概,讓四名女子欽佩不已。
「娘娘大氣,放心,小人有的是力氣!」那胥吏往手心啐了兩口唾沫,從車座下翻出麻繩,麻利地捆好一個箱子,拼了命背在身上。
其他人也照做,三兩人抬一箱。如此搬了三趟,才把嫁妝安置在寺里。
葉星辭闊步行走在山間小路,嗅著草木清香,心境也隨之明朗起來。正值四月,北方山裡的春花謝得晚,林間仍粉白點點。
他不時停下,等趙氏她們氣喘吁吁地跟上來:「妹妹好體力,難怪劍舞得也好。」
來到靈泉寺山門,幾名胥吏便返回了。葉星辭沿長長的石階拾級而上,迎面遇見一白衣男子正往下走。正午的陽光自頭頂傾灑,顯得男人眉宇幽深,情緒都斂藏在睫毛投下的陰影里。
第22章 不為人知的計劃
「好巧,九爺在這做什麼?」葉星辭笑著問。側目一瞥,樹蔭里正站著王府的護衛羅雨,仍舊是一副冰冷文氣的面孔。
「有事與方丈商談。」楚翊掃過隨後爬上來的幾個女子,「幾位太妃這是在……」
葉星辭淡淡道:「遵太皇太后懿旨,來當和尚。啊不,尼姑。」他是男人,提到出家,總是下意識覺得是做和尚。
子苓、福全六人也是一身白衣,正湊在一起說話。葉星辭走過去問:「聊什麼呢?」
福全道:「我聽傳早膳的太監說,世宗皇帝陵寢里要題匾額,還有神道碑的碑文。瑞王和慶王各寫了一份,叫大臣們和翰林院選,誰的字好就用誰的。」
「這麼快就開始較勁了?」葉星辭嗤笑一聲,「這不是變相的逼群臣選邊站嗎?」
「他們表面倒是和睦,說這只是選題字而已,與別的不相干。」雲苓在旁補充。
子苓憂心道:「世宗皇帝不在了,那我們該怎麼辦?就這樣一直待在宮裡嗎?」
「走一步,看一步吧。」葉星辭嘆氣,「盧侍郎已經動身回兆安了吧,那於章遠他們呢?」
「沒跟著回去,都在城裡住下了。剛托人捎來口信,還在尋找公主的下落。」福全說道,接著提醒,「葉小將軍,你該去向太皇太后請安了,別人都動身了。」
「請安?」
「宮裡都這樣,晨昏定省嘛。」
**
太皇太后的宮中空闊清冷,四處懸垂著深色帷幔,壓抑而沉重,像一個老人的心事。宮女冷漠如冰,不苟言笑。到了這裡,每個人都不禁放輕步子。
正殿裡,以太后為首,站滿了世宗皇帝的太妃們,全都身著素服。白汪汪一片,像在舉行某種祭祀儀式。
太皇太后居於主位,接受眾妃跪拜。她臉上的紋路似乎更深,白髮也失去了光澤。她微微抬手,聲音蒼老粗啞:「都坐吧。」
眾妃分坐兩旁,葉星辭的位次只比原來的皇后和另一位貴妃低。直到昨天他才獲知,原來未宣讀的聖旨中,確實是冊封公主為貴妃。
眾人開始閒話家常,語氣淡漠,像被刀逼著坐在這聊天。每個人都沒什麼動作,如同戴著無形的重枷。葉星辭插不上嘴,自顧自出神。
「尹妃。」老太太叫了兩遍,葉星辭才反應過來,慌忙道:「臣妾失禮,請太皇太后恕罪。」
皇太后溫柔一笑:「妹妹跋涉千里來到順都,緊接著又守靈多日,難免勞累。你咽喉的不適好些了嗎?」
「仍有點痛。」
太皇太后那核桃般的眼皮上下一碰,打量著他清麗絕俗的模樣,沉緩道:「你來自友邦,貴為皇女,又只有十七歲,或許會覺得接下來的安排不公平。但是,這是祖宗的法度,不能因你而廢改。」
葉星辭茫然地望著她,心慢慢懸了起來。隨後,他終於明白,其他妃子所說的「別看你是公主,到頭來,你也會和我們一樣」是何含義。
「念吧。」老太太手腕一擺,一旁的太監上前半步,高亢冷漠的尖嗓響徹大殿:「宣太皇太后、皇太后懿旨,世宗仁皇帝之後宮,無位分、未受幸者,恩准出宮。有子嗣者,留在宮中。有位分,無子嗣者,年三十以上,恩准留宮養老。年三十以下,移居雁鳴山靈泉寺出家為尼,為祖宗守陵,為後人祈福。封賞之物一律留下,私人財物可保留,不可攜帶奴婢。」
葉星辭根據懿旨里的分類迅速對照,他娘的!自己就是有位分、無子嗣、三十歲以下需要出家那一夥。
齊國也有類似的制度,小時候他和太子一起讀書,聽師傅講過。當時他昏昏欲睡,不感興趣,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會落在自己頭上!看來,真的要娶不到媳婦了。誰能接受自己的夫君嫁過人,守過寡,還當過尼姑。
那幾個在守靈時就淚水漣漣的年輕妃子又開始啜泣。其中一人忽然抹了把臉,目光決然:「臣妾自請殉葬,求賜白綾,望太皇太后恩准。」
「你傻呀?」葉星辭悄聲勸阻,「再怎麼樣,也不至於死啊,出家就出家唄。」無論是北昌還是南齊,人殉早已廢止,但仍會尊重后妃追隨先皇而去的意願。提出殉節,一般都會准。因為這也是為先皇增光添彩的事,有女人願意為他自盡,足證深情厚誼。
那女人搖搖頭,苦澀地瞟一眼葉星辭,決絕地抿緊嘴角,死意已定。
「好,貞烈殉節,其情可嘉。」太皇太后喟嘆著向後靠去,娓娓道:「你殉葬後,哀家會向皇上請旨,追封你為貴妃,葬入先皇陵寢地宮。再將你加入大昌的貞節旌表,重賞你的父兄。」
女人含淚謝恩,將額頭磕得紅腫。葉星辭懂了,她一是不想出家,二是想幫家裡一把,對於父兄的仕途有所助益。
唉,傻女人!
「妹妹,你可想清楚了。」皇太后不忍地柔聲問道。見女人決然不語,也只是嘆了口氣,瞥一眼太皇太后,沒繼續勸阻。顯然,她性格怯懦,後宮之事全憑對方做主。
殿上沉寂許久,才再度響起太皇太后蒼老如鋸的聲音:「尹氏、趙氏、楊氏、劉氏、王氏,你們五人,誰還想自請殉葬?」她頓了一頓,疲乏地半闔著眼,「回去收拾一下,太僕寺已備好車馬,這就動身移居靈泉寺吧。」
「臣妾遵命。」
葉星辭的頭腦漸漸從發懵恢復清醒。去寺廟生活,倒不見得是壞事,甚至可以擇機而逃,還能見到於章遠他們。至此,自己已經完成了「和親」的使命,等差不多被眾人所遺忘,就想辦法把子苓六人也弄出來,一起回江南去。
「尹氏。」
離開大殿的步伐被打斷,葉星辭轉過身,盯著太皇太后微微開合,皺紋密布的嘴唇。
「你的嫁妝都是你的私產,可以帶著。哀家注意到,你個性張揚,到了靈泉寺要好生修行。先磨磨性子,日後再議其他安排。」
**
不到一個時辰,葉星辭就帶著公主的整整十大箱嫁妝,登上太僕寺的車馬,移居雁鳴山靈泉寺。箱子都以紅紙封箱,其中三箱無比的結實沉重,內有上等成色的赤金一萬兩。不過,他還沒打開過。
另四女與他同乘一車。她們把封賞的財物珠寶都留在了宮裡,只有隨身包袱,不禁艷羨他裝在後車的豐厚家底。
趙氏感慨道:「尹妹妹,齊國正原皇帝真寵你,給你帶這麼多嫁妝傍身。可惜,你貴為公主,卻落得跟我們一樣的下場。」
楊氏幽幽嘆了口氣:「你才十七歲,甚至還沒體會過雲雨之歡,巫山之樂。」
什麼歡啊樂啊,誰要體驗啊!葉星辭暗道。
趙氏苦笑:「以後,咱們姐妹幾個相依為命吧。」又思忖道:「太皇太后叫你磨磨性子,也許另有安排。」
出城後,一路來到雁鳴山山腳。大山層林疊翠,在山坳中沿坎坷崎嶇的山路行進片刻,車駕停在一片林子裡。
駕車的太僕寺胥吏跳下來,拍拍褲腿上的灰,淡漠道:「前面車不過去了,幾位娘娘下車步行吧。」
「要走多遠?」葉星辭問。
「不遠,翻過這個山頭,再走上一陣子,就能看見靈泉寺的山門了。」那胥吏嘬了下牙花子,瘦削乾癟的面孔流出一絲不耐,朝後車嚷嚷:「來,卸車,讓馬也歇一歇。你們幾個,隨我步行護送幾位娘娘入寺。」
葉星辭和四名女子下了車,十箱嫁妝也被卸在路旁。那胥吏做了個「請」的手勢:「走吧,尊貴的娘娘們,小人還趕著回去復命呢。」落架的鳳凰不如雞,他的語氣飽含調侃。這些不得志的跑腿小吏,最愛看貴人落魄。
「我的這些東西誰搬?」葉星辭指著嫁妝。
「小人力氣小,你自個兒想轍吧。」那胥吏嘿嘿一樂。
葉星辭不慌不忙,從隨身的包袱里拿出公主賞人用的匣子,抓出一把金銀首飾,明晃晃高舉在手:「山高路遠的,諸位兄弟幫個忙,把我的箱子抬到寺里去。」
財大氣粗,和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男子氣概,讓四名女子欽佩不已。
「娘娘大氣,放心,小人有的是力氣!」那胥吏往手心啐了兩口唾沫,從車座下翻出麻繩,麻利地捆好一個箱子,拼了命背在身上。
其他人也照做,三兩人抬一箱。如此搬了三趟,才把嫁妝安置在寺里。
葉星辭闊步行走在山間小路,嗅著草木清香,心境也隨之明朗起來。正值四月,北方山裡的春花謝得晚,林間仍粉白點點。
他不時停下,等趙氏她們氣喘吁吁地跟上來:「妹妹好體力,難怪劍舞得也好。」
來到靈泉寺山門,幾名胥吏便返回了。葉星辭沿長長的石階拾級而上,迎面遇見一白衣男子正往下走。正午的陽光自頭頂傾灑,顯得男人眉宇幽深,情緒都斂藏在睫毛投下的陰影里。
第22章 不為人知的計劃
「好巧,九爺在這做什麼?」葉星辭笑著問。側目一瞥,樹蔭里正站著王府的護衛羅雨,仍舊是一副冰冷文氣的面孔。
「有事與方丈商談。」楚翊掃過隨後爬上來的幾個女子,「幾位太妃這是在……」
葉星辭淡淡道:「遵太皇太后懿旨,來當和尚。啊不,尼姑。」他是男人,提到出家,總是下意識覺得是做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