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江小海咬了下叉子,奶油沾在了唇角,他說話時,那點白色的痕跡時隱時現:「必須要叫嗎?」
他苦惱地皺了一下眉,感嘆人類社會還真是複雜。
這邊他還完全消化掉張北山傳授的戀愛觀,轉頭又要面對稱呼上的變化,儘管他並不想那麼叫沈一,但老師一直倡導入鄉隨俗,所以他到底要不要叫呢。
「那倒不是。」江小海鬆了口氣,轉瞬又聽見李山河好奇道,「你為什麼不叫呢?沈一改名前,我可是追著他叫了好久的『一一』。」
李山河實在不理解,偶爾逗一逗沈一多有趣,江小海看起來又不傻,沒道理不愛玩。
說著,他順帶解釋了一下沈一改名的緣由。
江小海聽得認真,回答得也很認真:「因為沈一看起來不想別人那麼叫他。」
.
短暫一聚,道別江小海和毛舜章,沈一默不作聲走在前面,一手插兜,一手捏著車鑰匙。
李山河兄妹倆跟在他後面,他們一個個子不算高,一個年紀小,要小跑才能跟上沈一的速度。
對此大的嫌掉價,小的樂於跟在大的身邊,就這麼不遠不近地綴在後面。
「好好的,你回去做什麼作業啊。」李山河一吃飽喝足,正思索下一站去哪兒玩,李山澤就說時間差不多了,再不回去她今天的作業可能要完不成了。
李山河就沒見過誰放假了還念叨著學習,連他身邊唯一真學霸沈一,他都沒見過他時刻想著學習。
如今李山澤才小學,出來玩居然還有追著回家的道理。
可是李山河一個人人微言輕,在坐的五個人,除了他,沒有一個覺得學習不重要。
於是太陽還沒落山,李山河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可是作業做不完,爸就會問,他一問,我們倆就要遭殃了。」李山澤仰視她哥,無奈地攤了攤手。
李山河想起李山澤的出生背景,不由地打了個冷顫,下意識加快腳步,追上前面的沈一。
可是萬萬沒想到,他剛到家門口,他那位日理萬機的父親李耀,居然後腳也到了。
一輛車,湊齊了三個本不該這個時間段在一起的人,李耀又豈會看不出其中的貓膩。
「李山河,你自己胡鬧就算了,居然帶著你妹妹一起!」李耀中氣十足的嗓音在三個小輩耳邊炸開,沈一愛莫能助,下車跟李耀問了個好,拒絕了對方走過場一樣的做客邀請,腳底抹油,趕緊開車跑路。
這一路,沒了李山河這個自動音頻播放器,靜謐的環境給沈一提供了思考的空間,不消說,他又一次想到了江小海。
說不清這是他第幾次在獨處的時候,想到了江小海。
他和江小海認識的時間並不長,相處的次數也不多,但每一次,他都會有新的感觸。
江小海讓他意外太多回了,以至於今天在和山咖啡館裡,他的表現竟也不算出乎他的意料。
「因為沈一看起來不想別人那麼叫他。」
他原以為江小海本性不愛湊這種熱鬧,對於青少年討嫌的行為天然免疫,沒想到他是透過了現象,看出了他的本質。
沈一有他這個年紀特有的的愛面子,不喜歡別人那麼叫他,有一部分這樣的原因。再有就是,他不習慣表達出他的不喜歡。
他是家裡這一輩最小的孩子,卻遠不如李山河這個長子活得恣意任性。
他清楚李山河內里也有不如意和焦慮,但也知道李山河性格單純,且不愛思考,這變相地緩解了他的不如意和焦慮。
沈一也想像李山河那樣,自由自在,不愛動腦,但他做不到。
父母努力拼搏,為他創造了一個優越的生活環境,大姐二哥優秀上進,現在已經成功接棒了父母的事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作為最小的弟弟,上不需要支撐家業,下不需要他打拼事業,闖出他的一片天,他家庭和睦,有專門留給他的產業和股份。
這樣的條件對外訴一句煩惱,別人只會覺得他無病呻吟,就連他也這麼覺得。
家人都太忙,他就儘量把自己照顧好,朋友們厭煩束縛,不拘小節,他就做到大度,表現得對什麼都不在意。
他原本的臉皮上,好似還套了一張面具,日積月累下,快要變成他的本來面目了。
若是想摘下這頂面具,勢必會撕下一片血肉,鮮血淋漓。
可是今天他才發現,原來摘下面具後,什麼都不會發生。
面具不是臉皮,不會跟肉長到一起,摘下就好,只要他想。
只要他想,他就可以拒絕。
但臨睡前突然看見李山河的來電,沈一深深吸了一口氣,還是划過接通。
【作者有話說】
目前存稿進度:小海終於喝上口肉湯了[墨鏡]
第23章 家人
目前,李山河有兩個家庭,一邊是重組的四口之家,另一邊單親媽媽搭上他這個沒用的兒子。
算下來,他家裡的人口是比沈一家少,但構成要比沈一家複雜一些。
跟沈一有對厲害的父母一樣,李山河能有今天的生活條件,同樣離不開他父母早期的拼搏。
父親李耀白手起家,母親何靈慧是律所的合伙人之一,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就是子嗣運氣不如沈一父母。
李耀人到中年,始終沒培養出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最後思來想去,想出了這麼個主意——既然大號練廢了,那再開個小號吧。
沈一父母是老大老二都有出息,或許到了他們老李家,說不定就反過來了。
於是李耀打算趁年輕,跟何靈慧造小人,但是何靈慧不願意。雙方僵持不下,兩人最終選擇好聚好散,去民政局領了離婚證。
李山澤就出生在這樣的背景下。
因此,李山澤甫一降生,就背負了父親的無限期許。秉承著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李山澤打小不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就是在去雜七雜八的興趣班路上。
值得慶幸的是,李耀信息渠道來源廣泛,為人見多識廣,沒有因為雞娃而喪失理智,把李山澤送去什麼量子速讀班之流,還是按照一條比較常規的路線培養。
可是再常規,落在李山河眼裡,都是不正常的。
這不前兩天他零花錢花完了,考慮著回家當幾天孝順兒子,激起父母的舐犢之情,再慷慨解囊打發他幾個子兒。
在思考去父家,還是母家時,他毅然決然地投入了爸爸的懷抱。
沒辦法,雖然他爸一直對他橫鼻子豎眼,跟他很不對付的樣子,但給錢比他媽爽快——找爸爸要錢,頂多被罵兩句,找媽媽要錢,就會被各種盤問之前錢都花哪兒了。
他要是記得住,至於時不時去他爸面前現眼,討兩句罵麼。他又不是某個字母,被罵是不會爽的。
不巧的是,他剛一到家,卻得知李耀出差去了,何時要到錢,遙遙無期。
李山河囊中羞澀,無法再去外面浪蕩,只好待在家裡,先醞釀一下怎麼做個乖兒子。
連續兩天中午起床,李山河才發現偌大一個家裡,白天只剩他和保姆阿姨相伴。
對此,他不由感嘆時代變了,如今的小學生比他這個大學生還野,為了出去玩,居然專門起這麼早,懶覺都不稀得睡一個。
之後他一個人實在憋得難受,就拿出過來人的姿態,當著阿姨的面,對現在的孩子發表一些看法,然後換來了阿姨一個頗為微妙的表情。
他一問才知曉——時代是變了,但現在的小學生之所以起這麼早,不是為了出去玩,而是怕補課遲到。
由於李山河和李山澤不是一個媽生的,兄妹倆年齡相差又大,幾乎沒有玩到一起過,所以他倆算另一種意義上的「最陌生的熟人」。
不過這不妨礙李山河偶爾閒得蛋疼之際,腦子一抽,想一出是一出,再推己由人,覺得自己從小就不愛學習,尚且有一半血緣關係的妹妹,應該沒比他好多少。
再說了,哪有放假不好好出去玩的,小學就開始補課,簡直天理難容。
以為自己在替天行道的李山河,打聽到妹妹在哪兒補課,第二天中午起床,飯也顧不上吃,就跑去妹妹的補習班。
早上的課是沒希望了,幸好還有下午的興趣班。
李山河就這麼攛掇妹妹,要來興趣班老師的電話,以家長的身份給她請假,實際上就是變相地帶她逃課。
過去,李山河逃課是家常便飯,早就沒了新鮮感,不曾想,今天居然讓他找到了第一次逃課的興奮。
只是興奮勁一過,帶小學生玩什麼,成了他頭痛的事。
因此,這才有了他去找沈一的過程。
然而,還沒玩盡興,匆匆到家,竟然跟李耀打了個照面。
李山河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心想,這下完了,零花錢怕是要胎死腹中了,如果他現在掉頭去找他媽,還來不來得及。
.
他苦惱地皺了一下眉,感嘆人類社會還真是複雜。
這邊他還完全消化掉張北山傳授的戀愛觀,轉頭又要面對稱呼上的變化,儘管他並不想那麼叫沈一,但老師一直倡導入鄉隨俗,所以他到底要不要叫呢。
「那倒不是。」江小海鬆了口氣,轉瞬又聽見李山河好奇道,「你為什麼不叫呢?沈一改名前,我可是追著他叫了好久的『一一』。」
李山河實在不理解,偶爾逗一逗沈一多有趣,江小海看起來又不傻,沒道理不愛玩。
說著,他順帶解釋了一下沈一改名的緣由。
江小海聽得認真,回答得也很認真:「因為沈一看起來不想別人那麼叫他。」
.
短暫一聚,道別江小海和毛舜章,沈一默不作聲走在前面,一手插兜,一手捏著車鑰匙。
李山河兄妹倆跟在他後面,他們一個個子不算高,一個年紀小,要小跑才能跟上沈一的速度。
對此大的嫌掉價,小的樂於跟在大的身邊,就這麼不遠不近地綴在後面。
「好好的,你回去做什麼作業啊。」李山河一吃飽喝足,正思索下一站去哪兒玩,李山澤就說時間差不多了,再不回去她今天的作業可能要完不成了。
李山河就沒見過誰放假了還念叨著學習,連他身邊唯一真學霸沈一,他都沒見過他時刻想著學習。
如今李山澤才小學,出來玩居然還有追著回家的道理。
可是李山河一個人人微言輕,在坐的五個人,除了他,沒有一個覺得學習不重要。
於是太陽還沒落山,李山河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可是作業做不完,爸就會問,他一問,我們倆就要遭殃了。」李山澤仰視她哥,無奈地攤了攤手。
李山河想起李山澤的出生背景,不由地打了個冷顫,下意識加快腳步,追上前面的沈一。
可是萬萬沒想到,他剛到家門口,他那位日理萬機的父親李耀,居然後腳也到了。
一輛車,湊齊了三個本不該這個時間段在一起的人,李耀又豈會看不出其中的貓膩。
「李山河,你自己胡鬧就算了,居然帶著你妹妹一起!」李耀中氣十足的嗓音在三個小輩耳邊炸開,沈一愛莫能助,下車跟李耀問了個好,拒絕了對方走過場一樣的做客邀請,腳底抹油,趕緊開車跑路。
這一路,沒了李山河這個自動音頻播放器,靜謐的環境給沈一提供了思考的空間,不消說,他又一次想到了江小海。
說不清這是他第幾次在獨處的時候,想到了江小海。
他和江小海認識的時間並不長,相處的次數也不多,但每一次,他都會有新的感觸。
江小海讓他意外太多回了,以至於今天在和山咖啡館裡,他的表現竟也不算出乎他的意料。
「因為沈一看起來不想別人那麼叫他。」
他原以為江小海本性不愛湊這種熱鬧,對於青少年討嫌的行為天然免疫,沒想到他是透過了現象,看出了他的本質。
沈一有他這個年紀特有的的愛面子,不喜歡別人那麼叫他,有一部分這樣的原因。再有就是,他不習慣表達出他的不喜歡。
他是家裡這一輩最小的孩子,卻遠不如李山河這個長子活得恣意任性。
他清楚李山河內里也有不如意和焦慮,但也知道李山河性格單純,且不愛思考,這變相地緩解了他的不如意和焦慮。
沈一也想像李山河那樣,自由自在,不愛動腦,但他做不到。
父母努力拼搏,為他創造了一個優越的生活環境,大姐二哥優秀上進,現在已經成功接棒了父母的事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作為最小的弟弟,上不需要支撐家業,下不需要他打拼事業,闖出他的一片天,他家庭和睦,有專門留給他的產業和股份。
這樣的條件對外訴一句煩惱,別人只會覺得他無病呻吟,就連他也這麼覺得。
家人都太忙,他就儘量把自己照顧好,朋友們厭煩束縛,不拘小節,他就做到大度,表現得對什麼都不在意。
他原本的臉皮上,好似還套了一張面具,日積月累下,快要變成他的本來面目了。
若是想摘下這頂面具,勢必會撕下一片血肉,鮮血淋漓。
可是今天他才發現,原來摘下面具後,什麼都不會發生。
面具不是臉皮,不會跟肉長到一起,摘下就好,只要他想。
只要他想,他就可以拒絕。
但臨睡前突然看見李山河的來電,沈一深深吸了一口氣,還是划過接通。
【作者有話說】
目前存稿進度:小海終於喝上口肉湯了[墨鏡]
第23章 家人
目前,李山河有兩個家庭,一邊是重組的四口之家,另一邊單親媽媽搭上他這個沒用的兒子。
算下來,他家裡的人口是比沈一家少,但構成要比沈一家複雜一些。
跟沈一有對厲害的父母一樣,李山河能有今天的生活條件,同樣離不開他父母早期的拼搏。
父親李耀白手起家,母親何靈慧是律所的合伙人之一,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就是子嗣運氣不如沈一父母。
李耀人到中年,始終沒培養出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最後思來想去,想出了這麼個主意——既然大號練廢了,那再開個小號吧。
沈一父母是老大老二都有出息,或許到了他們老李家,說不定就反過來了。
於是李耀打算趁年輕,跟何靈慧造小人,但是何靈慧不願意。雙方僵持不下,兩人最終選擇好聚好散,去民政局領了離婚證。
李山澤就出生在這樣的背景下。
因此,李山澤甫一降生,就背負了父親的無限期許。秉承著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李山澤打小不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就是在去雜七雜八的興趣班路上。
值得慶幸的是,李耀信息渠道來源廣泛,為人見多識廣,沒有因為雞娃而喪失理智,把李山澤送去什麼量子速讀班之流,還是按照一條比較常規的路線培養。
可是再常規,落在李山河眼裡,都是不正常的。
這不前兩天他零花錢花完了,考慮著回家當幾天孝順兒子,激起父母的舐犢之情,再慷慨解囊打發他幾個子兒。
在思考去父家,還是母家時,他毅然決然地投入了爸爸的懷抱。
沒辦法,雖然他爸一直對他橫鼻子豎眼,跟他很不對付的樣子,但給錢比他媽爽快——找爸爸要錢,頂多被罵兩句,找媽媽要錢,就會被各種盤問之前錢都花哪兒了。
他要是記得住,至於時不時去他爸面前現眼,討兩句罵麼。他又不是某個字母,被罵是不會爽的。
不巧的是,他剛一到家,卻得知李耀出差去了,何時要到錢,遙遙無期。
李山河囊中羞澀,無法再去外面浪蕩,只好待在家裡,先醞釀一下怎麼做個乖兒子。
連續兩天中午起床,李山河才發現偌大一個家裡,白天只剩他和保姆阿姨相伴。
對此,他不由感嘆時代變了,如今的小學生比他這個大學生還野,為了出去玩,居然專門起這麼早,懶覺都不稀得睡一個。
之後他一個人實在憋得難受,就拿出過來人的姿態,當著阿姨的面,對現在的孩子發表一些看法,然後換來了阿姨一個頗為微妙的表情。
他一問才知曉——時代是變了,但現在的小學生之所以起這麼早,不是為了出去玩,而是怕補課遲到。
由於李山河和李山澤不是一個媽生的,兄妹倆年齡相差又大,幾乎沒有玩到一起過,所以他倆算另一種意義上的「最陌生的熟人」。
不過這不妨礙李山河偶爾閒得蛋疼之際,腦子一抽,想一出是一出,再推己由人,覺得自己從小就不愛學習,尚且有一半血緣關係的妹妹,應該沒比他好多少。
再說了,哪有放假不好好出去玩的,小學就開始補課,簡直天理難容。
以為自己在替天行道的李山河,打聽到妹妹在哪兒補課,第二天中午起床,飯也顧不上吃,就跑去妹妹的補習班。
早上的課是沒希望了,幸好還有下午的興趣班。
李山河就這麼攛掇妹妹,要來興趣班老師的電話,以家長的身份給她請假,實際上就是變相地帶她逃課。
過去,李山河逃課是家常便飯,早就沒了新鮮感,不曾想,今天居然讓他找到了第一次逃課的興奮。
只是興奮勁一過,帶小學生玩什麼,成了他頭痛的事。
因此,這才有了他去找沈一的過程。
然而,還沒玩盡興,匆匆到家,竟然跟李耀打了個照面。
李山河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心想,這下完了,零花錢怕是要胎死腹中了,如果他現在掉頭去找他媽,還來不來得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