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見到這枚傷痕,皇帝無比懷念那時候眼裡只有孺慕的天真小公主。
憶起過往,他對楚阿滿多了幾分憐惜:「阿滿,你且上前來,父皇好像很久沒仔細看過你了。」
楚阿滿心頭鄙夷他虛偽,面上膽怯,遲疑靠近。
皇帝拉著她的手:「阿滿,你可曾怨過朕?朕這個做父皇的,對你委實算不得稱職。」
楚阿滿知道老東西愛聽什麼,順著他的話:「父皇首先是一國之君,是百姓的君主與父親,之後才是阿滿的父親,父皇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嘔心瀝血,一心撲在江山社稷上,兒臣受百姓們奉養,父皇恩寵,已是萬分感激。」
皇帝對她這個答案十分滿意。
這時徐公公匆匆來報,同皇帝耳語幾句。
楚阿滿跟著皇帝趕去太后宮中,見到襁褓里的皇孫後,皇帝發了好大的脾氣,要去斬了不祥之兆。
到後半夜,宮裡來了人,請楚阿滿持令入宮,代為監國。
翌日,整個朝堂都知道三皇子的良娣誕下的皇孫歿了,皇帝傷心病倒了,讓令福公主代為監國。
公主監國的事,近五年間是常有的事,朝臣們以為皇帝只是痛心皇孫,無心朝政。
朝臣不知道的是,真實情況比設想的要嚴重很多,楚阿滿盯著太醫們給床榻里昏厥的帝王施針。
她的好父皇,則是口歪眼斜,被皇孫刺激到中風偏癱。
楚阿滿幾乎立刻意識到,機會來了。
寢宮被圍得水泄不通,數日見不到皇帝,淑妃與三皇子從太醫院打聽到皇帝的情況不妙,擔心公主挾天子以令諸侯,母子倆私底下一合計,來了出逼宮。
反正二皇子不中用了,先太子在五年間死在了冷宮,當今天子只有三皇子一個皇兒,皇帝不把皇位傳給三皇子,難道還能傳給令福公主不成?
在利益驅使之下,一個月半後,淑妃與三皇子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與定勇侯一同攻入皇宮……
外頭人聲沸騰,兵器撞擊的聲音震耳欲聾,寢殿內,皇帝被響動吵醒,察覺到有人靠近:「徐,德明,出什麼,事了?」
一句話,說的磕磕絆絆。
回答他的,不是徐德明,是另一道女聲:「父皇,三皇子聯合定勇侯殺入內庭了。」
「這個,孽障。」痛罵了句,皇帝的目光落到令福公主,似在困惑。
看穿父皇的疑惑,楚阿滿答:「父皇是不是在想,為何兒臣不找駐軍搬救兵,因為有一支三千鐵騎,此刻就在皇城二里之外。」
三千鐵騎,即便城外駐軍也不見能調動,唯有西北邊境。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兩個時辰後,兵器打鬥聲音停止,著盔甲的兵衛前來通報謀逆的定勇侯與三皇子已被伏誅。
皇帝認出來了,這是西北邊境的鐵騎兵,他不可置信地朝楚阿滿看來,想不明白他這個女兒怎麼跟西北武將扯上干係?
三皇子一死,所有麻煩都被解決掉,楚阿滿心情頗好,一面派人去詔獄,一面解答:「父皇記性真差,你忘了我這個女兒差點被你送去西北和親,你忘了,這幫西北將士們有父母妻兒,當年蠻族越過邊界屠戮百姓,李將軍的阿弟被蠻族擄去,斬下頭顱,掛在城牆風乾了一月有余,父皇不顧百姓與將士的意願,捧著和談金要與蠻族議和,呵……」
輕笑的一聲,令皇帝怒不可謁,雙手如藤蔓抓住楚阿滿的袖擺,她稍一用力,他摔到了地上。
沉悶一聲,帝王的視野里,只有令福公主離去的裙擺。
「父皇,你該退位了。」她說。
第128章
if-女帝x權臣8 公主與馬奴
三皇子聯合定勇侯逼宮謀反的消息, 在前朝掀起驚天駭浪。
三皇子與定勇侯被亂箭射死,被關押在東西五所的二皇子也在這場動亂之中丟了性命,據聞是三皇子的手下所為。
事實如何, 不得人知, 文武百官與皇室宗親只知道一個事實——皇孫夭折,二皇子三皇子沒了, 當今陛下膝下只有令福公主一個女兒,儲君之位空懸,也就是說皇帝可能會從宗室過繼一位子嗣。
於是接下來幾日, 一群皇室宗親往皇宮跑,求見令福公主。
楚阿滿破天荒歇在宮中,三日過去, 也不見父皇肯鬆口下詔, 正是焦灼, 聽了侍女的稟告,抬抬手:「不見, 讓他們回去。」
小燕想了想:「陸太師的孫女陸嫣, 也在宮外求見殿下。」
楚阿滿:「可, 喚她入宮。」
在一眾皇親國戚的注視下,陸嫣跟隨小燕穿過宮道,來到一處寢殿,見了禮,聽到主位的人說了一聲免禮, 這才起身。
楚阿滿懶懶散散往椅背一靠:「五年前,你曾說想輔佐本宮,當時本宮拒了你,眼下有一個機會, 如果你能替說服陸太師,本宮便封你做司言。」
司言是正六品的女官,負責代皇后傳達旨意,草擬啟奏事項等,如今後宮沒有皇后,等同於聽命皇帝或監國公主的旨意,上達天聽,皇權身旁的紅人,再往上走,便是正五品的尚宮。
陸嫣的目標不僅僅只是小小的尚宮之位,阿爺能做到太師,她嚮往有一日也能站在朝堂,同男子一樣指點江山。
回到太師府,陸嫣去了一趟書房。
書房內傳出陸太師中氣十足的駁斥,將女兒罵走了,陸太師跌坐在椅子裡。
腦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想起剛才發生的爭執。
他們陸家這代就這麼一個孫女兒,從小比孫兒還是寵,卻不嬌氣,從小到大,這個孫女很好會哭鬧。
上一次他們起爭執,孫女兒寧願絞了頭髮做姑子,死活都要退了父母定好的親事。
這次爭執,陸嫣第一次哭了,哭著指責說他這個阿爺只是口頭上疼寵孫女兒,真正疼愛的卻是孫兒。
阿爺給了孫兒站在朝堂的權力,孫女只得了一門親事,還有一句「為她好」,不是因為才學不如兄長,只因為自己是女兒身。
陸嫣道他口口聲聲為了造福天下黎明百姓,卻看不見令福公主的治國理政之能,廢太子、二皇子三皇子等人,拍馬不及……
陸嫣離開後,書房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與此同時,皇宮之內。
有內侍送來只食盒,又是豬肉燉白菜。
連續吃了好幾日的大肥豬肉燉白菜,皇帝看到飯食,嫌棄地撇開臉。
「這些飯菜,對普通百姓來說,不是日日都能吃得上。當年殿下被宮人剋扣飯食,如果能有幾片大肥豬肉,會高興得跟過節過年一樣。」
聞聲,皇帝緩緩轉過頭,雙目死死盯著著錦繡麒麟府的來人。
他果然是令福安插在自家身邊的人。
皇帝只恨當時沒完全信任淑妃的話,這才讓令福借著示弱,逃過一劫,悔啊,悔不當初。
門外傳來腳步聲,解蘭深轉過身:「殿下。」
楚阿滿扶起他:「你身上傷勢還未養好,太醫交代了需好生靜養,不宜下地走動。」
解蘭深:「不礙事的。」
床榻里的帝王喉嚨里發出嗬嗬聲,如一隻破舊風箱:「你,你這個孽女。」
僅僅是一句話,便廢了帝王積攢的好大氣力。
楚阿滿立在御床前,居高臨下的俯視著漸漸蒼老的一代霸主:「兒臣特意命御膳房給父皇準備的御膳,可還合您的胃口?」
「賢妃,讓她,見我。」皇帝有氣無力地道。
楚阿滿:「父皇想要見我母妃,可以,只要父皇先拿出退位詔書,我立馬帶母妃來見您。」
「想要,退位詔書,不可能,沒有朕,的旨意,你,名不正,言不順。」皇帝靠在軟枕里,哈哈大笑,暢快極了。
楚阿滿一點不惱,反擊回去:「父皇可曾懷念先皇后,還有董嬪?」
「先皇后曾真心愛慕過年少時的父皇,董嬪則是父皇年少時的摯愛。」楚阿滿幽幽嘆氣:「父皇不是一個好父親,也不是一個好丈夫,年少時辜負了捧出真心的先皇后,中年時辜負了年少時喜愛的董嬪,將兄長的妻子強搶入後宮,納為妾室,不愛後,將之視作一生的污點。」
「如果沒有父皇,先皇后不會所託非人,董嬪是八抬大轎的正室王妃……還有我阿娘,本來再熬幾年,出了宮,有一位放牧吹笛的少年郎等著她,結果被酒醉的父皇強行寵幸,世人當然不會怪罪父皇,只會說我阿娘狐媚惑主,被先皇后欺凌,被淑妃譏諷,一切悲劇,都是因為父皇啊!」
楚阿滿緊盯著下方的帝王,即便身處劣勢,他依舊眉目威嚴,面對自己的控訴,毫無反省之意。
帝王可是凌駕於整個王朝之上的統治者,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身後小燕匆匆趕來,耳語幾句,楚阿滿一揚眉梢:「陸太師來了,請太師在偏殿稍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憶起過往,他對楚阿滿多了幾分憐惜:「阿滿,你且上前來,父皇好像很久沒仔細看過你了。」
楚阿滿心頭鄙夷他虛偽,面上膽怯,遲疑靠近。
皇帝拉著她的手:「阿滿,你可曾怨過朕?朕這個做父皇的,對你委實算不得稱職。」
楚阿滿知道老東西愛聽什麼,順著他的話:「父皇首先是一國之君,是百姓的君主與父親,之後才是阿滿的父親,父皇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嘔心瀝血,一心撲在江山社稷上,兒臣受百姓們奉養,父皇恩寵,已是萬分感激。」
皇帝對她這個答案十分滿意。
這時徐公公匆匆來報,同皇帝耳語幾句。
楚阿滿跟著皇帝趕去太后宮中,見到襁褓里的皇孫後,皇帝發了好大的脾氣,要去斬了不祥之兆。
到後半夜,宮裡來了人,請楚阿滿持令入宮,代為監國。
翌日,整個朝堂都知道三皇子的良娣誕下的皇孫歿了,皇帝傷心病倒了,讓令福公主代為監國。
公主監國的事,近五年間是常有的事,朝臣們以為皇帝只是痛心皇孫,無心朝政。
朝臣不知道的是,真實情況比設想的要嚴重很多,楚阿滿盯著太醫們給床榻里昏厥的帝王施針。
她的好父皇,則是口歪眼斜,被皇孫刺激到中風偏癱。
楚阿滿幾乎立刻意識到,機會來了。
寢宮被圍得水泄不通,數日見不到皇帝,淑妃與三皇子從太醫院打聽到皇帝的情況不妙,擔心公主挾天子以令諸侯,母子倆私底下一合計,來了出逼宮。
反正二皇子不中用了,先太子在五年間死在了冷宮,當今天子只有三皇子一個皇兒,皇帝不把皇位傳給三皇子,難道還能傳給令福公主不成?
在利益驅使之下,一個月半後,淑妃與三皇子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與定勇侯一同攻入皇宮……
外頭人聲沸騰,兵器撞擊的聲音震耳欲聾,寢殿內,皇帝被響動吵醒,察覺到有人靠近:「徐,德明,出什麼,事了?」
一句話,說的磕磕絆絆。
回答他的,不是徐德明,是另一道女聲:「父皇,三皇子聯合定勇侯殺入內庭了。」
「這個,孽障。」痛罵了句,皇帝的目光落到令福公主,似在困惑。
看穿父皇的疑惑,楚阿滿答:「父皇是不是在想,為何兒臣不找駐軍搬救兵,因為有一支三千鐵騎,此刻就在皇城二里之外。」
三千鐵騎,即便城外駐軍也不見能調動,唯有西北邊境。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兩個時辰後,兵器打鬥聲音停止,著盔甲的兵衛前來通報謀逆的定勇侯與三皇子已被伏誅。
皇帝認出來了,這是西北邊境的鐵騎兵,他不可置信地朝楚阿滿看來,想不明白他這個女兒怎麼跟西北武將扯上干係?
三皇子一死,所有麻煩都被解決掉,楚阿滿心情頗好,一面派人去詔獄,一面解答:「父皇記性真差,你忘了我這個女兒差點被你送去西北和親,你忘了,這幫西北將士們有父母妻兒,當年蠻族越過邊界屠戮百姓,李將軍的阿弟被蠻族擄去,斬下頭顱,掛在城牆風乾了一月有余,父皇不顧百姓與將士的意願,捧著和談金要與蠻族議和,呵……」
輕笑的一聲,令皇帝怒不可謁,雙手如藤蔓抓住楚阿滿的袖擺,她稍一用力,他摔到了地上。
沉悶一聲,帝王的視野里,只有令福公主離去的裙擺。
「父皇,你該退位了。」她說。
第128章
if-女帝x權臣8 公主與馬奴
三皇子聯合定勇侯逼宮謀反的消息, 在前朝掀起驚天駭浪。
三皇子與定勇侯被亂箭射死,被關押在東西五所的二皇子也在這場動亂之中丟了性命,據聞是三皇子的手下所為。
事實如何, 不得人知, 文武百官與皇室宗親只知道一個事實——皇孫夭折,二皇子三皇子沒了, 當今陛下膝下只有令福公主一個女兒,儲君之位空懸,也就是說皇帝可能會從宗室過繼一位子嗣。
於是接下來幾日, 一群皇室宗親往皇宮跑,求見令福公主。
楚阿滿破天荒歇在宮中,三日過去, 也不見父皇肯鬆口下詔, 正是焦灼, 聽了侍女的稟告,抬抬手:「不見, 讓他們回去。」
小燕想了想:「陸太師的孫女陸嫣, 也在宮外求見殿下。」
楚阿滿:「可, 喚她入宮。」
在一眾皇親國戚的注視下,陸嫣跟隨小燕穿過宮道,來到一處寢殿,見了禮,聽到主位的人說了一聲免禮, 這才起身。
楚阿滿懶懶散散往椅背一靠:「五年前,你曾說想輔佐本宮,當時本宮拒了你,眼下有一個機會, 如果你能替說服陸太師,本宮便封你做司言。」
司言是正六品的女官,負責代皇后傳達旨意,草擬啟奏事項等,如今後宮沒有皇后,等同於聽命皇帝或監國公主的旨意,上達天聽,皇權身旁的紅人,再往上走,便是正五品的尚宮。
陸嫣的目標不僅僅只是小小的尚宮之位,阿爺能做到太師,她嚮往有一日也能站在朝堂,同男子一樣指點江山。
回到太師府,陸嫣去了一趟書房。
書房內傳出陸太師中氣十足的駁斥,將女兒罵走了,陸太師跌坐在椅子裡。
腦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想起剛才發生的爭執。
他們陸家這代就這麼一個孫女兒,從小比孫兒還是寵,卻不嬌氣,從小到大,這個孫女很好會哭鬧。
上一次他們起爭執,孫女兒寧願絞了頭髮做姑子,死活都要退了父母定好的親事。
這次爭執,陸嫣第一次哭了,哭著指責說他這個阿爺只是口頭上疼寵孫女兒,真正疼愛的卻是孫兒。
阿爺給了孫兒站在朝堂的權力,孫女只得了一門親事,還有一句「為她好」,不是因為才學不如兄長,只因為自己是女兒身。
陸嫣道他口口聲聲為了造福天下黎明百姓,卻看不見令福公主的治國理政之能,廢太子、二皇子三皇子等人,拍馬不及……
陸嫣離開後,書房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與此同時,皇宮之內。
有內侍送來只食盒,又是豬肉燉白菜。
連續吃了好幾日的大肥豬肉燉白菜,皇帝看到飯食,嫌棄地撇開臉。
「這些飯菜,對普通百姓來說,不是日日都能吃得上。當年殿下被宮人剋扣飯食,如果能有幾片大肥豬肉,會高興得跟過節過年一樣。」
聞聲,皇帝緩緩轉過頭,雙目死死盯著著錦繡麒麟府的來人。
他果然是令福安插在自家身邊的人。
皇帝只恨當時沒完全信任淑妃的話,這才讓令福借著示弱,逃過一劫,悔啊,悔不當初。
門外傳來腳步聲,解蘭深轉過身:「殿下。」
楚阿滿扶起他:「你身上傷勢還未養好,太醫交代了需好生靜養,不宜下地走動。」
解蘭深:「不礙事的。」
床榻里的帝王喉嚨里發出嗬嗬聲,如一隻破舊風箱:「你,你這個孽女。」
僅僅是一句話,便廢了帝王積攢的好大氣力。
楚阿滿立在御床前,居高臨下的俯視著漸漸蒼老的一代霸主:「兒臣特意命御膳房給父皇準備的御膳,可還合您的胃口?」
「賢妃,讓她,見我。」皇帝有氣無力地道。
楚阿滿:「父皇想要見我母妃,可以,只要父皇先拿出退位詔書,我立馬帶母妃來見您。」
「想要,退位詔書,不可能,沒有朕,的旨意,你,名不正,言不順。」皇帝靠在軟枕里,哈哈大笑,暢快極了。
楚阿滿一點不惱,反擊回去:「父皇可曾懷念先皇后,還有董嬪?」
「先皇后曾真心愛慕過年少時的父皇,董嬪則是父皇年少時的摯愛。」楚阿滿幽幽嘆氣:「父皇不是一個好父親,也不是一個好丈夫,年少時辜負了捧出真心的先皇后,中年時辜負了年少時喜愛的董嬪,將兄長的妻子強搶入後宮,納為妾室,不愛後,將之視作一生的污點。」
「如果沒有父皇,先皇后不會所託非人,董嬪是八抬大轎的正室王妃……還有我阿娘,本來再熬幾年,出了宮,有一位放牧吹笛的少年郎等著她,結果被酒醉的父皇強行寵幸,世人當然不會怪罪父皇,只會說我阿娘狐媚惑主,被先皇后欺凌,被淑妃譏諷,一切悲劇,都是因為父皇啊!」
楚阿滿緊盯著下方的帝王,即便身處劣勢,他依舊眉目威嚴,面對自己的控訴,毫無反省之意。
帝王可是凌駕於整個王朝之上的統治者,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身後小燕匆匆趕來,耳語幾句,楚阿滿一揚眉梢:「陸太師來了,請太師在偏殿稍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