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挨到清早,在侍女的帶領下,返回了蘭院。
跟沈逸一同回來的,還有僕人送來的無數金銀珠寶。
惹得外院的其他郎君眼紅,得了公主殿下的寵,無數珍寶不說,連正午的飯食,也比其它院子的飯食豐厚。
聞見蘭院飄出的飯菜香,眾郎君們暗罵,公主府里的下人都是看人下菜。
想要爭取更好的待遇,就要討公主的歡心。
被眾郎君惦記的楚阿滿,用脂粉稍作遮掩後,便出現在陸太師孫女的詩會宴上。
儘管用脂粉盡力掩蓋脖頸的紅痕,還是被許多貴女們瞧見。
歷朝歷代公主豢養面首,無不遭人詬病,尤其是那幫文武百官,指責傷風敗俗。
但令福公主不同,皇帝親賜給公主府的十數面首,個個精通才藝,容色不俗,奉御豢養面首,百官誰敢當眾指責?
私底下不是沒聽過父兄談論令福公主豢養面首的事,多是批評公主,道皇帝受公主蒙蔽,才能做出如此失智之事。
眾貴女之中,不是全部讀書讀傻的,通過閱覽不難明白一個道理——古往今來,亡國之君,都會有一個紅顏禍水擔去所有罵名。
給令福公主賜面首的,是皇帝,同樣是令福公主擔負罵名。
即便是令福公主想要豢養面首,明君尚可以拒絕,皇帝不拒絕,自然是皇帝的責任。
陸嫣盯著楚阿滿,世人都道當今陛下對公主疼愛如珠如寶。
她有點可憐公主,因為陛下並不真的愛公主。
詩會宴上發生的事,傳進了皇帝的耳朵里。
皇帝龍顏大悅,命內侍到寶庫挑了些珍寶,送去公主府的蘭院。
給公主府一個面首賞賜,此等行徑,委實荒唐。
陸嫣聽完父兄的話,陷入沉思。
又聽父兄談論起自己的婚事,詢問她可有中意的兒郎?
陸嫣搖搖頭。
見過了手握大權的令福公主,她怎會嚮往被困在後院,日復一日的渾渾噩噩度日?
……
解蘭深再次見到楚阿滿,是在十後的午時,皇帝的御書房。
兩人每每見面都是針尖對麥芒,劍弩拔張的氣氛。
不久前,令福公主代為監國,對於處理蝗蟲崽害的策論,在當地十分有效,近來淮南一帶出現水災,按照以往慣例,除了朝堂任命的欽差賑災,還會特派一名皇室宗親或是皇子跟隨一道前往慰問。
水災之後,百姓流連失所,吃不飽,難免出現占山為王的情況,儘管危險,同時也能獲得高回報,這是真正握到實權的機會,能替自己積攢威望。
楚阿滿豈有拒絕的道理,裝模作樣推辭幾句,應承下這樁任務。
皇帝封令福公主為副使協同巡撫一同前往淮南賑災,事態緊迫,當日出發。
離開御書房,走在宮道的一對宿敵,叫宮人們心驚膽戰,生怕兩位貴人鬧出什麼么蛾子。
這次前往淮南賑災,除了巡撫與她這個副使,還有解蘭深。
餘光划過身側的挺拔側影,他著一身青綠錦繡麒麟服,襯著清雋的眉目,風神秀麗,儀表不凡。
錦繡服被他穿戴整齊板正,不見一絲褶皺,如山巔的皚皚白雪。
楚阿滿的記憶,回到了十日前的那個夜晚,自己將這捧白雪攪亂。
他肩上的黑衣,半披半敞,衣領之後的粉紅茱萸,若隱若現,格外誘人。
他像一隻熟透的水蜜桃,白裡透紅,可口極了,又乖順極了,任由她揉圓捏扁。
察覺到身側人的目光,解蘭深耳根處陣陣發燙。
那晚,他的柔順姿態取悅到了她。
她大方給予了他,還會時不時湊到他耳邊詢問:「千戶大人,這樣能讓你愉悅嗎?」
她笑嘻嘻,停了手中力道。
他下巴線條緊繃,羞憤欲死:「殿下。」
「千戶大人,你的臉好紅,是哪裡不舒服,為何不答本宮的話呢?」她惡劣地笑,分明是明知故問。
當時他咬著牙,恨不得找個地洞埋進去,既委屈又惱怒。
惱怒自己不爭氣,被殿下稍作撩撥,便不能自已。
委屈的是,殿下公主府還有那麼多面首,時刻等待著她的寵幸,萬一哪日被那幫狐媚子得逞……
「這次淮南之行,還望千戶大人手下留情。」
楚阿滿的話,將解蘭深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在外人聽來是宿敵的言語機鋒,作為當事人解蘭深,拱了拱手,若無其事。
面上不顯,實則心花怒放,心口跟有隻小鹿在蹦來蹦去一樣。
離開京都,公主府那幫郎君們見不到公主,未來幾個月,他與公主都會相伴在一起。
收到公主出發前往淮南的消息,公主府的郎君們紛紛垂頭喪氣,耷拉著張臉。
最近公主天天外出交際,參加各種宴會,分身乏術,根本沒空寵幸他們。
本來以為熬過這段日子就好,結果一去淮南數月,萬一有個好歹,想一想到手的榮華富貴,眾人跟天塌似的。
同其它院子裡唉聲嘆氣不同,唯有蘭院的沈逸,還算平靜。
他確定那晚與公主並未發生什麼,因為身上沒什麼異常,但事後公主與皇帝都送來了賞賜,他意會,自然明白公主拿自己做筏子。
沈逸不聲張,願意替公主掩人耳目,本以為自己不爭不搶,以求自保,可最近每每被其它院子的郎君們排擠,暗地裡使絆子,苦不堪言。
好在公主府的管家和下人對自己多加關照,除了被關在蘭院,不得外出,偶爾被陷害,有些糟心,衣食住行方面,處處襯心。
誰說的只有女兒家勾心鬥角,以沈逸看,這幫郎君的宅斗手段,比女子的下作多了。
前日給他下藥,欲陷害他與侍女有首尾,對不起公主,幸好他機警躲過,泡了一夜的冷水澡。
昨日利用巫蠱術,幸好一不小心被自己的奴僕發現,不然一旦被發現,不止害死他,還要連累他們沈家九族啊!
沈逸不想爭寵,但陷入漩渦,唯有令福公主的權利,方能保全他。
所以當沈逸讓僕役去找管事,想要送送令福出聲時,得到了首肯。
於是出現了面首親自送令福公主出城的場面,直到車隊遠去,沈逸才被護衛隊護送著回到公主府。
得了公主吩咐的管事,揪出陷害沈逸的郎君,報向皇宮的那位。
徐公公派人來回話,皇帝的意思是既然賜給公主府,便是公主府的人,讓公主府自行處置。
除了陷害沈逸巫蠱的郎君被下了大獄,剩下的四位郎君因犯事的輕重,或是挨了板子,或是被趕出公主府。
經此一遭,皇帝安排到公主府的探子,折了一小半。
公主府的消息傳來時,車隊已行駛出了京都周邊的城鎮。
解蘭深將信鴿拋向空中,目光落到前方公主的馬車。
這些殿下沒有同他透露過只言片語。
她當真一點不留戀那群朝氣蓬勃的貌美面首們?
殿下膚淺,喜愛美人,解蘭深一直都知道。
她的指尖挑起他的臉,目中露出的驚艷,以及他們商談要事時,她時不時落到他的臉,忍不住多瞧上幾眼。
那晚他跪在她膝邊,刻意微敞了衣領,果然殿下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然後發生了之後的事情。
殿下說要挑個溫順的寵,他便展現出足夠的順從。
因為他本來就是殿下的小馬奴啊!
第126章
if-女帝x權臣6 公主與馬奴
從陸地, 經過水路,終於趕在一月之後抵達淮南。
靠近淮南邊緣城鎮,入目所及, 一片灰撲撲。
立在淤泥里的枯萎農作物, 綠植覆蓋厚厚一層淤泥,被日頭風乾, 堆積成山的水草與雜物,空氣里飄著腐敗的味道。
每次水災旱災過後,往往會伴隨著一場瘟疫。
大多數染上瘟疫, 多是接觸到河床淤泥里的污染物,或是食用飲用不潔之物與水源。
普通百姓不傻,都知道喝熱水好, 可燒水需要用到乾柴, 山上的柴禾歸地主所有, 想要乾柴燒水,得花銅板買。
尋常百姓即便在寒冬臘月, 也捨不得花錢買柴燒水, 喝熱水, 對於底層百姓來說是個奢侈行為。
楚阿滿不好耽誤巡撫的腳程,讓巡撫先行前往洪災最嚴重的幾座城鎮,自己多留了半日,召集士紳們捐贈銀兩,用來購買燒水的柴, 同時盯著清理淤泥,挖通河渠,禍難的百姓屍體統一焚燒掩埋……
半日後,離開安縣時。
馬車裡, 小燕星星眼望來:「還是咱們殿下有法子,輕輕鬆鬆籌到數千兩銀子,整個安縣的百姓都有熱水喝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跟沈逸一同回來的,還有僕人送來的無數金銀珠寶。
惹得外院的其他郎君眼紅,得了公主殿下的寵,無數珍寶不說,連正午的飯食,也比其它院子的飯食豐厚。
聞見蘭院飄出的飯菜香,眾郎君們暗罵,公主府里的下人都是看人下菜。
想要爭取更好的待遇,就要討公主的歡心。
被眾郎君惦記的楚阿滿,用脂粉稍作遮掩後,便出現在陸太師孫女的詩會宴上。
儘管用脂粉盡力掩蓋脖頸的紅痕,還是被許多貴女們瞧見。
歷朝歷代公主豢養面首,無不遭人詬病,尤其是那幫文武百官,指責傷風敗俗。
但令福公主不同,皇帝親賜給公主府的十數面首,個個精通才藝,容色不俗,奉御豢養面首,百官誰敢當眾指責?
私底下不是沒聽過父兄談論令福公主豢養面首的事,多是批評公主,道皇帝受公主蒙蔽,才能做出如此失智之事。
眾貴女之中,不是全部讀書讀傻的,通過閱覽不難明白一個道理——古往今來,亡國之君,都會有一個紅顏禍水擔去所有罵名。
給令福公主賜面首的,是皇帝,同樣是令福公主擔負罵名。
即便是令福公主想要豢養面首,明君尚可以拒絕,皇帝不拒絕,自然是皇帝的責任。
陸嫣盯著楚阿滿,世人都道當今陛下對公主疼愛如珠如寶。
她有點可憐公主,因為陛下並不真的愛公主。
詩會宴上發生的事,傳進了皇帝的耳朵里。
皇帝龍顏大悅,命內侍到寶庫挑了些珍寶,送去公主府的蘭院。
給公主府一個面首賞賜,此等行徑,委實荒唐。
陸嫣聽完父兄的話,陷入沉思。
又聽父兄談論起自己的婚事,詢問她可有中意的兒郎?
陸嫣搖搖頭。
見過了手握大權的令福公主,她怎會嚮往被困在後院,日復一日的渾渾噩噩度日?
……
解蘭深再次見到楚阿滿,是在十後的午時,皇帝的御書房。
兩人每每見面都是針尖對麥芒,劍弩拔張的氣氛。
不久前,令福公主代為監國,對於處理蝗蟲崽害的策論,在當地十分有效,近來淮南一帶出現水災,按照以往慣例,除了朝堂任命的欽差賑災,還會特派一名皇室宗親或是皇子跟隨一道前往慰問。
水災之後,百姓流連失所,吃不飽,難免出現占山為王的情況,儘管危險,同時也能獲得高回報,這是真正握到實權的機會,能替自己積攢威望。
楚阿滿豈有拒絕的道理,裝模作樣推辭幾句,應承下這樁任務。
皇帝封令福公主為副使協同巡撫一同前往淮南賑災,事態緊迫,當日出發。
離開御書房,走在宮道的一對宿敵,叫宮人們心驚膽戰,生怕兩位貴人鬧出什麼么蛾子。
這次前往淮南賑災,除了巡撫與她這個副使,還有解蘭深。
餘光划過身側的挺拔側影,他著一身青綠錦繡麒麟服,襯著清雋的眉目,風神秀麗,儀表不凡。
錦繡服被他穿戴整齊板正,不見一絲褶皺,如山巔的皚皚白雪。
楚阿滿的記憶,回到了十日前的那個夜晚,自己將這捧白雪攪亂。
他肩上的黑衣,半披半敞,衣領之後的粉紅茱萸,若隱若現,格外誘人。
他像一隻熟透的水蜜桃,白裡透紅,可口極了,又乖順極了,任由她揉圓捏扁。
察覺到身側人的目光,解蘭深耳根處陣陣發燙。
那晚,他的柔順姿態取悅到了她。
她大方給予了他,還會時不時湊到他耳邊詢問:「千戶大人,這樣能讓你愉悅嗎?」
她笑嘻嘻,停了手中力道。
他下巴線條緊繃,羞憤欲死:「殿下。」
「千戶大人,你的臉好紅,是哪裡不舒服,為何不答本宮的話呢?」她惡劣地笑,分明是明知故問。
當時他咬著牙,恨不得找個地洞埋進去,既委屈又惱怒。
惱怒自己不爭氣,被殿下稍作撩撥,便不能自已。
委屈的是,殿下公主府還有那麼多面首,時刻等待著她的寵幸,萬一哪日被那幫狐媚子得逞……
「這次淮南之行,還望千戶大人手下留情。」
楚阿滿的話,將解蘭深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在外人聽來是宿敵的言語機鋒,作為當事人解蘭深,拱了拱手,若無其事。
面上不顯,實則心花怒放,心口跟有隻小鹿在蹦來蹦去一樣。
離開京都,公主府那幫郎君們見不到公主,未來幾個月,他與公主都會相伴在一起。
收到公主出發前往淮南的消息,公主府的郎君們紛紛垂頭喪氣,耷拉著張臉。
最近公主天天外出交際,參加各種宴會,分身乏術,根本沒空寵幸他們。
本來以為熬過這段日子就好,結果一去淮南數月,萬一有個好歹,想一想到手的榮華富貴,眾人跟天塌似的。
同其它院子裡唉聲嘆氣不同,唯有蘭院的沈逸,還算平靜。
他確定那晚與公主並未發生什麼,因為身上沒什麼異常,但事後公主與皇帝都送來了賞賜,他意會,自然明白公主拿自己做筏子。
沈逸不聲張,願意替公主掩人耳目,本以為自己不爭不搶,以求自保,可最近每每被其它院子的郎君們排擠,暗地裡使絆子,苦不堪言。
好在公主府的管家和下人對自己多加關照,除了被關在蘭院,不得外出,偶爾被陷害,有些糟心,衣食住行方面,處處襯心。
誰說的只有女兒家勾心鬥角,以沈逸看,這幫郎君的宅斗手段,比女子的下作多了。
前日給他下藥,欲陷害他與侍女有首尾,對不起公主,幸好他機警躲過,泡了一夜的冷水澡。
昨日利用巫蠱術,幸好一不小心被自己的奴僕發現,不然一旦被發現,不止害死他,還要連累他們沈家九族啊!
沈逸不想爭寵,但陷入漩渦,唯有令福公主的權利,方能保全他。
所以當沈逸讓僕役去找管事,想要送送令福出聲時,得到了首肯。
於是出現了面首親自送令福公主出城的場面,直到車隊遠去,沈逸才被護衛隊護送著回到公主府。
得了公主吩咐的管事,揪出陷害沈逸的郎君,報向皇宮的那位。
徐公公派人來回話,皇帝的意思是既然賜給公主府,便是公主府的人,讓公主府自行處置。
除了陷害沈逸巫蠱的郎君被下了大獄,剩下的四位郎君因犯事的輕重,或是挨了板子,或是被趕出公主府。
經此一遭,皇帝安排到公主府的探子,折了一小半。
公主府的消息傳來時,車隊已行駛出了京都周邊的城鎮。
解蘭深將信鴿拋向空中,目光落到前方公主的馬車。
這些殿下沒有同他透露過只言片語。
她當真一點不留戀那群朝氣蓬勃的貌美面首們?
殿下膚淺,喜愛美人,解蘭深一直都知道。
她的指尖挑起他的臉,目中露出的驚艷,以及他們商談要事時,她時不時落到他的臉,忍不住多瞧上幾眼。
那晚他跪在她膝邊,刻意微敞了衣領,果然殿下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然後發生了之後的事情。
殿下說要挑個溫順的寵,他便展現出足夠的順從。
因為他本來就是殿下的小馬奴啊!
第126章
if-女帝x權臣6 公主與馬奴
從陸地, 經過水路,終於趕在一月之後抵達淮南。
靠近淮南邊緣城鎮,入目所及, 一片灰撲撲。
立在淤泥里的枯萎農作物, 綠植覆蓋厚厚一層淤泥,被日頭風乾, 堆積成山的水草與雜物,空氣里飄著腐敗的味道。
每次水災旱災過後,往往會伴隨著一場瘟疫。
大多數染上瘟疫, 多是接觸到河床淤泥里的污染物,或是食用飲用不潔之物與水源。
普通百姓不傻,都知道喝熱水好, 可燒水需要用到乾柴, 山上的柴禾歸地主所有, 想要乾柴燒水,得花銅板買。
尋常百姓即便在寒冬臘月, 也捨不得花錢買柴燒水, 喝熱水, 對於底層百姓來說是個奢侈行為。
楚阿滿不好耽誤巡撫的腳程,讓巡撫先行前往洪災最嚴重的幾座城鎮,自己多留了半日,召集士紳們捐贈銀兩,用來購買燒水的柴, 同時盯著清理淤泥,挖通河渠,禍難的百姓屍體統一焚燒掩埋……
半日後,離開安縣時。
馬車裡, 小燕星星眼望來:「還是咱們殿下有法子,輕輕鬆鬆籌到數千兩銀子,整個安縣的百姓都有熱水喝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