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二皇子剛愎自用,喜怒不定,三皇子纏綿病榻,令福身體康健,生機勃勃,尤其肖似年輕時的他。
可惜了,是位公主。
上天待他真是不公平。
在皇帝長吁短嘆時,京都,發生了小混亂。
三皇子楚弘嘔出一口血,經太醫診斷,許是中毒。
楚阿滿命人快馬加鞭往南山送信時,聽幾名太醫雲裡霧裡說了一通,說不出是什麼毒,當即讓侍女派人去請民間大夫。
一名大夫看不出,便請來十數名。
她與淑妃站在一旁。
淑妃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見令福公主一派鎮定模樣,看著一點不著急,心中頗有微詞。
令福公主代為監國,手握雙龍符,一個不高興,能行駛先斬後奏之責,淑妃哪敢與對方雞蛋碰硬石頭。
公主早已不是當年膽怯懦弱的小女孩了。
淑妃著急,儘量放軟了語氣,生怕衝撞對方:「殿下,天下醫術高超的醫者,都被收羅入宮廷,這幫赤腳大夫,嬪妾實在信不過啊!不如再請御醫多瞧瞧,說不定能辨出癥結。」
眼見淑妃要阻攔,楚阿滿命侍女將人強行帶出寢殿,看管起來。
上回去榮國府赴宴,五城兵馬司及時趕到,那群攔路乞丐見己方頹勢,咬破藏在齒間的毒囊毒發身亡,無一活口,分明是權貴豢養的死士。
事後被人掃清痕跡,找不到線索。
這次三皇兄中毒前,曾見過榮家六姑娘。
通過三皇兄中毒,楚阿滿察覺到一點——二皇兄與榮家結盟了。
三皇兄一死,作為監國公主失責,她必會遭到父皇訓斥,威望盡失。
沒了她這塊磨刀石,作為唯一皇子的二皇兄,儲君之位,手到擒來。
作為最大受益者,父皇不可能不知道誰是背後黑手,可三皇兄已死,父皇只剩下二皇兄一個皇子,別無選擇,只能眼盲心明的捏著鼻子認了。
二皇兄豪賭,正是賭著這一點。
沒了利用價值,她會失去父皇給予的一切權勢。
她想要成長,必須形成三足鼎立,相互制肘,所以三皇兄千萬不能死。
楚阿滿的焦灼,不比淑妃少。
第123章
if-女帝×權臣3 公主與馬奴
經過十數位民間大夫的診治, 紛紛搖頭,楚阿滿一早留意到其中一名大夫,見對方木訥沉默。
三皇兄萬萬不能死, 所以她向這些赤腳大夫許諾:「誰能醫治三皇兄, 賞銀千兩。」
神色異常的灰布長衫男子聽了,越眾而出:「這位貴人, 病患體內兩種毒素堆積,其中一味毒侵入五臟肺腑,另一味來勢兇猛, 情況不妙,普通藥方子難以拔毒,草民倒是有回一方子, 以毒攻毒, 或許可以醫治。」
「兩味毒?」楚阿滿盯著對方:「你有幾成把握?」
灰衣中年男子知曉躺在床榻里的, 是當今陛下的三皇子,頂頂尊貴的大人物, 如果能醫治好, 自是好, 醫不好,自己這條小命得賠進去「有五成。」
「可。」為了安對方的心,楚阿滿道:「醫治好三皇兄,你便帶著千兩銀子歸家與妻兒團圓,醫治不當, 這千兩銀子,便是你的撫恤金,可敢賭一賭?」
尋常百姓家,一家四口, 二十餘兩銀子,便可吃用一年。
千兩銀子,足夠他們這樣的市井百姓安穩度過餘生了。
灰衣大夫提著的一顆心吞回了肚子裡,如此,妻兒餘生也有了保障,他拱了拱手,往寢殿走去,擦肩而過時,突然停步:「草民瞧著公主殿下眼熟,不知可曾在哪裡見過?」
「不曾見過。」楚阿滿回。
她們當然見過,否則自己怎會冒如此大險,非要找坊間的赤腳大夫?
這十數名赤腳大夫,只是打掩護,她最看重的,是這位赤腳大夫。
幾年前,這位大夫的一記附子湯藥,以毒攻毒,幫了大忙。
宮中的御醫院不乏有技藝高超的醫者,但大多怕擔責,只會開些養氣補血的藥方,事後查驗藥方,都是補藥,對身體無害,找不出一丁點錯處。
只有民間的赤腳大夫,藝高人膽大,敢用附子以毒攻毒。
聽貼身宮女來報,醫者要給自己的寶貝兒子餵毒,被關在偏殿的淑妃嚎哭不止,傳到了主殿這頭。
恰恰董嬪與二皇子帶人趕來,聽見了偏殿的動靜:
「皇兒,好像是淑妃娘娘的聲音。」
董嬪同身側的二皇子道,二皇子楚奕發問:「此處可是淑妃的長樂宮,阿滿妹妹派人將淑妃軟禁,這是作何?」
楚阿滿想到偏殿有自己的心腹小柔在,心下稍安,面對居心不安的董嬪母子:「不勞二皇兄費心,父皇既命本宮代為監國,家國之事,自是本宮一力承擔。」
想到令福公主手中的雙龍符,等同於御賜寶劍,上可斬犯事的王孫貴族,下可斬佞臣小人,被董嬪母子請來的內庭禁衛軍統領,抬手示意,身後的禁衛軍紛紛放下武器。
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消,偏偏這時公主府的婢女從寢殿跑出,面帶喜色:「殿下,剛才三皇子嘔出一口血,將毒素吐出大半,大夫說脫離性命之憂了。」
算盤落空,董嬪母子面色難看到了極點。
「既然三皇子無礙,下官也放心了,這便告退。」禁衛軍統領帶著手下的護衛隊離開內庭,很快不見了蹤跡。
楚阿滿沒搭理董嬪母子,聽侍女交代一聲,入了寢殿。
三皇子脫離險境的消息傳開,得到主子默許,小柔放淑妃離開偏殿。
來到主殿,正好撞到董嬪母子,淑妃不傻,自己的皇兒出事,令福公主被問責,最終受益者只有董嬪的寶貝兒子。
淑妃早就有所懷疑,皇兒身上的毒,多半是殺千刀的二皇子下的,此時見到董嬪母子,自然沒有好臉色:「去去去,一幫子晦氣東西,污了本宮的長樂宮。」
位份高一級,壓死人,董嬪不敢不敬,唾面自干地行了禮,帶著二皇子走了。
淑妃則迫不及待往寢殿趕去,這次沒有宮人阻攔,見到床榻里的三皇子呼吸平緩,面色恢復正常,不用大夫說,也知道這關是過了。
她不是胡攪蠻纏之人,知曉好歹,一扭頭,當即緩緩跪下。
見狀,楚阿滿連忙上前攙扶起人:「淑妃娘娘。」
淑妃:「今日若不是令福公主,我兒就要被歹人害死,殿下大恩大德,嬪妾銘記在心,我的皇兒將來定會報答公主。」
楚阿滿聽出來了,娘娘在替三皇子拉攏自己呢。
在所有人看來,她這個公主備受帝王恩寵,古往今來,受器重的太子皇子代為監國的例子,父皇都會為她打破,如果她能站在三皇子這方,勝算極大。
三皇子從娘胎里的身子骨弱,前不久淑妃特意讓娘家尋了些柔順的貌美女子,送來長樂宮教導一番,轉而送給了三皇子,希望早早誕下皇孫……
楚阿滿不接話茬:「大夫說三皇兄需靜養,本宮不好多加打擾,本宮的貼身婢女會留在此處照看,直到三皇子平安醒來,左右不過就這三兩日的事。」
親自送公主到門口,淑妃同心腹低聲道:「令福公主對咱們長樂宮不冷不熱,莫非還在記恨當年本宮對賢妃做過的事。」
當年的賢妃只是先皇后宮中一介低微宮女,被酒醉的帝王寵幸,封了個昭媛,她不過言語上譏諷了幾句,並未多加為難。
要說為難,先皇后做的才過分。
淑妃一點不覺得自己有錯,宮女出身的公主,自己抬舉,對方委實不識好歹。
心腹看穿淑妃的用意,道:「主子,真是委屈您了。」
方才那一跪,淑妃既有感激對方救下皇兒之意,也有拉攏人心的意思。
自己乃侯府之女,出身高貴,都已經下跪了,令福公主偏要端著,淑妃不會再感激對方。
淑妃:「只要對皇兒的好,再委屈,本宮都值得。」
*
按照約定,給了大夫千兩銀子的銀票,另外吩咐公主府護衛送對方歸家。
即便日后街坊鄰居知曉灰衣大夫家有千兩銀子,顧忌著公主府,不敢亂來。
灰衣大夫明白她的用意,朝公主依仗的方向遙遙跪拜。
回到公主府,楚阿滿身心俱乏。
歇了會兒,收到密信,在南山春日圍獵的皇帝與宗親世族們不日將拔營回朝。
長樂宮中發生的一遭,傳入了陸太師耳中,信紙上一五一十仔仔細細道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可惜了,是位公主。
上天待他真是不公平。
在皇帝長吁短嘆時,京都,發生了小混亂。
三皇子楚弘嘔出一口血,經太醫診斷,許是中毒。
楚阿滿命人快馬加鞭往南山送信時,聽幾名太醫雲裡霧裡說了一通,說不出是什麼毒,當即讓侍女派人去請民間大夫。
一名大夫看不出,便請來十數名。
她與淑妃站在一旁。
淑妃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見令福公主一派鎮定模樣,看著一點不著急,心中頗有微詞。
令福公主代為監國,手握雙龍符,一個不高興,能行駛先斬後奏之責,淑妃哪敢與對方雞蛋碰硬石頭。
公主早已不是當年膽怯懦弱的小女孩了。
淑妃著急,儘量放軟了語氣,生怕衝撞對方:「殿下,天下醫術高超的醫者,都被收羅入宮廷,這幫赤腳大夫,嬪妾實在信不過啊!不如再請御醫多瞧瞧,說不定能辨出癥結。」
眼見淑妃要阻攔,楚阿滿命侍女將人強行帶出寢殿,看管起來。
上回去榮國府赴宴,五城兵馬司及時趕到,那群攔路乞丐見己方頹勢,咬破藏在齒間的毒囊毒發身亡,無一活口,分明是權貴豢養的死士。
事後被人掃清痕跡,找不到線索。
這次三皇兄中毒前,曾見過榮家六姑娘。
通過三皇兄中毒,楚阿滿察覺到一點——二皇兄與榮家結盟了。
三皇兄一死,作為監國公主失責,她必會遭到父皇訓斥,威望盡失。
沒了她這塊磨刀石,作為唯一皇子的二皇兄,儲君之位,手到擒來。
作為最大受益者,父皇不可能不知道誰是背後黑手,可三皇兄已死,父皇只剩下二皇兄一個皇子,別無選擇,只能眼盲心明的捏著鼻子認了。
二皇兄豪賭,正是賭著這一點。
沒了利用價值,她會失去父皇給予的一切權勢。
她想要成長,必須形成三足鼎立,相互制肘,所以三皇兄千萬不能死。
楚阿滿的焦灼,不比淑妃少。
第123章
if-女帝×權臣3 公主與馬奴
經過十數位民間大夫的診治, 紛紛搖頭,楚阿滿一早留意到其中一名大夫,見對方木訥沉默。
三皇兄萬萬不能死, 所以她向這些赤腳大夫許諾:「誰能醫治三皇兄, 賞銀千兩。」
神色異常的灰布長衫男子聽了,越眾而出:「這位貴人, 病患體內兩種毒素堆積,其中一味毒侵入五臟肺腑,另一味來勢兇猛, 情況不妙,普通藥方子難以拔毒,草民倒是有回一方子, 以毒攻毒, 或許可以醫治。」
「兩味毒?」楚阿滿盯著對方:「你有幾成把握?」
灰衣中年男子知曉躺在床榻里的, 是當今陛下的三皇子,頂頂尊貴的大人物, 如果能醫治好, 自是好, 醫不好,自己這條小命得賠進去「有五成。」
「可。」為了安對方的心,楚阿滿道:「醫治好三皇兄,你便帶著千兩銀子歸家與妻兒團圓,醫治不當, 這千兩銀子,便是你的撫恤金,可敢賭一賭?」
尋常百姓家,一家四口, 二十餘兩銀子,便可吃用一年。
千兩銀子,足夠他們這樣的市井百姓安穩度過餘生了。
灰衣大夫提著的一顆心吞回了肚子裡,如此,妻兒餘生也有了保障,他拱了拱手,往寢殿走去,擦肩而過時,突然停步:「草民瞧著公主殿下眼熟,不知可曾在哪裡見過?」
「不曾見過。」楚阿滿回。
她們當然見過,否則自己怎會冒如此大險,非要找坊間的赤腳大夫?
這十數名赤腳大夫,只是打掩護,她最看重的,是這位赤腳大夫。
幾年前,這位大夫的一記附子湯藥,以毒攻毒,幫了大忙。
宮中的御醫院不乏有技藝高超的醫者,但大多怕擔責,只會開些養氣補血的藥方,事後查驗藥方,都是補藥,對身體無害,找不出一丁點錯處。
只有民間的赤腳大夫,藝高人膽大,敢用附子以毒攻毒。
聽貼身宮女來報,醫者要給自己的寶貝兒子餵毒,被關在偏殿的淑妃嚎哭不止,傳到了主殿這頭。
恰恰董嬪與二皇子帶人趕來,聽見了偏殿的動靜:
「皇兒,好像是淑妃娘娘的聲音。」
董嬪同身側的二皇子道,二皇子楚奕發問:「此處可是淑妃的長樂宮,阿滿妹妹派人將淑妃軟禁,這是作何?」
楚阿滿想到偏殿有自己的心腹小柔在,心下稍安,面對居心不安的董嬪母子:「不勞二皇兄費心,父皇既命本宮代為監國,家國之事,自是本宮一力承擔。」
想到令福公主手中的雙龍符,等同於御賜寶劍,上可斬犯事的王孫貴族,下可斬佞臣小人,被董嬪母子請來的內庭禁衛軍統領,抬手示意,身後的禁衛軍紛紛放下武器。
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消,偏偏這時公主府的婢女從寢殿跑出,面帶喜色:「殿下,剛才三皇子嘔出一口血,將毒素吐出大半,大夫說脫離性命之憂了。」
算盤落空,董嬪母子面色難看到了極點。
「既然三皇子無礙,下官也放心了,這便告退。」禁衛軍統領帶著手下的護衛隊離開內庭,很快不見了蹤跡。
楚阿滿沒搭理董嬪母子,聽侍女交代一聲,入了寢殿。
三皇子脫離險境的消息傳開,得到主子默許,小柔放淑妃離開偏殿。
來到主殿,正好撞到董嬪母子,淑妃不傻,自己的皇兒出事,令福公主被問責,最終受益者只有董嬪的寶貝兒子。
淑妃早就有所懷疑,皇兒身上的毒,多半是殺千刀的二皇子下的,此時見到董嬪母子,自然沒有好臉色:「去去去,一幫子晦氣東西,污了本宮的長樂宮。」
位份高一級,壓死人,董嬪不敢不敬,唾面自干地行了禮,帶著二皇子走了。
淑妃則迫不及待往寢殿趕去,這次沒有宮人阻攔,見到床榻里的三皇子呼吸平緩,面色恢復正常,不用大夫說,也知道這關是過了。
她不是胡攪蠻纏之人,知曉好歹,一扭頭,當即緩緩跪下。
見狀,楚阿滿連忙上前攙扶起人:「淑妃娘娘。」
淑妃:「今日若不是令福公主,我兒就要被歹人害死,殿下大恩大德,嬪妾銘記在心,我的皇兒將來定會報答公主。」
楚阿滿聽出來了,娘娘在替三皇子拉攏自己呢。
在所有人看來,她這個公主備受帝王恩寵,古往今來,受器重的太子皇子代為監國的例子,父皇都會為她打破,如果她能站在三皇子這方,勝算極大。
三皇子從娘胎里的身子骨弱,前不久淑妃特意讓娘家尋了些柔順的貌美女子,送來長樂宮教導一番,轉而送給了三皇子,希望早早誕下皇孫……
楚阿滿不接話茬:「大夫說三皇兄需靜養,本宮不好多加打擾,本宮的貼身婢女會留在此處照看,直到三皇子平安醒來,左右不過就這三兩日的事。」
親自送公主到門口,淑妃同心腹低聲道:「令福公主對咱們長樂宮不冷不熱,莫非還在記恨當年本宮對賢妃做過的事。」
當年的賢妃只是先皇后宮中一介低微宮女,被酒醉的帝王寵幸,封了個昭媛,她不過言語上譏諷了幾句,並未多加為難。
要說為難,先皇后做的才過分。
淑妃一點不覺得自己有錯,宮女出身的公主,自己抬舉,對方委實不識好歹。
心腹看穿淑妃的用意,道:「主子,真是委屈您了。」
方才那一跪,淑妃既有感激對方救下皇兒之意,也有拉攏人心的意思。
自己乃侯府之女,出身高貴,都已經下跪了,令福公主偏要端著,淑妃不會再感激對方。
淑妃:「只要對皇兒的好,再委屈,本宮都值得。」
*
按照約定,給了大夫千兩銀子的銀票,另外吩咐公主府護衛送對方歸家。
即便日后街坊鄰居知曉灰衣大夫家有千兩銀子,顧忌著公主府,不敢亂來。
灰衣大夫明白她的用意,朝公主依仗的方向遙遙跪拜。
回到公主府,楚阿滿身心俱乏。
歇了會兒,收到密信,在南山春日圍獵的皇帝與宗親世族們不日將拔營回朝。
長樂宮中發生的一遭,傳入了陸太師耳中,信紙上一五一十仔仔細細道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