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溫春輝嘆了口氣,想到朝堂盤根錯節的事兒,只覺頭疼。
「三妹妹這次,當真是有些魯莽,也不知受誰的影響。」
付淼也跟著嘆氣,「你也別太擔心了,三妹妹機靈著呢,不會有事的。」
因著天寒地凍,玉京這些日子一直平靜無波,又近新年,皇帝於後宮養身,除非天大的事,輕易不露面。
定風閣中,紅泥小爐上的紫砂壺熱氣裊裊,桌旁的螭獸博山爐輕煙澹澹,不遠處還有悅耳的絲竹之聲,窗外雪落紛紛,相映成趣。
「依你看,她這是真病還是假病?」太子親手倒了杯茶,遞給了對面坐的人。
太子妃輕輕搖頭,面有倦色,「不管真病假病,都代表她不支持你的做法,阿釗,這次你是不是過分了?」
太子神色淡淡,但眼底露出些微猶豫,「眼看功成,怎能輕言棄之?她既然要太醫,那就給她派一個,她現在也當得起。」
「那伯遠若是知道,他心裡該怎麼想?」太子妃勸道:「如今朝中參張大人的不少了,不如去請示父皇,若是能早些給他定罪,北地百姓也能少受些苦。」
太子擰眉,半晌才道:「等等吧,等時機再成熟點,張炳之倒下,才能為更多百姓謀求福祉,大梁都快被他蛀空了,絕不能讓他再去父皇身邊妖言惑眾。」
太子妃忍了又忍,輕聲道:「若她真病了呢?伯遠還在打仗,他剛立了大功,不說別的,你與他師兄弟相稱,這不是寒他的心嗎?」
「她一向聰明,這次絕對是假病,故意的。」太子輕笑,「我本以為她會跟從前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早早就出了豐源,沒想到,她這次倒是大義起來了。」
以前每次來東宮,溫竹君的表現向來是獨善其身,膽小怕事,但好在聰慧機靈,他便沒去督促,只以為她自會見機離開豐源,千算萬算,算漏了這一遭。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霍雲霄那臭小子影響,也變得魯莽了。
他見太子妃還要再說,便道:「父皇大壽,聽說三弟早早就預備好了壽禮,正好除夕將至,別的事兒就別惹父皇他老人家心煩了。」
除夕夜,從早晨起來,豐源就一直在下雪,天色也陰沉沉的。
青梨從廚娘手裡接過食盒,望了望鵝毛紛飛的天,又道:「再去多煮些餃子,分下去大家一起吃了,如今府里吃食不多,但除夕夜也不能太苛刻了。」
廚娘面上一喜,「是,青梨姑娘,我這就去。」
青梨看她走開後,趕緊掀開帘子進了夫人臥房,神神秘秘的道:「夫人,快來吃吧,我特意叫廚娘多弄些,說要留著做宵夜,有三種餡兒呢。」
溫竹君看著兩大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笑道:「這也太多了,大家都吃了嗎?」
青梨點頭,「您放心,我曉得利害,我也跟大家說了,等來年情況好了,夫人一定會補償的,大家都乖乖地磕頭,沒有人鬧,大家對您都感激著呢。」
「那就好。」溫竹君最擔心的,就是怕從裡頭亂,她現在又不能出面,「等來年我一定好好補償大家。」
她吃了一口,詫異道:「哪來的羊肉?」
青梨遞了一碟醋過去,「周大人送來的,說是除夕夜,年夜飯總不能太寒磣。」
溫竹君點點頭,「周大人有沒有說什麼?」
「沒有。」青梨哽咽道:「大雪封路,不說糧食了,信也難遞進來,壓根不需要使手段,我去打聽了,這裡到了年底,除非是朝廷的特殊信件,別的信就是會慢許多,而且今年情況特殊,信使死了好幾個,現在都難找……」
溫竹君嘆了口氣,輕輕握住她的手,無力道:「別哭,會過去的。」
這話說的一點都安慰不了人。
她也在心裡暗罵自己,總是說要警惕不惹事不管閒事,那現在這是做什麼?她肯定是被霍雲霄粗莽的性子給影響,也變得魯莽了。
青梨聽她咳嗽,趕緊拿了衾被過來,「您要趕快好起來,這炭是越來越少了,您要再不好起來……」
溫竹君也沒想到,她還真的病了,這下裝都不用裝了。
「放心,我會好起來的,就是小小的風寒,你別坐那麼近,被我傳染就不好了。」
這一夜,可不止她輾轉難眠。
雪夜裡,一隊人馬在雪路上馳騁,馬匹的腳上都包了東西,跑起來雖不比平日,但速度也不慢。
「好了好了,侯爺,您快回去吧。」大頭用力踢了下馬腹,焦急道:「您快回去吧,不能再送了。」
霍雲霄經雪地映照得面容清冷冰寒,還未張口,鼻端便溢滿了水汽。
「大頭,這信你一定要送到。」
大頭用力點頭,「您放心,我就是拼了這條命,也會送到夫人手上的,您快回去吧,時間長了,會連累那些弟兄的。」
霍雲霄忍下心頭的擔憂跟怒意,拍拍大頭的肩,「靠你了,夫人決不能出事,玉京那邊,我已經去了信,叫她別擔心。」
大頭猶豫道:「太子真的會出手嗎?」
霍雲霄努力平息心裡的怒火,學著阿竹平日的樣子,冷靜地思考,「會的,他現在不出手,再出手就晚了。」
他從沒想過,扳倒張炳之,竟然要付出這麼多,往日他受傷不算什麼,但決不能是阿竹,也不能是那麼多的百姓,師兄這次到底在做什麼?
「走吧。」霍雲霄看著大頭消失在雪夜的盡頭,也乾脆勒馬扭頭迴轉。
他很想和大頭一起去看看阿竹,但這樣做,少不得會被朝廷追究罪責,還會牽連阿竹,到時候,她肯定會罵他愚蠢。
隱下心底熊熊怒火,霍雲霄朝著玉京的方向看了一眼,緊咬牙關,繼續奔襲起來。
此時的玉京,正歌舞昇平,一派祥和的慶祝除夕夜呢,煙火伴著洋洋灑灑的雪花,歡慶的氣氛灑滿了整個大梁。
偌大的皇城更是燈火通明,鼓樂喧囂,傍晚開始,便有盛裝的宮人在寬敞的遊廊里穿梭,一盞盞琉璃燈仿佛移動的星子,明亮閃爍,粉牆黛瓦的肅穆宮廷似乎也多了絲暖意。
太子踉蹌著從喧鬧的宮殿裡走出來,被身邊的太監扶住了。
「殿下,您怎麼出來了?」太監有些不解,小聲道:「皇上都未退席呢,今兒是好日子,值得慶賀,您快些回席吧。」
太子被冷風一吹,清醒了不少,望著面前被裝飾得絢爛奪目的殿宇,在皚皚白雪下,彷佛渡了層金光,在夜幕中熠熠生輝。
他淡淡道:「值得慶賀?這一場宮宴,花銷了多少你知道嗎?」
如今張炳之不在,國家又三面圍敵,只是前期小小勝利,可父皇依舊不知收斂,當這還是當年先祖的盛世呢,竟然還要建造行宮,年年虧空的大梁哪裡消耗的起?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退讓,若是張炳之回來,他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扳倒他了,也正是這幾次的事兒,他才發現自己看錯了,不是張炳之離不開父皇,而是父皇離不開張炳之。
那些年,父皇愛民如子、仁愛治國的名頭,都是張炳之一黨的錢在撐著,父皇能心安理得的享受其中,他不能。
等到宮宴結束,絲竹之音也漸漸消失。
太子妃扶著太子回了東宮,她滿臉擔憂,「父皇說的那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子無奈的嗤笑,「父皇真是老了,這話他自己怕是從沒做到過……」
不,父皇覺得自己做到了,踩在張炳之的肩膀上做到了,他順應的不是天命,是張炳之。
這是在說他逆天而行?看來父皇什麼都知道,太子眼中露出譏諷。
太子妃捂住丈夫的嘴,警惕道:「伯遠的信你也看到了,他若是生氣,那不管不顧起來,你也壓不住的,今天看父皇,我覺得他的身子好了許多,說不定過完年還能臨朝,你別再觸怒他老人家了……」
太子依偎在太子妃的懷裡,輕笑道:「我如此做,實屬無奈,伯遠會明白我的苦心。」
他重重嘆了口氣,「只是這段時間,苦了北地百姓,既然那小子來信催,那就著手準備吧。」
太子妃鬆了口氣,「你的計劃已經布置完了?」
「嗯,張炳之逃不掉了。」太子露了絲笑意,「希望父皇能看清張炳之的真面目,萬不可再受其蒙蔽,這才是大梁之福。」
太子妃聽他說這話,不由擰眉,「父皇年紀大了,受不得刺激,這些話你萬不可再在父皇面前說,三皇弟都知道說些討巧的話,你怎麼就不知道呢?」
太子搖頭道:「若人人都像三皇弟跟張炳之,那父皇身邊還有能用的人嗎?況且我領監國之職,怎能辜負父皇信任?」
太子妃只是勸勸,也知道說不動他,作為長子,他從小就在無數要求中長大,壓根不是會撒嬌的性子。
第132章 撿漏的第一百三十二天狗賊。
大年初一,豐源城依舊死氣沉沉,城中隱蔽處還是有凍死餓死的屍體,這裡尚且如此,更別提那些受災縣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三妹妹這次,當真是有些魯莽,也不知受誰的影響。」
付淼也跟著嘆氣,「你也別太擔心了,三妹妹機靈著呢,不會有事的。」
因著天寒地凍,玉京這些日子一直平靜無波,又近新年,皇帝於後宮養身,除非天大的事,輕易不露面。
定風閣中,紅泥小爐上的紫砂壺熱氣裊裊,桌旁的螭獸博山爐輕煙澹澹,不遠處還有悅耳的絲竹之聲,窗外雪落紛紛,相映成趣。
「依你看,她這是真病還是假病?」太子親手倒了杯茶,遞給了對面坐的人。
太子妃輕輕搖頭,面有倦色,「不管真病假病,都代表她不支持你的做法,阿釗,這次你是不是過分了?」
太子神色淡淡,但眼底露出些微猶豫,「眼看功成,怎能輕言棄之?她既然要太醫,那就給她派一個,她現在也當得起。」
「那伯遠若是知道,他心裡該怎麼想?」太子妃勸道:「如今朝中參張大人的不少了,不如去請示父皇,若是能早些給他定罪,北地百姓也能少受些苦。」
太子擰眉,半晌才道:「等等吧,等時機再成熟點,張炳之倒下,才能為更多百姓謀求福祉,大梁都快被他蛀空了,絕不能讓他再去父皇身邊妖言惑眾。」
太子妃忍了又忍,輕聲道:「若她真病了呢?伯遠還在打仗,他剛立了大功,不說別的,你與他師兄弟相稱,這不是寒他的心嗎?」
「她一向聰明,這次絕對是假病,故意的。」太子輕笑,「我本以為她會跟從前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早早就出了豐源,沒想到,她這次倒是大義起來了。」
以前每次來東宮,溫竹君的表現向來是獨善其身,膽小怕事,但好在聰慧機靈,他便沒去督促,只以為她自會見機離開豐源,千算萬算,算漏了這一遭。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霍雲霄那臭小子影響,也變得魯莽了。
他見太子妃還要再說,便道:「父皇大壽,聽說三弟早早就預備好了壽禮,正好除夕將至,別的事兒就別惹父皇他老人家心煩了。」
除夕夜,從早晨起來,豐源就一直在下雪,天色也陰沉沉的。
青梨從廚娘手裡接過食盒,望了望鵝毛紛飛的天,又道:「再去多煮些餃子,分下去大家一起吃了,如今府里吃食不多,但除夕夜也不能太苛刻了。」
廚娘面上一喜,「是,青梨姑娘,我這就去。」
青梨看她走開後,趕緊掀開帘子進了夫人臥房,神神秘秘的道:「夫人,快來吃吧,我特意叫廚娘多弄些,說要留著做宵夜,有三種餡兒呢。」
溫竹君看著兩大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笑道:「這也太多了,大家都吃了嗎?」
青梨點頭,「您放心,我曉得利害,我也跟大家說了,等來年情況好了,夫人一定會補償的,大家都乖乖地磕頭,沒有人鬧,大家對您都感激著呢。」
「那就好。」溫竹君最擔心的,就是怕從裡頭亂,她現在又不能出面,「等來年我一定好好補償大家。」
她吃了一口,詫異道:「哪來的羊肉?」
青梨遞了一碟醋過去,「周大人送來的,說是除夕夜,年夜飯總不能太寒磣。」
溫竹君點點頭,「周大人有沒有說什麼?」
「沒有。」青梨哽咽道:「大雪封路,不說糧食了,信也難遞進來,壓根不需要使手段,我去打聽了,這裡到了年底,除非是朝廷的特殊信件,別的信就是會慢許多,而且今年情況特殊,信使死了好幾個,現在都難找……」
溫竹君嘆了口氣,輕輕握住她的手,無力道:「別哭,會過去的。」
這話說的一點都安慰不了人。
她也在心裡暗罵自己,總是說要警惕不惹事不管閒事,那現在這是做什麼?她肯定是被霍雲霄粗莽的性子給影響,也變得魯莽了。
青梨聽她咳嗽,趕緊拿了衾被過來,「您要趕快好起來,這炭是越來越少了,您要再不好起來……」
溫竹君也沒想到,她還真的病了,這下裝都不用裝了。
「放心,我會好起來的,就是小小的風寒,你別坐那麼近,被我傳染就不好了。」
這一夜,可不止她輾轉難眠。
雪夜裡,一隊人馬在雪路上馳騁,馬匹的腳上都包了東西,跑起來雖不比平日,但速度也不慢。
「好了好了,侯爺,您快回去吧。」大頭用力踢了下馬腹,焦急道:「您快回去吧,不能再送了。」
霍雲霄經雪地映照得面容清冷冰寒,還未張口,鼻端便溢滿了水汽。
「大頭,這信你一定要送到。」
大頭用力點頭,「您放心,我就是拼了這條命,也會送到夫人手上的,您快回去吧,時間長了,會連累那些弟兄的。」
霍雲霄忍下心頭的擔憂跟怒意,拍拍大頭的肩,「靠你了,夫人決不能出事,玉京那邊,我已經去了信,叫她別擔心。」
大頭猶豫道:「太子真的會出手嗎?」
霍雲霄努力平息心裡的怒火,學著阿竹平日的樣子,冷靜地思考,「會的,他現在不出手,再出手就晚了。」
他從沒想過,扳倒張炳之,竟然要付出這麼多,往日他受傷不算什麼,但決不能是阿竹,也不能是那麼多的百姓,師兄這次到底在做什麼?
「走吧。」霍雲霄看著大頭消失在雪夜的盡頭,也乾脆勒馬扭頭迴轉。
他很想和大頭一起去看看阿竹,但這樣做,少不得會被朝廷追究罪責,還會牽連阿竹,到時候,她肯定會罵他愚蠢。
隱下心底熊熊怒火,霍雲霄朝著玉京的方向看了一眼,緊咬牙關,繼續奔襲起來。
此時的玉京,正歌舞昇平,一派祥和的慶祝除夕夜呢,煙火伴著洋洋灑灑的雪花,歡慶的氣氛灑滿了整個大梁。
偌大的皇城更是燈火通明,鼓樂喧囂,傍晚開始,便有盛裝的宮人在寬敞的遊廊里穿梭,一盞盞琉璃燈仿佛移動的星子,明亮閃爍,粉牆黛瓦的肅穆宮廷似乎也多了絲暖意。
太子踉蹌著從喧鬧的宮殿裡走出來,被身邊的太監扶住了。
「殿下,您怎麼出來了?」太監有些不解,小聲道:「皇上都未退席呢,今兒是好日子,值得慶賀,您快些回席吧。」
太子被冷風一吹,清醒了不少,望著面前被裝飾得絢爛奪目的殿宇,在皚皚白雪下,彷佛渡了層金光,在夜幕中熠熠生輝。
他淡淡道:「值得慶賀?這一場宮宴,花銷了多少你知道嗎?」
如今張炳之不在,國家又三面圍敵,只是前期小小勝利,可父皇依舊不知收斂,當這還是當年先祖的盛世呢,竟然還要建造行宮,年年虧空的大梁哪裡消耗的起?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退讓,若是張炳之回來,他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扳倒他了,也正是這幾次的事兒,他才發現自己看錯了,不是張炳之離不開父皇,而是父皇離不開張炳之。
那些年,父皇愛民如子、仁愛治國的名頭,都是張炳之一黨的錢在撐著,父皇能心安理得的享受其中,他不能。
等到宮宴結束,絲竹之音也漸漸消失。
太子妃扶著太子回了東宮,她滿臉擔憂,「父皇說的那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子無奈的嗤笑,「父皇真是老了,這話他自己怕是從沒做到過……」
不,父皇覺得自己做到了,踩在張炳之的肩膀上做到了,他順應的不是天命,是張炳之。
這是在說他逆天而行?看來父皇什麼都知道,太子眼中露出譏諷。
太子妃捂住丈夫的嘴,警惕道:「伯遠的信你也看到了,他若是生氣,那不管不顧起來,你也壓不住的,今天看父皇,我覺得他的身子好了許多,說不定過完年還能臨朝,你別再觸怒他老人家了……」
太子依偎在太子妃的懷裡,輕笑道:「我如此做,實屬無奈,伯遠會明白我的苦心。」
他重重嘆了口氣,「只是這段時間,苦了北地百姓,既然那小子來信催,那就著手準備吧。」
太子妃鬆了口氣,「你的計劃已經布置完了?」
「嗯,張炳之逃不掉了。」太子露了絲笑意,「希望父皇能看清張炳之的真面目,萬不可再受其蒙蔽,這才是大梁之福。」
太子妃聽他說這話,不由擰眉,「父皇年紀大了,受不得刺激,這些話你萬不可再在父皇面前說,三皇弟都知道說些討巧的話,你怎麼就不知道呢?」
太子搖頭道:「若人人都像三皇弟跟張炳之,那父皇身邊還有能用的人嗎?況且我領監國之職,怎能辜負父皇信任?」
太子妃只是勸勸,也知道說不動他,作為長子,他從小就在無數要求中長大,壓根不是會撒嬌的性子。
第132章 撿漏的第一百三十二天狗賊。
大年初一,豐源城依舊死氣沉沉,城中隱蔽處還是有凍死餓死的屍體,這裡尚且如此,更別提那些受災縣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