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赫連熙正襟危坐,字正腔圓揚聲道:「眾卿平身。」

  這四個字他昨兒私下悄悄練習了好幾遍。

  母后和他說,他現在年齡小,朝政之事,他先聽著就行。

  但他需要把常用的幾句話背會,他也是有幾句詞要說的。

  為了不出錯,赫連熙可是有認真背的!

  眾卿謝恩。站立兩側。

  寧婉音開門見山,道,「大梁犯境,不知諸位愛卿對此可有建言?」

  新任禮部尚書段朗原積極出列一步:

  「臣有本啟奏。臣聞,用兵之道,以計為首。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西南邊疆,正缺一位能統領全局指揮作戰的主帥。臣斗膽舉薦宣武將軍唐源,為西南主帥,統西南戰事。」

  大炎軍制,一軍統帥為正一品大將軍。軍分四部,設四位正二品將軍,統率眾營。

  西北軍的統帥是昌平侯。唐源因父之功,蔭封的品階起點就很高,隨皇帝親征以後,一路晉升,如今在西北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將才,獨領一部。

  西南軍統帥原是蕭雲景,如今空懸。

  目前西南四部將軍之中,東川侯和其嫡子各占一。

  剩下兩位,都是沒什麼家世背景,靠戰功晉升上來的。

  四位將軍各自鎮守,平時倒也無事。但戰時,卻需要一個統領全局的指揮。

  「臣附議!」禮部左侍郎立即贊同。

  原禮部姚尚書沒了以後,新晉禮部尚書一直想抱寧家的大腿,但是沒找到機會。

  這一次聽聞西南戰事,他立即舉薦唐源。

  而朝中一些像他一樣,有意向寧婉音示好的官員,皆表示附議。

  這些人,合起來有四五個。

  他們話音一落……

  薛征立即出列道,「臣以為,唐源尚且年輕,領兵經驗尚少。擔此重任,未免不妥。」

  他一開口,不少朝臣都站出來附議。

  不止是薛黨,許多中立大臣也反對。他們並非投靠薛家,而是避免外戚勢大。

  若把西南交給唐源,到時候這父子聯手,西邊一旦出什麼事……

  大炎半壁江山恐有陷落之險。

  他們聽聞太后已經內定唐源,所以堅決反對!

  許多和宋固交好的言官都紛紛附議。

  更有一個言官陰陽怪氣道:「臣以為,唐源乃太后娘娘表兄。若用唐源為統帥,難免令人懷疑太后娘娘用人唯親,還請娘娘慎重!」

  宋固一直站在原地,沒說話。

  他也聽聞寧婉音要以唐源為統帥,但他想先聽聽太后的看法再說。

  一句反對唐源,殿中十之八九都站了出來。

  禮部尚書被這場面嚇著了,不敢多言一句。

  赫連熙第一次上朝,就遇到這種陣仗。他沒太聽懂,只覺得氣氛格外劍撥弩張。

  他有些擔憂寧婉音。但他沒有看向她。

  寧婉音交代過他,上朝需端正坐著,面色不亂。

  君主沉穩冷靜,才能安定臣民之心。

  「哀家覺得薛國公說的很有道理。」寧婉音緩緩道:「西南忠威將軍郁松,十五從軍,領兵二十年,弓馬嫻熟,熟知兵法,先帝親征之時,他立下不少功勞,如今是西南四部將之一。此次大梁犯邊,他領兵大勝一場,哀家以為,他堪為主帥。」

  這就是之前江承緒的摺子里提過的將領之一。

  寧婉音仔細看了此次的西南戰報,在幾個重點觀察的將領之中,他的作戰能力表現的最好。

  打起來了,你才知道哪些人能用好用。

  至於萬一他擋不住大梁?沒事,寧婉音的西南觀察名單里還有幾個備選。

  「另,調唐源、施方各領一軍,馳援西南。上次就是他們馳援西南,曾與西南軍配合作戰。諸位愛卿,意下如何?」寧婉音說完後半句。

  除了少數了解西南戰事的朝臣,大多數朝臣都愣住了。

  啊?郁松?好像是西南一個將領,但這樣的將領太多了。

  西南戰事不斷,兼兩次叛亂,除了東川侯長青,四部將領換了幾茬,大多數人對郁松並不熟悉。

  薛征聞言,眉頭緊皺,面容嚴峻。對於西南戰局,他格外關注。西南諸將,他也有些了解。但他就更沒料到,寧婉音竟然能隨口說出一個西南將領的名字,且這人選還確實很合適。

  「太后聖明!」宋固率先出列贊同。

  他還以為,寧婉音會選唐源。

  宋固是文官,對於軍務並不擅長,但他猜測,這人選是先帝留下的。

  否則太后怎麼會認識西南將領呢?所以他基於對先帝的忠誠和信任,第一個贊同。

  寧婉音看向薛征,「肅國公有何高見?」

  第268章

  事若要成,先算人心

  薛征快速在腦海中分析了一遍目前的局勢。

  若他提議薛黨的將領,剛才這些堅決反對唐源的人,轉頭也會堅決反對他的提議。

  中立大臣防的是兵權集中於一人手中。西北和西南連成一片,風險太大。但西南與東南連成一片,風險更大。

  從一開始薛征就很清楚,薛黨的將領,是不可能成為西南統帥的。

  唯有提議一個中立將領,才能服眾。

  而從資歷和熟悉西南這一點,從西南四部將領中擇一,是最穩妥的選擇。

  寧婉音提了郁松,相對應,他可以提東川侯。

  東川侯的資歷比郁松老,在朝中的人脈也比平民出身的郁松廣。若提議東川侯,所得贊同必定不少,足以和寧婉音提議的人選分庭抗禮。

  他還能施恩於東川侯,拉攏董家。

  雖然董家以前追隨岑家,和薛家對立。但敵對也可以轉換陣營,良禽擇木而棲。

  倒是像郁松這樣的人選,薛征是不合適提的。這會讓追隨他的勛貴將門寒心。

  身為勛貴勢力的代表,維護勛貴的利益,排擠平民出身的將領,這是他的立場。

  所以,薛征目前最合適提議的人選,是東川侯。

  有些人才不推薦,不是眼瞎看不到你的才華。

  而是,他們推薦的人選,與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

  但是薛征沉默了一瞬,並沒有提議東川侯。

  為什麼?

  因為東川侯他不爭氣啊!

  上一次西南之戰,陛下未至之前,東川侯領著西南軍被大梁打的節節敗退。

  東川侯作為一部大將尚可。

  讓他統帥大局,薛征擔心他會一輸再輸。

  到時候,西南兵敗之責,東川侯首當其衝,保舉他當統帥的薛征,也得上書請罪。

  寧婉音再以東川侯不堪重用為理由,改唐源或昌平侯為統帥,那他更是不便反對。

  薛征的主要目的是不讓唐家染指西南的兵權……

  如今目的已經達到。

  至於寧婉音選的人……

  若擔不起西南的重任,那是太后娘娘用人不當,影響的是寧婉音。

  若真能擔得起,那也只能算寧婉音運氣好了。

  再者,郁松為帥,東川侯會甘心嗎?他覺得,此事還可再觀望觀望。

  「太后娘娘聖明。」薛征於是也恭敬表示認同。

  兩位文武之首皆表示贊同,其他朝臣紛紛附議。

  於是,早朝以後,一道以皇帝的名義頒布的聖旨傳下。

  聖詔:任命忠威將軍郁松為西南主帥,統領西南戰事,諸將聽從調令。另遣唐源、施方,調兵馳援。

  ……

  下了早朝。

  寧婉音牽著赫連熙的手回到乾心殿。

  小桂子領著宮女們張羅早膳。

  「母后,郁松將軍能打贏嗎?」赫連熙關心問道。

  這個名字,他是第一次聽聞。他也十分擔憂西南的戰局……

  「不知道。」寧婉音微微搖頭,「戰事剛啟,誰也不能預料最終的結果。」

  影響戰役的因素太多。

  在塵埃落定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去增加己方的勝算。

  「那萬一輸了……是不是會死很多人……」赫連熙稚嫩的小臉上滿是擔心。

  寧婉音認真看向他,「所以,熙兒你要記住,為君者,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後行。因為你的決定,關乎著無數百姓的性命,你必須慎重。」

  「熙兒記住了!」赫連熙小腦袋認真點頭。

  對於年幼的新君來說,皇位給他的第一個印象,是沉甸甸的責任。

  用過早膳以後。

  寧婉音召見韓尋,問道:

  「麒麟衛目前在西南可有得用之人?」

  麒麟衛的校尉是西南軍營里的監軍,人不少,但具體用誰,寧婉音就要問問麒麟衛的掌事人了。

  「指揮僉事柏毅,是麒麟衛西南監司主事,忠誠可靠。」韓尋想了想,推薦道。

  寧婉音微微頷首,「傳令給他,盯著西南各部將領。若有人延誤戰機,欺上瞞下,陽奉陰違,不論官職,麒麟衛直接抓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