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要是她在學校囂張跋扈的事情被江家人知道,肯定會收拾她的,江曼麗向來能屈能伸,當下壓下心底的憤怒,努力讓自己露出笑容,「對不起,我剛才是心裡煩悶,態度難免不好了一些。」說完她露出完美的社交笑容,「現在我可以走了吧。」等她回去後,弄清楚金花花的底細,再出手不遲。
是的,江曼麗可沒有想過算了,饒是一時弄不清金花花的底氣在哪裡,為什麼對她的事情知道的這麼清楚,讓她不得不投鼠忌器,暫時低頭,但沒關係,查清金花花的底細後,她早晚也會出了這口氣的。
金花花才不在乎江曼麗的想法,這裡是內地,又是京大,只要她沒錯,誰都不能欺負人。「嗯,那我們就兩清了,下次再見希望會是個愉快的見面。」留下這句話,金花花匆匆走了,她還要趕緊去找老師,今個兒譚老師還要去給一位領導看病,去晚了就得等明天了。
第172章
金花花到的時候,剛好譚秋竹在收拾東西,金花花對此早就清楚該怎麼做,她一邊幫老師將出診要帶的東西帶好,一邊將自己的疑問說了。
聽到金花花問起枯木逢春針,譚秋竹手上的動作沒停,「凡是看過這本書的,就沒有一個不好奇這枯木逢春針法的,我譚家也算是中醫世家,能追溯到四百年前於皇室當醫館,卻除了在這本書中,再從沒聽說過有如此奇妙的針法,有人推測這是中醫中鬼門十三針或者其他針法的前身,但都找不到證據,更多的人認為要不沒有這套針法,要不這套針法一出世就被毀了。」
她停下手中的動作,「都說醫者仁心,但醫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心思,浩瀚歷史中,因為各種原因,損毀的醫道傳承不知凡幾,雖不是各個都如同華佗那般的醫術傳神,卻也有不少天才,卻也泯滅與時光洪流之中,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儘量將自己所知所會的傳承下去,就已經算是對得起先人了,再多恐怕也只能憑藉運氣了。」說到後面,譚秋竹神色怔仲。
就如她所說,醫道傳承艱難,就算偶有天才出世,也往往或後繼無人,或名聲不顯就死於小人之手,能真正成為一方大人物,著書立作的千百年下來,也才幾人。
她生於亂世,雖不像師姐飄零半生,所見甚多,卻更知道這一行中的兇險,就如當初老神仙那般的奇才,若非無奈,怎會丟下家族,遁入深山,甚至連傳承都不曾留下,不過也只是無奈自保罷了。
人心貪婪,越是擁有的多,想要的就更多,醫生能治病卻不能醫人心,總有人想要掙脫生老病死,但古往今來,歷代帝王,又有幾人成功了,奈何總有人不信。醫術越高,所接觸的人身份地位也越高,凡是大人物身邊,總是糾纏著各種利益,很難不攪入其中,一旦被卷進去,再好的醫生最好也不過是落得個身死的下場,這裡面的刀光劍影,兇險狠辣一點都不比真刀真槍的危險小,正是見得多,知道的多,譚秋竹這一輩子都沒能掙脫家族這個樊籠,因為它不僅桎梏了她,也幫了她,雖然有時候想起難免悵然,卻也只是悵然罷了。
金花花愣了一下,點點頭,明白老師的意思,別說是醫道,就是其他各行各業哪個不是如此,所以在古時書籍才珍貴,因為它不僅是知識,更是一代代的傳承歷史。
「太可惜了。」金花花小聲道。看著這樣的金花花,譚秋竹像是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她目光越發柔和,「也不是沒有人去找過,我譚家一位叔叔,當年因為友人之病,想盡了辦法,最後就想到了這針法,他遊走各處尋訪書上所提及的每一個地方,最後還是毫無收穫,遺憾而歸,估計是真的失傳了。」
金花花沒捨得放下手中的書,「難道對方沒有後人嗎?說不定後人的家中藏有線索或者痕跡。」只要有痕跡,總能看出些什麼吧,她是這麼想的。自古以來醫書也是經過代代積累才成了如今的中醫,這針法若是能尋到一鱗半爪的痕跡,再尋找那些大醫,說不準就能復原出來呢。
譚秋竹哈哈大笑,「你說中醫為什麼世家傳承的少,師徒傳承的多?」不用金花花回答,她自己就給了答案,「無非是天賦罷了,凡是中醫世家無不以出天才為榮,可哪怕是我譚家,到現在也不過是默默無聞罷了,偶有天賦卓絕者,能將家中典籍融會貫通已是難得,再多就太難了,不僅是我家,別人也多是如此,就算這樣,能傳承下來的已經算是厲害了,更多的是如同王志遠那般家中只傳下一門精通的手藝,不用擔心被人覬覦,也可保子孫後代有門手藝。金花花你記住,凡是能在一道中著書立作的,自古以來那都是真正的天才,後人能達到前人高度的寥寥無幾,能保祖宗基業不斷絕已是僥倖。」
她沒說的是哪一行都有敝帚自珍的想法,一代傳一代,有些精妙的技法就是這樣失傳的,這種墨守成規,約定俗成的做法,是為自保,卻也往往讓一代不如一代,除非哪一代出現了真正的天
才,年少時的她不是沒有抱怨過這些老舊的規矩,可最後也成了其中一員。
或許日後像金花花這樣對舊規矩不滿的人越來越多後,才會改變,但她想那時定會有新的問題,老師傾囊相授,徒弟如何就只能賭徒弟的良心了,但她幾乎可以想見,那時的老師定不會如此時這般受尊重。譚秋竹突然笑了下,一代有一代的事情要做,她無需想那麼多。
拍拍金花花的背,「接下來的課都是辨識藥材,你上不上都可以,我和老胡說一下,你今天就跟著我吧。」金花花自然樂意,中醫說到底還是要多看病人的,雖然她現在不夠資格給人看病,但也可以見識一下老師給人看病的流程。
路上譚秋竹告訴了金花花今天要去的人家,是江渡家,江渡是如今教育局的副局,他父親是當年的老軍人,雖然因為身體原因早早的就不在部隊,卻也是位老功臣。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家和上面的江家有關係,如今那位可是二把手身邊的紅人,如果說孟祥受那位器重的話,江家那位就是說話能直達天聽,還讓老爺子重視的,旁人免不了要多給幾分面子,要不然只憑一個副局得面子,以譚秋竹的身份,對方還真不一定能請動。
這倒不是譚秋竹高傲,而是她也忙,就連教導金花花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可能也就是比她師姐好一點。
等到了江家,立刻就有人在門口等著,金花花緊跟在老師後面,也不亂看,老爺子的病是老情況了,其實按理這種情況最好的還是去療養院,那裡有專門的醫生時刻守著,但江家人捨不得老爺子住那麼遠,老爺子也覺得沒幾年好活,與其在山上待著,還不如守著兒孫。
他這情況一年總會犯上兩三次病,每次都是著譚秋竹,譚秋竹也已經習慣了,不然也不會讓金花花跟著。
給老爺子開了藥,又行了針,等老爺子睡下,譚秋竹老話重提說了去療養院的事,「老爺子這樣子他難受,你們也心疼,其實在療養院也挺好的,有時間你們可以去看看老人,要是沒時間那裡對這些老幹部的照顧十分到位,要是你們覺得不放心,可以看看能不能去我師姐待著的那家療養院,她的醫術比我強,可以讓老爺子少受些罪。」
譚秋竹是真心建議,江渡苦笑,「我們做兒女的肯定要隨老人的意,我爸那脾氣你是知道的,他啊就一個想法,想要在自己家裡閉眼。」
這種情況譚秋竹就沒有辦法了,點點頭,「平時注意老人的保暖,他的體感和普通人不同,會更怕冷怕熱……。」等交代的差不多了,譚秋竹覺得可以走了,被江渡攔下,「譚大姐,好不容易來一次,總要吃頓飯的,這次又耽擱了大半天的時間,你要是連頓飯都不吃,我也覺得不好意思。」
從他們來到給老爺子看完診,差不多花費了兩個半小時,譚秋竹到底年紀上來了,也確實覺得有點累,雙方都是經常打交道的朋友,也就不客氣了,「行,好久沒吃弟妹做的飯了,今天難得有機會。花花,來見過你江叔叔和江阿姨,這下你有口福了,當初因為你江姨的好手藝,你江叔只吃了一口菜,就決定一定要把你江姨追上,你江姨的手藝可是鼎鼎有名的。」
金花花乖巧的和兩位江家的長輩見了禮,江渡夫妻兩個露出了些許驚訝,要知道以前譚秋竹也不是沒有帶過人來江家,但這麼專門介紹的還是第一個,難不成譚大姐這是也要收徒弟了?這想法在心中一閃而逝,兩人將金花花仔細記下,江姨更是從手上擼下個木鐲子,「不是什麼好東西,卻也是老物件了,就拿著玩吧。」
沒想到自己還有禮物,金花花連忙推辭,一邊看向譚秋竹,這東西她不知道該不該收,好在並沒有讓她為難,譚秋竹點點頭,「你江姨送的,你就收下吧,這可是真正的好東西,當年出自那一位之手的。」她露出幾分惋惜。
金花花有些沒聽明白,那位指的是誰,明白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就接下了,譚秋竹沒有說錯,江姨的手藝確實很好,都是普通常見的東西,她做出來的就是比別人的要好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是的,江曼麗可沒有想過算了,饒是一時弄不清金花花的底氣在哪裡,為什麼對她的事情知道的這麼清楚,讓她不得不投鼠忌器,暫時低頭,但沒關係,查清金花花的底細後,她早晚也會出了這口氣的。
金花花才不在乎江曼麗的想法,這裡是內地,又是京大,只要她沒錯,誰都不能欺負人。「嗯,那我們就兩清了,下次再見希望會是個愉快的見面。」留下這句話,金花花匆匆走了,她還要趕緊去找老師,今個兒譚老師還要去給一位領導看病,去晚了就得等明天了。
第172章
金花花到的時候,剛好譚秋竹在收拾東西,金花花對此早就清楚該怎麼做,她一邊幫老師將出診要帶的東西帶好,一邊將自己的疑問說了。
聽到金花花問起枯木逢春針,譚秋竹手上的動作沒停,「凡是看過這本書的,就沒有一個不好奇這枯木逢春針法的,我譚家也算是中醫世家,能追溯到四百年前於皇室當醫館,卻除了在這本書中,再從沒聽說過有如此奇妙的針法,有人推測這是中醫中鬼門十三針或者其他針法的前身,但都找不到證據,更多的人認為要不沒有這套針法,要不這套針法一出世就被毀了。」
她停下手中的動作,「都說醫者仁心,但醫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心思,浩瀚歷史中,因為各種原因,損毀的醫道傳承不知凡幾,雖不是各個都如同華佗那般的醫術傳神,卻也有不少天才,卻也泯滅與時光洪流之中,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儘量將自己所知所會的傳承下去,就已經算是對得起先人了,再多恐怕也只能憑藉運氣了。」說到後面,譚秋竹神色怔仲。
就如她所說,醫道傳承艱難,就算偶有天才出世,也往往或後繼無人,或名聲不顯就死於小人之手,能真正成為一方大人物,著書立作的千百年下來,也才幾人。
她生於亂世,雖不像師姐飄零半生,所見甚多,卻更知道這一行中的兇險,就如當初老神仙那般的奇才,若非無奈,怎會丟下家族,遁入深山,甚至連傳承都不曾留下,不過也只是無奈自保罷了。
人心貪婪,越是擁有的多,想要的就更多,醫生能治病卻不能醫人心,總有人想要掙脫生老病死,但古往今來,歷代帝王,又有幾人成功了,奈何總有人不信。醫術越高,所接觸的人身份地位也越高,凡是大人物身邊,總是糾纏著各種利益,很難不攪入其中,一旦被卷進去,再好的醫生最好也不過是落得個身死的下場,這裡面的刀光劍影,兇險狠辣一點都不比真刀真槍的危險小,正是見得多,知道的多,譚秋竹這一輩子都沒能掙脫家族這個樊籠,因為它不僅桎梏了她,也幫了她,雖然有時候想起難免悵然,卻也只是悵然罷了。
金花花愣了一下,點點頭,明白老師的意思,別說是醫道,就是其他各行各業哪個不是如此,所以在古時書籍才珍貴,因為它不僅是知識,更是一代代的傳承歷史。
「太可惜了。」金花花小聲道。看著這樣的金花花,譚秋竹像是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她目光越發柔和,「也不是沒有人去找過,我譚家一位叔叔,當年因為友人之病,想盡了辦法,最後就想到了這針法,他遊走各處尋訪書上所提及的每一個地方,最後還是毫無收穫,遺憾而歸,估計是真的失傳了。」
金花花沒捨得放下手中的書,「難道對方沒有後人嗎?說不定後人的家中藏有線索或者痕跡。」只要有痕跡,總能看出些什麼吧,她是這麼想的。自古以來醫書也是經過代代積累才成了如今的中醫,這針法若是能尋到一鱗半爪的痕跡,再尋找那些大醫,說不準就能復原出來呢。
譚秋竹哈哈大笑,「你說中醫為什麼世家傳承的少,師徒傳承的多?」不用金花花回答,她自己就給了答案,「無非是天賦罷了,凡是中醫世家無不以出天才為榮,可哪怕是我譚家,到現在也不過是默默無聞罷了,偶有天賦卓絕者,能將家中典籍融會貫通已是難得,再多就太難了,不僅是我家,別人也多是如此,就算這樣,能傳承下來的已經算是厲害了,更多的是如同王志遠那般家中只傳下一門精通的手藝,不用擔心被人覬覦,也可保子孫後代有門手藝。金花花你記住,凡是能在一道中著書立作的,自古以來那都是真正的天才,後人能達到前人高度的寥寥無幾,能保祖宗基業不斷絕已是僥倖。」
她沒說的是哪一行都有敝帚自珍的想法,一代傳一代,有些精妙的技法就是這樣失傳的,這種墨守成規,約定俗成的做法,是為自保,卻也往往讓一代不如一代,除非哪一代出現了真正的天
才,年少時的她不是沒有抱怨過這些老舊的規矩,可最後也成了其中一員。
或許日後像金花花這樣對舊規矩不滿的人越來越多後,才會改變,但她想那時定會有新的問題,老師傾囊相授,徒弟如何就只能賭徒弟的良心了,但她幾乎可以想見,那時的老師定不會如此時這般受尊重。譚秋竹突然笑了下,一代有一代的事情要做,她無需想那麼多。
拍拍金花花的背,「接下來的課都是辨識藥材,你上不上都可以,我和老胡說一下,你今天就跟著我吧。」金花花自然樂意,中醫說到底還是要多看病人的,雖然她現在不夠資格給人看病,但也可以見識一下老師給人看病的流程。
路上譚秋竹告訴了金花花今天要去的人家,是江渡家,江渡是如今教育局的副局,他父親是當年的老軍人,雖然因為身體原因早早的就不在部隊,卻也是位老功臣。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家和上面的江家有關係,如今那位可是二把手身邊的紅人,如果說孟祥受那位器重的話,江家那位就是說話能直達天聽,還讓老爺子重視的,旁人免不了要多給幾分面子,要不然只憑一個副局得面子,以譚秋竹的身份,對方還真不一定能請動。
這倒不是譚秋竹高傲,而是她也忙,就連教導金花花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可能也就是比她師姐好一點。
等到了江家,立刻就有人在門口等著,金花花緊跟在老師後面,也不亂看,老爺子的病是老情況了,其實按理這種情況最好的還是去療養院,那裡有專門的醫生時刻守著,但江家人捨不得老爺子住那麼遠,老爺子也覺得沒幾年好活,與其在山上待著,還不如守著兒孫。
他這情況一年總會犯上兩三次病,每次都是著譚秋竹,譚秋竹也已經習慣了,不然也不會讓金花花跟著。
給老爺子開了藥,又行了針,等老爺子睡下,譚秋竹老話重提說了去療養院的事,「老爺子這樣子他難受,你們也心疼,其實在療養院也挺好的,有時間你們可以去看看老人,要是沒時間那裡對這些老幹部的照顧十分到位,要是你們覺得不放心,可以看看能不能去我師姐待著的那家療養院,她的醫術比我強,可以讓老爺子少受些罪。」
譚秋竹是真心建議,江渡苦笑,「我們做兒女的肯定要隨老人的意,我爸那脾氣你是知道的,他啊就一個想法,想要在自己家裡閉眼。」
這種情況譚秋竹就沒有辦法了,點點頭,「平時注意老人的保暖,他的體感和普通人不同,會更怕冷怕熱……。」等交代的差不多了,譚秋竹覺得可以走了,被江渡攔下,「譚大姐,好不容易來一次,總要吃頓飯的,這次又耽擱了大半天的時間,你要是連頓飯都不吃,我也覺得不好意思。」
從他們來到給老爺子看完診,差不多花費了兩個半小時,譚秋竹到底年紀上來了,也確實覺得有點累,雙方都是經常打交道的朋友,也就不客氣了,「行,好久沒吃弟妹做的飯了,今天難得有機會。花花,來見過你江叔叔和江阿姨,這下你有口福了,當初因為你江姨的好手藝,你江叔只吃了一口菜,就決定一定要把你江姨追上,你江姨的手藝可是鼎鼎有名的。」
金花花乖巧的和兩位江家的長輩見了禮,江渡夫妻兩個露出了些許驚訝,要知道以前譚秋竹也不是沒有帶過人來江家,但這麼專門介紹的還是第一個,難不成譚大姐這是也要收徒弟了?這想法在心中一閃而逝,兩人將金花花仔細記下,江姨更是從手上擼下個木鐲子,「不是什麼好東西,卻也是老物件了,就拿著玩吧。」
沒想到自己還有禮物,金花花連忙推辭,一邊看向譚秋竹,這東西她不知道該不該收,好在並沒有讓她為難,譚秋竹點點頭,「你江姨送的,你就收下吧,這可是真正的好東西,當年出自那一位之手的。」她露出幾分惋惜。
金花花有些沒聽明白,那位指的是誰,明白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就接下了,譚秋竹沒有說錯,江姨的手藝確實很好,都是普通常見的東西,她做出來的就是比別人的要好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