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經過前些年對中醫的打壓之後,人們現在更相信西醫,就是她也必須得承認,在中間人才這方面西醫的確比中醫做的更好,也能更快上手,中醫要求的天賦,品行,經驗缺一不可。

  天賦不夠的人只能按方開藥,做個太平醫生,稍微難一點的病他就沒有辦法了,品行不行的人會故意延緩病人的治療時間,已達到給自己牟利的目的,經驗更是重中之重,一個好的中醫大夫,通過望聞問切,幾副藥下去就能讓病人的情況好轉大半,若是經驗不足判斷失誤,就要不斷調整藥方,說不定還會加重病人的情況,所以對學校大力扶持西醫,她和胡晨都不高興,卻也從來沒說什麼。

  但中醫能夠自古至今傳承下來,自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幾千年的研究下來,在好大夫的眼中是沒有輕病,重病這一說法的,說到底都是體內氣血出了問題,經脈不通罷了。

  譚秋竹自己沒這本事,卻聽說過這樣的人,據說對方一百多歲的時候還健步如飛 ,和壯年人比試不落下風,有在戰場上腿部進入彈片不能行走的人被西醫判斷終身都無法站起來,被那位老神仙用了一個月時間,走的時候已經和常人無恙,只不過這位神秘的老神仙,在五幾年的時候消失了。

  關於他的傳說很多,有說他是已經仙逝,畢竟按照人們對他的年齡推算,那時他已經一百五十多歲,歷史上最擅養生,且有記載最長壽的人也不過活到了一百四十多歲,那麼大的年紀人沒了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也有人不相信,因為在他消失前幾個月還有人碰到過他,說他精氣飽滿,鶴髮童顏,不似一百來歲的人,他們更相信那位老神仙是入山修行去了。

  反正自古道醫不分家,總有一些關聯之處,以至於人們將中醫和道家學說聯繫在一起,覺得那些名醫都會一些養氣強身延壽之法,對於好的中醫大夫活到一百來歲不覺稀奇,甚至還有人異想天開,覺得他們真的傳承有延壽之法。

  別人家不知道,反正譚家是沒有的,活得年紀最大的老祖宗也不過九十多歲,比一般人活得時間更長,那是他們更注意養生罷了,哪裡來的延壽之法。

  反正就親耳所聽,這麼些年唯一知道的也就那麼一位老神仙,可惜對方的傳人並沒有這本事,家裡的書籍也在六幾年的時候被毀的毀,丟的丟,如今連中醫入門都不會。

  想想這樣厲害的人物的家族最後都沒落成普通人,也不過才過了二三十年的時間,中醫的傳承之難可想而知。

  譚秋竹的師姐住處離京市不遠,本人屬於退休返聘,在京市的一家療養院工作,本身也享受國家各種對老幹部的福利政策。

  能夠住進這家療養院的都是對國家有功的幹部,不少人的情況都屬於無法徹底治療,只能在這裡減緩痛苦。譚秋竹一進來,就有不少人和她打招呼,每個人對她的稱呼都是譚醫生,金花花猜測老師平日可能也在這裡幫忙。

  譚秋竹的師姐姓楊,叫楊軍,這是一個男女皆宜的名字,只是大部分時候都是家中男子叫這樣的名字,女子也只在四幾年有過這樣的例子,金花花見到的時候,就覺得著一定是個十分威嚴的人。

  事實也是這樣,楊軍今年七十三歲,滿頭白髮,是個十分嚴肅的老者,和譚秋竹的和善慈祥完全不同,讓人看到就下意識的端正姿態。

  看到來的是譚秋竹,楊軍只是瞄了一眼,目光落在金花花身上的時候,才皺眉,「怎麼帶著外人來了?」只聽語氣,就能察覺這位楊醫生不高興了。

  譚秋竹不以為意,介紹了金花花的身份,金花花趕緊和楊軍問好,打過招呼後乖巧的站在譚秋竹身邊,譚秋竹看的好笑,這位學生平時雖也敬重師長,卻不至於和現在一樣,一副乖乖聽話的樣子。

  也不需要金花花說,她就把事情說了一遍,楊軍搖頭,「我都多少年沒有研究過這方面的問題了。」譚秋竹好笑道,「師姐,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你,你要是捨得放下才怪了,要是這樣這些年也不至於窩在療養院。」她上前兩步,如同年輕時候一樣撒嬌,「我這學生好不容易求助一次,當老師總不能不管吧,好歹我也是京市的老師,說出去多沒面子。」

  楊軍瞪了她一眼,知道她是故意的,又不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是一個鄰居罷了,推了又怎麼樣,可看著師妹這樣她也說不出拒絕,只能懊惱的揮開她,「你起開。」

  金花花看的心跳加速,都怕這兩位吵起來,誰知道楊軍接下來卻是看向她,「把之前看病的病例拿出來。」金花花趕緊遞上去,就見楊軍接過後,立刻皺起眉,「這是誰寫的,病人的基礎情況只有姓名,年齡?住址呢?病人是在哪一年落得水?之後用了什麼藥?……。」

  金花花和個鵪鶉似的任由對方批評,這所謂的病例其實是當時她和蔣文一起寫的,各留了一份做備案,參考,因為是在義診,寫的時候並沒有那麼規範,詳盡,現在被批評,她也不好解釋,只好乖乖挨訓。

  一直看到後面開出的方子,楊軍皺起的眉頭才舒展了一些,「這個方子開的倒是有些意思?是誰開的?」金花花剛要回答,被譚秋竹擺手阻止,她促狹的道,「師姐怎麼知道不是我開的?」楊軍冷哼一聲,將病例放下,嘲諷道,「你走的是家傳一脈,用藥上只恐不夠謹慎,要是有膽子開這種藥方,早就在醫術上突破了。」

  說完還有些恨鐵不成鋼,「我早說了,你在醫學上的天賦很好,譚家困住了你,你要是能夠多出去走走看看,漸漸其他家的醫術,早就能夠進內部了。」

  譚秋竹也不以為意,「算了,我這人沒那麼大野心,這樣就很好,還是師姐聰明,這方子是我同事開的,你也認識,之前和你說過很有天分的那個胡晨。」「是他?」楊軍手指在桌面上敲動,「難怪你說他有天分,確實難得,可惜人太滑頭,又貪多,若是專研一門,說不定日後的成就也能和錢老比肩,可惜了。」

  譚秋竹眼睛亮了一下,「也不能這麼說,說不定人家就能取百家之長,走出自己的路子呢,他一直想來向您請教呢。」

  「呵,所以我說他滑頭,你當他這就只知道我這一個研究女性病情的醫生,他就是向讓這小丫頭來試口風,也就你傻還專門跑來了。」楊軍越想越生氣,覺得上次不見對方果然沒錯,這就沒有個醫生的樣子,太過精明滑頭了。

  譚秋竹不以為意,「你也知道他從小算是吃百家飯長大,跟著道士打的基礎,道家的情況那是只要能學,恨不能一個人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教會,他就是這個性子,誰也不能說他日後的成就就不如咱們這些正兒八經專研一門的,你想想他現在才多大,都已經比大部分有師承的人強了,也就是缺個名師,要不然說不準過個三十年又是一個『老神仙』。

  「呵。」楊軍嗤笑,「『老神仙那樣的人,古往今來就這一個,那胡晨要是有這能耐,我估計中醫都要大興了。」金花花聽的咋舌,就以目前中醫的情況,別說是大興了,能保持不斷絕,代代有好中醫就已經很不錯了,還大興,那恐怕真是天要下紅雨了,也能從這話中聽出楊老師對胡老師的不待見,估計胡老師想要請教的算盤得落空了。

  就在金花花有些幸災樂禍得時候,就聽到楊軍道,「明天帶著人來。」金花花連忙道謝,打算回去好好和胡老師說一下,誰讓他利用自己都不和自己說一聲呢,雖然事情也辦成了,但她總覺得自己之前被楊老師那麼不待見就是因為胡老師。

  結果就聽到楊軍道,「讓胡晨那小子一起滾過來,好好學學怎麼認真給人看病,別整天把道教那神神叨叨的一套帶到看病上。」金花花連忙點頭,沒忍住好奇的問,「楊老師,你怎麼知道胡老師是怎麼看病的?」她不但好奇楊老師怎麼知道的,更好奇胡老師當初到底是怎麼看出王曉梅的情況的,到現在也沒告訴他們。

  楊軍冷笑一聲,「那小子最會故弄玄虛,就是跟著道士學壞了,明明用的是中醫望聞問切這一套,非得給人家一個下馬威,先唬住人。」她看了金花花一眼,「看病的時候,他是不是直接說了

  病人的情況,你們都覺得稀奇。「「對。」金花花連連點頭,那一手真的太讓人驚奇了。

  「呵。那就是利用的中醫最基礎的望,身體不適,都會在表面出現相應的症狀,五臟對應五色,只要弄明白這一套,可拿到一個人的氣色,就能知道他身體哪方面有問題……。」楊軍看了一眼聽的認真,努力記憶的金花花,滿意了一些,這些學生倒還知道抓緊每一分時間努力學習。

  門外傳來敲門聲,她停下聲音,「算了,這些等到以後你們老師都會教的,到時候讓他們給你說,你們走吧,我這邊正忙著。」

  金花花聽的正起勁卻被打斷,心裡如同踹了只兔子,一路上糾纏著譚秋竹問這些事情,譚秋竹別看家學淵源,在這方面還不如胡晨,不過理論知識還是知道的,也就講了一路,等到了學校,趕緊把金花花趕走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