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蕭寶瑞的頭磕得咚咚響。
這就是我蕭澤的兒子。
隋王的表情逐漸淡漠。
他嬌生慣養的孩子,他的種,竟然在敬賢帝的兒子跟前,做出這樣卑微屈辱的舉動。
這樣的廢物還要他何用?
即使能奪得天下,傳給這樣的不孝子又有何用!
——我不會再輸給敬賢帝!!!
隋王從牙縫裡擠出笑容,在這時一抬手。
他袖子裡有支鋒利的暗器,那暗器就像一道璀璨的流光。
衣袖落回原處時,蕭寶瑞已經倒下。
箭鏃釘穿了蕭寶瑞的咽喉,使蕭寶瑞再也說不出任何沒有骨氣的話。
蕭寶瑞只能用一雙驚恐的眼睛,最後凝視這個世界,再在不甘中睜著雙眸,瞳孔里逐漸消散了光。
隋王殺了自己的親生子!
在場者都被這一幕震撼了。
無數張臉變得和蕭寶瑞同樣驚恐,在御道僵立,猶如石像。
而隋王本人同樣因為蕭寶瑞的死,發出歇斯底里的喉音,大笑道:
「我,殺了江氏,殺了許氏,殺了兒子,殺了皇兄!」
「我沒有軟肋!我沒有軟肋了……」
「蕭燼安!」隋王道,「你知道嗎,你不是從小就問本王,你母妃怎會染上惡疾,我告訴你,那不是惡疾,我殺了她,我也殺了她!!!」
「她很好,我恨她。」
「她的飲水飯食里有我暗下的金屬粉,無毒卻能致人死地。」
內臟潰爛,吐血而死。查無原因,是種手段特殊的謀殺。
「如今我要殺的,是你這個養子,你現在去死,將皇位還給我!」
幽蘭教徒振奮,舉刀收縮包圍。
蕭燼安手裡握著刀,因為得知母親死亡的真正原因,剎那間猶如被人絞碎了心臟。
那是最好的母親。
寬恕他,教育他,陪伴他。
她曾瀟灑恣意地活著,然後,她被他們擺布,被他們害死了。
他在仇恨隋王的同時,強忍住自己即將手刃仇人的行為,他在想,為何到現在還沒能等到他的皇后。
如果白照影沒能逃出生天……
按說,他已經安排了最周密的部署,在高朔之外,仍有他的布置?
難道高朔也沒能抵擋住幽蘭教徒?
還是高朔蟄伏太深,在最關鍵的時候,反而擺了他一道!
蕭燼安的憂心,讓他肺腑幾乎炸開。
快要到達他等待的極限。
連接御道的小徑,從遠到近傳遞來奔雷般的馬蹄聲響,是數不清的騎兵隊伍。
騎兵在前,步卒在後,這是上京城的常備軍隊伍,歸順天府府尹管轄。
也許是因為形勢緊急,從而激發了白照影的潛能,也可能是崔執簡給白照影挑選的那匹馬,十分乖巧通靈性。
白照影奔跑在這支隊伍的最前面,他是這支隊伍的領袖。
就像是白照影前世沒能做到,而今生期待的那樣,他充滿激情,能跑能跳。
白照影在拼命地奔赴蕭燼安。
他的出現,和他帶來的援軍,使得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援軍到處炸開貫穿整條御道,甚至是整座天壇的喊聲。
他們喊得是:
——「皇后救駕!」
——「皇后救駕!」
***
隋王難以置信地注視白照影。
雖然迅速,但還是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他被騙了。
他的養子蕭燼安,確實有軟肋,誰也知道他的軟肋在哪裡,所以蕭燼安絕不會讓人有得手的機會。
他們在引他出動。
遲了。
錦衣衛從內向外,全部開始向四面八方反擊。
他的教眾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再有外援的加入,眼前到處是幽蘭教徒被誅殺倒下,多年經營,在此刻化為泡影。
可他根本來不及惋惜。
因為有一把刀已經指向了他的脖子,蕭燼安就在他的眼前。
隋王在蕭燼安的眼睛裡,看不見任何復仇的喜悅,他力量遠不如蕭燼安。
兵刃交接不過幾回合,他就被蕭燼安用繡春刀貫穿了腹膛。
刀口刺進身體時,最初的感覺不是痛,而是涼。
隋王垂頭看到那把刀刺進身體。
隋王沿著刀背一路望向蕭燼安的右手,又沿著他的右腕,緩慢地,上挪移向他的臉龐。
自從他們父子恩情決裂,隋王有十年沒仔細打量過蕭燼安。
蕭燼安和敬賢帝長得不像。
蕭燼安像他的母親。
恍惚一瞬,隋王在臨終之前,想,也許贏家不是敬賢帝,也根本不是敬賢帝的血脈。
贏家只是蕭燼安。
他給所有恩怨做出了斷。
他是渡過萬千劫難淬火而生的大虞君主,是歷經所有競爭與淘汰,最適合的繼承人。
自己和敬賢帝,誰都沒有取勝。
生命消散,愛恨成空。
隋王的眼睛閉上了。
***
「吉時將至,請陛下登基。」
整座天壇的幽蘭教徒全都被剿滅乾淨。
宮人們迅速拖走屍體,御道來不及用清水潑洗,滿地血跡縱橫。
典禮日期不可更改,禮部的官員提醒皇帝,要繼續完成儀式。
但為了與吉時切合,前面的冗長環節全部取消,皇帝率領百官儘快進入圜丘,站在天心石祭告,由司禮監昭告天下新的帝號。
蕭燼安甚至來不及換身衣服。
作為皇帝,他是大虞最年輕的一個,身著染血的龍袍登基,他也是唯一一個。
不過,精簡的儀式反而更符合他的心意。
新皇帝挽起皇后走進圜丘。
天空澄碧,圓形的巨大的平台,最中心有塊光滑如圓鼓的石頭,這就是天心石。
從古唯有皇帝能站在這裡。
他向天禱告,禱祝辭是禮部早已寫好,放在蕭燼安案頭讓他背誦記熟的。
照本宣科,對於蕭燼安來說並不複雜。
只是因為周圍太過安靜,圜丘的攏音效果更勝天壇別處,在天心石正中,聲音向四周不斷反射,使得皇帝的祭告聲,猶如在整片空間裡來回反覆。
「維大虞庚寅正月丙辰,朔之二十日。」
「臣蕭燼安,受命於天,承繼大統,繼位為大虞皇帝。」
「臣願以身作則,勤政愛民,修德行仁,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祈求昊天上帝,庇佑大虞江山社稷,風調雨順,國祚永昌!」
司禮監總管,大太監展開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維大虞宣武元年,正月二十日。
茲定年號宣武,願以此年號,彰顯朕之武德,庇佑天下,威震四方。望我大虞臣民,同心協力,共襄盛舉,使大虞國運昌隆,萬世不替。」
宣武帝。
蕭燼安選擇了個武德爆棚的帝號。
原書當中,他本來要因戰而死,卻一次又一次歷經戰火洗禮而浴火重生。
白照影不由驕傲得意,在小小的感慨時,感覺到有人在叫他,那是今日典禮的下一流程,屬於他的主場到了。
白照影趕緊登上圜丘的最高處。
他腳步輕快,從來都很活躍。
他的頭頂已戴上蕭燼安為他親手加冕的珠冠,突然在眼前,多出若干道珍珠流蘇。
流蘇模糊了白照影的視線。
所以他看見夫君渾身連成片的血漬,低頭瞧瞧,自己滿身沾著泥土。
他眨眨眼,覺得好笑。
他們應該是史上最狼狽的皇帝和皇后了。
他這樣想著,臉頰被人輕輕捏了捏。
在這種萬眾矚目的場合,有些壞皇帝竟然還敢不老實!?
不老實的壞皇帝垂首傾身,白照影突然額頭一暖。
古代其實不興這個,按說帝後也不應該公開示範這個。
不過,不重要了。
白照影踮腳湊過去,吧唧了他一口。
《宅斗之庶子欲孽》的劇情,到此徹底結束了。
從此大虞是他們的時代。
從此他們有對方,有未來,再也摻雜不進任何過往的恩怨。
從此……
登皇封后!
——正文完結——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這就是我蕭澤的兒子。
隋王的表情逐漸淡漠。
他嬌生慣養的孩子,他的種,竟然在敬賢帝的兒子跟前,做出這樣卑微屈辱的舉動。
這樣的廢物還要他何用?
即使能奪得天下,傳給這樣的不孝子又有何用!
——我不會再輸給敬賢帝!!!
隋王從牙縫裡擠出笑容,在這時一抬手。
他袖子裡有支鋒利的暗器,那暗器就像一道璀璨的流光。
衣袖落回原處時,蕭寶瑞已經倒下。
箭鏃釘穿了蕭寶瑞的咽喉,使蕭寶瑞再也說不出任何沒有骨氣的話。
蕭寶瑞只能用一雙驚恐的眼睛,最後凝視這個世界,再在不甘中睜著雙眸,瞳孔里逐漸消散了光。
隋王殺了自己的親生子!
在場者都被這一幕震撼了。
無數張臉變得和蕭寶瑞同樣驚恐,在御道僵立,猶如石像。
而隋王本人同樣因為蕭寶瑞的死,發出歇斯底里的喉音,大笑道:
「我,殺了江氏,殺了許氏,殺了兒子,殺了皇兄!」
「我沒有軟肋!我沒有軟肋了……」
「蕭燼安!」隋王道,「你知道嗎,你不是從小就問本王,你母妃怎會染上惡疾,我告訴你,那不是惡疾,我殺了她,我也殺了她!!!」
「她很好,我恨她。」
「她的飲水飯食里有我暗下的金屬粉,無毒卻能致人死地。」
內臟潰爛,吐血而死。查無原因,是種手段特殊的謀殺。
「如今我要殺的,是你這個養子,你現在去死,將皇位還給我!」
幽蘭教徒振奮,舉刀收縮包圍。
蕭燼安手裡握著刀,因為得知母親死亡的真正原因,剎那間猶如被人絞碎了心臟。
那是最好的母親。
寬恕他,教育他,陪伴他。
她曾瀟灑恣意地活著,然後,她被他們擺布,被他們害死了。
他在仇恨隋王的同時,強忍住自己即將手刃仇人的行為,他在想,為何到現在還沒能等到他的皇后。
如果白照影沒能逃出生天……
按說,他已經安排了最周密的部署,在高朔之外,仍有他的布置?
難道高朔也沒能抵擋住幽蘭教徒?
還是高朔蟄伏太深,在最關鍵的時候,反而擺了他一道!
蕭燼安的憂心,讓他肺腑幾乎炸開。
快要到達他等待的極限。
連接御道的小徑,從遠到近傳遞來奔雷般的馬蹄聲響,是數不清的騎兵隊伍。
騎兵在前,步卒在後,這是上京城的常備軍隊伍,歸順天府府尹管轄。
也許是因為形勢緊急,從而激發了白照影的潛能,也可能是崔執簡給白照影挑選的那匹馬,十分乖巧通靈性。
白照影奔跑在這支隊伍的最前面,他是這支隊伍的領袖。
就像是白照影前世沒能做到,而今生期待的那樣,他充滿激情,能跑能跳。
白照影在拼命地奔赴蕭燼安。
他的出現,和他帶來的援軍,使得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援軍到處炸開貫穿整條御道,甚至是整座天壇的喊聲。
他們喊得是:
——「皇后救駕!」
——「皇后救駕!」
***
隋王難以置信地注視白照影。
雖然迅速,但還是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他被騙了。
他的養子蕭燼安,確實有軟肋,誰也知道他的軟肋在哪裡,所以蕭燼安絕不會讓人有得手的機會。
他們在引他出動。
遲了。
錦衣衛從內向外,全部開始向四面八方反擊。
他的教眾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再有外援的加入,眼前到處是幽蘭教徒被誅殺倒下,多年經營,在此刻化為泡影。
可他根本來不及惋惜。
因為有一把刀已經指向了他的脖子,蕭燼安就在他的眼前。
隋王在蕭燼安的眼睛裡,看不見任何復仇的喜悅,他力量遠不如蕭燼安。
兵刃交接不過幾回合,他就被蕭燼安用繡春刀貫穿了腹膛。
刀口刺進身體時,最初的感覺不是痛,而是涼。
隋王垂頭看到那把刀刺進身體。
隋王沿著刀背一路望向蕭燼安的右手,又沿著他的右腕,緩慢地,上挪移向他的臉龐。
自從他們父子恩情決裂,隋王有十年沒仔細打量過蕭燼安。
蕭燼安和敬賢帝長得不像。
蕭燼安像他的母親。
恍惚一瞬,隋王在臨終之前,想,也許贏家不是敬賢帝,也根本不是敬賢帝的血脈。
贏家只是蕭燼安。
他給所有恩怨做出了斷。
他是渡過萬千劫難淬火而生的大虞君主,是歷經所有競爭與淘汰,最適合的繼承人。
自己和敬賢帝,誰都沒有取勝。
生命消散,愛恨成空。
隋王的眼睛閉上了。
***
「吉時將至,請陛下登基。」
整座天壇的幽蘭教徒全都被剿滅乾淨。
宮人們迅速拖走屍體,御道來不及用清水潑洗,滿地血跡縱橫。
典禮日期不可更改,禮部的官員提醒皇帝,要繼續完成儀式。
但為了與吉時切合,前面的冗長環節全部取消,皇帝率領百官儘快進入圜丘,站在天心石祭告,由司禮監昭告天下新的帝號。
蕭燼安甚至來不及換身衣服。
作為皇帝,他是大虞最年輕的一個,身著染血的龍袍登基,他也是唯一一個。
不過,精簡的儀式反而更符合他的心意。
新皇帝挽起皇后走進圜丘。
天空澄碧,圓形的巨大的平台,最中心有塊光滑如圓鼓的石頭,這就是天心石。
從古唯有皇帝能站在這裡。
他向天禱告,禱祝辭是禮部早已寫好,放在蕭燼安案頭讓他背誦記熟的。
照本宣科,對於蕭燼安來說並不複雜。
只是因為周圍太過安靜,圜丘的攏音效果更勝天壇別處,在天心石正中,聲音向四周不斷反射,使得皇帝的祭告聲,猶如在整片空間裡來回反覆。
「維大虞庚寅正月丙辰,朔之二十日。」
「臣蕭燼安,受命於天,承繼大統,繼位為大虞皇帝。」
「臣願以身作則,勤政愛民,修德行仁,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祈求昊天上帝,庇佑大虞江山社稷,風調雨順,國祚永昌!」
司禮監總管,大太監展開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維大虞宣武元年,正月二十日。
茲定年號宣武,願以此年號,彰顯朕之武德,庇佑天下,威震四方。望我大虞臣民,同心協力,共襄盛舉,使大虞國運昌隆,萬世不替。」
宣武帝。
蕭燼安選擇了個武德爆棚的帝號。
原書當中,他本來要因戰而死,卻一次又一次歷經戰火洗禮而浴火重生。
白照影不由驕傲得意,在小小的感慨時,感覺到有人在叫他,那是今日典禮的下一流程,屬於他的主場到了。
白照影趕緊登上圜丘的最高處。
他腳步輕快,從來都很活躍。
他的頭頂已戴上蕭燼安為他親手加冕的珠冠,突然在眼前,多出若干道珍珠流蘇。
流蘇模糊了白照影的視線。
所以他看見夫君渾身連成片的血漬,低頭瞧瞧,自己滿身沾著泥土。
他眨眨眼,覺得好笑。
他們應該是史上最狼狽的皇帝和皇后了。
他這樣想著,臉頰被人輕輕捏了捏。
在這種萬眾矚目的場合,有些壞皇帝竟然還敢不老實!?
不老實的壞皇帝垂首傾身,白照影突然額頭一暖。
古代其實不興這個,按說帝後也不應該公開示範這個。
不過,不重要了。
白照影踮腳湊過去,吧唧了他一口。
《宅斗之庶子欲孽》的劇情,到此徹底結束了。
從此大虞是他們的時代。
從此他們有對方,有未來,再也摻雜不進任何過往的恩怨。
從此……
登皇封后!
——正文完結——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