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白照影后知後覺地回想起來,以前御花園沒有錦衣衛,剛才外頭站著那兩個,可能就是特地來保護蕭燼安的。
白照影與旁邊的那條小道,隔著片深綠透著些枯黃的竹叢。
他撥拉撥拉竹叢,儘量減輕動靜。
竹叢很茂密。
但他影影綽綽地看見,果然對面是蕭燼安。
他正對著的,是蕭燼安比他高大,而且很寬闊的背影。
他喜歡這個男人。
可是當他從這種角度,注視蕭燼安的後背時,會油然升騰起一種感覺,他覺得蕭燼安,總是很孤獨。
許多人會站在他的對面,而他的身後,什麼都沒有。
第195章
「去往京郊不需要帶太多朝臣。」蕭燼安道, 「儀式從簡即可。」
他嗓音透過竹叢,傳到白照影耳朵。
朝臣在他對面, 只能隱約瞧見官服的某一部分。在黃綠竹葉的小小縫隙里,透出朝官們緋紅色的衣料。
白照影用皙白的指尖扒拉開竹葉。
與朝官們對話時,蕭燼安的嗓音是冷冰冰的。
而如果身邊只有自己,蕭燼安他的人,他的語氣,就會染上層明顯的溫度。
隱藏在竹叢後直觀地對比, 白照影心裡像揣著只小鸚鵡,正在毛絨絨地亂拱。
按說登基典禮,應是皇帝在任期間,最隆重的一項活動, 比皇帝大婚還要更隆重。
皇帝已經成婚了,帝後大婚不可能補辦。
皇帝居然還讓登基儀式從簡。
這實在讓禮部,太常寺等官員匪夷所思,但他們又不得不奉命。
白照影聽到,其中一名官員道:「皇上聖明, 上次祭祀萬歲山石, 城中朝官與宗室成員盡皆出動。被幽蘭教賊子鑽了空子, 險些讓我朝能臣幹吏全軍覆沒。」
但也不能太寒酸了……儘管皇帝根本不在乎。
行伍出身的蕭燼安完全是實用派。
如果不是登基大典有預算底限, 皇帝甚至想動這些錢,擴充上京城的神機營。
朝臣緩聲詢問:「陛下。可否將規制提高到, 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 和所有宗室成員, 都隨同您去天壇參與盛典呢?」
蕭燼安思考片刻:「三品以上保留。不需全部,各部派出代表。」
「是。」
已敲定典禮規格。
緊接著那幾個負責儀式的朝官,又對蕭燼安敘述了遍典禮流程。
皇帝在圜丘祭告天地, 率領百官至祈年殿。文武百官依次進殿,向新君行五拜三叩之禮,最後是司禮太監宣讀詔書,確定帝號。
然後蕭燼安等於受命於天,在大虞正式執政了。
白照影輕輕嘆了口氣。
恍如隔世。
他閉上眼,想到洞房花燭夜,蕭燼安差點兒掐死自己。
再睜開眼睛,他竟早已回憶不起來,那時候真切的恐懼感,鐫刻在腦海里的只有畫面,而沒有想躲避或者厭惡的感情。
他也不能太好哄了。
白照影決定不告訴蕭燼安,他原諒了這個人曾經做過的壞事。
竹叢那邊的朝臣,還有拿不準細節的地方,等待蕭燼安來敲。
「陛下,宗室是否要全體隨駕?」
宗室與朝官不同,朝官各有職務,離京意味著朝政即將艱難運行,宗室則是清閒無比。
蕭燼安想了想:「都帶去。」
「遵旨。」
好呀,那就能見到小九了。
白照影在竹叢後面,滿含期待地點頭。
可是竹叢那邊又迎來一陣沉默,令人不明所以,半晌沒有誰說話。
白照影好奇地挑起眉,伸出雙手將竹叢重新扒拉扒拉,碎聲碎影,到處一片嘩嘩。
怎麼不吭聲了?
終於有臣子請示道:「陛下明鑑,先帝在時,宗人府羈押隋王已有數月,陛下下旨所有宗室隨駕,是否要帶上隋王?」
有關隋王的話題很敏感。
隋王沒有被宗人府定罪,而是被敬賢帝下令收押。
敬賢帝已死,隋王成了個特殊的存在,是放是留是殺,只有皇帝能決定,朝臣們很為難。
蕭燼安:「他最近如何?」
宗人府的官員稟道:「隋王上了年紀,以前常年修道不見天日,身子底子不佳,所以入獄後未曾遭到任何苛待,人也病骨支離,整天背對牢門躺著。」
「他可知朕要登基?」
「宗人府牢獄沒有其他衙門嚴苛,犯人們常在獄中閒談,隋王應該能聽到。」
「有何反應?」
「沒有反應。」
竹叢那頭又迎上一陣明顯的寂靜。
蕭燼安在想事,白照影也在思考。
白照影還記得逮捕隋王那夜,錦衣衛、宗人府,還有蕭燼安本人,同時去到隋王的道場。
抓捕結束,所有人都從隋王府陸續地出來,唯獨蕭燼安還在隋王府逗留,他不甚放心,還帶了人去找。
白照影覺得,隋王是恨蕭燼安的,無論出於哪方面。
隋王明知自己戴了頂綠帽子,還得忍氣吞聲,接受敬賢帝賜婚,替敬賢帝養大他的兒子。
隋王害過蕭燼安幾回,次次幾乎致命。
也許隋王病得說不出話來,可他還有行動,還有反應,他不至於麻木,這個隋王怎麼了?
蕭燼安:「你們關起他以後,是否與他交流?」
宗人府官員回稟:「隋王一病至今,平時除去索要日常用度外,並不與我等說話。當然,我等也從不主動與他溝通。」
還是那句話,隋王的身份太敏感了。
這幾句話,每句之間的相隔,都是淡淡的沉默。
似有看不見的思緒靜靜流淌。
白照影覺得竹叢前視線變得很模糊,到處織成無形的網。
他咽了咽口水。
「蕭燼安!蕭燼安!」
——是誰敢在皇宮裡直呼他的名字?
「皇莊之外那幾百畝農田,是你皇祖父封給本王的,你不認你父皇,你連皇祖父也不認!你這個無君無父的混帳……」
「顧御史三朝老臣,因為你去了半條性命!」
「大虞祖訓不得對言官不敬。」
「顧老門生遍布朝野。你是否也要一個一個去殺?」
「你要把前人留下的所有成命都違抗掉,倒行逆施,你難道不是暴君嗎?」
「暴君!」
「暴君,你這個暴君!」
御花園竄進來數名身著皇室冠服的宗親。
這些人,白照影都不認識。但是他感覺他們的地位應該不低,門口的錦衣衛不合適攔阻。
白照影還沒看過蕭家族譜,猜想這是開國勛貴後裔的可能性比較大,橫豎出不了那些人。
「應安王,業王殿下……陛下正在與朝臣商量要事,還請您迅速隨末將出去……」
如果是王爵這類的人物硬闖御花園,確實錦衣衛不好直接對他們動手。
但他們說話太難聽了。
錦衣衛像是把人捂嘴架起。
蕭燼安說:「站住。」
錦衣衛又把人給放回原處。
那兩個王爵被錦衣衛狠狠按住跪倒,然而並不服氣,像是以為自己有什麼仰仗似的,大喊道:「我等祖上有世襲罔替的爵位,乃太祖皇帝所封。」
「太祖皇帝何其英明神武!你蕭燼安真以為自己功蓋幾世,太祖皇帝的封爵也不認嗎?」
白照影腳步向前,不覺自己已經陷進竹叢之下的泥土。
他幾乎鑽進竹子裡。
心裡想的卻是,難怪這些人有恃無恐。
蕭燼安的嗓音冰冷地傳過來:「你的皇莊乃昔日皇帝所賜,確實沒錯。」
兩名王爵高高抬起了頭。
「可你拆掉以前的圍牆,重新圈地侵占民田,皇莊原占地幾何,地契早有記錄,爾等所作所為,已是觸犯國法。」
蕭燼安沒等他們再辯解:「你認為我不守前人規矩,不準確。」
「太祖皇帝為宗室定下的鐵律,便是忠於君上。」
「朕遵照太祖指示,宗人府,將人帶走吧。」
開國時封賜的王爵,含金量相當高。
所以宗人府的朝官沒想到,皇帝立即處理了兩人。皇帝對這兩人的態度,又與對顧御史、國子監學生不同。
簡直是天威難測。
宗人府官員道:「微臣遵旨。」
既然已經是罪臣,錦衣衛就沒必要再對這兩個王客氣了。兩名錦衣衛迅速將人拖下去。
拖行時用了點兒手段。所以再不聞任何難聽的話。
而因為這道不愉快的插曲,原本尚且順暢的議事活動,現在則是徹底令人沉重。
朝臣們眼觀鼻鼻觀心,不敢再說話,應是認為皇帝心情很差。
蕭燼安又是沉默了片刻才道:「去完成剛才擬定的方案,朕獨自在花園裡走走。」
「是皇上。」
這樣的蕭燼安,很孤獨吧。
他所作所為觸犯了許多人的利益。
白照影與旁邊的那條小道,隔著片深綠透著些枯黃的竹叢。
他撥拉撥拉竹叢,儘量減輕動靜。
竹叢很茂密。
但他影影綽綽地看見,果然對面是蕭燼安。
他正對著的,是蕭燼安比他高大,而且很寬闊的背影。
他喜歡這個男人。
可是當他從這種角度,注視蕭燼安的後背時,會油然升騰起一種感覺,他覺得蕭燼安,總是很孤獨。
許多人會站在他的對面,而他的身後,什麼都沒有。
第195章
「去往京郊不需要帶太多朝臣。」蕭燼安道, 「儀式從簡即可。」
他嗓音透過竹叢,傳到白照影耳朵。
朝臣在他對面, 只能隱約瞧見官服的某一部分。在黃綠竹葉的小小縫隙里,透出朝官們緋紅色的衣料。
白照影用皙白的指尖扒拉開竹葉。
與朝官們對話時,蕭燼安的嗓音是冷冰冰的。
而如果身邊只有自己,蕭燼安他的人,他的語氣,就會染上層明顯的溫度。
隱藏在竹叢後直觀地對比, 白照影心裡像揣著只小鸚鵡,正在毛絨絨地亂拱。
按說登基典禮,應是皇帝在任期間,最隆重的一項活動, 比皇帝大婚還要更隆重。
皇帝已經成婚了,帝後大婚不可能補辦。
皇帝居然還讓登基儀式從簡。
這實在讓禮部,太常寺等官員匪夷所思,但他們又不得不奉命。
白照影聽到,其中一名官員道:「皇上聖明, 上次祭祀萬歲山石, 城中朝官與宗室成員盡皆出動。被幽蘭教賊子鑽了空子, 險些讓我朝能臣幹吏全軍覆沒。」
但也不能太寒酸了……儘管皇帝根本不在乎。
行伍出身的蕭燼安完全是實用派。
如果不是登基大典有預算底限, 皇帝甚至想動這些錢,擴充上京城的神機營。
朝臣緩聲詢問:「陛下。可否將規制提高到, 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 和所有宗室成員, 都隨同您去天壇參與盛典呢?」
蕭燼安思考片刻:「三品以上保留。不需全部,各部派出代表。」
「是。」
已敲定典禮規格。
緊接著那幾個負責儀式的朝官,又對蕭燼安敘述了遍典禮流程。
皇帝在圜丘祭告天地, 率領百官至祈年殿。文武百官依次進殿,向新君行五拜三叩之禮,最後是司禮太監宣讀詔書,確定帝號。
然後蕭燼安等於受命於天,在大虞正式執政了。
白照影輕輕嘆了口氣。
恍如隔世。
他閉上眼,想到洞房花燭夜,蕭燼安差點兒掐死自己。
再睜開眼睛,他竟早已回憶不起來,那時候真切的恐懼感,鐫刻在腦海里的只有畫面,而沒有想躲避或者厭惡的感情。
他也不能太好哄了。
白照影決定不告訴蕭燼安,他原諒了這個人曾經做過的壞事。
竹叢那邊的朝臣,還有拿不準細節的地方,等待蕭燼安來敲。
「陛下,宗室是否要全體隨駕?」
宗室與朝官不同,朝官各有職務,離京意味著朝政即將艱難運行,宗室則是清閒無比。
蕭燼安想了想:「都帶去。」
「遵旨。」
好呀,那就能見到小九了。
白照影在竹叢後面,滿含期待地點頭。
可是竹叢那邊又迎來一陣沉默,令人不明所以,半晌沒有誰說話。
白照影好奇地挑起眉,伸出雙手將竹叢重新扒拉扒拉,碎聲碎影,到處一片嘩嘩。
怎麼不吭聲了?
終於有臣子請示道:「陛下明鑑,先帝在時,宗人府羈押隋王已有數月,陛下下旨所有宗室隨駕,是否要帶上隋王?」
有關隋王的話題很敏感。
隋王沒有被宗人府定罪,而是被敬賢帝下令收押。
敬賢帝已死,隋王成了個特殊的存在,是放是留是殺,只有皇帝能決定,朝臣們很為難。
蕭燼安:「他最近如何?」
宗人府的官員稟道:「隋王上了年紀,以前常年修道不見天日,身子底子不佳,所以入獄後未曾遭到任何苛待,人也病骨支離,整天背對牢門躺著。」
「他可知朕要登基?」
「宗人府牢獄沒有其他衙門嚴苛,犯人們常在獄中閒談,隋王應該能聽到。」
「有何反應?」
「沒有反應。」
竹叢那頭又迎上一陣明顯的寂靜。
蕭燼安在想事,白照影也在思考。
白照影還記得逮捕隋王那夜,錦衣衛、宗人府,還有蕭燼安本人,同時去到隋王的道場。
抓捕結束,所有人都從隋王府陸續地出來,唯獨蕭燼安還在隋王府逗留,他不甚放心,還帶了人去找。
白照影覺得,隋王是恨蕭燼安的,無論出於哪方面。
隋王明知自己戴了頂綠帽子,還得忍氣吞聲,接受敬賢帝賜婚,替敬賢帝養大他的兒子。
隋王害過蕭燼安幾回,次次幾乎致命。
也許隋王病得說不出話來,可他還有行動,還有反應,他不至於麻木,這個隋王怎麼了?
蕭燼安:「你們關起他以後,是否與他交流?」
宗人府官員回稟:「隋王一病至今,平時除去索要日常用度外,並不與我等說話。當然,我等也從不主動與他溝通。」
還是那句話,隋王的身份太敏感了。
這幾句話,每句之間的相隔,都是淡淡的沉默。
似有看不見的思緒靜靜流淌。
白照影覺得竹叢前視線變得很模糊,到處織成無形的網。
他咽了咽口水。
「蕭燼安!蕭燼安!」
——是誰敢在皇宮裡直呼他的名字?
「皇莊之外那幾百畝農田,是你皇祖父封給本王的,你不認你父皇,你連皇祖父也不認!你這個無君無父的混帳……」
「顧御史三朝老臣,因為你去了半條性命!」
「大虞祖訓不得對言官不敬。」
「顧老門生遍布朝野。你是否也要一個一個去殺?」
「你要把前人留下的所有成命都違抗掉,倒行逆施,你難道不是暴君嗎?」
「暴君!」
「暴君,你這個暴君!」
御花園竄進來數名身著皇室冠服的宗親。
這些人,白照影都不認識。但是他感覺他們的地位應該不低,門口的錦衣衛不合適攔阻。
白照影還沒看過蕭家族譜,猜想這是開國勛貴後裔的可能性比較大,橫豎出不了那些人。
「應安王,業王殿下……陛下正在與朝臣商量要事,還請您迅速隨末將出去……」
如果是王爵這類的人物硬闖御花園,確實錦衣衛不好直接對他們動手。
但他們說話太難聽了。
錦衣衛像是把人捂嘴架起。
蕭燼安說:「站住。」
錦衣衛又把人給放回原處。
那兩個王爵被錦衣衛狠狠按住跪倒,然而並不服氣,像是以為自己有什麼仰仗似的,大喊道:「我等祖上有世襲罔替的爵位,乃太祖皇帝所封。」
「太祖皇帝何其英明神武!你蕭燼安真以為自己功蓋幾世,太祖皇帝的封爵也不認嗎?」
白照影腳步向前,不覺自己已經陷進竹叢之下的泥土。
他幾乎鑽進竹子裡。
心裡想的卻是,難怪這些人有恃無恐。
蕭燼安的嗓音冰冷地傳過來:「你的皇莊乃昔日皇帝所賜,確實沒錯。」
兩名王爵高高抬起了頭。
「可你拆掉以前的圍牆,重新圈地侵占民田,皇莊原占地幾何,地契早有記錄,爾等所作所為,已是觸犯國法。」
蕭燼安沒等他們再辯解:「你認為我不守前人規矩,不準確。」
「太祖皇帝為宗室定下的鐵律,便是忠於君上。」
「朕遵照太祖指示,宗人府,將人帶走吧。」
開國時封賜的王爵,含金量相當高。
所以宗人府的朝官沒想到,皇帝立即處理了兩人。皇帝對這兩人的態度,又與對顧御史、國子監學生不同。
簡直是天威難測。
宗人府官員道:「微臣遵旨。」
既然已經是罪臣,錦衣衛就沒必要再對這兩個王客氣了。兩名錦衣衛迅速將人拖下去。
拖行時用了點兒手段。所以再不聞任何難聽的話。
而因為這道不愉快的插曲,原本尚且順暢的議事活動,現在則是徹底令人沉重。
朝臣們眼觀鼻鼻觀心,不敢再說話,應是認為皇帝心情很差。
蕭燼安又是沉默了片刻才道:「去完成剛才擬定的方案,朕獨自在花園裡走走。」
「是皇上。」
這樣的蕭燼安,很孤獨吧。
他所作所為觸犯了許多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