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明勝沿著水泥路在院子裡轉了一圈,看見整個寺院被毛竹林映得一片翠綠,心想,這真是個修行的好地方,我要想方設法在這兒出家。菩薩啊,你保佑我能出家,我將是你最虔誠的弟子。他向中間的大殿走去,大殿是土黃色牆體的仿古建築,大門上方顯目的金字匾額上寫著“大雄寶殿”四個大字,落款和印鑑是趙朴初。一進大殿,迎面便見香菸繚繞的帳幔中三尊高大的佛像。兩邊是十八羅漢,哼哈二將高舉兵器,擰眉怒目聳立在門邊。佛像前面大供桌的香爐里,三支檀香青煙裊裊,兩邊燭火輕輕搖曳,整個大殿散發著濃郁的檀香味。供桌右邊是木魚、鐘鼓和大罄。三尊佛像的背後是慈航普渡的觀世音,觀世音面帶慈祥望著劉明勝。

  劉明勝來到後院跟那幾個正在聊天的和尚說他想出家。那幾個和尚問他為什麼想出家。劉明勝說自己在社會上混不下去了,所以出家。和尚說:“出家好啊,你看我們一天到晚什麼事都不做,飯都吃現成的,當和尚真快活。這地方風景好、空氣好,你在社會上哪能找到這麼好的地方,又清靜又這安逸。”劉明勝對他們的話表示贊同,他求這幾位師傅收下他。那幾個和尚又開始逗他,說處面的世界不是更好嗎?出家太辛苦了,早上要起早做功課,晚上要摸黑做懺悔,而且沒有女人陪你,只怕你受不了這裡的寂寞。劉明勝賭咒發誓,一定能堅持下來。那些和尚又問他是哪地方人,家裡人是否同意他出家。和尚把他逗完了,就不再理睬他。劉膽勝纏著他們要求出家,幾個和尚被他纏煩了,就說:“你找我們沒用,這事當家的說了算。”劉明勝問當家的在哪裡,他們指著那幢裝飾豪華的房子說:“當家的在那邊。”

  劉明勝不知當家的在這幢房子的哪一間,他想敲門問一問,又怕給當家的留下不禮貌的印象。他在走廊上坐下來,決心等當家的出來。廚房門口的幾個婦女對他指指點點,議論紛紛,劉明勝顧不了這些,他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出家上面,不知什麼時候,他身後的一個門開了,出來一個三十來歲的和尚。劉明勝迎上前去向他打聽當家的,那個和尚問他找當家的幹什麼,劉明勝說想出家,請當家的收留他。那和尚沒有理睬他就走了。劉明勝又坐在那裡等。後面的幾個和尚去了廚房,出來時有個和尚雙手舉著一碗飯,他們向大殿走去,那幾個婦女跟在後面。劉明勝也跟著進了大殿,那端碗的和尚向佛像敬了個禮,把碗放在香案上,其他和尚站在香案右側,婦女站到左側。和尚們敲起木魚鐘鼓,和婦女們一起唱了起來。劉明勝仔細聽著歌詞: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歌聲清亮徐緩,節奏婉轉徘徊,裊裊不絕。在鍾罄的伴奏下,劉明勝仿佛置身於一片乾渴的沙漠上,突然聽到一陣駝鈴聲,接著一動駝隊向自己走來。天上白雲舒捲,白雲上面諸佛菩薩正用慈愛的目光注視著他。一種強烈的想哭的欲望湧上他的心頭,就像一個孩子看見出門很久的母親突然又出現在他的面前,他顫抖的身上起了一陣寒慄。

  和尚們念著:“所謂面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供佛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念完後,他們在蒲團上叩起頭來,劉明勝也跟著在旁邊的一個蒲團上叩頭。和尚和婦女們出去了,膳堂里響起銅雲板的聲音,開飯了。

  劉明勝跪在蒲團上,心裡湧起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情,那是一種強烈的激動,一種要替別人上斷頭台,要把自己身上的肉割盡分給別人去吃的激情。大殿裡靜悄悄的,能聽見和尚們在膳堂裡邊吃飯邊談話的聲音。劉明勝覺得自己好像已經飛到了天上,自由而又暢快地在天地之間遨遊。這種強烈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轉變成一種溫柔的喜悅,喜悅是平和的,與剛才的激動形成了強烈的對照。他抬頭看著那三尊佛像,他們正眼帘低垂向他微笑。他們分明在對他說:你的心情我們知道,我們理解你,你的苦難就是我們的苦難,你放心吧,我們會拯救你的。

  大殿檐角上的風鈴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打破了四周的沉寂,使人覺得空寂中有一種生命在律動,在虛無中有所期待。劉明勝跪在佛像的陰影里,呼吸著浸滿檀香的空氣,他的思緒活躍,穿行於過去和未來,現實與幻想之間,他覺得自己本來就應該屬於這個地方。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在劉明勝的感覺里,這只是很短的一瞬),已經第六次來上香的小和尚忍不住問他:“你怎麼還在這裡,你回去吧,當家的不會要你的,你肚子不餓嗎?你還沒有吃飯呢。”

  劉明勝說:“你怎麼知道當家的不要我,當家的說了嗎?”

  “你不是見過當家的了嗎?”

  “見過?沒有啊!”

  “我看見你和當家的在他門口說話,怎麼說沒有呢?”

  劉明勝恍然大悟:“那就是當家的?我錯過機會了”,他問小和尚,“當家的還在不在?”

  “他走了,他經常不在廟裡,他不會收你的。”

  “為什麼?出家人慈悲為懷,他怎麼不會收我?”

  “你不知道,當家的要是想收你,第一眼看見你,他就答應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