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俊說:“我們都是朋友,我就不用客套了,你現在不是沒有吃飯的地方嗎?從明天開始,你上午去辦你的事,中午十點到我這兒來幫忙,給我打打雜,就在我這兒吃飯,下午四點鐘再來給我幫忙。如果你在我這兒乾的時候長的話,我一個月給你一百塊錢。以後你能找到什麼好的去處,那更好。我現在經濟上也很困難,買這房子背了好多債,不能給你其他什麼幫助,只能這樣了。”來俊又問劉明勝現在住什麼地方,劉明勝把自己在車棚搭鋪的事說了。來俊說:“如果你不嫌棄,你可以到我家……”那胖女人在來俊的胳膊上打了一下,她搶著說:“我家現在亂七八糟的東西堆得到處都是,等有空的時候我把家裡拾掇拾掇,那時候,你可以到我家來住。”

  來俊搖搖頭,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老婆,玉英,你有什麼事要幫忙的,跟我老婆說也行。”劉明勝很感動,吃飯的問題解決了,他鬆了口氣。他問起關於房子拆遷的事,來俊告訴他,拆遷是從前年上半年開始的,拆拆停停拖了好幾個月,有些人家不願拆,拆遷辦派人把他們家裡人硬拽出來,把值錢一點的家具、電器搬出來,然後用推土機直接把房子推倒。街上原來的住戶,現在還不到四分之一,其餘人家,政府用拆遷費給他們在偏僻的地方建了一些瓦房。來俊說:“我家原來的房子你是知道的,樓上樓下一共九十來平方,補償了一萬七千幾百塊錢,你看我買這兩套門面房,三層,占地面積跟我家原來的房子差不多,拆遷費不算,還花了將近三十萬。我東挪西借,還用房子抵押貸了款,才湊足了這筆錢。政府和開發商這麼一拆一建,一條街,近四百個間門面房,他們賺的錢還得了?”

  劉明勝家的房子是怎麼拆掉的,來俊一點也不知道。他說:“這事得找政府,你家房子少說也有五六十個平方,按拆遷費算,至少得補償你一萬多塊。”劉明勝又問起他父母當年死的情況,是哪些人幫忙安葬的,葬在哪裡,來俊也不太清楚。他只記得安葬劉明勝的母親是高大伯一手張羅的,具體情況可以去問高大伯。兩個就這樣絮絮叨叨地一直談到深夜。臨走的時候來俊老婆給了劉明勝一床棉被(就是劉明勝帶進看守所的那床),她說:“老劉,睡稻草容易受涼,這床被子是原先在我家打工的一個人丟下的,你先拿去蓋蓋肚子。”來俊說:“你明天早上要是醒得早的話,到我這兒來幫忙,在我這兒吃早飯。”劉明勝答應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劉明勝就趕到來俊家。來俊兩口子和服務小姐已經在準備早點了。來俊對他點點頭說:“人還沒來,你先吃碗稀飯,等一下就沒時間吃了。”劉明勝在自來水上抹了把臉,含了一口水漱漱嘴,吃起稀飯來。來俊把麵團拉長擀平,用刀切成一溜溜小條,他把兩根小麵條合在一起,用一個小竹片從中間一壓,拉長後在案板上一滾,然後拎起來貼著燒沸的油鍋邊,嗞的一聲放進油鍋里去了。細長的小麵條一下子鑽到油里不見了,一會兒又從油鍋中間漂起來,這時它已經變得又白又胖,來俊老婆用一雙竹筷輕輕一擰,白胖的麵條在油鍋里滾起來,漸漸地變成一根又粗又長的油條。來俊老婆熟練地在油鍋里同時翻動幾根油條,把炸好的油條夾出來放在鍋邊的簍子裡瀝油。她讓劉明勝看她翻油條,邊做示範邊講解動作要領。

  來俊老婆把筷子遞給劉明勝讓他操作。劉明勝不是翻不動油條,就是把剛漂上來的還沒成型的油條夾成兩半,再不就沒及時把嫩油條弄直,使油條彎彎曲曲,或者使油條炸過了頭變得發黑。劉明勝站在油鍋前手忙腳亂,身上被爐火烤得發燙,手和臉被熱油熏得冒汗。服務小姐在一旁看得笑了起來。油鍋的溫度越來越高,來俊不得不加快放油條的速度,讓劉明勝更無法招架。來俊老婆又拿了一雙竹筷子過來幫忙,劉明勝的動作漸漸地熟練起來,等他能跟上放油條的速度,來俊老婆放下筷子又去忙別的了。

  買油條、包子、大饃,下麵條、吃稀飯的人多起來,店裡店外幾張小桌子坐滿了人,大家忙得不可開交,炸過油條、糍粑和花卷,劉明勝又去下麵條、洗碗,一直到八點多鐘,人才漸漸少了。劉明勝要去居委會,來俊老婆說:“把那幾根油條帶上,雖然不中看,吃還是一樣的。”她把劉明勝炸壞的幾根油條裝進一個塑膠袋遞給了他。

  劉明勝把派出所的證明遞給居委會主任,主任看都沒看,他說:“要這東西沒用,我也不否認你是本地人,關鍵是你家房子多大,是樓房還是瓦房,我們一點都不知道。”

  劉明勝說:“我家原來是三間瓦房,大約在六十來個平方。”

  “你講三間瓦房我們就能相信麼?你有沒有證據?”

  劉明勝無言以對,他原以為十分簡單的事現在卻變成如此複雜的結局。主任說:“你先回去吧,回去好好想想,看能不能為我們提供其他證據。”

  劉明勝回到來俊家,來俊問他事情辦得怎麼樣了。劉明勝把經過一說,來俊就大罵起來,他讓劉明勝請律師跟他們打官司。劉明勝說:“他們是政府機關,跟他們打官司勝算不大。萬一官司輸了,我哪有錢出律師費。”

  一提到錢,來俊就沉默了。他掏出香菸,遞給劉明勝一支。劉明勝搖搖頭,來俊說:“你也不用太難過,就當這筆拆遷費被你賭輸了,或者生病花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