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我的生活開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要不是我的鑰匙還能打開門我真不以為那就是我的家。我找了種種藉口,我說要念書需要安靜,她說我不影響你我把電視聲音開小;我說我有朋友要來住,她說我可以和她擠一張床;我說你們親戚房子怎麼樣了,她說我在那寄人籬下還是和你住好……我還能說什麼呢?
安靜的夜晚也開始有了動感,陳哲躺在床上開始沒完沒了地和我說她和男友的事,我不說話她一般會說你就不能關心關心我?後來我實在受不了了,決定回父母家住。再回來的時候,奇蹟真的出現了。陳哲特熱情地把我迎進門,指著坐在沙發上一個戴眼鏡的男人說:「阿誠,我男朋友。」
當我找到當初帶陳哲來的那小子,他已經喝多了,翻來復去在我面前唱:我沒穿著衣裳也沒穿著鞋/卻感覺不到西北風的強和烈/我不知道我是走著還是跑著/因為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給我點兒肉,給我點兒血/換掉我的志如鋼和意如鐵/快讓我哭,快讓我笑/快讓我在這雪上撒點兒野。
我想,他的青春期終於過去了,我可以收復失地去了,而且還有了個幫手!
像真的一樣
文/王小柔
朋友前面一加上「異性」的定語,多少就顯得關係有些曖昧。當我獨自面對那些臉上長著若隱若現的鬍鬚和痤瘡的異性的臉的時候,在我眼裡他們就是發育得或好或壞的苦瓜,儘管話到推波助瀾義薄雲天時也會幹著杯聽見苦瓜們醉眼迷離地說:「要是咱們倆結婚……」,一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情互動,但我們的荷爾蒙還是不緊不慢按部就班地分泌著。異性,只是當時話語間的調節,而性別往往是隱身其後的背景。
異性朋友在常人眼裡好像就是情人,千萬別跟誰去解釋什麼,「我們只是普通朋友」,自己聽著都假,越說越說不清的時候只能讓別人覺得你心虛可笑,就像我們當初拉著自己的少年男友,跟別人介紹時卻說:「這是我表哥。」
前幾天一個長開了的苦瓜剛跟老婆吵完架,電話里語氣低沉還揚言輕生,嚇得我趕緊約了個比較浪漫的酒吧盡朋友情義。他這時候還不忘優雅,要了兩杯雞尾酒,一杯叫「泰然自若」,一杯叫「藍色氣泡」,一杯墨綠一杯湛藍,上面還漂著一層厚厚的白泡沫,這讓我稚嫩的心靈著實無規律地跳動了幾下。我從沒喝過雞尾酒,它們像兩杯毒藥,我湊上去聞了聞,是一股又酸又香的味兒。我對面的人用細長的鋁勺一邊攪著「泰然自若」一邊說:「現在的女人怎麼這麼凶,動不動就打人。」我透過那杯「藍色氣泡」就看到了他伸在桌邊的小腿上還掛著的鞋印兒。我說你得學會容忍,他說你不會打人吧。我說女人需要溫柔,他說你覺得我不溫柔嗎?反正繞來繞去話里話外就又剩下了「我」和「你」,我們在互相寬慰間連上個月他老婆把剛發的兩斤雞蛋送回娘家這等不值一提的小事都翻騰出來了,為了證明什麼呢,我們都不太清楚。
記得最後跟大車店似的酒吧里人越來越多,我們的雞尾酒都沒怎麼動,我吃了杯子邊上的大片西瓜,他吐出了他杯子邊紅櫻桃的核,然後看了看表,自言自語地說:「我得回去了,她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
我當異性朋友挺失敗的吧,人家都快輕生了最後還想著回家照顧老婆,可我覺得自己挺高興的,因為大多時候這就是我們身邊最普遍的異性朋友。沒有更多的虛幻色彩,也沒有特別的情有獨鍾,我們可以坦然地面對各種懷疑,而對於彼此的,其實就是那种放松和隨意。我的異性朋友比同性要多,但大多沒什麼故事可言,大概是因為他們的老婆都比我強,或者我老公在我心裡根本無人能及,異性到了誰也看不上誰的份兒上,估計就只能成為普通朋友了。
我沒體會過柏拉圖,覺得那種蹲在家裡瞎琢磨挺沒勁的,彼此各懷心腹事誰見了誰都得裝得跟沒事人似的,這種假高尚多反本能呀,他們准沒看過《失樂園》和《挪威的森林》。異性相吸是自然規律,吸不上去愣要在假想中升華是件痛苦的事。
我們的青春期塑膠袋裡曾經裝滿了五彩斑斕的往事,但是我們現在老了,老得已經心如止水,連那些唱著「野百合也是會有春天」的不服老的苦瓜們看見漂亮的異性也只會心動而不會衝動了。
我們依然能坐在一起貌似情人般說說笑笑,我們依然會在家裡少了一口人的時候找個浪漫的地方閒聊,一切像真的一樣,但是現在異性的質量越來越差我們也就離雷池越來越遠,我慶幸已經把最出色的異性知己變成「自己人」,其它的異性就留著當普通朋友走走吧。
他們保守
文/王小柔
我想,至少生在六十年代的人是不會對那個時期有多少清晰記憶的,我們都還小,我們的青春印象模糊不清。很多同齡人在同一條胡同里像野草一樣生長,我們自由的童年散落在野地、沙土堆甚至是水泥管子裡,好像那時父母的神情永遠是焦灼不堪的,而我們的笑臉則在這些沉重的
背景中存在得那麼不合時宜。我們惟一的弟弟妹妹們爭先恐後地出生了,之後我們就扮演起少年老成的家長形象。儘管只差幾歲,我們的分別卻短促而又明顯。
那時的飢餓給不了我們多少營養,少年的身體只能靠體力頑強地私下發育,很多年之後我才發現這種飢餓感已經成為一種印記蓋在了所有生於六十年代人的身上,直至今天,我們都活得誠惶誠恐。
安靜的夜晚也開始有了動感,陳哲躺在床上開始沒完沒了地和我說她和男友的事,我不說話她一般會說你就不能關心關心我?後來我實在受不了了,決定回父母家住。再回來的時候,奇蹟真的出現了。陳哲特熱情地把我迎進門,指著坐在沙發上一個戴眼鏡的男人說:「阿誠,我男朋友。」
當我找到當初帶陳哲來的那小子,他已經喝多了,翻來復去在我面前唱:我沒穿著衣裳也沒穿著鞋/卻感覺不到西北風的強和烈/我不知道我是走著還是跑著/因為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給我點兒肉,給我點兒血/換掉我的志如鋼和意如鐵/快讓我哭,快讓我笑/快讓我在這雪上撒點兒野。
我想,他的青春期終於過去了,我可以收復失地去了,而且還有了個幫手!
像真的一樣
文/王小柔
朋友前面一加上「異性」的定語,多少就顯得關係有些曖昧。當我獨自面對那些臉上長著若隱若現的鬍鬚和痤瘡的異性的臉的時候,在我眼裡他們就是發育得或好或壞的苦瓜,儘管話到推波助瀾義薄雲天時也會幹著杯聽見苦瓜們醉眼迷離地說:「要是咱們倆結婚……」,一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情互動,但我們的荷爾蒙還是不緊不慢按部就班地分泌著。異性,只是當時話語間的調節,而性別往往是隱身其後的背景。
異性朋友在常人眼裡好像就是情人,千萬別跟誰去解釋什麼,「我們只是普通朋友」,自己聽著都假,越說越說不清的時候只能讓別人覺得你心虛可笑,就像我們當初拉著自己的少年男友,跟別人介紹時卻說:「這是我表哥。」
前幾天一個長開了的苦瓜剛跟老婆吵完架,電話里語氣低沉還揚言輕生,嚇得我趕緊約了個比較浪漫的酒吧盡朋友情義。他這時候還不忘優雅,要了兩杯雞尾酒,一杯叫「泰然自若」,一杯叫「藍色氣泡」,一杯墨綠一杯湛藍,上面還漂著一層厚厚的白泡沫,這讓我稚嫩的心靈著實無規律地跳動了幾下。我從沒喝過雞尾酒,它們像兩杯毒藥,我湊上去聞了聞,是一股又酸又香的味兒。我對面的人用細長的鋁勺一邊攪著「泰然自若」一邊說:「現在的女人怎麼這麼凶,動不動就打人。」我透過那杯「藍色氣泡」就看到了他伸在桌邊的小腿上還掛著的鞋印兒。我說你得學會容忍,他說你不會打人吧。我說女人需要溫柔,他說你覺得我不溫柔嗎?反正繞來繞去話里話外就又剩下了「我」和「你」,我們在互相寬慰間連上個月他老婆把剛發的兩斤雞蛋送回娘家這等不值一提的小事都翻騰出來了,為了證明什麼呢,我們都不太清楚。
記得最後跟大車店似的酒吧里人越來越多,我們的雞尾酒都沒怎麼動,我吃了杯子邊上的大片西瓜,他吐出了他杯子邊紅櫻桃的核,然後看了看表,自言自語地說:「我得回去了,她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
我當異性朋友挺失敗的吧,人家都快輕生了最後還想著回家照顧老婆,可我覺得自己挺高興的,因為大多時候這就是我們身邊最普遍的異性朋友。沒有更多的虛幻色彩,也沒有特別的情有獨鍾,我們可以坦然地面對各種懷疑,而對於彼此的,其實就是那种放松和隨意。我的異性朋友比同性要多,但大多沒什麼故事可言,大概是因為他們的老婆都比我強,或者我老公在我心裡根本無人能及,異性到了誰也看不上誰的份兒上,估計就只能成為普通朋友了。
我沒體會過柏拉圖,覺得那種蹲在家裡瞎琢磨挺沒勁的,彼此各懷心腹事誰見了誰都得裝得跟沒事人似的,這種假高尚多反本能呀,他們准沒看過《失樂園》和《挪威的森林》。異性相吸是自然規律,吸不上去愣要在假想中升華是件痛苦的事。
我們的青春期塑膠袋裡曾經裝滿了五彩斑斕的往事,但是我們現在老了,老得已經心如止水,連那些唱著「野百合也是會有春天」的不服老的苦瓜們看見漂亮的異性也只會心動而不會衝動了。
我們依然能坐在一起貌似情人般說說笑笑,我們依然會在家裡少了一口人的時候找個浪漫的地方閒聊,一切像真的一樣,但是現在異性的質量越來越差我們也就離雷池越來越遠,我慶幸已經把最出色的異性知己變成「自己人」,其它的異性就留著當普通朋友走走吧。
他們保守
文/王小柔
我想,至少生在六十年代的人是不會對那個時期有多少清晰記憶的,我們都還小,我們的青春印象模糊不清。很多同齡人在同一條胡同里像野草一樣生長,我們自由的童年散落在野地、沙土堆甚至是水泥管子裡,好像那時父母的神情永遠是焦灼不堪的,而我們的笑臉則在這些沉重的
背景中存在得那麼不合時宜。我們惟一的弟弟妹妹們爭先恐後地出生了,之後我們就扮演起少年老成的家長形象。儘管只差幾歲,我們的分別卻短促而又明顯。
那時的飢餓給不了我們多少營養,少年的身體只能靠體力頑強地私下發育,很多年之後我才發現這種飢餓感已經成為一種印記蓋在了所有生於六十年代人的身上,直至今天,我們都活得誠惶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