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還有朱寶貞,想到朱寶貞,趙禪心裡更是一陣擔憂,得趕快派人通知她,千萬不能回京,否則,怕是也會落入母后的掌控,性命堪憂。
正跟這兒想著,徐瑛突然開了口,聲音帶著一絲急切:「禪兒姐姐,瑛兒想回府!」
趙禪聞言,臉上微微一怔,徐玟的死訊她早有耳聞。按道理,這等噩耗應當先瞞著徐瑛才是,怎麼這孩子突然這般著急要回府呢?
她輕聲問道:「瑛兒,陪著禮兒在宮內玩耍不好嗎?」
徐瑛眼神帶著幾分委屈,回道:「禪兒姐姐,上次見到長姐還是在永壽殿呢,這幾日沒見長姐,我心裡頭一直空落落的,實在是想念長姐。」說著說著,她的聲音竟微微哽咽起來,眼眶也漸漸泛紅。
趙禪一時語塞,心中滿是糾結。要是徐瑛回府,見到長姐的棺木,以這孩子小小的年紀,又如何能承受得住這沉重的打擊呢?
她咬了咬嘴唇,思索片刻後,輕聲說道:「瑛兒乖,過兩日,禪兒姐姐去跟母后說一聲,到時候再帶你出宮去見你長姐,好不好?」
徐瑛聽了這話,微微低下了頭,沒有再說話。可那原本明亮的眼睛裡,此刻卻蒙上了一層濃濃的哀傷。
第117章
趙禪一出宮,便直奔如意坊而去。
她記得寶貞曾提過,這如意坊是皇姐一手督辦的,坊主也是皇姐親自指派的心腹之人。
寶貞在審理嚴煜那樁案子時,與如意坊的人有過交集,彼此相識。
如此一來,通過如意坊給遠在南邊的寶貞傳遞消息,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趙禪到如意坊時,店內客人眾多,頗為熱鬧。
一個機靈的堂倌趕忙上前招呼,趙禪微微抬了抬下巴,說道:「本……姑娘要見你們坊主。」
堂倌都是從百花樓出來的姑娘,最擅長察言觀色。
她瞧著眼前的女子,衣著華麗精緻,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貴氣,料想必定有些來頭,便客氣地問道:「敢問客官貴姓?」
趙禪略作思索,回道:「我姓朱。同你家坊主是舊識。」
堂倌一聽,忙賠笑道:「朱姑娘稍等片刻,我這就去通報坊主。」說罷,她將趙禪引至一間雅間內坐下,又吩咐人端來一壺上好的香茶和糕點,這才匆匆離去。
沒過多久,便有人走了進來。
那人先是打量了趙禪一眼,隨即立刻欠身行禮,恭敬地說道:「民女盼兮,見過公主。」
趙禪聞言,心中一喜,知道自己找對了人。
她忍不住開口問道:「盼兮姑娘,你怎麼會知道本宮的身份呢?」
盼兮微微一笑,解釋道:「方才店內堂倌說有個姓朱的姑娘是民女的舊識,民女認識的朱姓姑娘,唯有朱寶貞大人。可朱寶貞大人如今正在外地賑災,並不在京中。而公主您氣質不凡,容貌與陛下有幾分相似,所以民女猜測,您必定是公主無疑了。」
趙禪輕輕點了點頭,心中對盼兮的聰慧又多了幾分好感。
盼兮接著問道:「公主此番尋我,不知有何要事?」
趙禪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鄭重地說道:「這封信,想勞煩你派人送往南方交給寶貞。此信關係重大,務必儘快送到寶貞手中。」
盼兮雙手接過信,認真地說道:「民女這兒有幾位會些武藝的女子,我這就派人去送。公主放心,定會將信件儘快送到朱大人手中。」
趙禪感激地說道:「有勞盼兮姑娘了。」
趙禪心中有事,也無意寒暄,起身便告辭了。
趙禪離開後,盼兮立刻找來兩名親信,給她們安排了上好的馬匹,去給朱寶貞送信。
如意坊的姑娘一路快馬加鞭,片刻不敢停歇,足足耗費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終於將信送到了朱寶貞的手中。
說來也著實湊巧,南邊的水患剛剛妥善解決完畢。
此時的朱寶貞正與其他官員一起,整合完鄭宓留下來的兵馬,準備一同回京復命。
信是如意坊送來的,寄信的人卻是公主,朱寶貞接過這封信,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慌亂。
朱寶貞展開信紙,公主在信中言明,陛下是如何被逼退位,母后和舅舅打算清算那些追隨陛下的官員,還再三叮囑她一定要趕緊躲起來,千萬不能進京。
朱寶貞看完信後,整個人如遭雷擊,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公主擔憂她的安危,讓她遠離京中的是非之地。
可朱寶貞的心中,陛下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
陛下被囚禁在京內,危在旦夕,她又怎能為了自身的安全,躲在暗處苟且偷生呢?
朱寶貞沉思片刻,此次賑災選出來的欽差官員,大部分是從翰林院出來的新晉官員,他們滿懷抱負,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為。剩下的老臣也都是真心為民辦事的人,此刻正盼著處理好水患事宜後,回京立功受賞。
經過一番權衡,朱寶貞還是決定將此事告知眾人。
眾人聽聞這個消息,同樣震驚不已,臉上滿是不可置信。
朱寶貞目光堅定地說道:「陛下眼下正處於生死攸關的時刻,本官是被陛下一手提拔起來的,深受陛下的知遇之恩,是絕不會袖手旁觀的。今日,誰願意同我一同回京城,營救陛下?」
處理水患時,鄭宓在各處各留了一些兵馬交由心腹秦風統領。
秦風心裡清楚,自己的老大和陛下是親表姐妹,關係非同一般。要是老大在此,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前往京中。
他站了出來,大聲說道:「既然朱大人要進京,那麼我秦風願意跟著朱大人,為陛下出一份力!」
朱寶貞十分欣慰地點了點頭。
秦風手中現在掌管著五千餘人的兵馬,有這些人在手,自是能解決不少問題。
這時,又有官員站了出來,說道:「我願同朱大人一同前往京城!」
緊接著,應承的人越來越多。
朱寶貞望去,大部分都是女官,她們年輕氣盛,心懷恩義。
還有一些老臣,他們雖嘆息太后在這個節骨眼上篡位的行為令人不齒,覺得自己無端攪入了這是非的漩渦之中,但出於忠義之心,還是紛紛站出來力挺朱寶貞。
當然,有願意加入的人,自然也有反對的聲音。
眾人各自權衡利弊。
朱寶貞沒有再去勸說,只是讓秦風派人將反對的人看住,以防他們走漏了風聲,壞了營救陛下的大事。
一切安排妥當後,眾人整軍出發,浩浩蕩蕩地朝著京城行進。
宮內為趙祈擔憂的人,可不只有趙禪一人。
沈檀、謝儀眉與姜娥,同樣滿心焦慮。
尤其是沈檀和謝儀眉,她們的家族是徹底倒向了高家。
陛下現在正處在危機之際。倘若自己也如同家族那般,為了利益背棄陛下,那與禽獸又有何分別?
謝儀眉秀眉緊蹙,憂心忡忡地開口:「縱觀古往今來,哪曾見過一國能同時容納兩位帝王?如今太后將陛下圈禁在雲光殿,她的心思再明顯不過,無非是等著新皇登基之後,便著手處置陛下,以絕後患。」
沈檀輕輕點頭,聲音略帶哽咽地說:「若不是陛下,我和娘親早就陰陽兩隔,我也不知會落得怎樣悽慘的下場。如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榮華富貴也好,安穩生活也罷,皆是陛下恩賜。」
姜娥握緊了拳頭,一臉決然:「要是陛下遭遇不測,我們落在太后手裡,同樣難逃厄運。就算拼了這條命,也得先設法保住陛下才行。」
其餘二人聽了,重重地點頭,異口同聲地應道:「不錯!」
她們三人手無縛雞之力,無兵無卒,只能圍坐在一起,苦苦思索究竟能為陛下做些什麼。
她們所求不多,只盼能保住陛下的性命,也算是成全了這一份難得的君臣之義。
此刻的趙祈,依舊神態淡然,從容不迫。
高瑾玉曾來過一回,見趙祈一副全然不在乎的模樣,便以為她已然認命,想通了自己的結局,不再做無謂的掙扎。
趙祈望著太后,眼中閃過一絲哀求,輕聲說道:「母后,我的命數已定。只是,還望母后看在過往對女兒的照顧之情上,能讓賢妃陪在女兒身邊。我……實在是放心不下她。」
高瑾玉聽到這話,腦海中又浮現出褚淳賢拒絕自己時那堅定的模樣,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怒火,暗道對方真是不識好歹。
她已將褚家眾人都關進了大牢,可褚淳賢卻依舊念著與趙祈的情誼,絲毫不為家族命運著想。
再看眼前的趙祈,都已經死到臨頭了,還心心念念著要和褚淳賢在一起,當真是被情愛迷了心智。
高瑾玉冷冷地睨了趙祈一眼,什麼也沒說,轉身便離開了殿內。
隨後,她下令縮減了雲光殿的守衛,便安心地去籌備兒子的登基大典了。
趙祈已經兩日沒有見到褚淳賢了,心中十分掛念。
阿魏便向負責送膳食的宮女打聽賢妃娘娘的消息。
正跟這兒想著,徐瑛突然開了口,聲音帶著一絲急切:「禪兒姐姐,瑛兒想回府!」
趙禪聞言,臉上微微一怔,徐玟的死訊她早有耳聞。按道理,這等噩耗應當先瞞著徐瑛才是,怎麼這孩子突然這般著急要回府呢?
她輕聲問道:「瑛兒,陪著禮兒在宮內玩耍不好嗎?」
徐瑛眼神帶著幾分委屈,回道:「禪兒姐姐,上次見到長姐還是在永壽殿呢,這幾日沒見長姐,我心裡頭一直空落落的,實在是想念長姐。」說著說著,她的聲音竟微微哽咽起來,眼眶也漸漸泛紅。
趙禪一時語塞,心中滿是糾結。要是徐瑛回府,見到長姐的棺木,以這孩子小小的年紀,又如何能承受得住這沉重的打擊呢?
她咬了咬嘴唇,思索片刻後,輕聲說道:「瑛兒乖,過兩日,禪兒姐姐去跟母后說一聲,到時候再帶你出宮去見你長姐,好不好?」
徐瑛聽了這話,微微低下了頭,沒有再說話。可那原本明亮的眼睛裡,此刻卻蒙上了一層濃濃的哀傷。
第117章
趙禪一出宮,便直奔如意坊而去。
她記得寶貞曾提過,這如意坊是皇姐一手督辦的,坊主也是皇姐親自指派的心腹之人。
寶貞在審理嚴煜那樁案子時,與如意坊的人有過交集,彼此相識。
如此一來,通過如意坊給遠在南邊的寶貞傳遞消息,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趙禪到如意坊時,店內客人眾多,頗為熱鬧。
一個機靈的堂倌趕忙上前招呼,趙禪微微抬了抬下巴,說道:「本……姑娘要見你們坊主。」
堂倌都是從百花樓出來的姑娘,最擅長察言觀色。
她瞧著眼前的女子,衣著華麗精緻,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貴氣,料想必定有些來頭,便客氣地問道:「敢問客官貴姓?」
趙禪略作思索,回道:「我姓朱。同你家坊主是舊識。」
堂倌一聽,忙賠笑道:「朱姑娘稍等片刻,我這就去通報坊主。」說罷,她將趙禪引至一間雅間內坐下,又吩咐人端來一壺上好的香茶和糕點,這才匆匆離去。
沒過多久,便有人走了進來。
那人先是打量了趙禪一眼,隨即立刻欠身行禮,恭敬地說道:「民女盼兮,見過公主。」
趙禪聞言,心中一喜,知道自己找對了人。
她忍不住開口問道:「盼兮姑娘,你怎麼會知道本宮的身份呢?」
盼兮微微一笑,解釋道:「方才店內堂倌說有個姓朱的姑娘是民女的舊識,民女認識的朱姓姑娘,唯有朱寶貞大人。可朱寶貞大人如今正在外地賑災,並不在京中。而公主您氣質不凡,容貌與陛下有幾分相似,所以民女猜測,您必定是公主無疑了。」
趙禪輕輕點了點頭,心中對盼兮的聰慧又多了幾分好感。
盼兮接著問道:「公主此番尋我,不知有何要事?」
趙禪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鄭重地說道:「這封信,想勞煩你派人送往南方交給寶貞。此信關係重大,務必儘快送到寶貞手中。」
盼兮雙手接過信,認真地說道:「民女這兒有幾位會些武藝的女子,我這就派人去送。公主放心,定會將信件儘快送到朱大人手中。」
趙禪感激地說道:「有勞盼兮姑娘了。」
趙禪心中有事,也無意寒暄,起身便告辭了。
趙禪離開後,盼兮立刻找來兩名親信,給她們安排了上好的馬匹,去給朱寶貞送信。
如意坊的姑娘一路快馬加鞭,片刻不敢停歇,足足耗費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終於將信送到了朱寶貞的手中。
說來也著實湊巧,南邊的水患剛剛妥善解決完畢。
此時的朱寶貞正與其他官員一起,整合完鄭宓留下來的兵馬,準備一同回京復命。
信是如意坊送來的,寄信的人卻是公主,朱寶貞接過這封信,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慌亂。
朱寶貞展開信紙,公主在信中言明,陛下是如何被逼退位,母后和舅舅打算清算那些追隨陛下的官員,還再三叮囑她一定要趕緊躲起來,千萬不能進京。
朱寶貞看完信後,整個人如遭雷擊,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公主擔憂她的安危,讓她遠離京中的是非之地。
可朱寶貞的心中,陛下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
陛下被囚禁在京內,危在旦夕,她又怎能為了自身的安全,躲在暗處苟且偷生呢?
朱寶貞沉思片刻,此次賑災選出來的欽差官員,大部分是從翰林院出來的新晉官員,他們滿懷抱負,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為。剩下的老臣也都是真心為民辦事的人,此刻正盼著處理好水患事宜後,回京立功受賞。
經過一番權衡,朱寶貞還是決定將此事告知眾人。
眾人聽聞這個消息,同樣震驚不已,臉上滿是不可置信。
朱寶貞目光堅定地說道:「陛下眼下正處於生死攸關的時刻,本官是被陛下一手提拔起來的,深受陛下的知遇之恩,是絕不會袖手旁觀的。今日,誰願意同我一同回京城,營救陛下?」
處理水患時,鄭宓在各處各留了一些兵馬交由心腹秦風統領。
秦風心裡清楚,自己的老大和陛下是親表姐妹,關係非同一般。要是老大在此,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前往京中。
他站了出來,大聲說道:「既然朱大人要進京,那麼我秦風願意跟著朱大人,為陛下出一份力!」
朱寶貞十分欣慰地點了點頭。
秦風手中現在掌管著五千餘人的兵馬,有這些人在手,自是能解決不少問題。
這時,又有官員站了出來,說道:「我願同朱大人一同前往京城!」
緊接著,應承的人越來越多。
朱寶貞望去,大部分都是女官,她們年輕氣盛,心懷恩義。
還有一些老臣,他們雖嘆息太后在這個節骨眼上篡位的行為令人不齒,覺得自己無端攪入了這是非的漩渦之中,但出於忠義之心,還是紛紛站出來力挺朱寶貞。
當然,有願意加入的人,自然也有反對的聲音。
眾人各自權衡利弊。
朱寶貞沒有再去勸說,只是讓秦風派人將反對的人看住,以防他們走漏了風聲,壞了營救陛下的大事。
一切安排妥當後,眾人整軍出發,浩浩蕩蕩地朝著京城行進。
宮內為趙祈擔憂的人,可不只有趙禪一人。
沈檀、謝儀眉與姜娥,同樣滿心焦慮。
尤其是沈檀和謝儀眉,她們的家族是徹底倒向了高家。
陛下現在正處在危機之際。倘若自己也如同家族那般,為了利益背棄陛下,那與禽獸又有何分別?
謝儀眉秀眉緊蹙,憂心忡忡地開口:「縱觀古往今來,哪曾見過一國能同時容納兩位帝王?如今太后將陛下圈禁在雲光殿,她的心思再明顯不過,無非是等著新皇登基之後,便著手處置陛下,以絕後患。」
沈檀輕輕點頭,聲音略帶哽咽地說:「若不是陛下,我和娘親早就陰陽兩隔,我也不知會落得怎樣悽慘的下場。如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榮華富貴也好,安穩生活也罷,皆是陛下恩賜。」
姜娥握緊了拳頭,一臉決然:「要是陛下遭遇不測,我們落在太后手裡,同樣難逃厄運。就算拼了這條命,也得先設法保住陛下才行。」
其餘二人聽了,重重地點頭,異口同聲地應道:「不錯!」
她們三人手無縛雞之力,無兵無卒,只能圍坐在一起,苦苦思索究竟能為陛下做些什麼。
她們所求不多,只盼能保住陛下的性命,也算是成全了這一份難得的君臣之義。
此刻的趙祈,依舊神態淡然,從容不迫。
高瑾玉曾來過一回,見趙祈一副全然不在乎的模樣,便以為她已然認命,想通了自己的結局,不再做無謂的掙扎。
趙祈望著太后,眼中閃過一絲哀求,輕聲說道:「母后,我的命數已定。只是,還望母后看在過往對女兒的照顧之情上,能讓賢妃陪在女兒身邊。我……實在是放心不下她。」
高瑾玉聽到這話,腦海中又浮現出褚淳賢拒絕自己時那堅定的模樣,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怒火,暗道對方真是不識好歹。
她已將褚家眾人都關進了大牢,可褚淳賢卻依舊念著與趙祈的情誼,絲毫不為家族命運著想。
再看眼前的趙祈,都已經死到臨頭了,還心心念念著要和褚淳賢在一起,當真是被情愛迷了心智。
高瑾玉冷冷地睨了趙祈一眼,什麼也沒說,轉身便離開了殿內。
隨後,她下令縮減了雲光殿的守衛,便安心地去籌備兒子的登基大典了。
趙祈已經兩日沒有見到褚淳賢了,心中十分掛念。
阿魏便向負責送膳食的宮女打聽賢妃娘娘的消息。